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的房價會漲到多高?你怎麼看?

煮酒話青史


房價的高低離不開一個關鍵因素人口

看過我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鄭州是一座以年平均15萬左右的人口淨流入的城市,在全國範圍來人口流入人口數量都算不錯。城市的發展總有到頭的時候,起碼一點城區面積就會限制鄭州未來的發展空間。那麼未來鄭州會容納多少人口,就成為鄭州房價能夠上漲到何時的關鍵因素。

第一、到2035年鄭州市常住人口要達到1350萬的目標,還有350萬的差距。根據2017年2月7日,鄭州市政府正式公佈《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17-2035年)》中制定的發展目標來看,鄭州要在2035年,鄭州GDP總量達到3萬億元、人均GDP達到22萬元,人口規模達到1350萬人;根據2018年的公佈的數據顯示鄭州人口數量已經破千萬,目前尚有350萬的差距,也就意味著未來鄭州的房價還有很大上漲空間。

第二、以350萬的潛在住宅需求,會對鄭州房價有多少影響力?我們進行簡單計算。假如我們以350萬人口人均購房面積在35平米來計算,那麼潛在的商品房需求為12250萬平方米。而鄭州目前的年住宅銷售面積為2000萬方左右,也就是說按照目前的建房速度達到2035年的1350萬人口住宅需求也就是差不多6年時間左右。

第三、按照過去兩年鄭州6.5%左右的房價上漲速度來計算,加上其他政策因素等我們按照年10%的增速來看,6年後鄭州房價應該達到2.2萬元/平米左右(截止2018年鄭州房價均價為1.35萬元/平米)。因為這是均價房價,肯定就會有區域差異,在鄭州主城區的房價未來達到3萬左右很正常,郊縣和周邊房價達到1.5萬左右也是大概率事件。

上面我們通過簡單的數學計算預估了下6年後鄭州房價會達到的水平,但是實際情況會如何?幾點愚見:

第一、長期來看個人覺得鄭州房子至少還有5-10年的上漲空間。房地產行業的拐點有沒有到來不知道,但是在產業轉型沒有完成之前個人覺得政府捨棄房地產的概率不大。按照一般行業規律來看房地產在一二線城市也就差不多10年左右的黃金時期,鄭州作為其中之一肯定會隨著這波房價行情穩步上漲。

第二、地方對於房地產的依賴度關鍵取決於產業轉型升級情況。記得之前做過一個數據,鄭州經濟增長對於房地產的依賴度大概有35%左右。這個比例是相當高了,但是介於鄭州這幾年一直在進行產業升級,在生物醫藥、金融業、高端服務業、現代設備製造、新能源等產業上進行佈局和發力,或許未來會有不錯效果,但是個人覺得至少還得有5年時間。這也就意味著鄭州房地產至少還有5年的上漲空間。

第三、鄭州房價未來持續保持在一線城市房價的30%以下是大概率事件。以目前為例,北京、上海等地的房價均價早已破5萬,鄭州如今的房價為一線房價的24%左右,根據我國城市發展規律大者恆大的原則,鄭州房價未來還將持續維持一線城市25%左右的水平。因為房價過高後的代價就是鄭州對於人才、產業、資本的吸引力會削弱很多。

綜上,個人覺得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未來鄭州房價漲到均價2.2萬左右是大概率事件。究竟這個價位是不是最高,個人不敢判斷,等時間來證明吧。各位覺得呢?歡迎關心鄭州房產的朋友積極留言、點贊、關注、轉評哦。


勇勇曉談壹貳叄


記得2006年的時候鄭州市內房價基本都在2000多一平,當時在校外找的兼職工作一月不到一千塊錢。不過也沒有買房的概念,直到畢業時跟當時的公司老闆一起去鄭東新區辦事,他指著遠處的一棟高樓說,我在這裡買了三套房3000多一平,我還想再買幾套!我在心裡直犯嘀咕,神經病吧,這荒郊野外的晚上出來連個人都沒有。當時東區號稱中國最大的鬼城,而今房價已漲至2萬一平起。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所在的位置決定了你的眼光和格局。

真正讓我對房子對房價有切身體會的是2008年,此時已經畢業兩年,我和女朋友曾在一年多的時間搬了三次家,每搬次家都體會一次人情冷暖實在是覺得夠了。特別是騎著自行車帶著女朋友走在燈火輝煌的街頭,看著家家戶戶透出的燈光,感嘆這麼多的房子什麼時候能有屬於自己的一個家。這一年房價經歷了一波翻倍已4000多一平。

此時的房價對當時的我已經高不可攀,夢想著房價能夠下跌,市場上也不乏唱空者高喊三年不買房,房子必跌到2000一平等等。因為我們是剛需為了在鄭州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在父母的資助下,掏空了所有的積蓄,終於在2010年上車了,彼時房價5100一平。當房貸下來還月供的時候真的是欲哭無淚,每月要還2500元,經常讓我感到生無可戀。

轉眼以至2019年,當時倍感壓力的月供已經不再是壓力,對房價的認識也有了更多的理解,不再抱怨社會不公,抱怨房價太高,抱怨生不逢時。為了以後父母能夠有地方住,在2015年入手了第二套房,彼時房價8500元一平,月供3300元。

我不是經濟學家,也不是地產從業者,更不是能洞悉十年甚至二十年城市擴張的操盤者。我只能從自身的經歷告訴大家,鄭州是在不斷髮展的,從十幾年前的三環外光禿禿變成現在四環外高樓林立,從當時400萬人到現在的1000萬人,如果你還繼續看好這個城市,想在這個城市立足,給老婆孩子一個家,那麼買房是你唯一的選擇!這個真的耽擱不起,彼時2019年3月,鄭州已是國家中心城市,彼時房價已至15000一平,北龍湖40000一平。未來能漲至多高真的不知道,這關乎我們所處的位置和我們的格局!此時我想起了我的第一個老闆,他應該已經財務自由了吧!





煮酒話青史



先來看看鄭州主城區房價的波峰和波谷,波谷是高新區雙湖科技城華潤悅景灣均價1.1萬/㎡,波峰是北龍湖融創壹號院和金茂府,樓王大概13萬/㎡。


1、波谷


華潤悅景灣位於紅梅街南、紅松路西,佔地42畝,容積率大於1.0,小於3.0,建築密度小於20%,建築高度小於100,綠地率大於30%,單價830萬/畝,樓面價4150元/㎡。


華潤悅景灣一共規劃7棟樓,總共840戶,一共有三種戶型78㎡、95㎡、115㎡,目前是鄭州最低的均價,只要1.1萬/㎡。



2、波峰


鄭州房價的制高點在北龍湖,北龍湖房價制高點是融創中原壹號院和金茂府,樓王在13萬-14萬/㎡。


以融創中原壹號院為例:


2016年8月18日,融創以總價25.54億元拿下北龍湖的13號地,總共佔地約70.34畝,單價3630萬元/畝,樓面價3.63萬元/㎡。


融創中原壹號院佔地70畝、容積率1.49、規劃20棟住宅、全部是5-6層,洋房的標準層高為3.3米,首層層高為3.5米,頂層為3.8米,規劃四種戶型191㎡、215㎡、249㎡、319㎡,一共是324套房子。



3、各區域均價



惠濟區均價14000元/㎡,金水區17000元/㎡,高新區13500元/㎡,中原區14000元/㎡,二七區13000元/㎡,管城區14000元/㎡,經開區17000元/㎡,鄭東新區24000元/㎡。


鄭州房價的大致區間就出來了,從1.1萬/㎡-13萬/㎡都有,集中度最高的在1.4萬/㎡-1.6萬/㎡。


4、鄭州的房價到底漲勢如何



如上圖所示,統計的是從2005年-2018年鄭州房價的走勢,2005年鄭州住宅均價3000元/㎡,到了2018年均價變成13500元/㎡,平均每年增幅約12%,也就是6年房價會翻一番。


結論:


1、目前鄭州主城區最高價約13萬,最低價1.1萬/㎡。


2、鄭州主流的價格集中在1.4-1.6萬/㎡。


3、按照過往的經驗,房價大概會6年翻一番。


地產演繹


鄭州的房價上漲經過了幾個階段:在東區開發前鄭州的房價並不是人們熱議的話題;在二十年前的世紀之交,當時鄭州的均價僅2000元,炒房團已經露頭;在二十年到十年前是鄭州房子炒的最厲害的時候,當時貸款借錢買房、囤房的大量出現;在2011年鄭州首次推出限購令,到2014年取消這段時間房價趨於平穩;在2016年鄭州重啟升級了限購令使樓市再次遇冷,去年出現了降價的情況。

從鄭州近幾十年的經驗來看,房價是一直在上漲的,並且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人口的增多,在未來鄭州的房價也很難走向下坡路。但鄭州同時也沒有放任房價肆意上漲,而是在必要的時候限購,給過熱的樓市潑一潑涼水。

因此我認為鄭州現在對於房價已經是理性的控制,所以房價在未來會跟著鄭州城市的進步來上漲,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至於究竟能夠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就要看人們的收入會達到一個怎樣的水平了。

我是海域藍豚,持續更新更多本地問答,喜歡請加關注,歡迎評論點贊,謝謝!


河南這些事兒


目前水平無大發展了,市區估計均價保持1.5萬,郊區保持一萬平穩。

1.鄭州無好的產業,從業者普遍收入不高,主要集中在低端產業和商貿物流產業,新興產業培育不足。

2.人口流入吸引力不足,由於產業問題導致流入人口資質差,主要是生產線,加工製造,運輸及建築從業者。

3.固定資產投入潛力不足,近幾年主要得益中央大力支持,主要LI總大力支持,咱固投增長特別快,這在未來幾年任期到了會極速下滑


wu2014


買房長期看環境,中期看經濟,短期看收入!

鄭州這三點都不達標,就沒有長期投資的潛力,只能見好就收,不值得長期擁有。

環境對買房的人很重要,三亞房子才被全中國的富人喜歡,老了可以去療養。

經濟增長潛力對“炒房者”很重要,杭州因為要做世界“數字之城”,就有很多投資者願去“挖礦”,去年賣地收入就超過上海深圳相加總和。

杭州就因為環境和經濟達標,才被投資者追捧,房價才有上漲的空間。

鄭州民營經濟不發達,又沒什麼高新企業,市民收入主要靠傳統產業,未來加薪空間不大,也就無法維持高房價。


光芒萬丈34957


從常識上來看,結合收入情況,比如人均月收入5000元的話,普通住宅的房價在萬元以上就是比較高的了,僅從購買力來看是這樣子的,還要看當地的外來人流量如何,在沒有外來人流量的地方,房價高企就是個笑話,在外來人流量特別大的地方,在一定時間內房價高企就很正常,漲上天也是有的😎,不過,之後呢……;

從當地人均住宅平方來看,這個看不到,一般地方上不會公佈這個真實數據的,包括空置率也不會公佈的,居民戶數和住房套數的比例也不會公佈,這些數據都不知道,就自己衡量一下吧,很抱歉,幫不到你。



華標3


鄭州的房價會漲到多高?問題有漏洞,市區?郊區?北龍湖?東區?均價還是最高能到多高?我暫且理解為市區三環內一般區域均價以後幾年大致會漲到多高。

1,影響房價構成大致分為,人口,土地,經濟發達程度,政治地位,金融工具和行業發展政策。

2,人口就不說了,厚重河南過億的人口是單核鄭州房價最傲嬌的支撐。周邊的那誰誰誰都比不了。棚戶區大規模改造進入尾聲,土地越來越稀缺。鄭州

3,鄭州gdp剛剛過萬億,產業集群效果經過幾年的運作已經顯現。

4,新一線,國家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唯一老大。航空港,自貿區。各種政治地位加持,輻射力和影響力逐步放大。

5,目前限購限購政策和金融成本的增加,短期形成價格低谷,是有資格剛需上車的好時機,

綜上,一旦政策鬆綁,房價必然步入上漲通道,但不會大幅上漲,二是溫和緩慢的,而且長期來看,都會處於上漲通道中。具體房價5年後2.5--3萬可期。

說句題外話,20年後的房價我賭白菜價。到時候會像美國日本這樣非常穩定的低價!


力橙財經


先看看鄭州市的基本情況,鄭州是一個內陸大城市,與沿海城市相比沒有發達的工業,是一個商業貿易比較發達的城市,居住人口多,這是城市發展的一大優勢。2018年發佈的人口統計數據表明,鄭州市常住人口數量超過一千萬,因此也邁進了特超大城市之列,這是不是一個好消息。

支撐城市房價走勢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人口數量,二是真實的購買力。鄭州的人口數量自然不必多說,千萬人口數對於推動房價來說不費吹灰之力,放眼全國沒有幾個千萬級大城市,據說鄭州已列入一線城市。至於購買力主要看收入與房價比了,鄭州的平均工資和房價又是多少?

看看鄭州2019年1月公佈的數據,2018年鄭州平均工資為6323元,看到這個數字,相信有很多人會說又拉後腿了,有沒有水分暫先不說。鄭州二手房均價為14664元/㎡,二手房價格最能反映真實樓市行情,鄭州人均居住建築面積為38.3平米。

按以上數據來預算買一套房子要花多少錢,按三口之家來算,需要購買115平米的房子,支付房款為168萬元。如果首付50萬,那麼月供就6959元。先不說首付如何解決,光每月的工資不吃不喝都不夠還月供的,你說房價高不高。一般來說,房價不超過工資的兩倍,還是有承受力的。

鄭州人口雖多,主要是河南本省地級市人口向省會城市集中的結果,外省市人口占比很小,也就是說沒有外來人口的購房需求,只靠本省內流動人口購房的需求潛力有限,目前的房價就已經高了。如果房子的定位是面向平民的,平均工資並不能反映真實的平民收入,可能真實收入會更低,房子不降價還真買不起。


春雨來早


很抱歉,最終的價格誰也說不準,目前能說出來具體的我覺得都是不負責任的說法。因為決定最終房價的因素很多,除了常見的大致能接受理解到的地皮,材料人工等還有國家政策,通貨膨脹等因素,但更多的人只會考慮表面或者片面情況。現在人的基本觀念都是村裡鎮裡往城裡跑,地市往省會等大城市跑,無論承認不承認,大致趨勢還是這樣,政府不是傻子,目前鄭州城市框架拉的還是很大的,裡面是需要人口來填充的,真達不到政府還是會運用政策來引流的,包括河南有個很大優勢就是人口紅利,價格跌是不可能的。

還有點我想說的就是,除非投資,如果剛需或者置換,你該買還是買,畢竟是住的,當下買當下值,如果你考慮的太多,最終受傷的肯定是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