蘇聯巔峰時期軍事有多強?

zcycoolboy


20世紀五十年代到80年代,是美蘇兩國冷戰時期,美國的強大大家都知道,蘇聯既然可以和美國爭霸那足以證明其軍事力量的強大。

那麼有書君就具體的描述一下當初蘇聯的強大。

1. 航天方面。

冷戰時期的蘇聯,發射了第一顆地球人造衛星,併發射了眾多的航天器。

而中國到了1970年才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

航天系統對軍事活動的影響越來越大,作為第六戰場它的是現代戰爭必不可少的存在,而蘇聯率先世界一步,也可以從側面的看出曾經蘇聯軍事力量的強大。

2. 軍隊數目。

蘇聯也是一個重工重兵的國家,畢竟誰都知道誰有兵權誰就有絕對權,作為與美國爭霸的一大主力,軍隊人數自然也不可以估量,據統計有四五百萬人。

而且不但有海陸空,還有防空軍和戰略火箭軍。

當時的中國曆經幾次裁軍,軍隊人數僅僅只有200多萬人,並且還計劃繼續裁軍到60萬人,不過隨後沒有施行便夭折,由此對比不但可以看出蘇聯軍隊人數之多,還可以看出蘇聯當時經濟的繁榮。

蘇美冷戰時期,帶起了一大波新科技的發展,比如我們如今用的因特網就是蘇美冷戰時期的產物。

不過蘇聯由於在國內的矛盾衝突以及不平衡的經濟發展,導致了蘇聯經濟的崩潰以及蘇聯最終的解體,不過作為擁有核武器最多的俄羅斯,軍事力量雖不如從前,但依舊強大,也可以想象出蘇聯曾經的輝煌。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蘇聯巔峰時期武裝力量包括有16個軍區、6個駐外軍隊集群、4支艦隊和1支區艦隊、10個防空區。

單就蘇軍而言地面部隊包括了153個摩步師,53個坦克師,7個空降師,配屬有大規模的炮兵、防空和火箭兵器,裝備有T-80、T-64等先進裝備且具有數量優勢,全軍實現了完全的機械化,數萬輛坦克和步兵戰車形成了龐大的鋼鐵洪流,遍佈其中的“石勒喀河”、“通古斯卡”、“庫班河”和“山毛櫸”為洪流撐起了一片安全的天空,“康乃馨”、“牡丹花”、“姆斯塔河”、“冰雹”和“龍捲風”可以掃除洪流所經之處一切障礙。單就常規力量而言具備極為強大的突擊能力。

從海上力量的角度來看,僅以紅旗北方艦隊為例,在1988年用於作戰的部隊就包括了5個區/分艦隊14個潛艇總隊另4個支隊、2個水面艦艇區/分艦隊以及其他岸防近海單位,擁有核動力巡洋艦、載機巡洋艦和“潛水核動力巡洋艦”(噸位太大實在不好意思稱之為潛‘艇’)等大量先進技術裝備(單核潛艇數量超過一百艘,包括戰略核潛艇、飛航導彈核潛艇和攻擊核潛艇),在空中有近百架遠程導彈攻擊機(圖-22M3和圖-16)和大批遠程反潛機支援,能夠突破北約在GUIK水道的重兵封鎖,對北約海上力量展開遠程核/常打擊並掩護核潛艇穿越封鎖。


而紅旗太平洋艦隊則取得了在金蘭灣的基地,並且在印度洋能夠維持存在,黑海艦隊在黑海維持了絕對的優勢,第五戰役分艦隊將美軍趕出了東地中海,曾經被西方集團蔑視的紅色海上力量已經取得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打擊力。

川陀太空

20170630


川陀太空問答


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像蘇聯這樣,巔峰時期重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不懼美國,但是其他產業就非常一般。就陸軍來說,蘇聯是穩勝美國的。蘇聯人引以為傲的鋼鐵洪流坦克部隊,在當時全世界上無出其右,在鼎盛時期蘇聯坦克的質量要遠超過美國,數量上大約是美國的20倍。頂峰時期,蘇聯的坦克數量高達6萬多架而裝甲車也有7萬多輛。1988年,在經濟上蘇聯已經陷入了無可挽回的頹勢,但是他們依舊還保留著5萬多架主戰坦克,6萬多輛裝甲車。在1988年全世界武器貿易之中,蘇聯所佔的份額是38%,已經超過了美國的30%。在這一方面,蘇聯集中全國力量的投入還是看得見成效的。

再看蘇聯在核彈數量上所佔的優勢,1950年時,蘇聯只有5枚核彈,而美國有369枚。到了1990年,蘇聯已經擁有4萬多枚核彈,美國只有2.4萬枚,美國在最頂峰時期不過只擁有2.7萬枚核彈。

蘇聯的重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無疑是高度發達的,在70年代蘇聯軍事實力巔峰時期的軍事工業水平甚至在美國之上。蘇聯當年的一些經典的軍事工業產品在幾十年後的今天還在作業其他國家的主力產品使用。而且蘇聯當年的航天工業也相當發達,擁有著自己空間站,有著自己的發展體系,是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航天強國。

不過,蘇聯除了是一個發達的工業國以外,其他作為發達國家的條件都不具備。除了畸形的重工業以外,蘇聯經濟幾乎無話可說。輕工業爛到家,像什麼餐具、衣服,在市場上可挑選的餘地都非常小。

農業也是非常落後,糧食竟然不能自給,每需要從西方進口上千萬噸小麥才能保證不被餓死,白瞎了2200萬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領土。第三產業就更不用說了,幾乎就是沒有!1990年時,蘇聯的小型服務業只佔其全國生產總值的區區地0.82%,而同時期的西方國家大都已經超過50%。


用戶1234410166


作為二戰後唯一可以抗衡美國的超級大國,軍事實力是其爭霸全球的最大資本。

在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蘇聯的軍事力量達到了歷史巔峰:

颱風級核潛艇,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光榮級導彈巡洋艦,基洛級常規潛艇,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都是這一時期的作品。

蘇聯最強大的是陸軍,當之無愧的排世界第一。最高峰時期擁有65000輛坦克和75000輛裝甲車,被譽為“鋼鐵洪流”。到了1988年,蘇聯的軍事力量雖然相比巔峰期有所下降,但還是擁有53000輛主戰坦克、63000輛裝甲車、29000門火炮。常備陸軍人數199萬。

海軍方面,裝備彈道導彈潛艇79艘,巡航導彈潛艇和攻擊潛艇268艘,主要水面作戰艦隻193艘,小型水面作戰艦隻797艘,登陸艦艇187艘,主要輔助船隻269艘。擁有巡航導彈核潛艇44艘(“奧斯卡”級8艘、C-Ⅱ級6艘、C-Ⅰ級9艘、E-II級18艘、Y級3艘);攻擊核潛艇65艘(“阿庫拉”級7艘、“塞拉”級3艘、A級6艘、V-Ⅲ級25艘、V-Ⅱ級7艘、V-Ⅰ級16艘、Y級1艘),此外還有常規潛艇100多艘。

空軍方面,中遠程轟炸機752架,殲擊機、殲擊轟炸機和強擊機5167架,此外還有運輸機620架、直升機220架。

防空軍擁有各型殲擊截擊機1300架,防空導彈發射架9600部,雷達約7000部,有反彈道導彈發射架100部。

戰略火箭軍擁有洲際導彈1398枚,戰略作戰飛機1690架。

在核彈數量上,蘇聯最高峰時期(1985年)擁有將近45000枚,而美國在最高峰期(1967年)只有約33000枚。

在軍備生產上,蘇聯每年生產主戰坦克3000輛左右,裝甲車4000-6000輛,洲際彈道導彈300枚,潛艇10艘,水面主力艦10艘,輕型作戰艦艇60-70艘。

囉嗦一點,就是美蘇爭霸。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是美蘇爭霸的第二階段。其特點是蘇聯處於攻勢,美國轉攻為守。也就是說,蘇聯的實力幾乎達到歷史巔峰,短期內取得對美國的優勢。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臺至70年代,蘇聯的經濟實力同美國的差距大為縮短,1975年,蘇聯的工業總產值上升,相當於美國的80%。蘇聯在軍備方面趕上了美國,蘇聯的戰略導彈至1975年已達2402枚,超過美國40%,1979年蘇聯在戰略核力量上的開支幾乎為美國的3倍。蘇聯大力增強常規軍事力量。1978年,美軍210萬人,蘇軍440萬人,美軍擁有坦克10500輛,蘇軍擁有坦克50000輛。這一時期蘇聯推行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的積極進攻戰略。美蘇爭霸的重點在歐洲,美蘇在歐洲都集結了重兵,處於兩軍對峙的僵持狀態。蘇聯一方面對歐洲以“緩和”戰略麻痺西方,另一方面加緊在歐洲以外的地區擴張。1979年入侵阿富汗,標誌著蘇聯霸權主義政策發展到了頂點。

2016年,中國GDP突破70萬億,達到744127億元,但尚沒有官方數據提到美國。我們以2015年經濟數據為例,列出全球各國名義GDP排行前15位。

可見,中國經濟總量已經達到美國的61%多。那麼,與巔峰時期的蘇聯相比呢?從經濟上來說,中國的表現明顯優於蘇聯。美蘇爭霸中,蘇聯把國力的50%以上都投入到軍事上,被軍迷稱之為“流著血鍛鍊肌肉”,很快美國就通過軟實力拖垮蘇聯。

這就是一個歷史教訓:落後就會捱打,但窮兵黷武也會讓國家崩盤。


商業小道消息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武裝力量是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在1946年2月到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前的武裝部隊,其前身為蘇聯工農紅軍和蘇聯海軍。。。


根據1925年的全聯盟兵役法,蘇聯軍事力量分為地面部隊、空軍部隊、蘇聯海軍、國家政治保衛局和內衛部隊5大部分,其中地面部隊和空軍部隊統稱蘇聯工農紅軍。國家政治保衛局在1934年歸屬內務人民委員部。二戰結束後蘇聯進行軍事改組,由陸軍和空軍部隊組成的蘇聯工農紅軍和蘇聯海軍合併成為蘇聯武裝力量。國土防空軍、戰略火箭軍和全聯盟國家民事防禦部隊先後在1948、1960和1970年成立並歸屬蘇聯武裝力量。在頂峰時期,蘇聯武裝力量共下轄6個兵種,按照蘇聯官方對其重要性的排序分別為戰略火箭軍、陸軍、國土防空軍、空軍、海軍和民防部隊。除了受國防委員會指揮的蘇聯武裝力量外,廣義上的蘇聯軍事力量還包括受克格勃指揮的邊防軍和受內務部指揮的內衛部隊。1988年,不含邊防和內衛部隊,蘇聯武裝力量的兵力達到513萬人

下面我列舉一些數字,請各位自行體會。

1988年時,蘇聯陸軍人數199萬,分為16個軍區。編為51個坦克師、142個摩托化步兵師、7個空降師、約10個空中突擊旅和16個方面軍炮兵師,裝備主戰坦克5.3萬輛、裝甲戰鬥車輛6.3萬輛、火炮2.9萬門、地對地導彈發射架約1570部。

除此之外,還有軍區分化

莫斯科軍區,也叫中央陸軍

白俄羅斯軍區

列寧格勒軍區

基輔軍區

波羅的海軍區

伏爾加河沿岸軍區

烏拉爾軍區

外高加索軍區

北高加索軍區

敖德薩軍區

喀爾巴阡軍區

突厥斯坦軍區

中亞軍區

西伯利亞軍區

外貝加爾軍區

遠東軍區

這是一些圖片






希望大家喜歡我,支持我。。比心❤


國際軍事動態分析家


蘇聯的巔峰時期是1964年至1982年的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蘇聯國民經濟固定生產基金增長了2.42倍,這一增長速度高於同期美國的發展速度,社會生產總值增長了1.46倍。與此同時蘇聯將85%以上的工業投資用於發展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在這一指導理念下蘇聯軍費從1965年的326億盧布增加到1981年的1550億盧布,一躍增長了3.75倍。每年的軍費開支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12-14%,約佔財政支出的1/3以上。蘇軍總兵力急劇膨脹到365.8萬人,擁有1398枚洲際彈道導彈、1028枚潛射彈道導彈、50000輛坦克、55000輛裝甲戰鬥車輛、40700門火炮、248艘大型水面艦艇(其中含九艘航母)、8479架作戰飛機。當時的另一個超級大國美國的洲際彈道導彈數量為1054枚,相比美國而言:蘇聯在戰略核武器數量方面已具有優勢,比起英、法、中等國的軍事力量可以說是有幾十年的代差,其他國家就更不必說了。

蘇聯的軍事實力不僅僅只單純反映在紙面上的武器裝備數量:蘇聯國土面積22402200 平方公里,這為蘇聯帶來了遼闊的戰略縱深以及豐富的資源儲備。蘇聯的戰略縱深優勢在二戰中曾得到充分驗證:儘管納粹德軍在一開始憑藉自己的閃電戰攻勢一再重創蘇軍,然而當德軍越過斯摩稜斯克-戈梅利-基輔一線後德軍的步兵和輔助單位受制於蘇聯國土的廣袤而出現後勤補給不繼的現象;裝甲部隊起初還能自行向東突破,然而隨後不久也必須停下來休整和維修。德軍裝甲部隊為儘可能更多地殲滅蘇軍有生力量決定停下來等待步兵部隊,同時進行休整和維修——這恰恰成為蘇德戰爭的轉折原因之一。在蘇聯的廣袤國土之上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在和平時期蘇聯通過出口油氣資源大量創匯以補貼軍費開支,一旦進入戰時狀態蘇聯將具有無可比擬的戰略資源儲備優勢。

在古巴導彈事件中赫魯曉夫曾對肯尼迪做出重大讓步,然而到了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蘇聯巔峰時期卻搖身一變在世界範圍內主動發起攻勢,一時間美蘇爭霸的國際格局呈現出蘇攻美守的狀態:蘇聯海軍已由近海防禦艦隊擴建為一支具有遠洋作戰能力的武裝力量,蘇聯在華約組織各國、蒙古、越南、安哥拉等國都建立了自己的軍事基地。1981年9月4日~11日蘇聯舉行了為期八天的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軍事演習”西方-81演習“。這次演習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假想敵,出動了十個以上的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和近衛坦克軍,超過五十萬人參加了這次演習。光這次演習動用的坦克就有上萬輛之多,這一數字超過了當年人數最多的中國陸軍的所有坦克總和,而這還不到蘇聯總坦克數的四分之一。

“西方-81”演習重點展示了蘇軍在開戰後的突擊能力。演習計劃也就是囊括了整個德國、丹麥和低地國家,試圖以一次海陸空結合的裝甲突擊來一次性突破北約的防線,飲馬英吉利海峽。蘇聯軍方對演習的要求是“最大限度的接近實戰”,因此連演習的結果想定這一環也省略了,而是命令演習雙方根據戰場形勢臨時判斷進行決策,打到分出勝負為止。機械化步兵、裝甲兵、炮兵、舟橋部隊、防化部隊、地地短程戰術導彈部隊、中遠程戰略導彈部隊、空降兵、海軍陸戰隊、海軍艦艇部隊、空軍前線航空兵部隊……幾乎所有兵種都無不參加到了這次規模空前的演習當中。僅核武器就模擬發射了140次,當量從百噸級到百萬噸級不等。在演習計劃中“戰爭開始後”僅僅7-8天蘇軍就能控制整個德國並向法國進軍。同時在波羅的海艦隊的掩護下組織空降兵、海軍陸戰隊和摩托化步兵構成的登陸集群直接登陸荷蘭的澤蘭省。應邀觀摩演習的北約成員國無不被蘇軍龐大的機械化突擊集群排山倒海的進攻作風深深震撼,因此達成了一個共識“僅憑歐洲各北約各成員國是無法和蘇聯抗衡的,只能寄希望於美國”。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曾經看過一部電影,裡面有一句臺詞是這麼說的“就算攔住了俄國人99%的核彈,剩下的也足以毀滅全世界”,這句話是對軍事大國俄羅斯真實的寫照,大家都知道俄羅斯是繼承了蘇聯的衣缽,那麼巔峰時期的蘇聯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呢?


大家聽過“鋼鐵洪流”這個名詞嗎?這個詞是用來形容蘇聯的裝甲車部隊,當年蘇聯的核武器力量沒有美國那麼強大,為了能遏制美國核武器,蘇聯人就打造了一支裝甲車部隊,到20世紀80年代,蘇聯大概有5.52萬輛主戰坦克,這些坦克什麼都不做,只要成排的向前推進就能像洪流一張碾壓歐洲大陸。

此外蘇聯的核力量也是美國等西方大國比較忌憚的,蘇聯人自從看到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兩顆核彈力量就開始追求核武器。20世紀60年代,蘇聯的總量不及美國的十分之一,只過了十餘年就達到了美國的兩倍,總數高達45000多枚。


蘇聯人不但武器先進,它的軍備,後勤,動員等能力也非常強。我以1988年為例子。當時蘇聯有五個軍種包括陸海空,防空,戰略火箭,有193個重型機械化師,7個輕裝機械化師,10個空降師,總人數高達300多萬,配有重型火炮5.17萬門,戰術攻擊機有5000多架。

當時的蘇聯更是一個超大的兵工廠,當年和美國的軍備競爭最誇張的時候,蘇聯每年可以生產主戰坦克3000多輛,洲際導彈500枚,地空導彈5萬枚,各類作戰飛機有3000多架,作戰艦艇近百艘。當時美國軍方高層表態,和蘇聯作戰,必須一擊必中,否則後患無窮。



可惜的是呀,如此強大的蘇聯最終被軍備競爭給拖垮了,間接導致了蘇聯解體,那些曾經轟轟烈烈的鋼鐵洪流最後也以廢鐵的價格賣了,可悲可嘆呀!不知道大家對巔峰時期的蘇聯是什麼看法呢?各位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我是頭條作者一樹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點個贊關注一下,謝謝各位啦!


圍知歷史


曾拒絕德軍的投降!

在人類戰爭史上最為血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東線的蘇德戰場,無疑是血腥戰場中的血腥戰場,因為在這裡的戰場上,人格遭到了踐踏,人性遭到了毀滅。

在人類戰爭史上,尤其是在近代人類戰爭史上,因為戰局不利至使向對手投降,在戰場上已經司空見慣,而獲勝的一方接受投降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蘇德戰場上,卻出現了蘇軍拒絕德軍國防軍第197師332團投降的一幕,而蘇軍拒絕受降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支部隊殘忍的殺害了一位叫做卓婭·阿納託利耶芙娜·科斯莫傑米揚斯卡婭的蘇軍女游擊隊員。

1941年底至1942年初,德軍中央集團軍群進攻蘇聯首都莫斯科

德軍賴以成名的閃電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第一次莫斯科城下遭到了慘敗,莫斯科保衛戰中德軍在損失了50萬精銳軍隊後,被迫開始向西撤退。隨後蘇軍開始了大反攻,而在此次戰役中,與以往不同的是,蘇聯紅軍在莫斯科大反攻時所喊的口號,不是原來的“保衛蘇維埃,保衛斯大林”,而是變成了“為卓婭報仇”。

眾所周知,在蘇德戰爭的初期,蘇軍遭到了難以承受的損失和恐怖的傷亡數字

德軍在經過閃擊波蘭和橫掃歐洲之後,軍隊的士氣和技戰術,各軍兵種的協同作戰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平心而論,在當時也只有蘇軍,才能擋住這幾百萬德軍的瘋狂進攻。而在此次的莫斯科保衛戰中,蘇軍方面曾經湧現出了無數驚天地、泣鬼神的蘇聯英雄,其中最著名的、也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女英雄“卓婭”。

《卓婭與舒拉》曾經出現過在我們的教科書課本中

卓婭·阿納託利耶芙娜·科斯莫傑米揚斯卡婭(1923年9月—1941年11月)是蘇聯紅軍的游擊隊員,她16歲就被批准加入了蘇聯共青團,於1941年11月,莫斯科保衛戰即將勝利的時候,被德軍第197師332團殘忍殺害,犧牲時年僅18歲。蘇聯衛國戰爭勝利後,卓婭被蘇聯政府追認為“蘇聯英雄”稱號,並安葬在了莫斯科的新處女公墓。

蘇德戰爭爆發後,面對德軍的入侵,當時年僅18歲的卓婭立即報名參加了蘇聯紅軍

隨後她被派往德軍後方的游擊隊,參加支援莫斯科保衛戰的戰鬥。卓婭在一次執行任務中,由於被叛徒告密,卓婭不幸被德軍抓獲,德軍隨即對她進行嚴刑拷打和非人的折磨,在俄羅斯寒冷的冬夜,德軍每隔一個小時就令卓婭赤腳行走在冰冷的雪地上,年僅18歲的卓婭卻堅貞不屈,沒有向德軍洩露半點機密。

德軍見卓婭沒有屈服後,他們便在雪地上豎起了絞刑架,準備對卓婭執行絞刑

臨刑前,卓婭還在大聲斥責德軍侵略者,並自己把繩索套進了脖子,最後德軍殘忍的將卓婭絞死,並將卓婭的屍體在絞刑架上懸掛了一個月。當蘇聯紅軍發起反攻後,德軍為了掩蓋他們的罪行,才將卓婭的屍體草草掩埋,這也讓蘇聯人記住了這支軍隊,德國國防軍第197師332團。

德國國防軍步兵第197師組建於1940年1月,是一支一直已殘暴著名的部隊,該師的編制為:

步兵第321團、殺害卓婭的332團、347團,炮兵第229團,第229偵察營,第229反坦克營,第229工程營,第229通訊營。1941年入侵蘇聯後,該師參加過明斯克戰役,一直在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編制內參加作戰,在蘇德戰爭期間,197師共有12個人獲得騎士十字勳章,其中就有殺害卓婭的兇手路德瑞爾中校。

第197師332團在殘殺卓婭時,該師隸屬於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第4坦克集團軍步兵第7軍,師長是赫爾曼中將

第197步兵師在1944年的白俄羅斯戰役中,於維貼斯克被全殲,最後一任師長哈赫納被蘇聯紅軍擊斃。殺害卓婭的步兵第332團組建於1939年12月1日,該團於1942年10月15日改稱為第332擲彈兵團,1944年7月22日,該團在維貼斯克戰役中被全殲,至此,德國國防軍第332團的番號被正式抹掉。

據說蘇聯最高統帥斯大林,在接到卓婭被德軍332團殘忍殺害的報告後,淚流滿面。

隨後他親自給前線的指揮官朱可夫下達了命令“拒絕殘殺卓婭的德國國防軍第197師332團投降,予以就地殲滅”。因此,德國國防軍第197師332團,成為蘇德戰爭中唯一被拒絕投降的德軍。


刀墓手札


講到蘇聯,不得不承認他是我們新中國的老大哥。1917年11月7號,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

列寧帶領蘇維埃政權奪得了勝利,建立了蘇聯。斯大林時期蘇聯大力發展重工業,使得蘇聯的工業產值一下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水平,使得蘇聯軍事力量大幅增加。由於蘇聯領導人的決策錯誤,直接導致蘇聯輕工業嚴重失衡,人們生活水平日益下降。



第二次蘇聯軍事力量重回巔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這時由於英國丘吉爾的鐵幕演講和美國杜魯門主義,蘇聯和西方國家的冷戰正式打響。這個時候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方面,這就讓蘇聯感到了危機,軍備競賽自然就產生了。於是蘇聯開始大力發展自己國家的科學技術,培養大量的科學家,送上了世界上第一個登上太空的人——加加林,這讓蘇聯人比美國在太空領域捷足先登。

這時蘇聯大力發展軍事實力,陸海空各軍隊都達到了世界頂尖的水平,有陸軍約200萬,空軍和海軍都約45萬人,製造的坦克55000多輛,各種火炮五萬多門,各種攻擊機接近五千架,更讓美國膽寒的是蘇聯擁有數千枚核武器,蘇聯此時不僅僅侷限於本國部署軍隊,更是開闢了數十個海外軍事基地,可謂軍事實力遍及全球。

蘇聯,一個時代梟雄,雖已沒落,但對於我們新中國來說依舊是老大哥,好榜樣!


Global防尉


現在無論是國內媒體還是西方歐美的媒體,都會習慣性唱衰冷戰時的蘇聯,比如經濟很爛,科技落後等,但從沒有一個媒體敢說蘇聯的軍事能力不行。

蘇聯"颱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

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期,是蘇聯軍事能力的最高峰,軍隊總人數為600萬現役士兵和2500萬龐大的後備力量。到了1991年蘇聯解體時的武裝力量,也能讓人驚歎:

蘇聯陸軍部隊擁有超過53000輛主戰坦克;60000輛裝甲運兵車/戰鬥步兵車;48000門火炮、迫擊炮及多管火箭炮;至少超過4600具防空導彈發射器(不包括數以千計的步兵肩射導彈);7000門高射炮;1600具地對地炮兵火箭發射器;4500架直升機;以上這些數字都是世界第一。

蘇聯海軍和美國發展方向不同,著重於潛艇建設,共有潛艇360艘左右,其中彈道導彈潛艇76艘,合計載彈973枚,世界第一。

蘇聯空軍裝備各型飛機1.3萬架,其中作戰飛機5082架,包括遠程轟炸機177架、殲擊轟炸機1780架、強擊機460架、殲擊機2130架,偵察機475架、電子戰飛機60架、運輸機620架。

最重要的是蘇聯戰略火箭軍的的核彈頭數量:35000枚(1990),是同期美國數量的1.59倍,是當時世界絕對的第一,也是世界其他國家核彈頭數量的總和。

以上這些裝備幾乎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即便比美國差一些,也是緊隨其後。蘇聯人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主要敵人在歐洲,幾乎絕大部分的軍事力量都被佈置在了東德前線。

蘇聯當時為了震懾西方,曾於1972年、1977年、1981年、1983年和1984年分別舉行過名為“西方”的大型演習,這也是如今俄羅斯“西方”沿襲的來歷,如今已經舉辦到了“西方—2017”。

1981年舉行的“西方-1981”演習是蘇聯時期規模最大的一次,當時動員了50萬人的陸軍、空軍、海軍和火箭軍部隊,最新型的坦克部隊、裝甲車部隊、火箭炮部隊、導彈部隊、後勤部隊和海軍等部隊全面出動。有興趣的可以去找找視頻,絕對震撼。

這次演習邀請了很多北約國家的官員參觀,最終也如蘇聯所願,演習現場讓這些人目瞪口呆。演習結束後北約立即修改了防禦計劃:陸軍"縱深"防禦拖延時間(其實是被蘇軍突破後撤),空軍分批次轟炸掩護陸軍拖延時間,實在不行就核武器洗地拖延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