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思念故人的詩詞和自己有感而發的句子分享下?

東姐勵志


《清明日·追思》

申城春雨梅出青,

方覺今日又清明。

南國故里遠千山,

遙拜先父祭亡靈。

英年隔絕黃泉下,

山野塋冢生荊棘。

自幼記得平生事,

空坐屋堂常相憶。

唯恨親離難奉孝,

斷魂春雨思父君。

他鄉寒食堪悲涼,

獨酌清酒過清明。

這是丙申猴年清明節寫的一首追思父親的詩。又一個清明節到了,在這個慎終追遠、緬懷故人的傳統節日裡,這首詩代表了我對父親的無限思念追憶之情。

詩的大意是:上海的春雨像梅雨季節一樣下個不停,紛紛細雨,方知又是清明節了。南國故鄉遠在千里之外,只有遙望故鄉祭拜先父。父親英年早逝,清明孩兒無法上墳祭拜,估計山上的塋冢長滿了荊棘。從小記得父親在世時點點滴滴的事情,一個人坐在堂屋裡常常睹物思人。人世間最悲痛的事莫過於親人的離別,子欲養而親不待,綿綿春雨化作相思淚。身在他鄉,寒食節倍感悲涼,獨酌壺酒,度過一個無限思念和追憶的清明。





杏雅食品


清明時節,思念故人的詩詞和自己有感而發的句子分享下?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每到寒食節前夕,杜牧這首《清明》詩,就會被人反覆吟唱。時至清節,天氣變暖,陽光明媚,空氣清新如野,百花齊放,千草爭翠,鳥語歌唱,萬木綠蔭,生機盎然。這季節也是冷暖氣流頻繁交匯之時,綿綿春雨,紛紛揚揚,連日不開。所以就會出現“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又叫寒食節,民間稱為“鬼節”。每年在清明節前,上墳祭祖的人絡繹不絕。到墳前重添新土,以示這家後繼有人,香火不斷。對中華人脈傳承,起到最要作用。心裡念著故去的親人,就會想到自己現在的責任,維持一脈香火,讓它綿延不斷,教育好子孫後代,生要轟轟烈烈幹事業,去要安然無掛牽,方實現了今生使命。

下面傳詩一首,與友人共討。

清明

七律

清明節日萬古傳,

又至寒食逢雨天。

細雨紛紛煙柳色,

行人絡繹不絕綿。

千紅萬紫春勝處

齊放百花杏桃源。

代代人生無窮盡,

年年歲歲相循環。











微詩陽春白雪


清明時節憶先考

清明又至,魂牽墳塋,雙親仙逝二十有年矣。追憶少年時,家境貧寒生存艱辛,唯家嚴性情豁達,常苦中作樂,隨口吟詩,寥補寂空,家中便有了些笑聲。

而今別夢依稀,舊事不堪回首,憶先考遺詩,得字句全者僅此一首。今逢清明,權作紙錢,告慰先考之靈。

詠春

杏雨濛濛溼耕叟,

清風拂我小橋頭。

頑童爭弄溪底蠏,

紫燕翩翩啄細柳。

浪淘沙· 丙申清明祭

丙申清明返河洛故里祭奠父母,然數年前故里曾有平墳運動,以致孤墳無覓,尋之不得。唯見舊山蒼蒼,白雲悠悠,寥落淒涼,淚溼青衫。填詞以記之。

依稀歸山夢,

淚眼迷濛。

寂落孤墳無覓處,

撒酒荒丘薦仙蹤,

幽草叢叢。

難忘烏鳥情,

轉頭成空。

相見無由陌路遠,

欲訴相思有誰聽,

鷓鴣聲聲。


雙樵\n


下面幾首是個人前兩年寫的,敬請朋友們批評指正!

清明

清塔明燈引歸路,你追我趕競相逐。

大德聖賢指捷徑,深海險山自己度。

莫愁前方多險阻,多少英魂在征途?

古往今來萬千事,身清心明一本書。

既由即在@20180405清明節

(釋義:人生要勤學苦練,不怕困難,勇敢前行……就像聖賢大德們那樣去為了理想而奮鬥,不管有多高明的導師和殊勝的幫助,都要靠自己的努力。當你做到身心清靜,自然水到渠成。不管有多少的事,一本書就足夠記載。所以,不管遇到多少事,就當作是在讀一本書。共勉!)

臨江仙·念師

桃李暢言昨夜雨,

庭前花顫枝傾。

暮雲滿眼盼星星。

東風豈無意?

春日最動情!

江湖飄零誰相忘?

範貽今古獨行。

俠肝義膽且生平。

新節念故人,

追憶在清明。

既由即在@蘇州,20160404。丙申年清明,昨夜還煙雨暮雲,今天日出放晴。院子裡的桃花,經歷了連綿數日的風雨,更加鮮豔奪目。感激春天的風雨,更沉醉在今日的陽光裡。這樣的節氣,目睹眼前的景色,想起了兩個人,曾經像花兒綻放在這美麗的春天裡......雖然已經離去,卻給後人留下珍貴的智慧和財富!

頌介子推

迎春百枝齊歡慶

傲寒一葉自飄零

介子避世傳千載

寒食無煙覓清明

既由即在@蘇州20160401





既由即在


一剪梅//憶雙親

二O一八年清明節

〈一〉

四五年前腸斷聲,嚴父塴殞。

撕肝裂肺動地驚,苦度清貧。

十二喪父憾終生,父愛無影。

寸心緬懷祭祀誠,年年清明。

〈二〉

十三年初鶴駕升,慈母西行。

兒孫欲孝天不等,淚溼衣巾。

厚養薄葬孝老經,醒悟悔恨。

節日回鄉墓園敬,歲歲遵循。

〈三〉

年年今日歲歲情,傳統繼承。

時時不忘誠誠心,追遠感恩。

飲水溯源澤被深,瑤池有靈。

忠孝善德家振興,告慰雙親。

寫在清明節前一天,祭掃父母墓園,有感習作,紀念雙親。45年前吾12歲喪父,13年前的年初慈母西去,雙親不待,思念永恆。高山小路。於麻城市西張店。


高厚銀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一個緬懷先人的日子,註定是一個凝重的日子。在這樣的一個日子裡,掃墓祭祖應該是最普遍的活動吧!說到掃墓,算算日子,我已經十幾年沒回去掃墓了。唉!有點無奈。不過也只能怪自己吧!異鄉漂泊的日子,每到佳節,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家吧!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祭祖追思少一人

在這裡只能竄改一下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以表達我對家的思念之情了。


用故事拼湊人生


清明時節,古人多用詩詞即景抒情,寄託哀思,分享三首,僅供欣賞!

寒  食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遲。

白衫眠古巷,紅索搭高枝。

紗帶生難結,銅釵重欲垂。

斬新衣踏盡,還似去年時。

王建,唐代詩人,詩詞以樂府見長,關心、同情百姓疾苦,與張籍齊名。

 

壬辰寒食

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

更傾寒食淚,欲漲冶城潮。

巾發雪爭出,鏡顏朱早凋。

未知軒冕樂,但欲老漁樵。

作者:王安石  此詩是在去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寧祭奠父親所寫,表達對父親的無限哀思,也抒發自己願作一樵夫的歸隱情懷。

念奴嬌 春情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

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閒滋味。

徵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欄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遊春意,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作者:李清照  這首詞雖不是特意為清明思念古人而寫,但藉助清明時節,寫景抒意,算是致青春的鼻祖了。



家常理短708


《寒食偶感》

春風百里卉花香,車往人來祭祖忙。

嶺畔時聞鞭爆起,冢叢屢見紙飛揚。

碑前久拜先恩重,夢裡深躬孝意長。

淡雨梨花銘夙志,清明處處動柔腸!






攜生活入古韻


喝火令 週年祭父(新韻)

冢嶺悽風緊,清明冷雨淫。意寒心冷腿沉沉。凝望紙香燭火,悲緒早難禁。

去歲離別淚,仍留幾許痕。奈何腸斷氣難勻。夢裡追尋,夢裡問星雲。夢裡幾回相見,幾夜枕溼巾。




聽雨品詩詞


清明時莭刮微風,

亡父地下冷不冷,

不孝孩兒臉帶淚,

此生難報養育恩。

😭😭😭😭😭😭

雙膝跪地叩父靈,

父母帶我陽世中,

不辭辛苦扶養大,

省吃儉用供讀書。

🙏🙏🙏🙏🙏🙏

父母深恩大於天,

他是神來她是仙,

為兒受盡千般苦,

為女受盡萬般難。

🙏🙏🙏🙏🙏🙏

陽世子孫要敬孝,

父母大恩終難報,

二老健在端碗飯,

端杯茶水也心安。

💞💞💞💞💞💞

父母辭世陰界居,

清明時莭墓上祭,

人留子孫草留根,

中華美德要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