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擬錄取後,是和導師聯繫,還是等開學後由導師選定學生?

明月清風43353671


考研和考博有很大不同,一般考研擬錄取後,不知道導師是誰,特別是三跨的考生,對學校和導師的瞭解更少。之所以問這樣的問題,說明內心有點糾結,其實大可不必。簡要說說我的看法,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一、提前聯繫和開學後學院安排不一樣嗎?

提前聯繫導師,要對這位導師很瞭解,瞭解導師的研究方向,瞭解導師的脾氣性格,你很瞭解嗎?除非你是考本校的碩士,對任課教師比較瞭解,想成為某一導師的學生。這種情況下可以在錄取後和老師聯繫一下,不過也就是說說擬錄取後的喜悅心情,希望能成為您的學生。其他的幾乎不能說什麼,因為你還沒有開始步入研究生學習生活,沒有具體的問題請教導師。如果是跨校考研,大可不必為此擔心。你瞭解考取的院校嗎,瞭解學院的老師嗎,瞭解老師的研究方向嗎,如果不是很瞭解,又怎麼聯繫呢?

與其糾結,不如順其自然,開學後學院自會給每位同學安排自己的導師,學院會根據學科特點和培養目標合理地給學生安排導師。我覺得,誰是你的導師,你是誰的學生,是一種緣分,美好的緣分。

二、學習要靠自己

碩士生導師的主要工作不在於“教”而在於“導”,引導學生熟悉本學科及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提高科研能力。學習最主要的還是要靠自己,看理論書做筆記,看文獻做筆記,選題,開題,寫論文,都要自己踏踏實實努力,學習期間有疑問可以請教導師,論文中的問題可以和導師商量。所以,提前聯繫導師是不是很重要呢?顯然不是。

三、做好自己的事,不要聽同學說,不要和同學比

既然已成功考取理想院校,你就是佼佼者,要有足夠的自信,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事。不要聽同學說,不要和同學比,尤其不要比導師,於學習而言沒有意義。碩士生導師是本學科學術造詣較深的教授或具有相當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學,科研人員,其學術水平在某些方面接近或達到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有培養本科生經驗,至少培養過兩屆本科生,且能勝任碩士生指導工作。可見,碩士生導師都具有相當高的水平,不必擔心導師指導不了你,除非你執拗,不聽導師的話。

綜上,提前聯繫導師並不是十分重要的事,重要的是自己努力。眼下,你最重要的事是好好放鬆一下,準備好本科畢業的相關事宜,畢業論文、論文答辯、實習材料、思想彙報等等。最後,祝你前程似錦~~

當然了,我不是名校的畢業生,可能說得不對,望大家批評指正。


穠麗的時光


師生互選

師生互選顧名思義就是導師和考生進行互相選擇!一般這個階段是由研究生自主決定是否選擇導師指導其完成研究型學分,導師自主決定是否接受研究生並指導其完成研究型學分。確定誰將是你的導師,是很重要的事情哦!這幾乎決定著你的研究生生活將會過的怎樣。考生一定要多注意!

具體操作

師生互選階段,有的高校,研究生可以在獲得新生錄取通知後進行預備性師生互選,(當然有的學校是在報名的時候就已選定導師)。正式互選自新生入學複查合格後到第一學年結束前完成,具體時間由各培養單位自行確定。

擬錄取名單中有你還會被刷?符合這些特點的考生將失去讀研資格!

一般來說,擬錄取名單中有你的話,基本上就等於正式被錄取了。不過也有例外,往年有很多人本來是擬錄取狀態,但是在之後的正式錄取名單中卻被排除在外。所以說,擬錄取名單中有你並不代表一定能夠讀研!

在這裡說一下,擬錄取之後還有被刷的可能,雖然概率很小。“擬錄取”不等於正式錄取,它是考生經過招生院校複試合格和政審合格,招生院校經過討論後確定的準備錄取的名單。之所以叫“擬錄取”,是因為該名單尚未經過所在省(市)教育廳審核,也沒有報教育部備案,只是招生院校初步錄取名單。

從擬錄取到正式錄取,名單也會有所改變,主要是有些考生在資格審查的過程中出現情況,導致考生失去讀研的資格。符合以下4個特點的考生要注意了,就算已經擬錄取了,也有可能會被刷掉。

01、體檢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有些大學在考研複試的時候體檢會放在第一個環節,有的卻放在複試的最後。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體檢只不過是一種形式,大部分的考生都比較健康。然而考生若出現很嚴重的病(例如傳染病),那麼將會失去讀研資格。無論是初試和複試的成績有多好,你都不會被錄取。

02、考研複試成績核算錯誤

在考研複試排名中,有的考生僅僅以零點幾分的緣故,導致自己排名靠後,從而被刷。但是有的大學在核算複試成績的時候會出現失誤,擬錄取的名單和正式錄取的名單稍有出入,這樣那個本來擬錄取的同學就被刷掉了。

03、資格審查不通過

一些大學的特殊專業需要對考生有特殊要求,達不到的話將不予錄取。有時候考生的學歷不符合報考研究生的條件(如應屆畢業大專生),也一樣會取消讀研的資格。

04、重大違紀行為或其他

考試作弊已經入刑,考生千萬不要以身試法。如果考生在考研複試中出現作弊行為的話,考研成績將會作廢,並且會禁考,讀研的資格當然也會剝奪。

以上說的4點情況,其實考生主要要擔心的是第一點,另外的都是小概率事件。因為現在考生的身體狀況大都不好,很少有人經常會每年體檢一次檢查自己的情況。萬一檢查到自己身體有異樣,也不要擔心,就算身上有疾病,只要不是重大疾病或者傳染病,一般都會被錄取的,這一點考生要放心。


中公考研


研究生好不好有三個重要指標:學校、專業和導師。其中,學校決定你的發展平臺,專業決定你的發展方向,而導師則是這兩個指標前面的係數,導師好,係數可以遠遠大於1,導師不好,可能就要打個折扣。

像我所在的高校,隨便一箇中等偏上學科的碩士點,碩導都會有十幾二十個(還不算外聘的兼職導師),這些碩導裡面可能會有帶稱號的高層次人才,有學科帶頭人,有博導教授,另外大多數是副教授,有的講師拿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有幾篇不錯的論文,也可以申請當碩導。不過,講師碩導已經算是不錯的導師了,還有一些老師最近幾年沒項目沒成果,碩士也招不到,下一次遴選時就會被取消導師資格了;一些導師為人比較刻薄,喜歡差使學生做這做那。如果不幸遇到這樣的老師,你夢想中的研究生生活多半是無法實現了。總的來說,導師之間的水平和層次可能相差十萬八千里,他們能給你的指導和幫助也相差很大,對你將來選擇讀博、選擇工作還是選擇上天台有著很大的影響。

學生希望選好導師,導師也希望選好學生。大部分導師都不會等到最後才確定自己的學生,特別是好導師。他們會先爭奪推免生,如果還有名額,則會在複試的時候選擇心儀的學生,有時還會主動聯繫學生。所以,要想找好的導師,必須先下手為強。如果下手太晚,或者根本就不去過問,那不可能會有好導師剩下了。

聯繫導師最好的出擊時間是拿到初試成績後。如果考本校,可以直接去實驗室找老師談,如果考外校,最好能馬上去一趟,不行的話就打電話,這樣反饋速度更快,這個老師不行可以馬上聯繫另外一個。當然,聯繫的時候老師也不可能給你準信,你只需要瞭解到這個導師還有名額、需要什麼類型的學生就夠了。另外,這個時候聯繫導師不光可以提前預定好導師,還有可能在複試中得到老師的重點關注,給你的面試增加成功機會。

以上就是我們在高校的真實體驗,考研,一定要主動聯繫導師,一定要提前聯繫導師,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舉動,會給你的研究生生涯帶來重要的保障。


高校人才真經


我覺得這個是可以專業和你的未來發展預期來考慮的,畢竟導師和學生都是一個雙向選擇過程,你在前期與老師說好了,就類似於簽訂了“婚姻協議”一樣,老師不會無故拋棄你,同樣你也不能隨機更換導師。而開學後再由導師選定學生,很有可能都是一些剩下的導師了,但是這裡絕不是剩下的導師不好,還是要與自身專業特點和自身發展需求結合考慮一下。

自己想走科研路

一定要提前聯繫導師,因為大導師真得十分的搶手,對於那些保研的學生可能在大三下,大四上就已經確定好了導師了。

因為如果你想走碩士-博士這樣的科研型道路,無論是哪個專業,導師對你的指導作用和未來你的科研路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原因如下:

(1)決定你的畢設論文

畢竟博士的畢設思路和題目很多也是需要來自於老師的課題的,如果老師課題十分狹隘沒有什麼新意的話,這可能也就預示了你的畢業論文可能會缺乏心意。而如果老師課題很多,研究前沿,你在博士論文開題時就已經贏了。

(2)帶你參加多種國際會議

如果老師名氣比較大,是該領域比較前端的大牛的話,他在自己參加一些國內外高級論壇的時候也會帶上自己的學生,你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眼界而且可以結交很多該領域其他優秀的人才和老師,便於與他們進行學術交流。這基本上就是大神帶你飛呀。

(3)工作好推薦

作為博士一般畢業後的工作選擇大部分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如果導師的地位比較高的話,對於你尋找高校的工作會十分便利。

只想工作的工科生【非計算機專業】

這個同樣建議先找老師,因為老師對你的研究生生涯的指導有重要作用,而工科老師真得是良莠不齊呀,即使是同一個學校,老師科研能力還是有蠻大的差別的。

即使你只想工作,但是工科生在研究階段跟上一個好的研究生導師的話,對自己的提升真得不是一星半點的。

只想工作的工科生(計算機專業)

這個專業如果只想工作的話,其實提前找老師和讓老師選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我看到的大部分計算機的學生都是在實習中度過了研究生階段,通過接觸實際問題來提升自己的能力,並且可以通過實習找到更好的工作。

只想工作的經管生

大部分經管學生,我知道的,都是沒有固定辦公區的,而且一個經管老師一般一年招收7-8個研究生,一個團隊算上研一到研三和博士生大概有40多人,老師很多時候連人都沒有認全,學生也在研究生階段去實習。所以該類也是提前找老師和讓老師選沒有什麼區別

希望能幫到你


追長頸鹿的胖兔子


導師與學生的雙向選擇,每個學校甚至學院的規則不同,但依然有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之說。

首先,恭喜題主考研擬錄取,擬錄取之後,接下來就是學校將檔案上報教育部,然後待教育部審批,也就是所謂的政審,錄取的可能性很大。

所謂規則不同是指有的高校在複試的時候,考生就已經選好了導師,在面試的時候也是以導師組進行面試的;但有的高校是以學院或者院系為單位組織的複試,這種情況下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複試之前已選好導師,另一種是複試無需選擇導師,待開學之後,召開導師與學生的雙向選擇會。

顯然,題主的情況和第二大條中的第二小點很相似,也既開學後組織導師與學生之間的雙選。但是在暑假這段時間裡,各位考生也可以在校官網上面提前瞭解一下各位導師的研究方向,通過師兄、師姐瞭解一下導師的性格秉性。如果有適合自己的,也可以提前聯繫了。這樣的好處是避開了開學後學生扎堆聯繫導師的高峰,也可以讓自己提前選擇適合自己的導師。

複試之前統一組織複試,開學後再進行導師與學生的雙選這樣的招生流程還是非常公平的。有利於各位考生同臺競技。如果提前選好導師的話,或多或少會有一定的印象分在裡面。


貝魚說


提前聯繫好。因為知道差不多了,自己應該對所選的導師有了大體的瞭解。如果不去主動聯繫導師,人家對你沒什麼印象,而其他學生可能都主動聯繫了,況且還有本校導師相當熟悉的一些學生選定了這位導師。這樣的話,如果自己的實力不是特別突出,人家為什麼非你不可?主動聯繫導師主要是個態度問題,而且可以看出人的處世態度。學習期間善於溝通的人肯定有優勢,包括畢業後用人單位也希望有團隊合作能力的人加入進來。研究生階段大部分時間是在研究室裡度過,注重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力的培養。我的一個同學,本碩都是211本校的高材生,平時理論課成績非常好,但是寫論文很費勁,他屬於死讀書一類的人,為人處世也比較死板。我們實驗室大部分人都完成了畢業論文,只要他還差不少。如果大家不幫他,真沒法畢業。人都是有感情的,好嘴養全家。就算以後工作了,辦公室裡沒事打水掃地這樣的活主動乾點,跟老員工們多多溝通,都是有益無害的。


飛躍地球上火星


首先,我想說的是選導師的這件事是雙方面的,你選導師可以,導師也會考慮到底要不要你。提前聯繫導師只不過是讓導師優先考慮你,最後到學校會有最終決定的。

如果你很優秀,本科期間有很不錯的科研經歷且發表過優秀的論文,學習刻苦,謙虛努力的一面讓老師瞭解到了,那你可以考慮考慮大牛導師,因為這種導師會有很多人選擇,並且他們的名額大部分已經被推免生佔據,所以足夠優秀可以考慮一下。不過這種導師因為已經功成名就,他們幾乎沒有時間管你,他們在你身上不會有太多時間。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是特別優秀,但是還特別想學真東西,我覺得選擇一位年輕的導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他們也在事業的上升期,同時他們的學生少,在你身上的精力會很多,你有足夠的時間跟老師學習。


絕世風華358



亦正亦邪180166189


可以明確的說,先聯繫導師,導師的專業方向,人品十分重要,提前搶名額。本人當年就是這樣做的,差一天就被另一個同學搶去,事後驗證我的導師比他的導師強多了。當然,在學校開會以前,你如果想換導師,還可以換。


道遠123


個人建議如果你考在錄取名單的前百分之50!你可以去建議你喜歡方向或者名師看他願不願意帶你!如果願意帶你那就皆大歡喜,複試環節就稍微輕鬆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