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一畝水稻能收多少斤稻穀?

農友君


大家好,我是黑龍江省五常市稻農,種植五常稻花香水稻的。在農村一畝水稻能收多少斤稻穀?這個問題問的有點籠統,請問你是在哪裡的農村種水稻?全國各地因地理位置環境、溫度、水稻品種、管理方法不同,畝產量各不一樣的! 就拿五常稻花香水稻來說畝產1300斤左右水稻,出米率在50%左右。有的地方可能畝產1500斤左右,出米率在60%左右,有的地方可能畝產1000斤,出米率在40%多。這個要看土質、水源、天氣情況、施肥料的量、管理方法等是否得當,從而影響水稻的產量。

就我們屯五常稻花香水稻來說,各村屯的畝產都不一樣的,新開墾的稻田地產量高一些,老稻田地產量就會低一些。稻田地的土質不一樣產量也不一樣,例如我們屯的黑土地土壤含腐殖質多的地塊,田地土質保持水5-7天,保水性能好的地塊產量就高。拉林河河邊的稻田地是沙土地,需要安正常量多施肥料10-20斤左右,才能促進水稻多分櫱,從而獲得高產,還不保持水,頂多能保持2天有水,這樣的沙土地稻田地需要多投入財力人力產量卻並不高,拉林河漲水輕則減產重則顆粒無收。但承包費便宜,灌溉水方便。我們屯還有黃土層地塊,過去農村房屋都是用黃土用木質模具做成磚的形狀,曬乾後砌壘房屋的。黃土層種水稻雖然保水時間長,但並不高產,也得安正常量多施肥料10來斤,才能促進水稻多分櫱,才能獲得高產。
水源如果是地下井水灌溉稻田,也會使水稻產量低,米飯口感也不太好吃。因為井水比較涼會使土地溫度變低從而延緩水稻生長甚至不生長,天天灌溉井水不分時間段會使水稻絕產顆粒無收的。使用井水灌溉稻田的方法是,儘量減少灌溉次數,乾乾溼溼結合提高土壤溫度,稻田地水乾後3天左右在灌水,但也要視土質情況而定,看土壤乾裂縫隙有多大。井水灌溉稻田的時間是半夜零點到太陽出來之前這段時間灌溉為宜,因為在這個時間段溫度比較低。稻田灌溉天然河水就不用考慮這麼多了,誰時可以灌溉。河水雖好但也不能貪多,要看水稻漲勢而定適當控水,看水稻植株漲勢是否過於高大,看水稻葉片是否寬大、肥厚(水稻葉片厚度)、葉片顏色是否深綠色!這得有多年的水稻種植經驗才能看出來。控水稻田幹5-7天看情況而定,要不然水稻後期貪青灌漿晚,癟粒多,不等水稻成熟來秋霜凍就把水稻凍死了,所以一定要控制好水。達到豐產豐收的目的。
水稻管理也要看天氣,如果長時間低溫多雨,就要讓稻田地裡少有水或沒有水,少施肥料。因為溫度低水稻生長緩慢,灌漿就會晚,水稻生長後期五常市的溫度也隨之降溫,水稻停止生長至來霜凍凍死。 施肥料要分多次施肥為宜,施肥量要結合稻田地土質、水源情況、天氣狀況而定量

,這個需要多年的經驗才可以定施肥量,不懂得可以請教當地有種水稻經驗的稻農。稻農朋友們說說你們當地影響水稻產量的因素有哪些吧?


龍舞稻場


在農村一畝水稻能收多少斤稻穀?

題主的這個問題,沒有什麼價值;雖然理論上水稻的產量很高,但在具體種植過程中,影響水稻的產量很多,遠遠達不到理論上的水平。

袁隆平培育的超級水稻,經測算可以達到畝產900公斤;可實際栽培中的產量只有650公斤左右。水稻又分為早中晚熟品種,早熟水稻的產量趕不上晚熟水稻品種;水稻的種植方式上又分為直播稻和育秧蹈;直播稻的產量趕不上育秧蹈的產量。從品種上又分為雜交稻,粳稻,糯稻,它們的產量也各不同。

所以,題主問,農村的水稻一畝能收多少斤稻穀,這個問題還真沒有定規。倒是採取一定的措施,可以提高水稻的產量:

第一,選擇晚熟高產品種種植。有的地方畝產高達1600多斤。

第二,做好病蟲防治工作。病蟲害的防治在水稻的生產中關係極大,一般的種植戶因為病蟲害防治不得力,造成10-20%的減產,甚至更高;如蹈飛蝨,黏蟲,紋枯病,稻瘟等。

第三,科學的施肥。據測算,每生產1000斤的水稻,需要吸收氮肥12公斤,磷肥5.5公斤,鉀肥10公斤;有些農民為了提高畝產量,過多的使用化肥,結果造成秧苗旺長,不但沒有增產,反而造成了浪費。科學的施肥,是提高水稻產量的重要保障。

第四,適宜的密度。水稻的適宜密度為雜交水稻畝基本苗保證在3-4萬株,常規水稻基本苗保持7-10萬株就可以達到豐產要求;有些人認為密度提高,可以高產,卻沒想到,密度過大,造成了病蟲害高發的態勢,並增加了防治的難度,不但不易高產,反而容易減產。

一畝地的水稻能收多少稻穀,和地域種植技術有關;討論產量沒有意義,掌握種植技術,才是獲得高產的保障。

同意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對您有所幫助,請多關注。謝謝!


老農說鄉村


在農村一畝水稻能收多少斤稻穀?

關於這個問題,筆者可以直接告訴你吧,全國範圍內來看,近年來,國產水稻的平均畝產一般在950斤左右,是我國四大糧食作物中產量最高的哪一個。

2018年,我國幾大糧食作物畝產基本和去年保持一致,除稻穀以外,

小麥平均畝產為720斤每畝左右,

玉米平均畝產為820斤每畝左右。

2018年,全國稻穀畝產936斤左右
按照國家統計局不久前發佈的2018年我國糧食產量數據來看,去年,我國稻穀平均畝產是7027公斤每公頃,摺合468公斤每畝,也就是相當於936斤每畝。
看到這裡,很多常年種稻的朋友會覺得和自家的產量不一樣,可能看起來比較少,對於像東北地區以及華南等部分稻穀優勢產區而言,稻穀的平均畝產一般都能達到1000斤以上,甚至突破1200斤乃至更高。

2018年,中國水稻產量世界第一中國作為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不僅種稻歷史悠久,而且稻穀在國人日常飲食中的地位無人能及。一直以來,稻穀都是我國產量最大的口糧作物,甚至常年都是我國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在幾年前才被玉米超過。2018年,我國稻穀總產量達到了2.12億噸,較去年同期有一定的下滑,但是依舊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稻穀產量第一大國。


鍾情三農


一畝水稻是一年收多少斤,一季收多少斤,各地和各農戶品種不同,收的多少便不同,今天我回答此問題,只講2018年每一季的收成,不講生產隊那時每畝是3百斤至4百斤,現在我們湖南湘早秈每畝750斤,5134畝950斤幹谷,晚稻紅谷湘晚秈12號每畝900斤,黃花粘850斤,湘糯一道時間長一點,除非晚稻插或拋秧,每畝900斤,特別袁老師的超級雜交每畝1800斤以上,總之地方不同,品種收成也有多少,人的因素也決定產量,以上按我洞庭湖水稻每產概況。


昌浩谷農物


魯東南的郯城,傳統上都是稻麥雙熟。小麥豐收年景1000至1100市斤,個別年份1200斤。800斤的年份極少。我說的是大面積平均,不是個別地塊。

水稻,品種就比較廣範,有臨稻,淮稻,鹽梗、武稻,

部分還有河北的品種。多部分都是晚梗,全生育期150天至155天。

為什麼強調晚梗、地理位置和生育期呢?這個與產量有直接關係。一般生育期越長產量越高。

近年有不少種置細長粒袁隆系列。梗稻、雜交產量都是在不斷提高中。一般年份1200斤至1300斤,高產地塊1400至1500斤。

水稻在糧食作物中,是高產高投入高回報品種,所說的高,其實第一高就是高投入,每畝地(666.6平)投入在800元左右,有的更高(含插秧、機耕機收),這樣算下來,所謂高收入也就打工幾天的收入,而小麥畝投入要600元左右,回報率更少。


還是那個花


在我們貴州山區,種植一畝水稻能收多少斤稻穀其實是沒有多大意義的。一般來講,近便的肥田,畝產在800-1000斤,至於半山腰上那種望天吃飯的田,畝產在500-800都算不錯了。即便是絕收,也不是什麼稀罕事兒。

種田種稻谷其實是一種費力不討好的投資行為。

據不完全估算,如果全部請人種水稻,直接虧本,還不如不種,少費那個管理稻田的心思。所以現在很多年輕農戶不想種田了,一些好田也只管蓄水,養上一些魚無事。至於坡上的旱田,直接荒掉無事。

如果是家庭有閒餘勞動力,從耕種到秋收,都是自力更生,那一畝田也不會賺超過500元,絕對的不會。即使種上10畝,累個半死,也賺不超過5000元,這個收入在外面務工的1-2月的工資而矣。現在谷種、肥料以及農藥等等都上漲了,就稻穀不保留著10年之前的價格。

種得越多,虧得越多。

連我作為一名村幹,都細聲細語地動 員貧困戶,要想富,外出打工才是路。舉眼望去,村裡建小磚房的,都是外面打工的。種田有飯吃,可種稻谷絕對致不了富。

但是為什麼還有很多人在種田呢?

那是因為我們是農民,我們是沒有保障的農民。

我好生耕耘家裡比較好的兩畝地,這就是我戲稱的“保命田”了。至於其它的田,荒就荒吧,沒有精力打理。

即便外出務工的很多家鄉人,能找到一些錢,甚至於在外面十天半月都可以找到在家裡一年種稻谷的錢,買米吃不存在任何問題。但絕大多數人都會不辭辛苦地在家裡種一些稻田。種田的目的,不是那點水稻,而是讓稻田不會荒掉,以後還可以進行耕耘。因為稻田就是我們農民的根,農民是沒有保障的,萬一哪裡在外面找不到吃了,還可以依靠稻田種植一些水稻,維持一家的生計。

這就是我們農民每家每戶都在勉力種植一些稻田的原因。


我是黔東南非典型農民,歡迎朋友們與我一起討論鄉下農村的事情,互相取長補知,增長見識。


侗寨行者老潘


在農村一畝水稻能收多少斤稻穀?

在小草家鄉有句老話叫“朝陽的園、夕曬的田”,這話的意思就是做菜園的土地應該朝東南方,而作水稻的田如果在下午至傍晚一直能接受太陽的照射,那這樣的耕田內的水稻產量就會高。

在小草家鄉,因多山,所以梯田也多。而因為有山,那梯田就有朝陽的,也有朝西的;因山的高度垂直不同,更有不朝陽又不朝西的,只在夏季上午10時到下午5點才能曬到太陽的耕地。像這樣各種地理環境不一至的水稻耕田,其產量的變化就有很大的區別,朝西的耕地能產稻穀1000~1200多斤/畝;而背西的耕地就可能只有900~1000斤/畝;更差的如早不見太陽傍晚不見夕陽的水稻田,其產量能上800斤就很不錯了。

至於原因,主要是因為梯田田桍的阻擋,長期難以受到陽光的照射,田內的水溫和耕泥的溫度相對外部的泥水來說就會低很多,就會影響到水稻的生長與成熟,水稻壯苗長勢緩慢發藥小,到了成熟期又比田邊的水稻慢很多。

再就是導致水稻產量不同的原因還有土壤的原因,像一些深泥巴田,一年四季像沼澤一樣,既便天天曬田,長期不放水也很難改變這些耕地的面貌。像這樣的水稻田其產量就會相對其它土壤質量好的田產量低很多,同一片地方,可能其它的田每季能產1200斤,而這些田卻很少能上1000斤/畝。


如果說到全國水稻的產量,以2017年水稻總產量2.0856億噸、播種面積3017.6萬公頃計算,每公頃水稻產量是6911公斤。則差不多是460公斤/畝,也就是920斤/畝的樣子。可見,說農村水稻能收多少斤一畝,還得依據每個地方的氣候、地理與環境而定。產量高的地方如果再加上兩季水稻,就可能收穫2000斤稻穀以上,而單季又耕地質量不高的水稻田則畝產500~600斤也是常事!


湘村小之草


這個農村水稻一畝收多少斤稻穀呢,這個看區域,看天氣了,個別區域水田土壤肥沃,個別區域水田土壤貧瘠。天氣呢,哪年風調雨順,哪年天將天災的。所以說,這個是沒有準確數字的。在我們這吧,有些地方一千來斤算是最高產的了,但是也不是年年都有這收成的,有些地方四五百斤的多了去了。如果碰到刮颱風呢,顆粒無收也是有的,所以啊,農民種稻谷真的是不賺錢的,也是導致很多農民捨棄田地的原因之一了,因為考慮到花去的成本和拿錢去買都沒有區別了,誰還願意去白費那工夫呢。還有的地方呢,種田純屬是為了改良土壤,好種其他作物的,比如瓜菜之類的。總之就是,如果想種稻谷賺錢的話,還是放棄吧。


鄉下的阿玲姐姐


家裡每年都會種水稻,也只有一畝水田,那麼一畝水稻能收多少斤稻穀?我家的產品是收成不好的時候是900斤,收成好的時候是1200斤左右。基本上就是這個數字。

種田挺辛苦的,從買種到插秧。累的全身都沒勁,插好秧後,還要實複合肥,還要引水進田,不能讓田給幹了,不然水稻就會不長。

水稻長到到一定成度又要殺蟲,不能讓蟲給把水稻給吃了,反正一整套下來,挺多要學的,像咱年輕人的話,可能不太會種了。這個也是一個技術活。

就算水稻有收成了,除掉農藥化肥,實際了賺不了幾個錢,因為糧食(大米)價格在2.3元一斤,賣完全部都不怎麼值錢,所以當農民的真的很苦很累,最後也沒什麼多大的收入來源。還是打工好,雖然要離開自己的家,但是種田對於現在來說,真的沒什麼出路。


小宋農村見聞


在農村一畝水田,能夠收稻穀的話。一般的是在500斤到800百斤左右吧。

第一,水田管理好,產量不少,800斤左右。


如果你平常這些藥物用得好,你在那個水稻在開花的季節,你能夠管理得好,管理的到位。在它漲長這些穀子的時候,你的那個藥用的好,沒有碰到那個天災人禍。但實際上800斤還是可以做得到的,有的可以達到1000,但是這個極少數的。


第二,水田管理不好,可能500斤,都是問題

如果你在那個水稻的生長季節,你的水田經常不去管理,該施肥的時候你也沒去施肥,該打藥的時候你沒打藥,那在這種情況下可能500斤,一畝都已經算很好的成績了。


隨著農田水稻畝產多少啊,這完全是根據你的種植經驗,根據你的種植的這種水平,還有你管理的這種細心的程度,都有很大關係。

本文原創於《三農創業坑》,三農創業活下去,是第一位,活不下去,別談夢想和情懷了,

小故事,大教訓,少走彎路,不掉進坑裡,是我們的初衷。

親愛的三農回鄉創業的朋友們,是否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如果能給你一些幫助,給一個點贊吧,

如果覺得能夠幫助到身邊的朋友,就轉發給他哦,這也就是《三農創業坑》的最初出發點,本文章原創,請監督版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