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裡承包農田,每年每畝地800元,划算嗎?

農村蔣小蘭


我感覺對於不種地的農戶來說已經非常高了!目前我們這邊租賃其他農戶農田,一年才300~400元/畝左右,例如我們家也承包了村裡其他農戶1.6畝土地,一年租金為400元,合250元/畝,然後小麥補貼對方農戶自己領取,按照去年補貼金額為125元/畝,因而一畝承包地實際租金為375元/年。如果是按照每年每畝給800元算,已經是目前兩倍多,非常划算哦!可惜現在這麼高的租賃者並不多!



如果打工上班為主,這個價格非常划算!

目前來說,隨著農業機械發展,以及外出打工或進城買房生活的農戶越來越多,種地不再成為家庭收入的唯一來源或主要來源,尤其是這幾年種地越來越不掙錢,很多農戶實際上已經將自家農田低價租給他人耕種,然後會通過外出或留守當地打工、做買賣為主!

由於我們這邊農村的村莊一般比較小,可能人均承包地不過2.2畝,對於一戶四口人家庭來說,如果能以800元租金流轉出去,那麼除了一年專心打工收入外,還可以獲得7000元左右的土地承包費,實際上還是比較划算的!畢竟現在自己種地,不僅農業生產成本比較高,再加上人工成本以及糧食價格不高,可能一年也沒有多少收入!



例如,2018年農民人均收入水平大概為14600元,如果一家是四口人的話,年收入才5.84萬元,如果外出打工日工資為150元左右,一個月按剩餘2500元算,一年大概3萬左右,如果家裡兩人打工,則大概有5萬元左右收入,再加上7000元承包地費用,也可以接近全國農民平均收入水平,如果技能高的農民,可能掙得工資收入會更多一些!

如果留守農村種地為生,對於800元土地租金並不高

這裡還是以一戶農村家庭四口人為例,並以種植小麥和玉米兩季農作物為主!如果也是按照我們村每人2.2畝承包地的平均值,那麼家裡就有承包地8.8畝。因為是以種地為主,家裡可能還餵養一些家畜,在農業生產上會以人工方式為主,因而農業成本相對較低一些,一畝小麥可能利潤500元左右(去年畝產912斤,麥價1.15元),而玉米500元左右(去年畝產1078斤,賣價0.93元),因而一畝地差不多年收益1000元左右,8.8畝地差不多收益8000元左右,要比租出去多掙1000元錢!



另外,因為農戶還會餵養家畜,就可以將玉米秸稈餵食牛羊,也可以將玉米麵、麥麩餵豬、羊、雞鴨鵝等家畜,因而也可以節省一筆養殖成本,實際上效益要高於農田年收益!再一方面,農作物秸稈、玉米芯也可以為農戶日常生活提供燃料,以便燒火做飯做,可以節省燃氣費用!

所以說,如果農戶留守農村以種養殖為主時,可能自己種地會更為划算一些,不過,由於各地的農業發展現狀並不一樣,可能還需要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收益來權衡自家農田是否值得流轉出去!以上僅為個人見解!


龍百曉生


農村承包農田,每年每畝地給800元,划算嗎?

說實話,這個在各地並沒有統一標準,但有一個依據是靠譜的,就是承包田地的費用依據田地的產能進行補償。去年我們村大隊的幾百畝地都流轉出去了(包括我家的4畝地),這個承包費用的補償標準,應該多多少少會對題主有些借鑑意義。

我們村的情況是這樣的,田地主要種植冬小麥和玉米,一年兩季,但是現在村裡的壯丁都在外打工賺錢,一年也就在春節期間回來一次,家裡的田地都是靠著留守家中的老人種的。可老人畢竟年齡大了,種地能力和精力都有限,所以很多農田都只能粗放耕作,有些家庭老人年紀太大,孩子又常年不在家,土地也無奈的只能荒廢著,無人管理。這無疑就對田地造成了巨大的浪費。

而在去年年底前村裡的土地確權已經完成,田地承包流轉也有了依據,所以我們村承包土地的都是搞經濟作物或者其他有發展潛力的農村經濟為主,這就使村裡的田地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不至於白白浪費著,而且每年農戶還能得到一筆田地承包補償費用,因此在價錢合適的前提下,很多人還是挺高興將田地承包出去的。

不過最難的就是這個承包補償費用問題,像我們村的田地主要就是種植小麥和玉米作物,雖然華北平原的土地相對比較肥沃,但一年辛辛苦苦,起早貪黑,還要經常下地除草、施肥、澆地、殺蟲等等,一年收了糧食,核算下來,淨賺的錢真心不多,遇到氣候不好的年歲,甚至還要倒貼錢。

所以我們村的補償費用是這樣的,沒畝田地每年補償800元錢,第一年田地上的青苗損失費用單獨補貼,以後每年每畝補貼800元。像我家4畝地,第一年青苗補貼每畝給了200,這就是800,4畝地的承包補償3200元,第一年合計拿到了4000元補償,粗算下來其實是比我們自己種地賺的多的。

有些地區可能田地種植的經濟作物,收益比較高,但承包田地補償標準在很多地方都是按照600元-1000元的標準來的,不排除有些地區的補償款很難讓農民滿意。但在我們這裡來說,每年每畝補償800元,還是比較划算的。

另外,我們這裡承包田地,村委也同意了,但是沒有協議書,也沒有出示合同書,只是口頭約定,這一點不知道是否正常,你們那裡什麼情況,留言討論一下?


李阿冰


近幾年,國家對農村有很多的扶持政策,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在家創業,包地種植農產品就成了很多人的發展項目,那麼包地每畝800元划算嗎?



首先,要看包多久,長期包的話(10年以上)800元,就有點不太划算了,因為若是種植玉米小麥的話,收成好的情況下,一年也差不多就是這些錢,若遇到洪澇災害的,比如去年我老家被水淹了,那可就有的損失了,而且糧食價格也不可能有太大的漲幅,靠種糧食也掙不了多少錢。

我老家長期承包田地的一年也就是給500塊錢。



其次是短期包,短期包800元還是可以的。因為短期承包土地,由於之前戶主一直耕種著,管理也比較到位,土地也都是很肥沃的,不用特意再去管理,就直接可以種植了,小崔家就有很多人短期承包土地,只包3年,每年1200塊錢,種植西瓜,過3年就需要換個地方,因為種了3年以後這片田地就不適合在種植西瓜了。



最後,看種植什麼,若是有好的農產品,能把握住市場動向,可以長期大面積種植的話,800元還是很划算的,比如,辣椒貴時剛好種了辣椒,香菜貴時剛好重了香菜,大蒜貴時剛好中了大蒜,地越多掙的錢越多。

總之,承包農田,還是要有好的種植項目,具備一定的農業種植技術,敏銳的市場預測能力以及好的銷售渠道,800元還是很划算的。


小崔帶你吃喝玩樂


關注【鄉村關中】分享新銳思想,解答實事求是,評論有理有據。洞察社會萬象,打開腦洞天窗,開啟新生思維。

農村裡承包農田,每年每畝地800元,划算不划算,這要一分為二的看,如果是城市的郊區外的農田,每年每畝800元是承包下來,農民就覺得那就不划算了。因為那裡地的升值空間大,變現能力強,是商家必爭之地,為什麼城市郊區人那麼有錢,就是人家那土地是寸金寸土,你也不可能在那兒承包到地的。我是【鄉村關中】,職業農民,農技從業者,“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就拿我們村子裡來說,一畝地每年給800元,就把人能樂壞,因為就沒有人想種地,現在地在他們手中就象燙手山藥,都想把地流轉出去,還愁找不到人呢?作為“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對此問題有以下觀點:

一,流轉對農民利好。

這幾年農村的經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農民種地成本也再不斷的上漲,但是農民種植的糧食的價格走滑坡路。對農民來說。種一年地,落在手裡沒幾個錢,如果遇到天災,還要倒貼錢,因此種地是有風險的。有人承包地,家裡的幾畝地一年還能落幾千元,既省人工,又可以出門打工何樂而不為呢?

二,外出務工農民覺得划算。

我們這裡就是以果樹和小麥,玉米為主,農民不會做務果樹,果樹大小年嚴重,每年還時不時的有霜凍,果品還時常滯銷,農民從種地看不到希望,好多人就把果園砍了。還有的人不做務,直接讓果樹結落果,因為果樹投資大,大小年嚴重,賺不了多錢。農村好多人想把地讓別人免費種都沒人要,現在有人要承包一年每畝地800元,肯定的划來。

三,無勞動力的留守農民覺得划算。

現在農村青壯年都外出打工賺錢,一年也就在春節期間才回來一次,家裡的地都靠留守的老人種著,可老人畢竟年齡大了,種地能力和精力都有限,所以農田管理只能粗放。有的家庭老年人年齡太大,孩子常年不在家,土地荒蕪著,無人管理,這無疑就對田地造成了巨大的浪費。承包出去還能給老人一些生活補貼。

四,以土地為生的農民覺得不划算。

在農村還有這些出處人生尷尬年齡段的老人,上有老下有小,孩子們在外打工,在家照顧父母和小孫孫,五六十歲人出門打工也不容易找工作 ,他們就把自己家的地種上,農村的消費水平高,門戶差事多,他們不想給兒女添麻煩,自己種地花起來方便,就不願意把地承包出去,覺得承包出去不划算,如果把地包出去,自己在家還閒著,故承包款給多給少都不划算。

五,城市郊區農民未必覺得划算。

城市郊區的農民,這地就是他們的命根子,每畝地一年給800元,他們就就得不划算,因為郊區地使用的用途多,土地的增值機會多,那裡的土地都是寸土村金,每年每畝地800元出租地是不划算的。

總之,農承包農田,每畝地800元,划算不划算,需要分地域,還有農民家庭自身條件決定的,不是誰說了算的。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的家庭實際情況做出合理的打算。你們那兒的情況有是什麼樣的呢?

條友們,對這個問題有何高見?我們留言評論區恭候。


本問答權屬【鄉村關中】,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本題作答:職業農民、農技培訓師“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基哥。


鄉村關中


農村裡承包農田,每年每畝地800元,划算嗎?

800元承包著農田,如果是種植著普通的糧食作物,應該不會太划算。像我們這邊種植著糧食,一般每畝的承包價格是200-300元,這樣才有人願意承包。農民都在外面打工,土地沒有人種,給錢大家就會承包。而糧作物的利潤比較低,200-300元農民才能有錢賺,因此這個價格雙方都比較滿意。

如今的糧食作物,一畝地的利潤可能還沒有800元,特別是這兩年的天氣不太好,糧價又不可能大漲,這個價格如果一年只種一季就會虧本,種植兩季也只是白費體力,賺不上太多的錢。特別是進行大規模的糧食種植,機械化、人力化的成本太高,再加上這麼高的承包價格,只能虧了。

不過如果是種植著經濟作物就不同了,比如說依靠著大棚種植著蔬菜瓜果,一畝地的利潤達到了2000元以上,特別是西瓜的利潤更高一些。這樣一來800元的租金就比較划算了。我們這邊有人專門種植蓮藕的,他承包著幾百畝地,一畝地的租金是1000元,對於這個價格大家自然是沒有什麼異議。不過他承包2年之後就退租了,原因就是虧了幾十萬,租金都付不起了。

如果是種植經濟作物,簽訂的合同儘量要短點,要知道經濟作物的風險非常大,都是跟著市場行情走,可能連續幾年都低價,也可能連續幾年高價。

就拿大蒜種植來說,我們這一畝地的承包價是600-800元,但經歷去年的大蒜滯銷後,之後大蒜500元一畝流轉金都沒有人給。說到底流轉金的價格還是和畝利潤相關聯,需要根據特定的情況分析。





小妹走農村


對於農村每畝土地每年800元的承包費用,劃不划算?我就來簡單說說我的看法:

1. 要根據當地每畝土地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來定。如果當地的特產農作物,每畝所創造出的收益大,那肯定合適。比如麻山藥種植所需土地的特性和它能產生的經濟效益。河北這邊每畝這樣的土地承包費用大概在1000元到1600之間。可想而知河南那邊的 鐵桿麻山藥基地的每畝承包價格了。(麻山藥種植所需半沙質土地,而且一塊地種植幾年後都不能再種植了)。



2. 要根據當地種植的經濟農作物是否已經規模化來定。比如山東的果蔬基地全國有名,那邊都是規模化種植,一到季節全國各地批發商都蜂擁而上去採購。一般情況下農副產品根本就不愁銷路。這樣的地區800元租一畝地來說肯定合適。據我瞭解這樣的地區一般一畝地承包費用在1000元左右。

以我們大部分地區的農村種植的農作物、所產生的收益來看,租地每年每畝800元相對來說有點高。由於我們廣大的農村地區,每個地方的各種情況都不一樣。由於地形地質氣候和經濟發展有所不同,所以來說800元承包一畝田合不合適?要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和你自己租地的用途而定。


遺忘的高度


現在農村的土地流轉是越來越普遍了,因為太多的農民都不願意種田了,但是土地又不能夠荒廢了,這個時候流轉出去給別人種植,拿回來一些租金那就是雙贏的。那麼對於農村農田,每年每畝地800塊的租金,划算嗎?

農村裡承包農田,每年每畝地800元,划算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兩方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的,畢竟劃不划算還是他們說了算。

1、土地出租的農民自然覺得錢太少不划算

對於一畝土地一年只有800塊錢,對於農民來說自然是不滿足的,在他們看來自己種植一畝土地怎麼都能夠賺個幾千上萬塊錢的,就區區800塊錢就租給別人種,這太不划算了。

不過對於一些不願意種地的農民來說,其實這800塊的租金也算是不錯了,畢竟一個家庭一般有個5畝土地,全部都租出去後一年能夠有4000塊錢的收入了。對於一些農民來說,一年的生活費都有了,所以對於在農村無人照顧的老人,將土地租出去是挺划算的。

當然如果是在家自己搞種植的,就會覺得不划算了,自己有能力通過土地賺錢,比如說種植一些水果,畝產值就高達上萬塊了,自然看不上800塊一畝的租金了。

2、租地的種植大戶覺得租金太高,很難賺錢

農民覺得800塊的租金太少不划算,但是對於種植大戶來說,他們卻會覺得成本太高了。如果是拿來種植糧食的話,可以說這租金根本沒有錢賺的,畢竟現在的種植糧食畝產上千斤就算不錯了,而上千斤也就是賣個一千來塊錢,光租金都要800塊了,哪裡還能夠賺錢呢。

所以種植大戶也覺得租金太高不划算,想著三四百塊一畝就差不多了,那樣還能夠賺錢的。

如今農村承包的農田,農民覺得太低不划算,而種植大戶覺得太高不划算,都有著自己的道理。所以關鍵還是看自己的需求吧,有好項目的話租這些土地來就挺划算的,而不願意種植土地了,農民將這些土地租出來也能夠得到一些額外的收入,也是不錯的。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這些問題呢,都說說吧。


老王談養牛


現在土地流轉是農村比較火熱的一個話題,在頭條上經常能看到土地流轉的小視頻,而且不同的地方流轉價格也不同。那麼每年以800元/畝的價格流轉土地划算嗎?

說實話,這個問題真不好說。如果您只是小面積流轉土地種植單季作物的話,基本就是賠錢的買賣了。因為有的時候土地流轉的資金甚至比種植成本還要高了。這樣的話,能划算嗎?

但是對於南方的兩季作物種植區來說,800元/畝的價格還是比較划算的了。據說南方有的地區土地流轉已經達到上千元每畝的價格了。相對於這個價格,800元還是很低的。並且,南方可以一年種植兩季作物,對於這一點來說就相當於每年能有2季的收入。這麼算的話,每季作物的土地流轉價格才400元,還是很便宜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一些企業、合作社以及大型農業公司大規模的流轉土地進行農業生產以及其它的農業用途。相對的來說,這類的土地流轉時限長、流轉價格高,但是有一些區別的是這類的土地流轉是可以獲得國家的政策補貼的。即便是流轉的價格高,去掉補貼之後,價格其實也沒那麼高昂了,也算是正常的流轉水平了。

所以,800元/畝的土地流轉價格是否划算,還是要看具體的情況的。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農村裡承包農田,每年每畝地800元,划算嗎?



現在流行著一種種地不賺錢,糧食價格低迷,這已經成為社會的一個共識。但是,在農村裡還有好多涉農企業,種植大戶,以高價租賃農民的土地,而且他們租賃的土地都是成方連片的大面積的土地,平均每畝一年的租金在800元到1000元。究竟這麼高的價格能賺錢嗎?

對於題主說農村裡的土地每畝租金800元,如果是大面積的土地流轉的話,種糧食是不可能賺錢的,畢竟現在冬季種小麥,夏季種水稻或者玉米一年兩季,產量也就在2000斤左右,平均每現在的價格也就是一元左右。種植成本一般在小麥每畝在1000元左右,加上土地的租賃費,每畝的收入也僅僅200元左右,如果遇到自然災害的話,這200元錢也就化為泡影。

所以,對於租地種糧食的話,是不可能賺錢的,但為什麼一些涉農企業或種植大戶也就是大面積的租賃土地呢?俗話說“蛇有蛇窟,老鼠有老鼠洞,行行有道”。對於這些人都大面積土地一個是搞特色種植,這是賺錢的。因為他們是產供銷一條龍,也就是說對自己生產的東西再進行加工,然後再銷售,這樣附加值增加了,也就賺錢了。比如我們這邊有一個香港大老闆,在我們這邊1000元一畝,一年租賃了2萬畝的土地中了百合花,而且在百合花盛開的時候,邀請遊客去參觀,賺取門票,收入也是相當可觀的。



當然,還有一些是為了賺取國家的,大面積種植補貼的費用,這一部分費用也是相當高的,基本上能保障土地的承包費用。其實在好多農村來了一些大老闆大面積土地流轉,他們也不去種地,或者讓農民,各家的地在各家繼續種植,而且還給農民的土地租賃費,一般繳納三年的錢以後就逃之夭夭。

當然,小面積租賃土地,也是可以的,比如種植蔬菜,現在的蔬菜價格也比較高,即便是蔬菜季節,種植蔬菜價格比較便宜,可是產量比較高。如果城市裡有大的市場最好,賺的效益更高。在我們這邊,種植紅薯也是能賺到錢的,紅薯的效益這兩年比較不錯,每畝收入在2000元以上,再種一季小麥,收入也還是不錯的。



總之,對於在農村一年一畝地租金800元,如果靠種糧食是賺錢寥寥的,甚至不賺錢。如果說特色種植,大面積流轉土地加上國家的種植補貼,是可以賺錢的,最好是一個訂單農業,或者是涉農企業實行自產自加工自銷。


宗元


目前在我們村800元已經流轉不到土地了,最低都是850元,當然對於潛江來說現在承包田800元,條件好的幾乎沒有了,我們是小龍蝦之鄉,小龍蝦養殖炒高了土地承包的價格。



2015年的時候大概承包價格在450元,短短几年隨著小龍蝦的火爆發展,土地流轉成本越來越高,同時小龍蝦價格這幾年的價格特別好,在高收益的面前,這點田租不算什麼,水利條件好的田塊價格還高,大概標畝在1300元左右,還是有人租,總是有人敢這麼做。

小龍蝦直接帶動了全國田租的上漲(水利條件好可以養蝦的地方),小龍蝦不知道還能火多久,田租切切實實的漲了很多。綜合種養就是未來農業的主要發展方向,最少短時間內不可能改變。



不是所有土地都能養小龍蝦,其它呢

對於有收益的經濟作物來說,800元的可能不算多,只要土地中長出來的東西附加值高,能賣出好的價格,效益好,自然划算。

承包土地有地域性

發達的省份,例如江、浙等省份,工業比較發展,土地資源本身就非常緊缺,對於800元的租金來說確實不是很高,這個跟經濟發展的水平有一定的關係。

種植糧食作物肯定不划算

對於種植大田作物來說,無論是一季還是兩季都難賺錢,大豆、玉米、小麥、水稻、油菜等幾種無論怎麼組合種植大田作物的存收益不可能有800元的利潤,也就是去了田租沒有你的利潤了,如果突發意外可能血本無歸。現在萬畝以上的種田大戶越來越少了,集體陣亡了。



對於田租來說,最近幾年漲價是非常厲害的,有好的項目還是可以大膽的去幹,劃不划算市場說了算,不是你我能左右的。

龍蝦說專注養好小龍蝦,土地是經營的基礎,有了地就有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