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塹變通途——山城重慶的開局之道


天塹變通途——山城重慶的開局之道


來到重慶,讓人們驚詫的不僅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數座山脊散佈整個區域,河流蜿蜒,形成壯麗風景。除此以外,更讓人們驚詫的是人類聰明智慧的結晶之作。

在山中建城,與山相鬥,尋找新空間;與山相伴,創造美麗新城市;正是在與山的磨合相處中,人類的偉大智慧顯現了出來。

遇水搭橋,遇山開路成為了人們的共識。可以說,路、橋與隧道已經成為了重慶的標誌之一。

在蜿蜒起伏的地形地勢中,重慶進行了現代化建設,許多路、橋與隧道隨之誕生。這些路與橋的建設就如同一個人的血管一樣,連接全身,疏通血氣,為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帶來便捷與通暢。




今天城市的便捷通達度都是前所未有的。重慶開埠以前,作為城中人的重慶居民需要翻山越嶺才能從一個區域到達另一個區域。

可以說,特殊的地形地貌成就了重慶,成就了它的與眾不同。也正是如此,沒有哪座城市的路、橋與隧道可以如重慶這般氣勢磅礴,讓世人印象深刻。

也正是因為如此,隧道聯通的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山的那邊是新區,一個蒸蒸日上的新世界。由此可以看出,重慶主城區可供開發的土地已經很緊缺,不得不通過交通聯繫,打通外面世界的關聯。

現在,我們就重慶主城知名隧道來個梳理。瞅瞅這些隧道的開通對人們到底意味著什麼?

01南山隧道


天塹變通途——山城重慶的開局之道


以往,從茶園新區前往渝中、江北等地需要繞道,交通擁擠不堪。

茶園新區與重慶渝中、江北區隔著一座南山。選擇在這裡開闢新天地,可以說政府費盡了心思。

渝中區作為重慶的老城區,土地已經開發完畢,渝中區發展文創產業也只能進行舊廠房改造,已經無地可用。江北區土地同樣寸土寸金,土地處於極度緊缺狀態,已經無法拿出更多的地來發展房地產。面對渝中、江北區房地產發展的飽和狀態,政府只能獨闢蹊徑,在離此地不遠的茶園開闢新的發展熱土。

南山隧道於2014年貫通,連同櫻桃灣大橋、鐵廠灣立交、石塔立交等一起,將南岸茶園新區與渝中區、江北區的通行時間大大縮短,從原來的40分鐘縮短至15分鐘,極大了便利了人們的出行。

南山隧道的開通,不僅推動了南岸區“三區兩帶”的建設,將彈子石商務區、解放碑中央商務區、南濱路商業帶、南坪商圈高效連接起來

,帶來了更多人流、物流與信息流的交匯與拓展,很好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天塹變通途——山城重慶的開局之道



而此隧道的貫通對茶園新區的發展,則有直接推動意義。茶園居民可以在短時間內通達主城進行工作與購物休閒。主城區的民眾也可選擇前往茶園再次置業、工作與休閒。這對雙方來說都是利好的事情。

對於選擇前去茶園,持觀望態度的居家置業者、投資者,這無疑打消了他們在距離上的顧忌,增加了人們的信心。

02大學城複線隧道

一直以來,大學城以平坦的地形、優美的環境、濃郁的文化氣息吸引著人們前去觀光遊覽。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到大學城置業,大學城產業設施、生活配套設施逐步完善,使得大學城片區成為新一輪崛起的熱點板塊。

很長一段時間,聽很多的大學城居住的朋友吐槽,說從大學城到沙坪壩的路實在太堵了,導致自己經常上班遲到。據官方信息顯示,從大學城到沙坪壩已經修建了兩個大型隧道,依舊無法滿足日益緊迫的交通出行需求。要致富,先修路。

鑑於此,重慶市決定新建大學城複線隧道。


天塹變通途——山城重慶的開局之道



重慶規劃局消息顯示,大學城複線隧道全長約5.9公里,西起於坪山大道與渝遂高速相交的西山立交,向東延伸穿越中梁山,止於內環紅槽房立交,計劃工期三年,擬於2021年底建成。

大學城複線隧道是採用城市快速路標準進行建設,主線為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80公里每小時。到時候加上大學城的老隧道,就是10車道。


天塹變通途——山城重慶的開局之道



重慶市地形呈現槽帶狀,由幾座大山將平地分隔開來。

沙坪壩區作為重慶的老城區,一直以來擁有全重慶頂級的優質教育、科學、文化、衛生資源。而目前沙坪壩老城區的發展已處於較為飽和狀態,在這裡進行老城區改造或者是發展新興產業代價大,不是最優的選擇。

鑑於此,重慶市決定建立大學城,以更高的佈局來建設大學城,這也是沙坪壩區未來重點建設的地區。大學城與重慶主城區的聯繫問題不僅僅是簡單的人流、車流、物流,在一定程度上,關乎一個老區的傳承與創新。

03星光隧道

以往,人們需要走金開大道與人和立交,或是繞道大竹林,需花費20分鐘甚至更長,而現在僅需5分鐘。星光隧道的建成,對於照母山片區的繁榮則增添了發展動力。


天塹變通途——山城重慶的開局之道



星光大道北線把大竹林片區、照母山片區、財富中心片區、新牌坊片區甚至禮嘉片區全部串聯起來。今後,這幾大片區的交通都將更加暢通。


天塹變通途——山城重慶的開局之道



目前,照母山片區作為重慶房地產的熱點板塊,已經多次榮登搜索榜首。如果說重慶的現在看渝中、江北、南岸,那麼,重慶的未來在北區,照母山是重點代表。

照母山片區聚集了人工智能、AI技術、大數據等世界先進產業,聚集了一大批國際一流的科技企業,這裡代表的是重慶的未來。

抓住了照母山就是抓住了重慶的未來,用這句話一點都不為過。

搭乘智博會的東風,重慶在新的偉大時代握有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這不是上天的饋贈,而是源於重慶自身的進步。關於未來,只有抓住機會,才能在時代潮頭披浪斬棘。

為此,星光隧道的開通,聯通的不僅僅是人與車,而是與時代共進的爭分奪秒的速度。

04華巖隧道

重慶向西發展的趨向一直不絕於耳,到底是不是真的?相信這是很多朋友都在關心的問題。

天塹變通途——山城重慶的開局之道


其實,九龍坡區已經在行動了。重慶西站、地鐵5號線、華巖隧道等大型公共基礎設施已經先行發展了起來。


天塹變通途——山城重慶的開局之道



華巖隧道西起白彭路,東接華福大道、金建路,全場7.1公里。隧道及其道路建設歷時4年,最終建成通車。

不管從哪個層面來講,華巖隧道的開通都具有積極意義。

從微觀層面來講,華巖隧道是穿越中梁山的第7座大型隧道,大大緩解了二郎隧道、中梁山隧道的道路通行需求,帶動人流、物流的通暢便捷化,實現社會資源的集約高效化利用。


天塹變通途——山城重慶的開局之道



從中宏觀層面來講,起到“一條線一大片”的作用。華巖隧道地處九龍坡區,九龍區是“重慶向西”戰略的戰略樞紐和橋頭堡,重慶西站的建成啟用是明證。以華巖隧道等為聯結點的道路交通將江津、璧山、永川等渝西地區大片區連接起來,形成經濟發展新的動能點。

九龍坡區未來將成為囊括江津、璧山、白市驛、西彭等地區的整個渝西地區的經濟發展中心。

05鹿角隧道

巴南,重慶的南向發展熱土。說它是熱土,是出於對重慶曆史的尊重。翻開歷史,可以看到重慶巴南作為巴文化發祥地的歷史地位。重慶正是從這裡出發,從這裡起航發展到今天。

巴南有大片可供開發的土地,李家沱、龍洲灣都是巴南區的核心商圈。橫向發展巴南區各商圈,將這些腹地進行有效聯通是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大問題。

天塹變通途——山城重慶的開局之道


處在茶園新區邊的鹿角片區規劃建設有高端居住區、養老養身產業區、中央特色商業區及文化產業區等,未來將聚集大量人流物流。屆時,“鹿角新城”將與南坪商圈、楊家坪商圈、龍洲灣商圈進行串聯,推動重慶向南發展。

鹿角隧道目前已經在計劃中行進。預計將於2020年建成通車。鹿角隧道項目起於二塘(渝南分流道)立交,止於鹿角(內環快速路)立交,全長約6千米。

鹿角隧道拉動了界石片區、鹿角片區、茶園新區、李家沱片區的發展,未來逐步將它的威力發揮出來。


天塹變通途——山城重慶的開局之道



建成後,不管是從楊家坪到茶園新區,還是從李家沱到界石,或在主城的上班族,將極大的緩解目前的擁堵狀況,縮小通行時間,節省社會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真武山隧道、吉慶隧道、江南立交、南環立交的交通壓力。


天塹變通途——山城重慶的開局之道



結語

大山並沒有阻隔的住一個城市發展的步伐。以上列舉的僅僅是其中5條典型性隧道,不止於此,據官方信息披露,龍洲灣隧道、龍興隧道、歌樂山隧道等都在計劃中。

重慶作為國家中心城市之一被賦予了諸多定位,給予了諸多希望。建設內陸開放高地,重慶的很多發展潛能正被一步步釋放出來,選擇重慶就是選擇了未來。

重慶正迎來一個偉大的發展時代,崇山峻嶺也無法阻礙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發展的追求,對前景的渴望。在山的那邊,有新建的美麗新世界,這裡有藍天觀賞,有故事品嚐,還有美麗的希望。

天塹變通途,這是山城重慶的開局之道!


主編:浮雲

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