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小麥後期出現倒伏?

A搶農資網盧珍


現在是小麥返青時,正是小麥打控制旺長的最好時機,這個時候打農藥才能有效的控制住小麥的旺長並且還能促進小麥的二次分櫱!

防止小麥倒伏從返青期到拔節期,揚花期的水肥管理最重要。

小麥返青時追肥最好能夠做到少施量多施次數,既返青期每畝地追施尿素25斤左右,或者高氮三元複合肥35斤左右。

與此同時也要及時噴施一遍殺菌劑+殺蟲劑+蕓薹素內酯+磷酸二氫鉀+多效唑甲哌鎓。

小麥揚花期和灌漿期的時候澆水一定要多注意關注未來幾天的預報天氣,如果說有大風的話儘可能的做到提前澆水或者在不颳風的時候澆水。同時也應該加強田間的葉面肥的噴施,既噴施殺菌劑+殺蟲劑+磷酸二氫鉀+中微量元素肥。這樣做就可以使小麥的植株粗壯,從而提高小麥抗倒伏的能力。(下圖是我們村去年在預報有雨有風的情況下繼續堅持澆水而出現了倒伏的)


豫東小農


如何預防小麥後期出現倒伏?

小麥後期出現倒伏,是一個讓人很頭疼的問題。不但嚴重影響小麥的產量,而且小麥後期的收割也成問題。不象是以前小麥的收割都是人工的方式,小麥的倒伏對於收割來說也沒什麼影響。現在平原地區都是採用聯合收割機來完成小麥的收割工作,省時省力。如果小麥出現倒伏,聯合收割機就很難派上用場。


那麼小麥後期出現倒伏的原因是什麼呢?

1.品種因素。

品種的選擇也很重要,如果選擇了高產,但是易倒伏的品種,那麼小麥在後期出現倒伏的幾率就非常高了。



2.種植密度過大。

在小的時候,家裡的小麥就很少發生倒伏的現象。那個時候田裡面比較貧瘠,人們也不懂得使用化肥,因此在播種的時候種的都比較稀。在颳風的時候通風效果好,它就很少出現倒伏的現象。

3.澆水不當。

澆水過大或者田中有積水,會導致小麥的根部發育不良,從而使小麥在後期容易出現倒伏現象。在灌漿期澆水後,如果出現大風天氣,就會造成小麥大面積的倒伏。



4.小麥生長過旺。

小麥生長過旺,它會導致小麥莖的中結過長,密度降低,在後期遇到大風的時候,就容易出現倒伏的現象。

5.病蟲害的因素。

小麥受到根腐病,紋枯病或者地下害蟲的侵害,不但影響小麥對營養元素的吸收,同時又降低了小麥抗倒伏的能力。

那麼如何來預防小麥後期的倒伏呢?

1.品種的選擇一定要結合當地的氣候情況,選擇選擇抗蟲、抗病、抗倒伏、產量又高的小麥品種。

2.根據土壤的墒情,選擇合適的播種密度。合理的密植,可以增加小麥的透光透風性,有利於增加小麥的光合作用效率。同時也可以降低空氣的阻力,從而減小後期小麥倒伏的幾率。

3.在整理土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平整度,房子在後期澆水的時候出現有積水現象。不但影響小麥根部的發育,還會造成局部營養過剩,出現燒苗現象。如果再澆水前噴施了除草劑,還會造成藥害。

4.在入冬以前以及拔節期,一定要做好小麥的控旺工作。在對小麥施追肥的時候,一定要控制氮肥的用量。如果小麥出現了旺長現象,要及時採取措施進行鎮壓。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採用縮節銨或者矮壯素。另外,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藥物的濃度,以及使用的次數。以防控旺過度,影響小麥的正常生長髮育。



5.對於小麥的病蟲害,一定要勤於觀察,做到提前發現,及時採取相應措施。也可根據小麥病蟲害發生的規律,提前做好應對措施。

綜上所述,預防小麥倒伏,要從品種的選擇和日常的生產管理兩個方面來進行防控。要勤於觀察土地的墒情,小麥的長勢以及病蟲害的發生情況,提前做好應對措施,才能有效地預防小麥後期出現倒伏的現象。


賣柚子的小夥子


小麥生育中後期,容易發生局部或者大面積倒伏現象,不僅會對小麥成熟和籽粒飽滿發育造成嚴重不利影響,同時還會造成大幅減產,一般小麥抽穗期倒伏會造成30-50%的減產,灌漿期倒伏會造成20%左右的減產。因此,廣大農民朋友應當重視起來。

一般來說,小麥品種抗性差、播種量過大、返青期水肥過大、氮肥施用過多、紋枯病危害、灌漿期遭遇伴有大風的陰雨天氣等原因,都是造成小麥倒伏的原因。

預防小麥發生倒伏的有效措施

1、拌種防倒伏:可以在小麥播種前,按照種子重量的3-5%用50%矮壯素水劑進行拌種,或者按照0.8-1克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拌1公斤種子的用量進行拌種,拌種後晾乾播種,能夠有效預防小麥中後期倒伏的發生。

2、噴藥防倒伏:可以在小麥起身拔節前10天,按照每畝20克15%多效唑粉劑或4克縮節胺、15毫升助壯素或0.2濃度的矮壯素的用量,兌水50公斤進行噴施,能夠顯著控制旺長、縮短莖節、矮化植株,起到防倒伏的作用。

3、加強管理防倒伏:儘量選用抗倒伏性強的品種,根據地力情況合理播種密度,合理氮磷鉀用肥比例並控制氮肥施用量,同時要加強紋枯病、白粉病、蚜蟲等病蟲害防治,以防加重倒伏。

4、小麥倒伏急救措施:小麥倒伏後應避免人工扶直,預防造成莖節折斷,可以在倒伏後按照每畝噴施150-200克磷酸二氫鉀+50公斤水的用量,進行葉面噴肥補充營養,達到延長葉片壽命、增強光合作用時間、提高植株抗逆力、延長灌漿時間、增加籽粒重的作用,以保證後期的穩產。


農技小揹簍


夏季,小麥容易出現倒伏現象。這樣是很麻煩的,很難收割,不論是機收,還是人工收割。

先看小麥倒伏的原因有哪些?再對症預防。

1暴風驟雨是小麥倒伏的誘因。

但這是沒有辦法預防的。

2.播種量大,也就是小麥偏稠。

因為小麥偏稠,小麥杆細弱,又是灌漿後期,小麥穗重,遇大風,大雨容易倒伏。


所以小麥種植要希稠合適,這樣麥杆粗壯,抗倒伏。

3小麥灌漿前期旺長,致使小麥結間太長,灌漿後期極易倒伏。

嚴格控制水肥施用量,控制小麥過分旺長,可以預防倒伏。

4.選用矮化,抗倒伏小麥品種。

5.還有一種情況致使小麥倒伏,就是蟲害。


小麥倒伏,收割時,發現有的小麥從地面斷了,看麥杆,有蟲蛀。其實蟲是從麥杆裡面咬斷麥杆的,你是看不到蟲的。

所以小麥在拔節時期,就要噴灑防蟲藥,預防小麥倒伏。

附(截自報紙)

希望你喜歡!同時別忘關注和點贊,轉發,讓更多需要的人看到,或許有所幫助的。因為這是經驗分享,不是胡編亂造。


關注農村農業農民


問題:如何預防小麥後期出現倒伏?

我們知道,小麥倒伏會對小麥生產產生嚴重影響,不僅導致收割困難,還有可能阻斷小麥的營養物質運輸供給,會影響小麥的灌漿成熟以及粒重,輕則減產,重則絕產。《三農寶典》就來說說如何預防小麥後期出現倒伏以及小麥中後期發生倒伏後如何處理!


一、小麥容易發生倒伏的時期及不同倒伏情況

一般來說,小麥最容易發生倒伏的時間是灌漿這一段時間,可分為揚花至灌漿前這段時間和灌漿後這段時間和灌漿後這段時間,其中灌漿後發生的小麥倒伏對小麥產量有可能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

另外小麥的倒伏也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根部倒伏,第二種是莖稈倒伏。

二、小麥發生倒伏的原因

要想預防小麥中後期出現倒伏,我們首先得弄清楚什麼原因會導致小麥出現倒伏,這樣才能對症下藥,《三農寶典》把小麥中後期容易發生倒伏的原因概括為以下幾點:

1、前期澆水存在問題,如前期澆水過量,導致小麥根系發育不良,或者是土壤受澆水過量的影響比較空松,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導致小麥在中後期發生根部倒伏!另外,在小麥返青起身這段時間,如果追肥澆水過量,也會導致小麥中後期發生莖稈倒伏,主要原因就是小麥的莖稈基部節間過長。

2、小麥的追肥施肥不合理,主要表現為氮肥施用過多,像小麥這一類農作物,一定要注意好氮磷肥的施肥量,否則容易發生莖稈倒伏,主要原因就是小麥的莖稈基部節間過長,旺長。

3、小麥種子抗倒伏性差,如有的小麥種子長出後,莖稈基部節間長度要比其他品種長一些,小麥容易發生莖稈倒伏,主要原因就是小麥的莖稈基部節間過長;

4、小麥種植密度過大,導致小麥群體在通光通氣這一方面差異很大,如果通光通氣不足,那麼小麥的抗倒伏性就會差,容易發生莖稈倒伏,主要原因就是小麥的莖稈比較纖細瘦弱。

5、惡劣天氣會導致小麥中後期出現倒伏現象,如大風天氣很容易導致那些莖稈基部節間長,抗倒伏小差、莖稈纖細瘦弱的小麥折斷倒伏;

6、小麥前期長勢過於旺盛,沒有采取控旺措施,導致小麥在中後期莖稈基部節間過長,灌漿後形成“頭重腳輕個子高,容易折斷容易摔”的現象,即莖稈倒伏;

7、病蟲害影響,如小麥紋枯病、麥蚜蟲等,導致小麥生理性變差,抗倒伏性大大降低;

三、如何預防小麥後期出現倒伏?

既然我們已經找到了小麥容易“倒伏”的病因,那麼我們現在就可以對症下藥,《三農寶典》把

預防小麥後期出現倒伏的方法概括為以下幾點:

1、選用抗倒伏性比較優良的小麥品種,小麥種子可拌種,控制好小麥的種植密度;

2、對於那些前期比較旺長的麥田可以採取控旺措施;

3、做好病蟲害預防工作,如紋枯病、根腐病預防工作,再比如“一噴三防”之類的工作;

4、合理追肥澆水,控制好澆水用量,控制好氮肥使用量,注意好氮磷鉀、微量肥、葉面肥的配比使用,其中磷肥增壯增粒重,可微調磷肥使用量;

5、對小麥可以適度鎮壓,但是要注意避免壓傷小麥,中後期要注意好營養型葉面肥的使用;

四、小麥倒伏後要不要扶?

<strong>我前面說過,小麥倒伏時期可分為揚花至灌漿前這段時間和灌漿後這段時間和灌漿後這段時間。對於揚花至灌漿前這段時間發生的小麥倒伏我們可以人工輔助扶起,但是小麥在灌漿中後期這段時間我們要避免人工去扶已經倒伏的小麥。另外小麥倒伏可以噴施磷酸二氫鉀這種營養型葉面肥,促進小麥增加粒重,減少小麥倒伏帶來的損失。


以上就是《三農寶典》關於這些問題的個人意見供廣大朋友參考!如果您對這個問題存在其他疑問,可以在下方評論討論哦!關注《三農寶典》,帶您瞭解種植養殖知識!麻煩您點個贊支持鼓勵一下。<strong>



<strong>


村郎俊秀


謝謝三涼餘溫、網友的邀請。

小麥成熟後期遭遇颱風強降雨易倒伏對小麥造成產量減產,如何避免和減少小麥倒伏所造成的農業減產減收,根據我三十多年種植小麥作物的農業經驗,農民朋友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應選擇適合當地的優質高產低杆的小麥作物品種,高杆小麥作物易遭受颱風強降雨等不利天氣所遭成小麥倒伏,對農作物增產的隱患和危害極大;


其二,提倡測土配方施肥,應根據土壤肥力,適當減少或增加種子量,不同的地力對種子量不一樣,土壤肥力較足的田塊可適當減少用種量,反之則增加一定的小麥用種量,以出苗基數多、避免分孽少而增加孕成穗量而獲得小麥的增產;

其三,在小麥撥節期,根據小麥苗情,對農作物長勢旺盛的田塊噴施多效唑,控制小麥向上旺長,並能促使小麥桔杆粗壯,一定程度上增加其抗倒伏的能力;

其四,在小麥孕抽穗揚花期前後,結合小麥“一噴三防”,防治小麥病蟲害,混合增加水溶性葉面肥、增施磷酸二氫鉀,以此增強小麥的抗倒伏的能力,才能確保農作物小麥的穩產、增產。


和風細雨言


小麥倒伏確實對產量和收割損失很大,如何預防小麥倒伏,也是小麥種植中比較關鍵的問題。大家可以通過幾個方面來解決和預防。

一是氮元素的使用。主要是尿素,首先追肥尿素使用量不要過大,拔節期氮元素過多造成旺長是後期倒伏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議每畝地追施尿素不超過15斤。

二是尿素的使用時間不要過晚。尿素使用時間晚一點,由利於氮元素的吸收效率,但是不能過晚,建議不要晚於拔節前7天到10天。否則容易造成小麥貪青晚熟,容易引起倒伏。

三是結合化學控旺。在拔節期前7天,噴施多效唑,烯效唑一類的化學控旺調節劑,可以有效的縮短小麥下部2到3節的節距,有利於小麥抗倒伏。但是注意用藥時間不能過晚,拔節期開始後不能用藥,否則會使小麥上部節距變短,更容易倒伏。

四是噴施磷酸二氫鉀,增加磷鉀肥,限制氮肥吸收。尤其是錯過化學控旺時機的,可以採用這種方式。把磷酸二氫鉀量加大到100克每桶水,可以有效起到麥稈粗壯抗倒伏的作用。


農藥百事通


小麥後期倒伏不但影響收割,而且對灌漿也有影響,陰雨天多時還會造成穗發芽。一般倒伏越早,產量品質影響越大。若要切實避免小麥後期倒伏,或減輕倒伏為害影響,要注重做好以下預防技術措施:



1.合理密植,控制群體密度。一般適期小麥播種量控制15-30斤為宜,不能過大。小麥返青拔節期群體密度最多不宜超過畝80萬株。否則後期倒伏機率大。

2.播種不宜過淺或過深。小麥播種過淺不僅影響出苗,而且根系紮根淺,後期容易引起根倒,若播種過深,小麥長勢差,莖杆軟弱,也容易引起莖倒。因此一般播種深度3-5釐米為宜。

3.科學施肥,避免偏施氮肥。提倡測土配肥施肥,氮磷鉀肥搭配使用,可以避免偏施遲施氮肥,促使莖杆粗壯,增加莖杆彈性,能有效預防倒伏。

4.適時進行化控。一般小麥起身期至拔節初期要及時選用多效唑或烯效唑或矮壯素等控旺藥劑控制株高,避免株高過高引起倒伏,同時明顯能使莖基部莖杆增粗,即預防倒伏,又明顯增加產量。若控旺過遲,拔節後噴施控旺藥劑,反而會適得其反,更容易引起後期倒伏。

5.防治好病蟲害。尤其對紋枯病,根腐病 全蝕病等土傳病害,和小麥蚜蟲,地下害蟲等蟲害要進行重點防治,避免小麥莖基部遭受病蟲害影響,抗逆性下降引起倒伏。

6.加強後期管理,避免早衰倒伏。小麥灌漿期既要加強養分管理,避免偏施氮肥,同時注意保持田間水分供應,避免乾旱或積水影響,導致根系不好,引起脫肥早衰,抗逆性下降,遇暴風雨影響也會造成大面積倒伏。

總之,要避免後期倒伏,不但後期水肥等要管理好,選用抗倒伏品種等前期預防的關鍵技術性措施也要切實到位,才能有效預防。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這個問題,很簡單的!主要有以下幾點【也算是小麥穩定高產的一個綜合方案吧】:

1,選擇抗倒能力強的品種。

比如“矮稈”,或“莖稈粗壯”,或“莖稈彈性好”且“抗病能力強”(很多倒伏也是因為“莖基部”或“根莖部”腐爛造成的)。

2,底肥多用一些“氯化鉀”或“硫酸鉀”。

小麥底肥多用一些真正的好鉀肥(找當地最大的化肥批發商),一般用含鉀60%的氯化鉀即可,除非嚴重的鹽鹼地用50%硫酸鉀(成本稍微高一些)。不但可以提高抗倒伏能力,而且抗旱,抗凍,增產顯著,同時還可以“一肥兩用”,利於下茬夏玉米增產顯著【下茬玉米用20斤二銨+60斤尿素,就是全村數一數二的玉米觀摩田!】

3,搞好種子處理

用2-3種殺菌劑成分加配丁硫威或丙硫威等殺蟲劑成分,以預防病蟲害,減輕爛根病。

4,適當晚播10天左右,避免冬前旺長,又利於玉米晚收增產幾百斤

5,間隔幾年最好深耕一次,以利於根系下扎

6,播種後一定要鎮壓

7,播種量不可太大

8,返青後的起身期到拔節初期噴施“小麥壯漢一噴八防”組合產品

1種控旺劑讓小麥矮化抗倒,1種殺蟲殺蟎劑預防多種害蟲,3種殺菌劑預防多種病害,2種抗逆增產劑可提高抗倒,抗凍,抗旱,耐瘠薄,耐鹽鹼等能力,促進小麥健壯,利於增產【不需要預防病蟲害的的麥田,可以使用“智地三寶”(控旺劑十樂素+藍色晶典)也可以】。


農技問答看“十星”,簡單明瞭幾分鐘!

每次都帶給你看問題的不同角度,歡迎關注!

具有近30年農技指導經驗,隨時為你解答農業技術問題, 歡迎轉發、點贊和評論。請關注“十星科技”頭條號或公眾號shixingyumikeji留言評論,希望幫助到更多高素質的“智慧型農民”夢想成真 ,幫你在當地三農領域“露臉又增效”!



十星科技


目前,小麥正處於揚花灌漿期,如果發生倒伏能減產20%一30%左右?俗話說“麥倒一半收”,所以發生倒伏要引起重視。



小麥後期倒伏的原因:一是由於後期天氣遇到連陰雨或大風,使小麥大面積倒伏。二是播種密度過高,莖杆纖細,發生倒伏。三是灌漿期麥穗頭重,又澆了灌漿水,土壤鬆軟,發生不同程度的倒伏。小麥後期發生的倒伏由於穗重,倒伏後不會恢復直立,要及時採取補救措施來減少倒伏損失。



補救措施:一、雨天倒伏後,應用竹杆輕輕抖落雨水,讓其順其自然慢慢恢復。

二、噴施磷酸二氫鉀2一3次,畝噴施200克,促進小麥生長,以利於達到抗倒灌漿的作用。

三、灌漿水要視墒情而定,墒情好可以不澆。小麥倒伏後田間溼度大,通風透光率差,易發生赤黴病、白粉病、鏽病、紋枯病等黴菌病,要加強這些黴菌病的防控工作。

歡迎大家觀注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