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15年和25年,退休後的工資差距有多大?

社保查查


養老保險15年和25年,退休後的工資差距有多大?

由於我國是自1992年開始實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各省的落地時間並不相同,大致處於1992-1995年之間,基本上自1996年全國所有省份均已完成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在實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前參加工作、在之後退休的,被稱為“中人”,中人是享受過渡性養老金的。

為了簡明起見,也為了更好地說明養老保險15年和25年,退休後的養老金差距有多大的問題,我們選擇在94年之前就完成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省份,這樣參保25年的人就可能沒有過渡性養老金,方便比較。

不說廢話,用實例來證明吧。江蘇省實行養老保險制度較早,在1992年10月前就已經完成,這裡就以在江蘇省分別繳納養老保險15年和25年為例。

例一,張三,男性,1993年1月參加工作,至2007年一直以社會平均工資為基數繳納養老保險15年後停繳,至2018年12月退休,個人賬戶本息約為15000元。

張三的養老金=6645(1+1)/2*15*1%+18000/139=1126.45元/月

例二,李四,男性,1993年1月參加工作,至2018年12月退休,一直以社會平均工資為基數繳納養老保險25年,個人賬戶本息約為50000元。

李四的養老金=6645(1+1)/2*25*1%+50000/139=2020.96元/月

兩者的差異為:2020.96-1126.45=894.51元/月,每年相差約10000元。這也充分體現出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的優勢。

說明:這裡的例子是以社會平均工資為費基數的。當然,一般而言,企業普通職工的繳費基數會低於社會平均工資,而關鍵核心技術或管理者的繳費基數可能會高於社會平均工資,那麼,養老金的差異可能更小或者更大。


老王觀職場


樓主你好我們國家規定,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是15週年。交費15週年的人群基本上現在的退休金按著。社會平均工資5000元計算的話,大概可以拿到880元左右。

那麼交費25年的人群,按照社會平均工資5000元計算的話。大概可以拿到1400塊錢的樣子。所以說我們國家的養老保險是遵循,一個多繳多得的原則。你交的多了,那麼你自然而然會拿的多。

不要小看它們之間的差距只有幾百塊錢。因為養老金每年都是在上漲的。而拿的錢少的人,它上漲的也比較少。拿的錢多的人,他上著的也比較多。所以說他們之間的養老金會越拉越大。


社保小達人


有很多人會說養老保險繳費15年和25年差距不太大。那麼我就帶大家分析一下,看看根據我們的養老保險退休公式,退休後的工資會差距多大?

我們假設的前提,除了繳費年限,其他的繳費基數、退休年齡都一樣。

根據上面的公式,我們很容易可以看出,基礎養老金,繳費15年是繳費25年的60%。數學比值是一樣的,15÷25是百分之六十。

如果說,我們的社會平均工資是25年沒變。

也很容易可以看出,個人賬戶養老金數額也是,比值為百分60。

也就是說,多交一年錢多拿一份待遇,成正比例,很公平。

但是如果我們帶入社平工資的變化。就會發現,社平工資低,交的時候最合算。

也就是說,繳費年代越早,用錢越省,待遇還不低。

所以,我們的最終結論是,個人參加靈活就業人員保險,要根據自己的承受能力情況,交的越早越合算。

交的時間越長,待遇會跟時間長短成正比例,無所謂合不合算了。

企業參保,由於個人負擔很輕,無論什麼時候,繳費基數越高,待遇越合算,繳費時間越長,待遇越合算。


暖心人社


我們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但也可以繼續交,一直到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時,生日的那個月才是你最後的繳費時間。

養老保險所遵循的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根據這一原則,在相同的條件下,養老保險繳費15年和25年,退休後的工資應該會有較大的差距。

我們先來看一下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假如兩個人都是60歲退休,當地退休時上年度的社平工資為5000元的話,兩個人的平均繳費基數都是100%,也就是說都按照社平工資去繳費,養老保險大概每月繳費400元。一個人的繳費年限為15年,另外一個人的繳費年限是25年,經過計算就可以得到: 繳費年限15年的,統籌的基礎養老金大概每個月是75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大概每個月是518元,那麼加在一起的養老金就是1267元。

繳費年限25年,統籌的基礎養老金大概每個月是1000元,因為在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達到15年以後,每多繳納一年統籌賬戶就能增加1%左右,這樣個人賬戶大概每個月863元,那麼加在一起的養老金應該是1863元。

所以,在同等水平的參保條件下,繳費25年的要比繳費15年的每個月多領取養老金大概600元。

由此可見,養老保險本著多繳多得的原則,在同等條件下,繳費年限越長,退休後所領取的養老金就會越多。而且退休後隨著養老金的上調,繳費年限長的和繳費年限短的之間的收入差距會更大。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繳費。


葉公來幫忙


我們退休後養老金是分為兩個部分的,包括月基本養老金和個人養老金,退休之後會根據你繳納養老保險的情況,比如繳費年限、個人繳費指數、退休時年齡等等,最後根據養老金計算公式計算出你的養老金。

1、養老金計算公式


養老金計算公式如下: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 * 繳費年限 * 1% =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 * 繳費年限 * 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計發月數(男性正常退休為139,女性正常退休為195),交的錢多就拿得多。

2、計算結果:

計算基礎養老金:如果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分別為15、25、35年,假設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5000元,個人繳費指數1.0,那麼計算出來,會有不同的養老金數額。

按繳費年限15年計算:5000 *(1+1.0)/2 * 15% = 750元;

按繳費年限25年計算:5000 *(1+1.0)/2 * 25% = 1250元;

按繳費年限35年計算:5000 *(1+1.0)/2 * 35% = 1750元。

計算個人養老金:這裡假設每個月交500元,男性正常年齡60歲退休,交15年、25年、35年,那麼個人賬戶裡的錢分別為9萬、15萬、21萬,這裡忽略會產生的利息,那麼退休之後每月能領到的個人養老金分別為647元、1079元、1510元。

相加之後,養老保險交15年、25年、35年退休時每月能領取到的養老金分別為:1397元、2329元、3260元。

3、養老保險不要只交15年

依照規定,養老保險必須累計繳滿15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後才可按月收取養老金。但15年僅僅一個最低限,因為社保的強制性,在社保繳滿15年後,只要你還未退休,還在工作,那麼,就要持續繳納社保。

並且,養老保險裡有兩個主要的準則,一是多繳多得,二是長繳多得,你的社保繳費年限越長,今後拿到的養老金越多,養老金的漲幅也越高,所以,社保繳滿15年後,最好不要停交。


金十數據


養老保險15年和25年,退休後的工資差距有多大?

其實養老金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其中繳費時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自然是多繳多得,交25年的肯定比交15年的要多,而且還多出不少。

我們先來看養老金的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具體公式:

基礎養老金=(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為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帳戶積累額÷計發月數

過渡性養老及即為96年以前沒有社保的,按照視同工齡計算。

那我們可以從公式中看出,其實除了繳費年限以外,還有社會平均工資、繳費水平高低、退休年齡的影響,所以在這裡我們假設其他方面都是一樣,只有15年與25年的區別:

交15年:

6504*15*1.0%=975.6 個人養老金:520*12*15/139=673.38

養老金=975.6+673.38=1648.98

交25年:6504*25*1.0%=1626 個人養老金:520*12*15/139=673.38

養老金=1626+673.38=2299.38

這麼比較交25比交15年多出40%的養老金,而且隨著基數不同,每年上漲幅度肯定交納25的比較多,久而久之,差距越拉越大,雖然數字不大,但是確實是事實。

其實我們每個地方社會平均工資不同,會導致每個地方養老金基準不一樣,比如北京的養老金綜合比合肥要多。再來看每個人工資不同,假如你月薪4000元,另外一人月薪2W,那麼你交25年與別人交15年可能差距就沒有那麼大。所以我們也不能以單一因素來看待。


財經視覺I


這兩種投保方式,將來的養老金差距可能會比較大。

養老金的計算,跟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一,退休前的社平工資。

養老金以退休前一年的社平工資為基礎。

交25年和交15年的,要看在哪一年退休。由於社平工資每年都在增長,漲幅為8~10%,所以退休晚的使用的社平工資數高。

二,個人繳費基數。

個人繳費基數高,係數就高,將來的養老金就多。這個會體現多繳多得原則。

三,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每一年有個1%的增長係數。

在養老金計算公式中,繳費15年就乘以15%,繳費25年就乘以25%。

繳費年限會體現長繳多得原則。

四、個人養老金賬戶。

繳費15年和25年,看一看誰的個人賬戶儲存額多,被領取養老金月數除,在領養老金時也會略有差異。

以上因素綜合起來,就可以計算得出養老金。繳費15年和25年的,各種因素都得考慮,不一定會得出個什麼結論。


顏開財經


差別應該是非常大的。現在很多人都知道,繳費金額赿高,繳費時間越長的,退休時退休金就越高。法律上的精神和實際操作的結果,也都是遵循的這個基本原則。

第一,繳費年限導致的個人賬戶資金差距大。

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基本上都有按照社平工資來確定的,由於經濟發展速度增長,社平工資每年增長的比例也是很大,養老保險繳25年比繳費15年的增長,不僅僅是繳費年限的增長,還有繳費基數的增長。所以這就導致繳費25年個人賬戶裡的資金,比繳費15年的應該增加一倍以上。

第二,退休金待遇的差距

由於退休金的計算是根據退休時的社平工資、個人賬戶餘額、繳費年限等計算的。繳費25年的,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都比繳費15年的有著巨大差別,在相同的地區和時間辦理退休,可以拋開社平工資產生的差別,其退休金的差別也應在百分之八十到一倍左右。即繳費十五年的退休金在八百到一千左右,繳費二十五年的退休至少在二千左右。

總之,根據繳費年限,個人賬戶資金,社平工資,經濟發展增長帶來的社平工資增加而產生的繳費基數調整等,繳費25年的比繳費15年的退休金,增加約一倍左右應該是比較實際的。


幫兄愛唱歌


養老保險15年和25年,退休後的工資差距有多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81195484999319821, "media_id": 51052764558, "vname": "16 \\u9000\\u4f11\\u7684\\u65f6\\u5019\\u80fd\\u9886\\u5230\\u591a\\u5c11\\u7684\\u9000\\u4f11\\u91d1\\u5462.mp4\

天笑講職場


養老保險15年和25年,退休後的工資差距有多大?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4542852112549753956, "vid": "13b03b88f61142549545c2858e681db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