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玉米9毛一斤,一畝地到底能收入多少,農民光靠種地能行嗎?

萬佳敏


農村玉米9毛錢一斤,一畝地到底能收入多少?農民光靠種地能行嗎?

玉米的價格近期也是不斷浮動,在山東等地,2018年12月份上旬玉米價格短時間漲到了每市斤9毛錢,但維持的時間並不長,隨後就逐漸下跌到了每市斤0.87元,目前也基本上在這個區間沒有多大變化。


在當前,農民種一畝玉米能收穫1000斤左右,這也是比較普遍的玉米產量,當然,也有好的每畝能收穫一千多斤,稍差些的也就八九百斤。在此也就按1000斤來算吧,一畝玉米地需要購買種子大約在60元,播種需要每畝25元,施肥底肥加追肥每畝需要100元左右,澆地、打藥需要每畝40元,如果用玉米收割機加上秸稈粉碎需要85元左右,這些還不含人工、運輸以及玉米脫粒等費用。


這樣就清楚了,按9毛錢計算,1000斤玉米可賣900元,以上的綜合費用需要大約310元,這樣算每畝玉米能有500多元的收入,如果再加上人工等費用那就更低了,按現在每口人平均1.5畝地來算,一個四口之家每年的收入大概在3000多塊錢。

如果農民僅僅靠種地的收入生活,每年這點收入連日常的生活開銷可能都不夠,更別說還有孩子的教育,以及養老和其他雜項開支了。所以說,對於擁有土地較少的農戶來說,當前僅靠種地生活還是行不通的。


農大知事


像這種情況分的很多種,因為南北方氣候不一樣,土地成分不一樣,但農村一畝地真正能收入多少?像我們村我以實際情況做一調查,我所在山西晉中地區,我以農民口中說的一畝好地,其實就是很普通的耕地,不是那種水澆地,是那種山地,在種植玉米之前要對耕地進行璇地大概兩回,一次50元,共計100元,璇秸稈一次50元,玉米種子50元,農藥10元,其中不包括玉米成熟後,從耕地運送回家的人工費用和運輸車的費用,一畝地大概收成800斤左右,這是農民所謂的好地的收成,像一些不好的地收成大概500斤左右,像玉米9毛錢一斤,以好地來說能收入720元左右,拋去開資,剩餘460,像不好的地來說,拋去開資,剩餘240元,在農村農民都是靠在外務工為主,稍帶種地,除非那種非常好的地,而且已經形成很大規模的種植戶,可能會專一種地,以上是我的參考信息,請大家關注我,謝謝。


三農輝仔


搬磚一天一百多。從四月幹到十一月份能幹七個月。七個月x三千元等於二萬一千元。保守的話去了加班能剩二萬元。我們這裡種地一畝剩四百元。一人打工等於種五十畝地。可是我們一家才種多少地呀!種地還要投資和成本。孩子馬上高考了,這錢越來越不敬花,這地越種越窮。想打工,我有五十畝,倆個人都離不開。本以有了租來的土地可以高枕無憂了。可是這糧價十幾年不漲,反而還降價了。苦啊!我們一大家子苦幹還不如我小舅子三個月的工資。苦啊!痛啊!恥辱啊!不公!!

難到種地的就是未來最底階層嗎?五十畝地兩萬塊年復一年看不到錢。有大神嗎給只條明路吧!!


死磕小日本


農村玉米9毛一斤,一畝地到底能收入多少?農民光靠種地行嗎?



玉米價格今年是比較低的,但近期玉米價格出現了上漲的現象,特別是東北地區玉米價格,小幅度的上漲,目前基本上到了0.78元每斤,託市收購價格為0.81元左右每斤,對於全國玉米的平均價格為0.98元每斤,西南地區的玉米價格稍微高一些,達到了1.1元每斤。

對於一畝玉米地平均畝產在1000斤左右,當然對於雜交的高產玉米品種,管理技術要跟得上,肥料及時的追,打藥,澆水,這樣一畝地的事,玉米產量能達到1400斤左右,但這是很少的現象。如果遇到乾旱,暴風雨等自然災害現象,玉米會出現減產甚至絕產,那就顆粒無收了,畢竟農業還需要靠天吃飯,農業也是一個微利的行業,受天氣變化的因素影響非常大。



一畝玉米的種植成本,一般在460元左右,包括人工費,種子,農藥,化肥,澆水,機械費用等等。去年的玉米補貼平均每畝為25元,今年或許更高一些,也就在100元左右。按照目前玉米市場行情很好,專家預測能上漲到一元一斤,就按這個價錢來進行計算,一畝地到底能收入多少?

在自然條件具備的情況下,風調雨順,一畝地畝產量為1000斤,不按每斤0.9元,按專家預測的最高價格為一元一斤計算,每畝補貼標準最高為100元,種植成本為460元,這樣每畝的純收益為660元。按照我國有8億農民,目前有16.5億畝基本農田,一口人按兩畝地進行計算,一家按4口人,這樣一年玉米的收入一個家庭總收入為5280元,孩子需要上學,父母還需要贍養,生活還需要開支,油鹽醬醋,水電費,人情往來,可想而知。光靠種地一家4口人,這點收入可以說是不能維持家庭正常開支。



總之,對於農民依靠種植玉米來維持家庭的正常開支,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說種地不能養活一個家庭。農民不靠種地,那怎麼生活呢?當然就是外出打工了,畢竟現在經濟發達了,城裡的工作崗位也比較多,而且收入也比較高,一般的工資都在3000元以上,如果在工地努力的話,一個月的工資能達到5000多元,這比一家所有土地一年的收入還要高一些,所以農民不能再靠種地種玉米過日子了,只有靠外出打工,或者是自主創業,來維持家庭的正常開支。


宗元


產量

玉米主要在黃淮和東北地區種植,黃淮地區一畝玉米一般產量集中在1000-1200斤之間,東北地區稍微高一些,大約會在1100-1300斤之間——這裡說的都是良田,和正常年景下的收成,像那種邊角料地塊、沒法灌溉的地塊,以及風不調雨不順的年景不在列。

投入

投入方面,分兩塊,一塊是自己耕地,一塊是承包別人的土地。

自有耕地投入會比較少些,一季的費用不會超過500元.

如果是承包的土地,那就要加上承包費,地區不一樣費用也不一樣,華北大約是500元左右,有些地方可能會達到800元,當然,也有的地方會在300元左右,差異比較大。

收益

我們按照上面的測算,按照一畝地1100斤計算,0.9元一斤就是990元。

如果自己種,畝收益大約在500元左右。

如果租賃,畝收益在-300到200元之間。

光種地行嗎

知道了上面那些,我們就能很快得出光種地行不行的問題。

1.我們先以自有土地計算。

假設一年想收入10萬元,那麼需要種植玉米200畝——當然,我們知道在華北是一年兩季,假設小麥也能收益500元,那麼,至少一年要種100畝地才行。

2.現在我們以承包流轉土地計算。

我們先以300元的承包費計算,一年玉米畝收益200元,年收入10萬,則需要500畝地——一年兩季的話則需要140畝地。

如果一畝地租金達到800元,則年收入達到10萬,則需要種植土地500畝,且必須是一年兩季才可。

當然,如果我們考慮到規模化種植之後的機械和人工成本的話,上述畝數至少還需要增加20%才行。

所以,種地不是行不行的問題,而是現有小農經濟肯定是不行,除非規模化種植——當然,前提條件必須是種地還能賺錢才行。


每日糧油


農村玉米9毛一斤一畝地到底能收入多少,農民光靠種地能行嗎?

誰說的農村玉米9毛一斤的,我們黑龍江這邊的玉米現在才7毛一斤,現在還有不少沒賣糧的農民朋友呢?對於題主的這個問題來說,種地的收入真的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只是依靠這幾畝地的收入為生的話得餓死。


我們黑龍江這邊的玉米產量在1000-1200斤之間,哈爾濱地區附近的產量在1200斤左右,大慶、齊齊哈爾以及佳木斯東部地區的產量想對低,在1000-1100斤左右。如果按題主說的9毛一斤,一畝地能買900-1080元之間。

玉米的成本大概在400元/畝,其中的化肥、種子和機車作業費是成本中的大頭,特別是價格作業費中的翻地、旋耕、起壟、收割等作業的費用得達到150元左右,秋澇或者春澇的時候成本會更高。其次就是種子、肥、藥和人工成本了。


也就是說按照題主的9毛一斤算,一畝地利潤在500-680元之間;如果是7毛一斤的話,利潤在300-440元之間。這是種植自己耕地的收益,如果是流轉其他人的土地的話,可能還要扣掉流轉土地資金250-300元左右,2019年的流轉成本可能更高。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大家都知道,玉米的畝產量,也就是種一畝玉米能收入1300斤左右,一斤按照0.9元來計算的話也就是在1170元。這還是毛收入,拋去種植時候的玉米籽、化肥、地膜、人力成本的話,淨收入也就是在700元,大家說說,種一畝玉米收入700元,真可算是少的了。



再來說說種植一畝小麥的淨收入,畝產量為800斤,除去各種成本也就是在600元左右,還不如玉米呢。水稻大米的畝產量一般在1500斤,收入在一畝1200元到1400元左右,相比較玉米和小麥來說是二倍,這是農民種植穀物所帶來的收入。

像我們甘肅農村這裡,這兩年農民們都不怎麼種小麥和玉米了,說實話,這兩樣的收入太少了,不足以來脫貧,很多農村依據大環境和氣候條件,弄起來了蔬菜大棚種植和水果種植,比如蘋果和梨,還有少數的核桃,這樣的話一年下來的收入要比單純種植小麥和玉米地收入多多了,也就是說種植蔬菜水果要比種植穀物的收入多多了,有的甚至是成十倍的差距。



所以說,農民光靠種地是能致富的,但是要看你種什麼,怎麼去種,要種經濟作物,單價高的,和當地氣候條件適合的,要因地制宜和因時制宜,這兩者是不可以缺少的。民以食為天,食以地為本,所以說農民種地是妥妥滴!

在新時代的條件下,要緊跟三農政策和產業升級,要學習農業種植技術,提高農業產品成品率和優質商品率,緊跟市場變化,採取鄉村物流,這樣才能種地致富掙錢。


這是我的回答!我是萬寧寧,喜歡和大家一起說說三農的那些事兒!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和看法!

寧寧說的話


農村玉米9毛一斤,一畝地到底能收入多少,農民光靠種地能行嗎?

我說說我們東北黑龍江吧,黑龍江拜泉縣屬於平原地區土地還算肥沃,年頭好一畝地能產1200斤左右,如果年頭不好500到800斤,那麼我來給大家算一筆賬,土地承包每畝320到360元,種子50元每畝,化肥每畝150元,耕耘費用加犁地每畝20萬,除草每畝5元,收割每畝20元,脫立每畝5元,以上這些費用沒算人工費用,總費用土地按照最低價320元每畝,總合計是570元,那麼按照好年頭來計算每畝產量是1200斤×0.9角=1080元,刨除成本每畝成本570元收入是567元,如果按照年頭不好每畝產量算700斤×0.9元=630元,刨除每畝成本570元每畝收入是60元並且沒有去掉個人人工費,如果不是外包的農田每畝按照好年頭計算每畝收入830元,年頭不好收入380元,加上農田補貼每畝120元好年頭每畝收入950元,不好年頭收入500元,但是每家每戶只有20幾畝農田,玉米產量在高又能怎樣?收入微薄只夠維持生計,大多數家庭都養點家畜填補家用,我個人觀點光靠種玉米收入不高,如果搞經濟作物農村幾乎沒有年輕人,在農村種地養家餬口的都是老年人,老年人又不懂怎麼種經濟作物,所以現在種地的農民真的很難。






東北鹿鄉老周


按照現在農村種植玉米的產量,一畝地的產量在1200斤至1800斤不等,我們取中間值,算1500斤,如果按照9毛線一斤的話,一畝地才1350塊錢的收入,我們南方地區山地比較多,土地比較少,如果厲害的人給你種15畝,那一年的收入才20250元,這些錢還要出去肥料成本,而且一個人根本做不了這麼多,因為我們貴州山地,不能靠大型機械來翻土和收割,所以一個人無法完成,必須是幾個人或者是一家人才能完成。那按照9毛線一斤,一家人一年才收穫20250元錢,這個收穫在農村光靠種玉米生活會非常艱難。現在的農村人真正種玉米的並不多,都是種烤煙,辣椒,花生,黃豆等,還有的養雞頭豬,幾隻羊,幾頭牛,這樣才能好一點的生活。


來自山卡卡的悶娃


農民只靠種地餓不死。


我家玉米一畝地的產量在一千斤到一千二左右,這是風調雨順的年節,如果遇到澇災、乾旱、氣溫異常、病蟲害……可以打二百斤到五百斤。災情嚴重就是絕產,陪種子農藥錢。願真主保佑農民兄弟風調雨順。

一畝地種玉米需要投入二百六十元左右的農藥化肥錢、八十的收割錢、六十的耕地錢、六十左右的澆水錢、四十的種子錢、播種需要二十元。

260+80+60+60+40+20=520

這裡邊有一個最大的支出沒有算,農民的人工錢。農民精神崇高,吃的是草擠的是奶,就不算工錢了。

玉米九毛一斤,一畝地收入是九百到一千多左右,除去沒有人工錢的成本,一畝地可以賺四百到五百左右。





我這裡一個家庭平均五畝地,種玉米的收入是一年一個家庭兩千左右。這樣的收成省吃簡用,不會餓肚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