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東亞和西亞沒有多少共同點,為什麼要劃為一個洲?

世間萬相歸於空寂


目前我們所知的大陸的劃分是基於地理和文化兩種因素,其中地理因素所佔比重較大。


我們先說大洲劃分的依據,目前我們國家所採用的是七大洲的分類方法,這七大洲從小到大分別是: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這種分類方法目前在主要的英語區國家、部分西歐國家以及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和菲律賓地區使用。大洲的分類中還有六大洲的分類方法(其中又分兩種,可自行查閱),這種分類方法由歐洲大部分國家、俄羅斯和日本採用。還有一種五大洲的分類方法,目前主要是美國在使用。

大陸在地理中的定義是:連續的、巨大的被水體分開的陸地。但這只是大陸的理想定義,實際上我們所熟知的七大洲中,只有南極洲和大洋洲是被水體完全分開。

七大洲的劃分我們現在的解釋是基於德國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Alfred Lothar Wegener)的大陸漂移假說,既地球形成初期,我們現在所見到的七大洲是一個整體,被稱為泛大陸或者岡瓦納大陸,經過漫長的地質板塊運動,才慢慢形成了現在的格局,這種板塊構造運動到現在也沒有停止。據研究表明歐洲大陸與北美大陸正在以每年7釐米的速度分開。

<strong>另外“大陸”不僅僅只是一個地理概念。 對於人類地理學家來說,這個定義也與文化相關。

例如,歐洲和亞洲的大陸實際上是共屬於歐亞大陸,是一個整體。 但在語言和民族文化方面,亞洲和歐洲是截然不同的。 與歐洲各國的文化彼此之間有更多的共同點。 因此,大多數地理學家將歐亞大陸劃分為歐洲和亞洲,這也與歷史上的歐洲中心論有部分原因。 從俄羅斯南部烏拉爾山脈南部到裡海和黑海的一條想象線,將歐洲和亞洲從東西方向一分為二。

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都是對亞洲按照地理和文化進行了更詳細的劃分,類似於歐洲和亞洲的劃分。


漂流的亞特蘭蒂斯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亞洲的東亞和西亞分別都包括那些國家。

亞洲東亞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朝鮮和蒙古,共5個國家;亞洲的西亞包括伊朗、伊拉克、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土耳其、敘利亞、約旦、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巴林、卡塔爾、也門、阿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科威特、黎巴嫩、塞浦路斯、阿富汗,共20個國家。


從現狀來看,亞洲的西亞和北非兩者在氣候、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等方面都很相似,而亞洲的東亞和西亞的確沒有東少共同點,人種和文化都有著很大的差別。

特別是現在日本人和韓國人,他們更願意稱為東亞人,而不在乎是不是亞洲人。

基於歷史的原因,日本和韓國深受漢文化的影響,東亞圈基本是漢文化影響深遠的幾個國家。


也就是說,亞洲與的東亞主要的文明是以華夏文明為主;西亞則是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所處的兩河流域上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兩河文明的發源地。

從文明的源頭上看,東亞和西亞都有著各自自成體系的古老文明。

那麼,區別如此之大的東亞和西亞,為什麼都被劃歸到亞洲這一地裡版圖之內呢?

對此,我們首先要了解的是大洲的劃分更多的是以地理劃分為依據,人為的因素也很大。比如說,亞洲和非洲的分界,就是一條蘇伊士運河;亞歐大陸本來是連接在一塊的,只不過將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作為了分界線之後,就將它們分為了亞洲和歐洲;而其他各洲,則以周圍的海洋作為分界。

總的來說,以地理因素為依據進行大洲的劃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布穀公社


地理學家通常以大陸板塊,海洋,山脈河流等,綜合各種因素來劃分地球上的不同區域。東西亞,還有南亞,都是在亞洲大陸板塊上,亞洲西部以土耳其海峽和伊斯坦布爾運河與歐洲為界,東部以阿拉斯加海峽與美洲為界,南部以埃及蘇伊士運河和紅海與非洲為界,東南部以爪蛙,蘇門答臘等與大洋洲為界。在這個亞洲大陸上,孕育過中華文明,古埃及文明,古阿拉伯文明……各地域各種族各類文化融合發展,經過上下幾千年,形成了我們今天的“亞洲”


龍城往事點滴


應該是以地球的經緯度來歸劃的,但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人類也在不斷的遷移,東亞的文化與經濟與西亞的文化與經濟也發生了不斷的變化吧,我也不懂,





mm4545


地理學家通常以大陸板塊,海洋,山脈河流等,綜合各種因素來劃分地球上的不同區域。


陝西老冰棍


別說一個州了,就是一個小地方,也是三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這麼大的一個州當然各有天壤之別。至於為什麼劃為一個州,那是因為地形相連,你看一下地圖就明白了。


泰山0316171918


各大洲的劃分是按各個大陸的自然形狀由大洋和山脈自然分隔而成,即使亞洲有多個不同的文化區域也不能劃分為不同的洲。


文學經典語錄


基於地理劃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