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縣:精準發力 興產業拔窮根 ——徽縣脫貧攻堅工作走筆

徽縣:精準發力 興產業拔窮根 ——徽縣脫貧攻堅工作走筆

陽春三月,行走在徽縣這片脫貧攻堅的戰場上,放眼望去,一個個貧困村實現華麗蛻變,一項項特色產業蓬勃發展,一張張笑臉洋溢著幸福……

2018年,徽縣53個貧困村脫貧出列,8007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摘帽”,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一幅幅脫貧攻堅的生動畫卷在金徽大地上徐徐展開,小康之夢在這裡正逐步變為現實。

固本培元,夯實基礎改窮貌

3月26日,徽縣城關鎮石佛村,80歲的李明德老漢正坐在自家的院子裡曬著太陽,不到5歲的孫子和村裡的其他孩子在家門口的村文化廣場上嬉戲打鬧。

李明德現在所住的新房是前兩年政府出資為他修建的。走進一看,家裡的牆壁被粉刷一新,傢俱、家電一應俱全,和城裡人家別無二致。

由於年久失修,再加上“5•12”地震和去年夏天連續暴雨的影響,李明德家原先的老房子已不能居住。

“住了十幾年破房子,沒想到這把年紀,政府竟然為我蓋了新房。真是享福了。”李明德老人感嘆道。

近年來,徽縣緊盯貧困群眾人居環境安全,積極開展農村危舊房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已實施危房改造1.41萬戶,全面完成既定任務,並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妥善轉移安置群眾672戶。

如今,全縣各個鄉村,基本都修建了村文化廣場,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支起了籃球架、搭起了乒乓球檯。茶餘飯後,村民們都會聚集在廣場上,跳廣場舞,打籃球、乒乓球,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極大豐富。

行走在金徽大地上,貧困村的生產生活環境正在得到極大改善——完成建制村通暢工程1233公里,全縣213個行政村通暢率達到100%;181個村建成安全飲用水工程,惠及11.4萬群眾,全縣飲水安全農戶比例達到100%;全縣90個貧困村384個自然村全部通動力電;貧困村寬帶網絡覆蓋率達到100%……

因地制宜,產業興旺拔窮根

產業是脫貧之基、強縣之本、致富之源。

高橋鎮黑松村,漫山遍野的苗木長得正旺,一株株松樹苗子在春風的吹拂下,輕輕擺動。早在2000年,在時任村支書羅共邦的帶領下,全村人就已經開始大規模種植苗木。從此,黑松人告別了靠天吃飯的苦日子,走上了發展“綠色經濟”的新路子。

“目前,我們村已經種植紅豆杉、黑松、油松等幾十種苗木3000多畝,去年人均純收入12000多元,是全縣人均純收入最高的村。”羅共邦說。

而在水陽鎮,甘肅禾邦生態農林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通過流轉當地村民的土地,種植了上千畝油用牡丹,每年4月中旬開始,這裡就變成一片“花海”,吸引附近的居民前來觀光。據介紹,目前,村裡已經栽種油用牡丹、芍藥、碧桃等1480餘畝,吸納當地24戶貧困戶在公司務工。李志偉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主要以種植小麥和玉米為生,辛苦一年,僅能維持溫飽,後來,通過土地流轉進入公司務工,如今一年收入達5萬多元。”說起如今的生活,李志偉的臉上掩不住的開心與笑容。

……

“讓每個村都有特色產業。”這是實現脫貧攻堅的必由之路,更是當地黨委政府對貧困群眾的莊嚴承諾。

近年來,徽縣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結合農村“三變”改革,創新實施“123帶動百千萬”產業扶貧工程,激活各類資金3.28億元用於產業發展。截至目前,全縣共發展特色產業97.8萬畝,產值達到28.9億元。

與此同時,徽縣還積極推行“企業+基地+貧困戶”“合作社+貧困戶”“電商+貧困戶”“支部+協會+貧困戶”的帶貧機制。短短兩年,全縣就有356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了分紅,分紅總額達7015萬元。

精準發力,社會保障惠民生

又是一年春好處。水陽鎮石灘村,路邊的桃花開得正豔,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隴上莊園”淘寶網店店主樑倩娟家的院子裡坐滿了村民。他們都等著梁倩娟給大家宣講兩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參加甘肅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囑咐我們,現在距離2020年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只有兩年時間,正是最吃勁的時候,必須堅持不懈做好工作,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梁倩娟大聲地說,“大家回頭想想咱石灘村的鉅變,是黨的好政策,讓咱過上了好日子。咱們一定要鼓足幹勁、再接再厲,不能拖了國家的後腿。”

宣講到哪裡,哪裡就有掌聲響起。

“回來後,我已經給大家宣講了兩次,每次都有四五十人。”梁倩娟說,她不僅給大家講會議精神,還把政府工作報告裡面有關惠及民生的內容講給大家聽。

當講到“國家將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的政策時,患有嚴重頸椎病,需常年吃藥治療的村民石翠琴激動地說:“有這麼好的醫保政策,看病就不發愁了。”

脫貧攻堅,歸根結底就是要讓貧困群眾有更多獲得感。近年來,徽縣全面聚焦醫療、教育等民生實事,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幫扶措施,有效解決因病致貧返貧,因貧失學輟學等問題。

去年以來,全縣貧困人口參加醫療保險、養老保險達到100%,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報銷10586人次3579.2萬元,貧困戶住院合規費用報銷比例達到85%以上;全縣建檔立卡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4371人,全部享受免學雜費和免費教科書,無一名學生因貧失學輟學……

迎著和煦的春風,22萬金徽兒女將全力以赴,以不勝不還的毅力和決心,決戰貧困,決勝小康。

(記者 馬海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