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明君唐太宗晚節不保

偉人毛澤東曾在《沁園春•雪》中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列為自古以來5位最偉大的帝王,其中的“唐宗”就是唐太宗。

一代明君唐太宗晚節不保

唐太宗李世民全身畫像

唐太宗李世民是封建時代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憑藉卓越的軍事才能為唐朝的建立和統一立下了赫赫戰功,以霹靂手段發動“玄武門之變”,為奪取皇權剷除最大障礙。即位後善於聽取群臣意見,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休養生息,以其輝煌的文治武功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

一代明君唐太宗晚節不保

《步輦圖》中的唐太宗

但唐太宗在貞觀後期慢慢發生了膨脹和蛻變,晚節不保,成為了一代明君一生抹不掉的汙點。一是由“虛心納諫”變為“漸惡直言”。漸漸陶醉於自己的文治武功之中,聽不進忠義直言,這也標誌著唐太宗開始蛻變。

一代明君唐太宗晚節不保

唐太宗手跡

二是由“休養生息”變為“好大喜功”。在平定叛亂、統一全國之後,不斷開疆拓土,甚至晚年御駕親征高句麗,雖然取得了一些勝利,但致使自己身患重病,同時也加重了人民負擔,激起了一些農民起義,得不償失。同時,為彰顯大唐氣象而實行過於寬厚友善的民族政策,也產生了一定的副作用,比如和親入藏,傳入了大量先進的技術,幫助吐蕃發展壯大,最終“養虎為患”,吐蕃終成威脅整個唐朝統治的一大禍患。

三是由“厲行節約”變為“奢侈浪費”。唐太宗在貞觀後期慢慢忘卻勤儉節約,大興土木,修造宮殿,貪戀酒色,四處蒐羅美人以充實後宮,後來成為女皇的武則天就是這個時期進的後宮。

一代明君唐太宗晚節不保

唐太宗和魏徵

四是由“建章立制”變為“破壞制度”。貞觀前期為鞏固新建立的大唐政權,唐太宗建立和推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法令,如貞觀律、三省六部制、科舉制等等。但在貞觀後期唐太宗向監修國史的房玄齡施壓,使其謹遵聖意,把《起居注》中包括“玄武門之變”的諸多“不妥”之處作了一番“修飾潤色”,最終編撰成得到唐太宗“恩准”的《高祖實錄》、《太宗實錄》各20卷,開了破壞制度的先河。

一代明君唐太宗晚節不保

李世民雕像

對於自己的過失,唐太宗晚年進行了反思和總結,在他為太子李治撰寫的《帝範》十二篇中,諄諄告誡太子李治:我自即位以來,也有許多不足為訓的地方,比如:錦繡珠寶不絕於前,宮室臺榭屢有建造,犬馬鷹隼無遠不至,巡遊四方煩勞百姓。這些都是我的過失,你要引以為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