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力扶持三農,為何有的年輕人還是不想回到農村創業?

黃康銳


最近這些年國家在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和美好鄉村建設,不僅僅在政策上方面支持,在資金方面也有很多的支持,但是不是有了國家的政策扶持,創業就能成功了。

因為創業並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麼簡單,它其實涵蓋了很多方面,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不管是要做種植業還是養殖業,或者其他新型的農業開發,既需要資金,需要政策,還需要人才以及其很多方面。要有好的創意,做出的產品要能夠賣出去。如果沒有好的創意,那麼開始就可能泯然於眾人。在千萬人中想要脫穎而出其實是很困難的。

如果做出來的創新產品沒有銷路的話,那麼這個創業項目也很難維持下去。尤其是很多農業種養殖業的項目,前期的資金投入比較大,基礎設施比較多,而見效比較慢,後期的銷路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有穩定的銷路的話,可能對於創業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

但是我們知道,很多創業者其實是衝著一腔熱情,一腔熱血來創業的,他們並沒有考慮到創業中的艱辛和困苦,也沒有考慮到後期的健康有序發展,最後很多人創業都失敗了。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創業明星,他們是踩著千萬人的身體上才脫穎而出的。所以說創業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現在很多年輕人其實你頭腦都比較清楚,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所在,所以雖然國家有很多優惠政策,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創業。他們知道自己的定位,按照這種定位也更能夠發展下去。


茶人老七


今天早上去買菜,才中午十一點,一個年輕人提著兩藍子香菇沿街叫賣。2元錢一斤。在我印象中菜市場新鮮香菇都是十元以上一斤的。第一次遇到如此便宜的香菇,我便買了二斤,並和賣香菇的小夥子攀談起來。小夥子告訴我,他本來是在外面打工的,一個月工資五千多元,和老婆加起來一年存六七萬。經不住有鄉政府大姨父的勸就回家種香菇了,大姨父給他描繪了一個很光明的前景:一畝補助2000元,批發價5元以上。(有高額補助這種項目都是村幹部或者縣鄉幹部的親戚才得到做的,我想大家都董),小夥子信心滿滿的來做了,補助也拿了,可種香菇是一種高投資的行業,租地、請人工、農藥等各種投資算下來,新鮮菇要批發4元以上才保本,因為沒批發商上門,今年全縣扶貧產業主打香菇,造成了香菇氾濫。

“過完年還是出門打工去了”。小夥子一手提著一個藍子匆匆的又沿街叫賣去了。鄉村創業,十個只有不到兩個成功吧,而且要得到政府的項目支持,不然血本無歸的多了。


路過你們的愛情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這只是一個口好而已!談談我堂哥在農村的創業經歷吧!

國家大力扶持三農的政策是好的,但是真正在我們基層農村實行開來還是需要時間的。

我在家裡承包土地的時候就聽說有政策,說是承包的土地多了的話國家有補貼!我承包的土地零星且沒有達到50畝是一方地的要求!但是對於真正想在農業創業的人來說,能夠得到一個穩定可持續性的發展的道路還是需要有自己的特色的種植!並且還要有建立自己特色品牌意識!

其次就是在農村創業真的不是那麼的都事情,我堂哥在2017年的時候不想再出去打工掙錢,孩子也大了需要他們夫妻兩個的陪伴,所以就決定回鄉創業,搞養殖業養豬!因為養豬對於他們家裡來說應該是很容易得事情!我三伯父養豬🐷養了十幾年了!他只不過是想把三伯父的養豬場的規模擴大一些!他自己又在我們隔壁村裡和他的拜把子兄弟一起投資建設了一個能養400多頭的養殖場!他由於資金限制第一批豬養了110頭,直接從山東哪裡買的小窩豬直接買回家育肥!由於三伯父養豬也是個赤腳的獸醫!但是對於外來豬他們還是第一次接觸,買回來的頭一個星期,小豬就出現了水土不服發燒拉肚子的症狀!一個多月的時間死了30多頭小豬,2017年底的時候玉米的價格也是一直在上漲!這就直接增加了養殖的成本!最後出欄了50頭豬價格是4.2元每斤。損失慘重!養了半年的豬🐷賠了將近90000塊錢!這不把豬賣了以後夫妻兩個人又出去打工掙錢去了!🙏🙏


豫東小農


現在國家政策是好的,但是落實到老百姓身上確很難,就拿我們這來說把,前幾年我們這就有扶貧牛、羊,驢、豬等,但是老百姓不知道,成了扶貧領導的扶貧向目,有的人還拿扶貧羊炒種,高價賣給老百姓,老百姓想靠養殖發家致富很難,當你買下牛羊豬等準備發展,政策發生了變化封山禁牧,沒地方放老百姓又得把羊弟價賣了,過來過去老百姓越來越窮,就拿2017年來說,我們這有扶貧牛,扶貧豬,羊,雞等,扶貧豬不能底於十五頭,人們到處養豬,2018年豬價底迷,環保養豬的一虧在虧,這那能致富還得虧老本,多少年青人回鄉創業養豬,到最後都趕不上個貧困戶,弄的負債累累最後不得已又得出去打工,要想回鄉創業國家政策不能隨意變化,少微有些變化就成了貧困戶,真成了坐著吃不了,跑著不夠吃


q清晨的陽光514


其實近幾年農村創業已經水深火熱的進行了。就拿我們這裡來說吧,我剛剛從城裡回來承包土地時,我們一個鎮只有不到10個水稻種植大戶,到現在短短三年間,水稻種植大戶上升到一百多人,田租也從200元/畝上漲到500元/畝。剛回來時沒有水稻種植經驗和市場銷售路徑,不敢包多農田。經過三年努力覺得可以擴展面積了,卻發現租不到田了。

我來說說我對農村創業的問題吧。

第一,當然至關重要的是資金。有錢才好做事。

第二,要有技術。不管是養殖,還是種植一定要有技術,有技術才能保證生產,有產量才會數量。

第三,要有市場眼光,想要種出的東西能賣出去或者賣個好價,一定要了解市場需求,而不盲目跟風。農村創業招重創的最多就是盲目跟風。

第四,在農村想站穩腳跟,一定要處理好村民與村幹部之間的關係。

第五,不要為了政府扶持而去創業。我們這邊很多人就是奔著政府的扶持金而去種植的,結果各方面的不成熟讓自己虧得慘目人睹。

第六,回農村創業要有打持久戰的心裡準備,想掙快的最好別回農村。


田野上的二丫


問:國家大力扶持三農,為何有的年輕人還是不想回到農村創業?

每個地方的情況不一樣,因此扶持力度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地方適合回農村創業,可以利用家鄉豐富的自然資源發家致富,而有的地方資源貧瘠,還不如老老實實的呆在外地打工更可靠。

事實上大家都想自己的家鄉能夠富裕起來,可是現實很殘酷,說到這,我就想拿我家鄉來做例子,我外婆他們村就是個典型的村莊,十幾年前,她們村子是全縣最窮的一個村子,當年村子有水庫、山頭有果樹,這麼好的資源條件下村裡卻依然很窮,為什麼?

後來書庫乾涸了,山頭裡的果樹全砍掉種成了松樹,村裡變得更窮了,別的村子不斷的建新房,這個村子新房零星有幾棟,村裡的學校也是爛得不行,然後村裡的年輕人都不想呆在家鄉了,都出去打工,掙了錢後,才有能力在家鄉蓋房子。

同時為了解決該村的貧困現象,上面每年都要撥款進村子,可是該村子的基礎設施似乎並未多少改變,除了水泥路是所有村子都具備的基礎,就連河道依然還是泥巴式的河道,這些錢用哪裡去了?就連那所爛得不行的學校都沒重建,只換了幾張桌椅,老師們的宿舍依然還是瓦房。

一個如此受到重視的村子都富不起來,一個當初那麼好資源的村子都一貧如洗,還想著回農村創業?

只能說明農村的情況很複雜,複雜到你不可想象,別太天真了,還是老老實實的呆在外面打工吧,外面創業的機會比農村更多,只要抓住了一個機遇,財富將會越積越多,而農村更適合養老,以後老了,再回村裡養老,呼吸著農村新鮮的空氣,再種點小菜到很清閒。


每日新況


一,不管是現在的農業還是未來的新農業,都免不了又累又髒,這和坐在辦公室的白領的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二,農業在老一輩的眼裡,是沒文化沒出息的孩子才會乾的行業,所以回家從事農業創業,家庭阻力和壓力也是蠻大的。

國家大力扶持三農,確實如此!而且未來二十年大風口應該都與農業相關,這是個市場潛力巨大的行業,也是改革開放最後一波大紅利了!羨慕二十五年前的加工製造業,羨慕二十年前的互聯網,羨慕十五年前的房地產,不如,現在投身新農業,未來後人也羨慕,我們趕上了好時代。


我是新農業創業者,好文章分享者,農民的好朋友--阿甘。

往期文章推薦:

《今年農產品一片哀鴻,農民究竟是錯在了哪裡?》

《農產品滯銷,是城管阻斷了農民的最後一條退路麼?》

《農民賣的便宜,市民買的貴!蔬菜水果十倍的差價,錢都讓誰賺了》

《從人民公社到大包乾,再到土地集中流轉,難道是歷史的倒退輪迴?》

《土地流轉之後,“失地”農民路在何方?》

《一個破舊的廠房裡,隨便一桶東西,居然可以換50輛奔馳!》

《做農村電商,有哪些你可以直接拿到的政府扶持和補貼》

《做農村電商,需要創業者具備哪些能力》

《做農村電商,可以在哪些平臺開店?乾貨滿滿》

《做農村電商,哪些證件必須要辦?哪些可辦可不辦?附帶辦證流程》

《做農村電商,賣什麼東西好?選品一定要避免哪些坑?》

《做農村電商,遇到惡意差評威脅,該怎麼辦?》

《從頭開始,手把手教你做電商農產品牌,其實很簡單!》

《農村電商之痛:快遞費比貨還貴!快遞費怎麼降到最低?技巧都在這》

《農村電商之痛:高昂的包裝成本怎麼破!該怎麼選擇對的包裝?》

《拼多多的功與謀,開啟一場電商江湖的春秋混戰!》

《今年的菜價還會繼續低迷麼?很扎心,但很真實!》


阿甘的農場


家大力扶持三農,年輕人還是不願回鄉創業?

我覺得現在許多人腦瓜大簡單了,把事看得太容易了,回鄉創業,你以為那麼容易,會像喝蛋湯一樣簡單?

現在在農村,不論種植,養殖,沒點規模飯都混不到,有點規模就有風險了,沒有豐富的經驗,過硬的技術,還是玩不轉農村的泥巴,別說賺錢了,到時候全身而退都是問題。

至於國家大力扶持三農,力度的確很大,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只因農業生產影響因素太多了,稍不留神,其損失巨大,不是補貼補貼就可挽回,

年輕人回鄉創業,如果僅憑一腔熱血,壯志豪情,最好別幹,成功率很低的,如果打算不論盈虧幹下去,待熬成婆的時候,就有利潤了,人也成某行專家裡手了。




驟雨瀟湘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國家是越來越重視農村,不僅在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而且每年都會拿出大量資金來支持農村經濟的發展,所以只要選擇合適的創業項目,農民就能夠獲得資金、技術支持來降低創業成本。

那麼為何年輕人還是不想回農村創業呢?

一、窮

最主要是農村窮,外出打工是最好的選擇,等存夠了錢才能找到女朋友,不然彩禮出不起咋辦?如果父母幫助能力有限,全都要靠自己。

現在城裡沒房沒車你就甭想著娶老婆了!很多女的說,寧願嫁到城裡哭,也不願意嫁在農村笑。


二、打工穩定

在外面幹活起碼有穩定可靠的收入,雖然不能發財,但每年都有穩定的收入,勉強還能夠養活家裡的老人和小孩。

在外面打工很多也是迫不得已,為生活所迫,不打工沒有工資,一家人的經濟來源怎麼辦?現在這個社會每天在農村你也得花錢,吃喝拉撒睡哪樣不花錢。還有穩定這是打工最大的好處,不管天晴下雨都有工資拿。還有輕鬆,在工廠裡幹,在辦公室裡上班怎麼樣都比在田裡要輕鬆多了。

三、子女教育

結婚生子,子女教育問題不能等,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公平教育環境,你敢把孩子往鄉下帶嗎?


四、資金短缺

國家三農一號文件天天🈶️,理論很美好,現實太骨感!現在投資三農可不是一點點錢,要拿項目資金,那是有點不可思議!就拿養殖業政府扶持就是大型養殖基地。

五、農業風險大

農業幾乎靠天吃飯,一場冰雹就能讓你種植的蘋果絕收,來一次禽流感,你養的家畜都賣不出去,現在還🈶️非洲豬瘟,有幾個賺錢的!如果是小養殖戶,什麼補貼政策你就甭想了,自負盈虧!

六、然後還有面子,很多人寧願在外面打工一輩子也不願意回農村。


七、農民將成為一種職業

不僅要懂農業技術,會管理,還要運營銷售和處理人際關係。

八、打破傳統思維

農村老人灌輸的本分的觀念會影響年輕人創業,很難打破這種固有得思維。

九、整借學變

一整——資源整合

二借——造船過河不如借船過河

三學——贏在學習,勝在改變

四變——要想改變口袋,先要改變腦袋



十、為情懷而堅守三農一線

作為年輕人我們有機會,有膽量就創業。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農村人創業不成功便成仁。沒有人給你第二次機會。

成功了你就是神話,失敗了你就是笑話。農村人不容易,創業更不容易!

三農人加油💪!


徽州山農小方


國家大力扶持三農,為何有的年輕人還是不想回到農村創業?拜託題主,別再給年輕人挖坑了好不,如今陷下去的人還不少呀?還需要增加數量嗎?我來給大家做個總結分析吧!

一、振興三農的口號,年年喊,月月說,可在農村生活的你,看到了哪些實際的年輕人創業政策支持嗎?很顯然,大家和我一樣,並沒有看到什麼真的好的幫扶政策,坑多到是真的。

二、現在網上各媒體天天叫、日日炒,農業的機會來了,農民的機會來。機會來了,在哪裡?我估計大家聽這話十來年了,耳朵都要生繭了。拜託以後各媒體辦點良心事,別見風就是雨。

三、年輕人回農村創業,拼的就是一股子幹勁,技術、經驗、金錢一樣都不能少,如果對農村創業,缺乏足夠的瞭解,找不到正確的方向,很有可能是掉在坑中爬不上來的那個人了。

四、現實回農村創業的成功個案太少,失敗者倒是常見,成功者廖廖無幾。大家都只相信眼見為實,別人再怎麼鼓吹,口頭上文章做的再好,沒有實質性的幫助,你會輕易的去幹嗎?



總之,農村創業是許多人的夢想,但同時也是個大坑,年年說的比唱的好聽,久而久之,年輕人都習以為常了,不是憑一個新聞,一個報道,大家就會擼起袖子開乾的了。做什麼之前,都必須考慮自己的實力及能力,餅畫的太大,會撐死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