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議院對特朗普就議會議案的否決權進行投票,沒有獲得通過,是否與通俄門報告有關?

新文化街男孩


這應該是兩件事。

眾議院對川普投票行使否決權是因為川普宣佈美國進入國家狀態,以佩洛西為首的民主黨發起否決投票,然後眾議院通過,參議院通過,最後川普行使總統否決權,重新發回投票,必須三分之二通過才能生效,也就有了現在的投票沒有通過。

事情的起因還要從川普修建墨西哥邊境牆的撥款議案說起,從川普競選之初就承諾在美墨邊境修建邊境牆,阻擋非法移民進入美國,但是撥款法案一直沒有得到通過,尤其是中期選舉以後,民主黨掌控了眾議院的話語權,直接否了邊境牆支出法案,川普哪怕以政府停擺為談判籌碼,民主黨依舊我行我素,政府開門後川普依舊不放棄,另闢蹊徑宣佈國家緊急狀態,這樣意味著總統可以繞過國會,直接撥款修建邊境牆,民主黨不甘示弱,這也就有了後面的否決權投票。

穆勒通俄門報告提交是另一件事,自從川普上任以來,通俄門的風波傳聞就沒斷過,歷時2年,耗費大量財力物力的調查,終於得出川普沒有犯罪的結論。這對川普來講都是利好,本來他就有志連任,這對他明年競選提供良好條件。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Roseview財經



特別檢察官穆勒


從特朗普當選總統以來,“通俄門”對特朗普來說,一直是一枚炸彈。特別檢察官穆勒在經過近兩年的調查,最終他在2019年3月22日向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William Pelham Barr)提交了“通俄門”調查的最終報告,這份報告的提交標誌著從2017年5月份開始的“通俄門”調查宣告結束。而根據這份報告,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則致信國會表示沒有發現特朗普或他的競選團隊“通俄”,影響2016年美國大選。但我們要注意的是報告沒有提出新的刑事指控,也就是說,只能說報告表明沒有屬於刑事犯罪範疇的“通俄”了。而調查中已經進行的一系列訴訟已經足夠可以表明“通俄”並不是子虛烏有的,只不過不構成犯罪,尤其是刑事犯罪而已。除此之外,因為穆勒提交的報告沒有對特朗普是否妨礙司法公正做出判斷,因此司法部長巴爾表示“通俄門”調查缺乏足夠證據證明特朗普妨礙司法公正。從這個角度來說,穆勒所提交的這份報告,對特朗普來說,真的是一份厚禮,所以特朗普對此表示

沒有共謀,沒有阻礙,完全徹底無罪,讓美國繼續偉大!

美國第85任司法部長威廉·巴爾


但特朗普真的是高興的有點太早,事實上,美國國會民主黨認為司法部長巴爾提交的報告摘要並不能說明問題,要求公佈報告的全部內容和相關文件。因為按照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和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的聯合聲明,

報告並沒有為總統免除像妨礙司法公正這樣嚴重的指控,這一事實表明,立即公佈完整的報告和基本文件是非常緊迫的。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通俄門”還沒完。


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


但是這並不代表著“通俄門”調查的結束顯示特朗普沒有“通俄”就對美國眾議院投票表決,以推翻特朗普對國會推翻緊急狀態令法案的否決,有多少關係。之所以這麼說,原因就在於根據美國1787年憲法,美國國會想要推翻總統的否決,必須以國會兩院的三分之二多數才可以。但我們要知道,美國國會眾議院的三分之二多數是290票,而參議院三分之二多數是67票,從美國當前第116屆國會兩院的構成(眾議院議員構成是民主黨議員235人,共和黨議員197人;參議院議員構成是民主黨議員45人,獨立議員2人,共和黨議員53人)來看,這根本就是“碟中諜(Mission Impossible)”。即使以國會眾議院在2月26日通過推翻特朗普的緊急狀態令的法案時的票數(245票對182票)來算,想要達到推翻特朗普的否決的票數,也還差45票!果然,3月26日國會眾議院投票的結果是248票對181票,最終仍然沒有推翻特朗普的否決。事實上,早在特朗普否決了國會兩院通過的推翻緊急狀態令的法案時,這個結果就已經是“註定”了的,很難因為其他事情所改變——“通俄門”調查結果也對眾議院的這次投票的影響同樣,也不大。


美國參眾兩院議員構成

(藍色:民主黨議員;黃色:獨立議員:紅色:共和黨議員)


因此,美國國會眾議院3月26日針對特朗普的否決的這次投票,某種意義上,更多的像是一種與特朗普堅決“鬥到底”的表態,而甚至包括佩洛西本人,應該都沒有對能夠推翻特朗普的否決抱太多希望。


hording


應該是沒有關係。因為原因很簡單,推翻總統否決,需要國會2/3多數支持,而在目前第116屆國會的435個眾院議席中,民主黨只佔235,共和黨GOP有197,還有3個空缺。而2/3多數需要290票,民主黨需要策反55名共和黨投票支持反對總統才可以。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務。

所以無論穆勒報告是否通過,眾議院想要推翻總統否決,都是做不到的。而穆勒報告一出,基本是宣判特朗普完勝,所以更不可能有大量共和黨人反水。



陳騰華優雅100


對美國總統特朗普而言,近幾天可謂好事連連。3月24號美國司法部致信美國國會,確認最終調查結果顯示,特朗普沒有通俄;3月26號,美國國會眾議院舉行投票,最終沒能阻止特朗普否決眾議院要求停止“國家緊急狀態”的決議。這意味,特朗普將順利在美國實施國家緊急狀態,籌措足夠數量的資金來修築邊境牆。特朗普連戰連捷,的確讓人意外!

個人認為,這次特朗普在眾議院的勝利,的確是和通俄門報告有一定關係,但是關係並不是太大。通俄和修邊境牆,雖然是兩種截然不同性質的事情,但最終結果是一前一後接踵而至,肯定會對後者有影響。

對特朗普的“通俄”調查,不僅僅是民主黨,甚至共和黨內部人士也有和民主黨持相同立場。這次通俄門調查報告洗清特朗普通俄嫌疑,能更好的促進共和黨內部團結,促使共和黨在眾議院支持特朗普的其他政治舉措,這其中當然包括爭議比較大的修築邊境牆。

修築邊境牆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大手筆,是為了兌現當初的競選承諾,也是為連任而做的準備。來自共和黨的特朗普,理所當然的應該得到大多數共和黨議員的支持,不出意外,這次在眾議院的表決結果中,僅僅才有14名共和黨站在了民主黨立場上投了自己的一票。特朗普和民主黨在修築邊境牆費用問題上展開的拉鋸戰暫時告一段落。

特朗普和民主黨之間因為修牆而展開的激烈博弈,是兩黨政治惡鬥的直接體現,最終一定會有一方敗北。就算通俄門調查結果在之後才出來,估計民主黨也不見得就一定能通過相關表決。

第一步:預算草案沒有得到眾議院通過,白宮和眾議院槓上了,美國政府關門;

第二步:關門一個月之後,政府開門,但是在之後修牆費用問題上眾議院並沒有讓特朗普滿意,特朗普決定實施國家緊急狀態,以此來籌措修牆經費。實施國家緊急狀態命令在之後被眾議院否決:

第三步:特朗普第一次使用總統否決權,否決了眾議院的表決結果,繼續推動實施國家緊急狀態:

第四步:眾議院推動對總統使用的否決權進行表決,意圖推翻特朗普這次使用的總統否決權,繼續堅持取消實施國家緊急狀態,最終表決顯示民主黨大敗。

回顧特朗普和眾議院在修牆費用問題上的拉鋸戰,我們不難看出,修牆和通俄的關係並不是太大,但是這次兩個重大事件先後有了定論,影響是肯定有的,但是要說存在因果關係也太牽強。

以上內容僅僅代表明空奕奕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瀏覽支持,同時大家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明空奕奕


眾議院的總統否決權沒有通過,這是很正常的,哪有自己打自己嘴巴的?你自己會?

別忘了,特朗普首先是共和黨,然後才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修牆,也是在代表共和黨多數議員利益,代表他們心聲行事。

美國民主黨想推翻特朗普,只是在做夢,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共和黨綁在一起的,一損俱損,一榮俱榮。要本黨推翻自己家總統的,在美國曆史上還沒有發生過,離最近尼克松水門事件,即使這樣,尼克松還是主動離職,保全本黨利益。

在美國國會兩派對立背景下,民主黨只能對特朗普內政施政有所影響,而聯邦憲法又賦予總統特權,美國先知,在這種狀況下,還能施政,也就是我們熟知三權分立制度。

民主黨對特朗普修牆最終也是無可奈何,只是玩一玩而已,但民主黨還是要堅持要表明態度立場,這是美國政治生態。

至於,跟所謂的通俄門事件也沒有任何直接的關聯,扯不上,一碼歸一碼。


么么撻


這就是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啊,議會成功投票要求終止緊急狀態,是50%以上議會成員的意見。然後總統否決,然後議會再就否決是否有效投票,沒能達到67%,緊急狀態依舊有效。也就是特朗普對議會的控制能力在34%-50%之間,鑑於第一次投票是較大優勢勝出,特朗普實際控制能力在34%-43%之間這樣吧。和通俄門調查結果其實沒有什麼關係,第一次投票的時候就有40%的人站特朗普,只要這些人沒被負面消息再帶走一批,40%足以讓對手達不到67%。樓上幾位紙牌屋看得太少了啊


客客168


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你要是非得找出邏輯關係的話,肯定沒有,但大家都知道因為調查報告證明特朗普沒有通俄叛國,黨內議員自然更加偏向他,反對票也就達不到三分之二。


熊說天下


天天打壓民主黨自己日子也不好過


灰呔狼258


有那麼一點兒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