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信用擔保能否緩解網購“難題”

《投資者網》陳婷

3月15日,芝麻信用聯合天貓宣佈向全行業開放信用購。在2018年網絡購物投訴案例劇增的情況下,信用擔保能否緩解電商之困?

信用購僅對芝麻信用在650分及以上的用戶開放,在授權之後,用戶在0元下單商品後可先試用7天,在此期間再決定購買或退貨。有業內人士表示,芝麻信用與天貓此番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用戶的購物顧慮,提升了用戶的線上購物體驗。

信用擔保

3月15日,芝麻信用聯合天貓宣佈向全行業開放信用購。據公開消息,信用購在去年曾在少數天貓商家展開試點,90後用戶成為參與信用購的主力,參與人群分佈則主要以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為主。

《投資者網》發現,信用購目前僅支持在手機客戶端使用。在手機淘寶App輸入“天貓信用購”便可進入該入口,目前接入信用購的商家涵蓋服飾、數碼、珠寶飾品、家電、汽車用品等品類,同時Burberry、Michael Kors等品牌亦加入信用購陣營。信用購僅對芝麻信用在650分及以上的用戶開放,在授權之後,用戶在0元下單商品後可先試用7天,在此期間再決定購買或退貨,用戶的芝麻信用評分將決定用戶使用信用購的總額度及商品件數,如芝麻信用評分為740分,則信用購的可用額度為3件商品共10000元。

在天貓官網說明中,天貓稱用戶體驗不滿意且未對商品造成損壞可申請退貨(如服飾類需不影響二次銷售,保證吊牌完好等;家電類無嚴重損壞,包括進水、劃痕裂痕等),若用戶在體驗期內對商品造成明顯損壞等,則需要進行賠付。天貓強調,用戶未及時退貨且支付寶協助扣款失敗時,超過3天主動支付期限後,用戶的芝麻信用及淘寶賬號將無法正常使用。

公開資料顯示,芝麻信用與支付寶、餘額寶、螞蟻花唄等都是螞蟻金融服務集團(以下簡稱“螞蟻金服”)的子業務板塊。芝麻信用是螞蟻金服旗下第三方徵信機構,2015年1月5日,芝麻信用被列入中國人民銀行允許進行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8家機構名單之中。芝麻信用評分由用戶的信用歷史、行為偏好、履約能力、身份特質和人脈關係構成,評分在600至650之間,則為“良好”;在650只700分之間為“優秀”;700分以上為“極好”。目前芝麻信用數據涵蓋信用卡還款、網購、轉賬、理財、水電煤繳費、社交關係等,根據信用等級,用戶可享受免押金租用共享產品、網購極速退款等服務。

成效待考

有業內人士表示,芝麻信用與天貓此番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用戶的購物顧慮,提升了用戶的線上購物體驗。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佈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受理網絡購物投訴168.20萬件,同比增長126.2%,投訴問題主要為:虛假廣告、假冒偽劣、質量不合格、經營者拒不履行合同約定等。其中,增長最快的是廣告問題,同比增長233.6%,問題主要集中在家居用品、服裝鞋帽、食品、化妝品、兒童用品等領域;質量問題同比增長25.0%,問題主要集中在服裝鞋帽、通訊產品、家用電器、傢俱、裝修建材等領域;售後服務問題同比增長22.9%,問題主要集中在家用電器、交通工具、計算機產品、通訊產品、傢俱等領域。

此前,支付寶亦推出“擔保交易”模式來降低網購的交易風險,按照上述數據,該模式似乎不足以解決這一難題。有業內人士稱,信用購模式將資金擔保變成信用擔保,釋放了被佔用資金,推動新商業模式的探索,而信用購的推行,是否能夠有效緩解網購中的“老大難”問題?

有業內人士擔憂,“信用購”是否會帶來一系列消費糾紛,如平臺和商家如何解決因消費者“試用”而帶來的“不可避免的磨損”,面對這類“灰色地帶”,仍需芝麻信用和天貓商城對相關合作機制以及協議設計進行斟酌商榷。

亦有業內人士稱,毛利和銷量是企業考量經營業績的兩大指標,寬鬆的退換貨規則可以提升銷量,但考慮到退貨率的問題,很可能對毛利指標造成壓力。天貓官方表示,經過試點表明,參與信用購的商家的客單價平均提升60%以上,轉化率超過150%。

天貓商家鄭先生告訴《投資者網》,商家若想報名開通信用購,則需要在商品數量上達到要求,如服飾類商家要有30款商品以上,同時限制已先報名參與其他搶購等活動商品的加入。此外,開通信用購能賦予店鋪多渠道的流量支持,除了天貓本身,用戶通過支付寶、芝麻信用等入口也可以訪問店鋪。但若出現用戶在體驗期內損壞商品的情況,用戶需要根據損傷鑑定與商家進行協商賠付,這在一定程度會增加店鋪的售後成本。而對於目前已使用信用購用戶的履約情況以及退貨率與客單價提升率和轉化率之間的比較情況,《投資者網》致函天貓,但對方未予置評。(思維財經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