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榮威吉利新能源網約車司機的一次談心

新能源車輿論四起的環境中,誰的觀點能讓猶豫不決的持幣觀望者向試探的邊緣邁近一步?開得多的人一定有發言權,那麼問題來了,誰開得多?車主?不,新能源網約車司機!走談心去。

其實剛開始我的本意是找幾個開純電動汽車的網約車司機聊一下,看一看網約車司機眼中的純電動車是怎麼樣的。但是上海的牌照政策並不像北京,完全傾向純電動汽車,所以,大多數能夠自主選擇車型的網約車司機都會選擇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的車型。我的“談心之旅”碰到的車型主要為:榮威 ei6、榮威 RX5 新能源、榮威 e550、吉利帝豪 EV350。(沒有碰到大北汽和“金霸王”Ei5 很不開心……)

其中前三款均為插電混動車型,只有最後一款曹操出行平臺的吉利帝豪 EV 是純電動車型,所以我們今天干脆就重點從混動邏輯的角度結合司機師傅的感受,具體看看榮威的混動系統是為了混動而混動嗎?老款的混動榮威和新款的混動榮威有什麼進步?用純電動汽車跑專車方便嗎?

吉利帝豪 EV

目前的技術環境和上海的政策環境下,基本所有網約車司機都會優先考慮沒有里程焦慮的混合動力車,所以一些畏懼電動車的朋友大可放心,你真的很難碰到純電動網約車……

除非你和我一樣,用曹操出行叫車。曹操出行的純電車型均為吉利帝豪 EV350,搭載的電池容量為 43.5kWh,綜合續航 300 公里。需要明確一點,曹操出行的車輛均為公司自有車輛,採用僱傭司機的方式,所以曹操的後臺能看到非常多的數據,這一點後文會有體現。

我一共叫到兩次帝豪 EV350,一位司機的能耗為 14.4 kWh/100km,另一位是 16.1 kWh/100km,冬季“開空調”的環境下(空調風速較小,主要作用是除霜,不開不行,如果開大一些續航不超過 180km)能到這個水平非常不錯了,估計他們也練就了棉花腿。

與榮威吉利新能源網約車司機的一次談心


與榮威吉利新能源網約車司機的一次談心

一些跑其他平臺專車的司機一天可能要跑 300-400 公里,他們開電車的一般一天也就跑 200 公里左右,夏季一天充一次電即可,冬季一天需要充兩次。他們的充電位置也很隨緣,續航低於 50km 了就用曹操的 APP 找一個附近最便宜的充電樁進行充電,而且他們基本知道附近哪裡的充電樁價格便宜。

這兩位司機均沒有家充的條件,依賴外界快充,最便宜也很難低過 1 元/度,所以成本上和優秀的混動車比並沒有什麼優勢,但他們一直覺得純電的車會比混動的車省錢一點。


與榮威吉利新能源網約車司機的一次談心

我問韋師傅,很多人都很非常擔心,如果我的出行距離非常長,但叫到的車電量不夠怎麼辦?總不能和司機一起去充電吧?韋師傅告訴我放心吧,曹操後臺可以看的到他們的剩餘續航,如果續航不足了,只會給你派一些可以到達的短距離訂單,如果有人打車去附近100 公里外的,會派給電量充足的司機。

然後我問了個大家更關心的問題,他們有沒有拋錨在路上過?

說實話還真有一位,他送乘客去杭州,回來路上表顯剩餘里程只有 50 多公里了,但他覺得電量夠用,沒有在就近的充電樁補能,開到下一個充電樁之後,真巧!樁壞了!他只能硬著頭皮繼續開,離充電樁還有 800 米剛好沒電,沒辦法推又推不動,只能叫拖車。

有著這次經歷之後,他說他現在如果在市區行駛表顯續航低於 50 公里了,就一定要去找充電樁了,如果長途出行,表顯續航低於 80 公里了就一定會去找充電樁。

最後再說一下其中一位師傅的真實駕駛感受,他說電車開著確實比油車爽多了,過年回家開油車總感覺踩了不往前走,高速上超個車太慢了……

榮威 ei6

不得不說上汽榮威作為上海的本土品牌,路上真的非常多,無論是用滴滴打車還是上汽出品的享道出行,打到 ei6 的概率都非常大,我打到的第一輛就是 ei6。

與榮威吉利新能源網約車司機的一次談心


與榮威吉利新能源網約車司機的一次談心

因為沒有拍實車的圖片,不得不從官網找張圖片給大家做個參考,ei6 就長這樣

和司機師傅聊了一路,聊天的過程就不情景再現了,直接把乾貨撈出來給大家。

蘇師傅在買車之前重點考慮了卡羅拉雙擎和威馬 EX5(真的不是廣告植入,我當時聽了也很驚訝)。

考慮拉羅拉雙擎原因簡單,第一:車便宜,大概 14-15 萬就能下來,第二:非常省油,市內跑每公里 3 毛左右吧。但是缺點也很明顯,第一:需要額外花 10 萬拍牌照;第二:前後排空間相對較小。

威馬給蘇師傅留下的印象就是智能,他說買車之前把威馬的宣傳片都看了,對主駕車窗投影印象尤為深刻,但是直到 18 年 8 月份都還買不到,蘇師傅只能放棄,選擇了榮威 ei6。

我和蘇師傅說卡羅拉也出了可以上綠牌的插電混動版,大概在 3 月份上市,但是要19 萬多,蘇師傅表示太貴了,榮威 ei6 落地只要 17 萬多。

目前為止蘇師傅對這臺車非常滿意,提速很快,空間也比較大。每天回家會用家充對電池組進行補能,電池組容量不大隻有 8 kWh,慢充 3 個小時即可充滿,純電工況下的續航里程為 53 公里。

蘇師傅滿電出門,每天跑 300 多公里的情況下,每公里的成本大概在 3 毛錢左右,注意下這裡是油電混動狀態下的油耗,這個能耗水平可以說和豐田混動技術的成績不相上下了!他之前用油車跑大概 5 毛一公里。我們隨便算一下,每個月跑 1 萬公里的話,油費上能省下 2000 元。

除了費用上比較節省之外,蘇師傅對這塊 10.4 英寸的中控大屏也非常滿意,基於 AliOS 的斑馬智享系統,地圖的使用非常流暢,而且顯示的細節非常多,有些乘客定位不準的時候,通過這塊大屏查找一些地點名稱非常方便。我也用了,確實比威馬上的流暢不少。

以上就是榮威 ei6 網約車司機的評價,可以看得出他對這款車評價還是非常不錯的,超高的市場佔有率也看一看出,ei6 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

榮威 RX5 新能源

同樣獲得車主認可的還有榮威 RX5,張師傅買這臺車之前也沒怎麼猶豫,大概對比一下比亞迪的唐,當時只有老款,樣子實在看不下去,而且內飾方面也不行,就放棄了。最後考慮到將來能開車帶家人出去玩玩,所以在 ei6 和 RX5 中選擇了 RX5,落地價 24 萬左右。

張師傅到現在開了 4 萬多公里,總的平均油耗也就 4.4 L/100km,換算過來也就是 3 毛左右一公里。就算饋電的情況下油耗也就 6L/100km,所以他對油耗非常滿意。而且他覺得提速也非常快,開著也很爽。

與榮威吉利新能源網約車司機的一次談心

似乎現款的榮威新能源車車主對他們的車都非常滿意,但是……

5 年前的榮威車主似乎並不這麼認為……

榮威 e550

遇見率高的是榮威 ei6,遇見率最高的是榮威 e550,最近使用滴滴叫到的車 80% 都是 e550,為了我的談心之旅能夠多樣化一些,每次叫車前,我都會虔誠地祈禱不要叫到 e550,但是如果無奈叫到的還是 e550,我也會用我單身 20 年的手速第一時間取消訂單,在這裡給多位開 e550 司機師傅們道個歉吧,不好意思了……


與榮威吉利新能源網約車司機的一次談心


第一次叫到 e550 的時候,我一度以為是一臺油車。因為車輛信息顯示的是:榮威550,車牌也是普通 5 位數車牌,所以我毫不猶豫地取消了訂單,但是連著幾次叫到的都是 550,我也沒好意思繼續取消了,坐吧……

與榮威吉利新能源網約車司機的一次談心

但是上車之後驚奇地發現,儀表盤上大大的 Charge,詢問司機師傅之後確定了,歪打正著,這也是插電混動車型。但是因為買的時間比較早,2014 年的時候還沒有推出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所以從車牌的角度無法區分是否為新能源汽車。

我與兩位 e550 車主進行了交談,他們的對這款車的態度和看法比較一致,都認為買錯車了,買什麼不好,買這麼個玩意兒,當初真是被補貼打動了。兩位車主目前的油耗均在 7-8 毛一公里,(一個 1.5T 的發動機確實比較高了)。

其中一位說,這 1.5 的發動機油耗比家裡 2.7 的銳界都高,什麼省油都是騙人的,我懷疑他們給我裝了個 2.5 的發動機,但舉止還比較冷靜。

另一位看我對新能源汽車這麼感興趣,一下打開了話匣子,瘋狂的向我吐槽了一波。這位大叔是上海本地人,一激動講的全是上海話,沒辦法我挑開的話匣子,硬著頭皮也得聊下去。大哥之所以這麼憤怒,不光是油耗高,還因為這車開了快 27 萬公里,修車花了大幾萬了,而且路邊上的修車店裡還修不了,一定要去 4S 店修,隨便修修幾千塊就去掉了,還不一定修得好。他說:“我買個大眾,幾千塊錢外面修得漂漂亮亮的了。”

與榮威吉利新能源網約車司機的一次談心

沒錯,大叔極力推薦我買大眾,或者買奧迪,讓我千萬不要上補貼的當,不要買這種新能源車。你看路上跑的比亞迪秦啊,都是跑快車的買的,誰自己家裡會買啊。踏踏實實買大眾,買奧迪,平時開開好得很了,除了燒點機油,都不影響的……

e550 VS ei6

最後我想從混動邏輯上看一下榮威這 5 年有什麼進步,以至於讓幾位榮威車主的態度有這麼大不同。

先來看老款的 e550,老款的這套混動系統的數據我就不報了,重點看下結構,動力源有三個,發動機、ISG 電機、TM 電機。發動機大家都知道,ISG 電機是結合了啟動機和發電機功能的電機,和發動機傳動皮帶綁在一起,TM 電機是負責驅動車輛的大電機。儲能是油箱和電池組,磷酸鐵鋰電池最大容量 12 kWh。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變速箱。

這套系統的驅動邏輯有四種:

  1. 純電驅動
  2. 純發動機驅動
  3. MT 電機和發動機並聯一起驅動
  4. 發動機驅動 ISG 電機,發電送給電池,電池輸出給電機驅動(串聯模式)

電池組充電邏輯也有四種:

  1. 外接電源充電
  2. 動能回收充電
  3. 怠速充電
  4. 發動機出力時,有富裕的動力驅動 ISG 電機發電
與榮威吉利新能源網約車司機的一次談心

這套系統的結構上沒什麼問題,但對工作邏輯要求非常高,讓大家都處於最高效的輸出區間,才能達到省油的效果,豐田也是摸索了非常長的時間才做出了現在非常省油的 TSH 系統。

而且 e550 驅動邏輯中的串聯模式和充電邏輯中怠速充電真的對油耗非常不友好。

當時我就費解真的有怠速充電這麼抽象的工作邏輯嗎,詢問司機大哥得知,是真的!大哥說,這個車怠速從沒有低過 1000 轉,最高的時候有 1700 轉……

與榮威吉利新能源網約車司機的一次談心

現款的 ei6 的硬件也差不多是這幾樣,一個發動機,兩個電機,一個電池組。但是 ei6 的油耗控制的卻非常好,思考了一下大概三個原因:

  1. 車比較新
  2. 硬件的技術水平比 5 年前提高了不少
  3. 榮威經過 5 年的摸索總結出了一套相對省油的工作邏輯

通過新老車主態度的對比,不得不說技術的提升確實需要時間的積累,但是早期也只能用口碑換經驗。

雖然計劃的進展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樣,沒有碰到很多的純電動網約車,但是我還是感受到了插電混動新能源車的發展,整體的油耗下來了,駕駛體驗提高了,這是電氣化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