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休閒農業和中國的有什麼區別?

donald10154708873


藍海易通專注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 10 餘年,至今已經舉辦過 14 屆莊主總裁班,每年走訪過 300 家農莊/村莊,服務診斷過 500 家鄉村經營體,累計培訓達 70000 人次!

日本的休閒農業和中國的最大區別是,一個是成年人,一個是幼兒。

早在20世紀60~70年代,日本就開始發展起了休閒農業和都市農業。而我國則在90年代才開始發展休閒農業,更多方面都需要向日本學習取經。

在定位方面,日本的休閒農業的定位主要針對特大國際化大都市的局部地區,只要體現在兩個方向:一個是“食”, 一個是“綠” 。“食”就是為市民提供生活所需的各種新鮮的、無汙染的農副產品,發揮農業特有的經濟功能。“綠”是指為市民營造生存所需的綠色生態環境,發揮其保持生態平衡、抗災防災等公益功能。

目前,日本休閒農業有3種主要模式:

①設施型農業,即建設現代化的農業設施,運用現代科技與先進的農藝技術,生產無公害農副產品;

②觀光型農業,即設立菜、稻、果、樹等田園,吸引遊客參觀體驗,其實質是農業與旅遊業的結合;

③特色型農業,即通過有實力的農業集團建設一些有特色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並依託先進的科技進行深層次開發,形成在國際市場具有競爭能力的特色農業

此外,日本的休閒農業服務在全球而言是佼佼者,去過日本休閒農莊的人都體驗到他們周到的服務理念。

2019 年 5 月 11 日-18 日,景觀之路和藍海易通諮詢將聯合舉辦第七期日本遊學,深入考察日本鄉村振興、農旅融合、休閒農業、鄉村文創、體制機制,日本精選專家分享,各地優秀莊主同行,洞察本質,學習經驗,掌握方法,結交人脈!考察路線包括白川鄉合掌屋、宇治茶鄉、輕井澤、美山町、Mokumoku農場等經典項目,瞭解日本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產業鏈全貌,系統探究日本的鄉村振興!


藍海易通


1、 體制不同

日本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主管機關是國土交通省觀光廳和農林水產省,政府在發展過程中擔負技術支持、公共設施完善、財政支持等任務,除此之外,日本還有一個最大的農業非盈利民間組織叫日本農業協同工會,農協在對協會成員的農業生產、加工、銷售、教育、金融等農業領域的方方面面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市場推動作用。

日本現行土地制度是以私有制為主體的多元土地所有制,許多農場發展了幾十年,設施越建越好,也是因為不存在土地問題。同時,日本允許非農生產法人參與農地流轉,企業只要滿足了一定條件後,也可以在國內任何地方租賃農地,參與農業生產經營。

2、 經濟發展階段不同

我國休閒農業處於剛開始爆發的階段,而日本的休閒農業從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迅速發展,所以,有人說,日本的休閒農業領先中國四十餘年。

3、 文化和發展模式不同

日本推崇匠心文化,特別注重挖與創造農村文化,同時,在農產品的包裝和鄉村旅遊紀念品的開發中,又與現代的設計理念相結合。從發展模式來看,日本很多休閒農莊都是一個村子裡的領頭人帶領整個村的人共同發展,大多數從業主體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民,而中國的休閒農業從業者不僅僅只有農民,還有很多從地產、旅遊以及其他行業轉過來的人,中國休閒農業的發展包含了更豐富的元素。

日本是休閒農業發達國家,中國是休閒農業的發展中市場,中國的休閒農業,還很有潛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