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出臺電動車新國標,光限重量、限速度,能從根本上解決道路交通安全嗎?

60953443112


題主您好! 這個問題的答案明顯是否定的,就好比是因噎廢食,搞錯了主要矛盾,電動車道路安全,到底是車的錯還是人的錯呢? 毫無疑問:根本原因還是人的問題,不遵守交通規則,同時也缺乏相應的安全教育。

據統計,每年因為意外導致死亡的人數高達300萬以上,很多情況是,這些的安全意識淡泊,有走路摔死的,有溜冰撞死的,還有下河游泳淹死的,難道說,為了提高安全性,降低事故發生,不讓老百姓走路,河水太深,不利於安全,要把河水抽乾才安全,顯然這都是不成立的,哪怕電動自行車的重量低於55公斤,時速25km/h以下,車子做的更小,也會有人鋌而走險,不遵守交通法規而導致事故的發生。安全性好不好與交通工具的大小,尺寸,快慢都沒有太大的關係,根本上還是人的原因。

主要做好以下幾個點:

1.不要執著於電動自行車的外觀,重量怎麼樣,而重點應該在產品製作的安全性上多花功夫,避免假冒偽劣的產品流入市場,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工藝。加大生產段的規範和管理。

2.重點應該放在人的安全意識教育的培訓上,從小就要把電動自行車安全教育知識寫入課本,並作為期末的考核項目,同時駕駛人在上路前應取得相應的交通法規常識考核。

3.加大對電動自行車違法人的處罰力度,提升其違法的成本,電動車跟汽車一樣施行掛牌登記,電子探頭可以拍的到,同時汽車同等的處罰力度。


車圈說車


先不說電動車怎麼樣,有些人走路都不去看路,而是看手機,有一次,我看見一個人就是這樣在我的車子旁邊過馬路,我趕緊停車,結果,兩秒鐘以後,他還是爬在我車頭上了,然後靦腆的笑了笑,離開了。這樣的人,如果讓他推一個嬰兒車,照樣會鑽到汽車底下去的,會掉河裡去。所以,根本原因不是車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優勝劣汰,永遠是一個真理,這就是很多人意外死亡的原因。不是有一個視頻是這樣的,一大幫人在河灘裡嬉戲,結果,發洪水了,其他人都趕緊跑到幾步遠的河邊,有五個人選擇了站在一塊大石頭上,結果,水越來越大,這五個人就幾分鐘時間,漂到了另一個世界。他們跑的慢嗎?不是的,他們五個人後面還有人慢慢的跑到了河邊,卻相安無事。所以,有時候就是一念之差害死了自己。家長要經常教育孩子,在方方面面都要注意安全,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就很少出事。現在很多家長小時候都沒有受到父母的安全教育,所以,下一代出事的概率更高。


xa飛翔


電動車新國標,或許能有限減少道路交通事故,但是從根本上來講,並不在電動車本身,而在於對騎行者的交通安全意識教育,和整治交通違章處罰上下功夫。為什麼這樣說呢,下面我結合一個事例來講一講。

大家都清楚連雲港這個城市,自從近兩年對交通違章新規的實施以來,不管是機動車,還是電動車交通違章現象明顯減少,並且出現了城市交通新景象。如在人行橫道前,機動車必須要等待路人通行,包括電動車也一樣,車讓人屬於主動禮讓為先,這樣就減少了交通意外事故的發生。

為什麼連雲港並沒有從解決電動車重量和限速著手,而從根本上改善了交通安全問題呢,其實恰運用的是逆向思維,即優先考慮從下重手懲罰違章者,不管是機動車,還是電動車,亦或是行人。誰違反交通規則,懲罰直接兌現。

因此,對於電動車管理出臺新國標,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只有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意識教育,加重對不遵守交通規則的懲罰力度,從根本上讓人們在出行時顧忌到一旦違規後果的嚴重性,才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寒石冷月


治標不治本。想法是美好的,我對電動車實行國標,進行了限制,但是現實是殘酷的,不要一發生跟電動車有關的交通事故,就把責任全部推到電動車身上,騎車的人呢?不知道誰曾經說過,武器是否先進不重要,關鍵是使用它的人,這句話用在電動車身上也頗為貼切,固然,電動車速度過快,容易發生車禍,但是電動車高速化也是因為有了市場的需求才產生的,電壓從24伏到現在的72伏甚至更大,電機功率也越來越大,速度就越來越快,我記得才買電動車的時候是24伏的一輛自行車樣的電動車,速度也僅比自行車快不了多少,只是比自行車省點力氣。國家出臺了國標限制電動車,但是對騎車的人呢,男女老少都在騎電動車,年齡各層次的都有,而往往發生車禍的都是一切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闖紅燈,在機動車道上騎行,要想治本,就必須一方面要加強交通法規的宣傳,這在我國是非常非常欠缺的,幾乎交通規則的宣傳是沒有的,或者走走過場,另一方面要加大違法成本,交通違法了,重罰,讓違法的人不敢違法。所以說,限制電動車不如展開制本的工作。


孤峰之狼


電動車新國標反倒會造成騎行的不安全,什麼狗屁磚家,制定的危險標準。

1.車的重量限制了車架的質量。

2.腳踏板擋住了落腳點,停車和啟動時打腳,影響騎行安全。

3.電機限制了動力,導致無法按預料時間啟動,影響正常的走位判斷,導致不必要的交通危險。

解決電動車交通事故的關鍵應在以下幾點:

1.提高電動車的機械性能,穩定行駛的車架標準,液壓減震、真空胎、大輪寬、好油碟,確保騎行穩定、剎車距離短,電動車必須能平穩的瞬時啟動瞬時剎停,這是電動車能不能騎的最基本的要求。

2.強制安裝行車燈,確保行車安全的夜燈、剎車燈和轉向燈,騎行過程中大家都是通過行車燈來預判騎車人的下一步行為的,連個燈都沒有再等發現問題時就已經撞上了,所以行車燈是電動車上路的最低要求。

3.電動車騎行通道應保持暢通,汽車、行人、非機動車各行其道不要越界,只要不越界肯定不會有交通事故發生,關鍵現在那還有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出了事都是他媽的行人和騎車人受傷,開汽車的頂多傷點漆,只有腦殼被門夾了才會去撞車,絕大部分都是被逼上的機動車道,再加上磚家定的新國標電動車漂移又剎不住,才交通事故頻頻。

4.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還是必須要遵守的,現在過個路口真心不容易,汽車是川流不息呀,不是左轉就是右轉還加直行,小孩過馬路必須牽著,一不留神就可能出事。


用戶6008675405


這個很扯淡!西安市為了防止霧霾和擁堵出臺了常年限號政策,電動車本來就承擔著經濟發展重要的橋樑作用,你竟然跟我說要規範用電動車,而且,超過25公里就屬於機動車,你這是腦抽麼 ? 不說別的,西安市電動車體量巨大,而且都還是社會基層人員使用,你就比如送快遞的,搞維修售後的,本來給政府或者企業服務,路上用時40分鐘,你限制25公里,好,按你說的來,路上就要用1個多小時,這就大大降低了企業和政府的辦事效率,如何快速發展 ? 再者說了,你讓淘汰電動車,闊以,比如4.15日換車牌子,電動車生產企業生產完後車架號各類手續上報給政府,流程要走半年吧,電動車牌在這半年空間內,有發票上不了牌,整天被交警查,怎麼辦?4.15之前還得上新綠牌,你說這半年新牌子都掛不上,我怎麼給你看牌子 ? 光看發票還不行。。。所以說電動車限制,還是要聽聽人民的意見,所謂的磚家提出的意見,你們一拍腦門就執行,說真的,蝴蝶效應在後頭!


王濤118430491


限速,限重量都與交通規則沒有什麼關係。越是限速越是增加出行成本。限速的同時只會讓你跑的慢,但是慢不代表就安全。規範超標電動車才是最重要的。國家應當自民眾買入電動車的時候就應當規範,或者是必須取得電動車駕駛證的人才能購買超標電動車和上牌,且一個人的電動車駕駛證只能給一輛車上牌。而這種限速限重量的電動車因為重量輕,就會有剎車剎不住的弊端。就算是大家都必須買限速限重量的電動車,也會有人去改裝,現在科學技術這麼發達又不是造原子彈,普通老百姓造不出來的。換一個控制器就能解決問題,外形還是限速的車,可實際早已超出限速的標準了,而更大的隱患是更不容易剎車,造成的交通事故或許會更多。

所以新的規範實施後,我不看好。因為這個規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治標不治本。


吐魯番冰粉


我們分析的再好,說的再有理“沒有專家"一拍腦袋說出來的話好使,大都知道不管汽車也好,摩托車也好重量越大穩定性越好,可是現卻限定車55公斤以下,速度25㎞/h以下請“專家”老爺們你們騎過車嗎?,有專家還說不行坐公交專家老爺們你們可知道有地方還不通公交呢?就拿我上班的方來說有公交沒有,但是一個小時一個班次晚18:00時後就沒車了,在我眼裡你們就那歷史上說出“何不吃肉粥"的晉惠帝沒什麼二樣,在你們眼裡所有問題都是車的問題,但在我這群百姓眼中所有的問題都是人的問題


苗欣雨66780575


關於電動車新國標實施規定

2018年5月由工業和信息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以及公安部聯合下發。要求整改電動車超標超速影響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多事故的慘痛教訓、損失。

我是在杭州市中心工作,住在筧橋,據統計交通事是1200起,直接造成250餘人死亡,這麼算那整個杭州市由電動車引發事故的肯定不止1200次,其他我不知道,我就說說我上班線路,以筧橋機場路出發為主,交叉經過同協路路口,開創路路口,德勝路路口,秋石快速路橋下路口、天城路路口,到凱旋路這邊路口,闖紅燈幾乎佔80%,平均一個星期我看到的就3-4次電動車與機動車碰撞一起的,都是因為闖紅燈,而且這條路的主要人員全是農民工外地人為主,缺少交通安全意識,不熟悉法規制度,還有就是房價高租的遠上班就遠那就得趕時間。

我想說一方面電動車快是一個原因,但是人才是最重點,有句話說的好,人倒黴的時候喝水還能塞牙縫!真要死誰也攔不住。

如果光靠改版電動車肯定沒有用,我認為還得配合個人信用度,網上登記備案,對闖紅燈者不光是罰款,應該進行三部劇。 第一次:警告教育,並記錄在案

第二次罰款,記錄在案說明第三次在記錄那麼個人列入信用黑名單不能辦理哪些相關事項,比如不能做高鐵辦理銀行卡等等,下手要狠不狠老百姓不長記性,再一個國家要考慮電動車多瞭如何緩解交通擁堵,讓老百姓安全到家吃飯休息


人去樓空的故鄉


這個問題是個綜合多種因素組成的。

1、目前電動廠家的市場加速發展,因為老百姓需要這種交通工具,電動車的優勢就是方便,快捷,經濟實惠,老百姓容易接收的產品。

2、規範電動車市場,關係到安全隱患,普及老百姓的交通知識應該的。

3、電動車國標制定,那些是因地制宜的適合實際情況,比如,電動車的重量和電池的續航量的關係,騎電動車目的就是適合距離遠的人群,但電池的續航和電池多少有關,續航量大,車的重量就會加重,車的框架也就加大,規定車的重量到底多少最合適,鋁酸電池和鋰電池在重量上就區別大,廠家在生產電動車的時候就要考慮電池的成本和重量,才能控制符合規範的電動車,而且不是隻管生產電動車,不管價格佔市場的優勢。

4、生產廠家把好規範的電動車出廠,銷售市場需要監管部門管理好達標的電動車出售,交通安全監管部門多做安全宣傳,讓大家都規範安全意思,這樣才能做到出行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