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的時候聊的很好面試官說幾天後發offer,後來就沒消息了,這是不是企業的套路?

青蛙三太子


這應該不能算是企業的套路,往往是在候選人面試之後出了變故。

因為面試官並沒有必要在面試時用承諾給你發offer這種話來欺騙候選人,即得不償失還會讓人落下口實,完全可以說回家等消息這種常用語。

那麼面試官承諾幾天後發offer但是最終沒了消息,一般有幾種可能性。


這個職位本身發生了變化

由於公司或部門發生了結構調整或職位調整導致這個職位本身發生了變化,比如職位被取消或HC發生了減員,那麼即便之前候選人面試非常符合公司要求,職位匹配度很高,也可能因為這些原因而無法入職。


在你之後的面試者,比你更合適這個職位

這是最普遍的現象,一個好的職位往往有非常多面試者競爭,雖然你的條件很符合這個公司的職位,但也無法預測是否有更優秀更符合的備選人員出現,而擇優錄取永遠是企業面試的第一選擇。


更高層有決策力的領導否了你

這也是很常見的一種情況,因為很多時候面試官都不是擁有最終決策權的那個人,所以他覺得合適的人依舊要上報給他的領導。有些領導比較尊重面試官的判斷,可能就會較少的提出質疑,但有些領導則對用人十分謹慎,會親自綜合分析備選者的各項情況同時聽取面試官對面試過程的分析。這樣,擁有最終決策權的領導會再做一次判斷,如果領導和麵試官得出的結果不同,那肯定備選者也是通不過的。


未泯雙瞳


你好,我就是幹招聘工作的,我可以真切的告訴你,面試官承諾過幾天給你發offer,但後來就沒有消息了,通常情況下不是企業的套路,可能是兩種情況導致了企業沒有兌現承諾,一種是企業有更滿意的人選或者期待後面有更優秀的人選,另一種是你的簡歷被領導否決掉了。我結合我的實際工作經歷,來跟你說一說這個事兒,也許你就更加清楚了。

我在招辦公室文員這個崗位的時候遇到過我說的第一種情況,就是部門領導總覺得文員這個崗位的員工很好招,於是總想找那種“物美價廉”的員工,我有好幾次都確定錄用了人家了,都承諾過給人家發offer的,結果行政部門領導過來跟我說,這個崗位再等等,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人選,搞的我很尷尬。由於先前已經給人家承諾過發offer的,現在取消offer,所以沒辦法只好打電話給人家解釋和道歉。我事後分析了一下,是因為我招的這個文員崗位它不是那種緊急的崗位,說白了就是可有可無的,所以部門領導總是有一種優中選優的思想,總覺得後面能找到一個更滿意的、更優秀的員工,在用人方面總是猶豫不決,所以就會出現面試官承諾錄用但最後卻沒有消息的情況。我覺得你也有可能是這種情況。

我在找技術研發崗位的時候,我面試覺得可以的,都會推薦給部門負責人進行專業的技術面試,也經常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就是部門負責人覺得求職者技術還可以,會同我們人力資源部門承諾錄用。結果按照慣例,把技術研發求職者的簡歷給上面的副總看一看,副總是不參與面試的,由人力資源部和技術部門負責人一起向副總彙報一下我們面試的情況,結果我們都滿意的,副總卻不滿意,然後直接否決掉我們的錄用決定,這也造成了我們承諾的失效。分析的原因就是公司的面試錄用流程存在問題,導致了這種情況的出現。所以你也可能是遇到了這種情況。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吧,當你自我感覺面試很好,面試官對你也滿意,承諾後面會給你發offer,結果一等再等都沒有消息,那麼一定是在企業錄用的環節出了問題,絕不是簡單的套路。因為企業沒必要給求職者設套,把你約過來進行面試甚至是多輪面試,企業方面也耗費了不少的人力、財力和時間成本,能錄用一個人對企業來說才沒有白費功夫,也才是值得的。所以我說面試官承諾過幾天給你發offer,後來就沒有消息了,這不是企業在下套,很可能是錄用環節出了問題。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個人經驗看法,當然不可能全面概括,但我想這樣解釋應該是比較合理的。如果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也可以留言探討。


Sir聊HR


哈哈,我之前也遇到過,很正常,題主不必太在意,說一下可能的幾個原因:

1,您不合適,面試官為了不當場尷尬,所以讓您先回去,等offer,一般三天等不到就是沒戲了,所以在等這個offer的時候,您可以再去多面幾個,提高自己的成功率。

2,您當時合適,但是公司在做招聘的時候,會面試很多候選人,然後來回比對,有的重要崗位還會開會討論,把好幾個合適的候選人放在一起比,最後選一個大家都同意的,您有可能在這個時候落選了。

3,您是合適的,但是他還想多看幾個,所以為了穩住您,讓您等offer。然後果然看到了更合適的,所以也就不聯繫您了。

4,您不合適,面試官口誤,說讓您等通知,說成了等offer,等通知和等offer完全兩碼事兒,面試多的人一聽就能聽出來。

如何判斷自己的面試八九不離十了,

1,安排你見終極老大,聊完之後,就有HR過來和你談薪資,說明您ok了

2,問您體檢等信息,暗示您基本通過,需要準備入職了。

3,問您要背調信息

4,開始和您敲定最快入職時間。

這個時候,讓您回去等offer才是真的。…如果用人部門面試官面完,之後HR讓您回去等通知,而沒有聊別的,基本就掛了。





職場專家


一、不知道你所說的“面試官”是什麼級別?除非是一把手或者老闆本人,否則一般不會有哪個面試官會當面承諾會給你發offer。因為在正規的企業,錄用一個人是要走審批流程的,面試官只能代表個人的意見,薪資、職級都要核定審批。

二、如果是老闆或者單位一把手說會給你發offer,而最終沒有給你發,要麼是後面又發現了更為優秀的候選人,要麼是公司出現了什麼變故,比如遇到困難要縮減成本,或者關係戶要塞一個人過來,這些都很正常。

三、所謂“回去等通知”是大多數正規公司的常規操作,不存在什麼等三天就沒戲的說法。我有一次等了一個月,因為公司肯定要面試很多人,優中選優再考慮性價比,業務部門和人事部門還要協調商量,最終形成一致意見後走審批流程,大公司流程審批節點多,時間長短不一,趕上某個領導忙就有可能耽誤一週,不奇怪。

所以作為求職者,最好不要裸辭,也不要把希望寄託在一家公司上,否則不確定因素太多,自己的心理壓力也會很大。


鍵盤特攻隊



招財喵喵愛招財


經常招聘,所以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

一、其實,這相當於問你“吃了嗎?”這不代表要請你吃飯,只是一句客套話,打個招而已。

二、在招聘中,結束時說一句“過幾天通知”,往往只代表現在不能告訴你,至於是否錄取,誰也保證不了。

三、你遇到這個面試官說“幾天後發offer”,也許也是這樣的客氣話,過幾個發錄取,但不一定是錄取你。。

四、建議,給對方打個電話,無論錄取與否,打個電話又不丟人,比在網上問,內心各種糾結好很多,也簡單很多。


傳媒人張根清


這種事很常見,一般分幾種情況。

一種情況其他答主都說了,就是應付一下,一般都不會當面說對方不行,大家都留些面子嘛。但其實這種情況不太多,一般都是說回去等消息而不是說等offer。

一種就是面試官其實確實覺得你不錯,但是,他沒有最終的用人決定權。

以我自己公司為例,如果我公司要招一個普通員工,部門經理會向HR部門寫要求招人的正式申請文件,經我批准後由HR發佈招聘信息或委託獵頭,在收到簡歷後初步篩選出覺得合適的邀請面試,這種面試一般是需要提出招人申請的部門經理和HR一起來面試的。

然而如果這個部門經理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出席的情況下,一般面試的HR會多選幾個他覺得合適的人選推薦給部門經理,由其最終拍板,這樣必然有部分HR看好但落選的。

一種是HR其實覺得你也不錯,但是他認為的最佳人選入職時間或者說入職與否不確定,那麼他需要備選人員,在最佳人選無法及時入職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入職,所以他一定會先穩住你。

其實如果HR最後和你說等著發offer吧,就說明你表現的不錯,只是還有一些欠缺,找出來改進就OK啦,加油💪⛽️


海外信息小磚家


首先很反感用“套路”這類的詞彙來推測自己不明白的事物,本是一件簡單的事,卻引得很多人以為我們生活在充滿套路的社會中。

面試結束,對方明確了過幾天發Offer,這話不是隨便說的。如果沒看上你又礙於面試子會說:你回去等消息我們面試還沒結束。

你可以重複確認一下發Offer的時間,並保持聯繫渠道,如果的確是你很想得到的一個工作,你可以當面表明:我很想得到這個工作,在得到Offer之前不會考慮別的。

到了承諾的時間沒見Offer,你可以打電話過去詢問。如果對方卻有變化不會聘用你了,也會在電話裡明確的告訴你免得你再等。

當然作為用人單位,理應對承諾過但又發生變化的人選主動通知致歉才對。


無人駕駛的地盤


我個人覺得,不是套路,是企業文化不好或是人力的失職。


對於題主所說的類似情況的套路,正常情況下都不會給出明確的答覆,而是給一個諸如“你的情況我們瞭解了,感謝你能來面試本公司,我們會就你的表現進行慎重的考慮,一旦有了結果會第一時間通知你”之類的折中性的評語,這樣既尊重了對方的世間,又給了自己迴旋的餘地。


絕對不是說好了給offer後來就不理了,這種舉動對於任何負責任的公司,都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道理很簡單,你可以因為種種原因不錄取面試者,但你說了給offer又不給,連個解釋和電話都不給,這就是欺負人啊。


你這麼嘴裡跑火車的一弄,害人害己,面試者會到處說你們這家公司欺負人,不靠譜,別去面試,身為公司的人力,花了公司的資源面試不到人不說,還因為自己的輕率言行給公司惹來非議,套路也不是這麼玩的啊大爺。


所以,第一種情況是人力個人比較衝動,在沒有請示上級進行充分考慮的前提下(因為人力通常只負責第一輪,第二輪及後面的輪次需要有部門經理的介入),自作主張武斷給出了答覆,結果公司上級沒有買他的帳,不得已心虛只好不搭理面試者,這屬於人力自己的過失。


第二種情況是,面試官都肯定面試者的表現,但後面遇到特殊情況,比如位子被截流,或者臨時有變化不得不改主意等等,但有意不及時通知面試者的,也屬於企業文化存在一定的問題。因為這種言行的背後是一種傲慢,即我們可以不把你當回事。如果對於未來潛在的同事,且表現優異受到面試官認可的求職者都這個態度,公司文化可想而知,這樣的公司,不去也罷。


還有一種情況,沒有之前的嚴重,那就是可能是招人過程中出現了些小問題,無意中拖慢了招人的節奏,人力還來不及通知面試者。這種情況屬於正常範疇,因為每個公司招人有自己的時長,有些大公司招個人可以一週就招到,也可以拖幾個月,不能說他們是故意的。


其實題主用套路來形容這種大概率失當之舉不太合適,我傾向於認為,套路也不是這麼玩的,這就是失誤。而做為求職者,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打電話問,有理有據有節,不要一上來就責問對方怎麼不守信用,就說自己對職位非常感興趣,很看重這次機會,現在想了解一下自己的求職申請的進度。這樣,不管結果如何,你作為一個求職者的本分,是盡到了。


大蔥侃侃侃


是的,就是套路。

除非表現太爛,否則當面拒絕總是蠻難堪吧。何況有些人當面拒絕還會繼續糾纏,HR也沒時間應付這些事情。大家互相給個面子,和平再見。

也有可能當時覺得你可以,事後一整理,發現還有比你更合適的。

總之,除非特別告訴你時間,如果一兩個禮拜沒有消息,就另謀出路吧。反正都是雙向的,你也不會他一句話就別的地方不去面試了對嗎?

喜歡我的回答的話,可以關注我(公眾號與頭條同號)。以後就能在提問中直接點名我回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