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電動三四輪車不能進縣城了,對此你怎麼看?

豐縣貼吧


據我所知,在我們當地有些區市從前年開始就禁止電動三輪車上路了,不僅僅是不能進城的問題,而且農村的電動三輪四輪車也都不允許在路上跑了,一時間城市鄉村的街道和路口,都豎滿了禁止電動車的標識標語。當然,也不是全面禁止,而是有條件的放開,必須要辦理與動力相關的證件才可以,另外對不符合要求的必須強制上交,給予部分補貼。

在規定出臺之後,也掀起來一陣查扣之風,本來是想強化制約電動三輪四輪現象,到頭來引起老百姓很大的意見。一年過去了,我看到根本沒有任何效果,城市大路鄉村小道上,電動三輪四輪依然大行其市不亦樂乎,事實證明,一陣風颳過之後濤聲依舊依然故我。

電動三輪四輪車在縣城和農村是非常普遍的問題,管理上難度很大,如果單純靠堵的方式來管,起不到多大作用,反倒會適得其反,必須要依據現實進行疏導緩解。比如有些地方實行時間限行調節,由寬鬆逐步趨緊約束,如果一刀切的話,必然會引起反彈,影響到日常的出行和生活。

再者,電動三輪四輪車的存在,根源的問題在於上游,既然生產廠家是合法生產,合法進入市場,而又沒有對購買者進行限制,等到老百姓買回來之後再去限制,那麼有意見也就很正常了。


元芳有看法


我家就在電動三輪車生產基地徐州豐縣,目前徐州豐縣電動三輪也是不可以進城得,存在就是合理得,過去電動三輪確實提高了小縣城局部得人員流動性,為什麼會禁止進城有幾點三輪車得使用者沒有做到。

第一.騎三輪電動車得老年人居多,老年人過紅綠燈不看等,也不走自己該走得車道,只能停在最前面等,後面開車遵守規則得怎麼走呢。

第二.因為電動三輪不遵守交通規則侵犯了遵守規則得利益,出了事故,騎電車得老年人地上一趟,開車得全賠了,社會得公平公正在哪。

第三.市容市貌問題,規則都不遵守得居民怎麼可能這座城市是文明城市呢。

第四.道路得擁擠,導致政府不斷地在修路,擴路,但是還是不夠,只能學習大城市限行,電動車限行,以後汽車增加到一定程度也會限行。

第五.電動三輪車得質量層次不齊,也有很多不限速得,跑得哇哇快。事故率增高。

第六電動車生產行業需要整頓,從終端和環保端得整頓。

第七.電動三輪車私自改裝裝著煤氣在路邊做起了生意,管理起來困難。










牛蛙君娛樂傳媒


我個人認為電動三輪車的存在是利大於弊的,我家農村,在村裡家家都有電動三輪車,農民用它拉莊稼,趕集買賣農產品,非常方便,省了不少力氣,是農民的好幫手

回想以前沒有電動車的時候,人們騎自行車走路出門,種地用牛馬,那時效率多低

耍說電動車違反交規,這也是有的,但不能因為這點原因就限制電動車的出行,那用電還能電死人呢,也沒見誰怕電死就不用電。高速路上,沒電動車,但車禍也不少,不能因噎廢食,

再說騎電動車的都是弱勢群體,沒錢,有誰見過身價過億的人騎電動車了,不能不給老百姓活路啊,適當引導才是正道啊


墮落凡間


對這種做法我只想說兩句話:



第一、這顯然是有些部門圖省事、圖簡單的做法。無論是電動三輪車,還是四輪車,都應該是國家和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批准生產的。也就是說,這些交通運輸工具都是合法合規的產品或商品。既然是合法合規的交通運輸工具,又經過了相關部門的行駛證件辦理。那麼,有些部門以所謂的“整治專項行動”為由,就把這些合法合規的運輸工具限制在縣城或市區通行,顯然是圖簡單省事的做法。說到底,這就是有關部門“一限了之,啥事沒有”!

第二、這是影響人流、物流、資金流的做法,進而會影響到經濟的正常運行和發展。你不讓這些三輪車等交通工具進縣城,農民們就無法把農產品運輸到縣城來進行買賣,就無法使很多商品進行流通,就限制了人員的流動。說到底,就是限制了經濟的正常運轉和發展。


潤友


現在配送行業在哪裡都很發達,如果配送行業沒有了電動車三輪車的存在根本應付不了客戶的需求,快遞不再是以快聞名,我們也享受不到又快又便宜的配送服務。電動三四輪車購買成本低和使用成本底的特點,正是底層老百姓需要的交通工具。也正是電動三四輪車這樣的特點,給城市帶來諸多麻煩,頻頻有新聞報道哪裡哪裡的電動三四輪車又出交通事故了,這些事故的發生追根究底大部分是電動四三輪車車主不遵守交通規則導致,因為大部分電動三四輪車沒有交通意識。



最後我提一下我個人對這件事的觀點:電動四三輪車可以不可以進縣城?當然肯定可以,前提是城市管理者可以給每一輛電動車辦理相應車輛手續和每一位電動車車主學習交通意識,也可以限制每一個家庭和企業購買電動車的名額,這樣一來,可以有效的減少事故的發生和交通難管理等問題,老百姓的生活也沒帶來影響,交通意識也高了,皆大歡喜。 謝謝閱讀!我是機械派,一位有態度的機械技術派。


機械派工作室


豐縣將在11月16日開始對三小車輛進行綜合整治,大多數人報以支持,但也有很多人覺得這種一刀切的做法有失偏頗。個人認為:由於很多駕駛低速電動車的人都沒有經過駕駛技能培訓及法規的學習,再加上有些三輪車的質量較差,因此,在路面上造成了不少交通事故。而正是因為沒有牌照,還有不少肇事逃逸的惡性案件。

在豐縣隨處可見三小車輛闖紅燈、逆向行駛、亂穿馬路等違法行為,還有很多車主將車子開在機動車道上,這些人安全意識薄弱,交警也進行過專項行動,但是,收效並不明顯,執法上也存在尷尬之處。


電動三四輪車一方面解決了部分人群的出行需求和運輸需要,另一方面,部分生產企業未經許可進行生產,產品安全性能低、質量差,大多無證無照,這種無序發展擾亂了正常交通秩序,影響道路交通安全。

雖然三小車輛方便了出行,有不小的市場需求,但這並不能掩蓋它存在的諸多問題。沒標準沒規範沒監管,野蠻生長,除了不能保證自身安全外,也嚴重威脅其他車輛和交通參與者的安全。


三小車輛整治勢在必行,但一刀切的做法有點不合適,禁行範圍是否可以縮小,慢慢適應後再擴大整治範圍?還有,是否可以設置通行時間段?這些都是需要管理者需要考量的。


豐縣貼吧


本人認為取消電動在道路上行駛應區別對待,不可一刀切,如在在大城市交通條件好,公交方便,孩子上學方便的地方可行,主幹道,高速公路上禁行完全應該。但一般的縣城,或鄉鎮就設有必要,電動車為人民代來了生產,生活的方便為何要取消呢?公路姓公人人有權在上行走行駛,有人提出公路上街上只能能行駛汽車,小車,那麼這些開小車,汽車的人就在這些路上沒違章過。出事故的都是電動車?那樣國家出資修的道路,街道不就成了少數方便之路,公路,公供道路不就成了富人之路嗎?我看關鍵是管理上有一勤字,公路公交法規要嚴,要做到方便民眾生產生活,又要有嚴格的管理才是硬道理!


老兵99231626


城區禁電動三輪四輪,無外乎,第一,容易造成擁堵,因為它們亂停亂放亂開。第二,容易造成事故,因為騎的快,不遵守交通規章。第三,不好管理,對於違章行為不好查處。第四,影響城市形象,不利於文明城市創建。其實,擁堵是跟誰擁堵的?是因為它們影響了汽車的通行。事故是跟誰事故的?很多還都是跟汽車吧。為什麼不好管理?是不好管理還是不想管理?城市的文明,不是空空蕩蕩的乾淨,應該也需要人來人往的熱鬧吧。說到底,這種一刀切的做法,倒不如城區直接禁止汽車了。只不過,汽車有拍照,那電子眼拍小偷拍不清楚,但是拍違章,可是一拍一個準。


季朗濤


電動車我在這裡專說的是電動三輪車和兩輪車,電動車的出現實際不是有些人說的影響了交通,增加了事故,而是緩解了交通壓力,減少了交通事故,如果城裡和農村騎電動車的全部改成開機動車,那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這是多麼壯觀的場面,我們城市的交通不是現在的擁堵的問題了,用一句不好聽的話說,城市交通就是直接癱瘓。

政府職能部門可以加強對電動車的管理,也可以上牌照,甚至大一點的車可以去考電動車的駕照,我認為開電動車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婦女,農村人居多,收費不可取,這些年農業本身就不掙錢,如果我們這也收費,那也收費,適必會又增加農民負擔……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問題請指正,謝謝!


孫長老10


有錢人開汽車,會嫌電動車亂,影響汽車行駛。

沒錢人買不起汽車,只能賣電動車。雖然不如汽車風光,但也解決了出行難題。

汽車雖然汙染嚴重,但可以拉動經濟發展。電動車雖然環保,但是因為價格低廉,所以對經濟發展不如汽車作用大。

本來這汽車電車是可以同時發展的,無奈是,城市道路就這麼寬,難以同時兼容。再者汽車能提升城市品味,電動車會降低城市品味。所以,發展汽車,禁止電車,成了一些城市的首選。

電車不如汽車容易管理,容易造成交通混亂和擁擠,這也成為禁止電車的一個重要推手。

制定禁電方案的人一般都有汽車,很少開電車出行。他們感受到的,更多是電車帶來的麻煩,而不是電車的優點與方便。對於他們來說,電車是影響他們出行的心頭大患。所以禁電便成了城市管理者的首選,也在情理之中。

不要埋怨什麼,埋怨沒用。

好好努力工作吧,多掙錢,買上汽車,就可以避免禁電後,給自己出行帶來的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