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用了2年滅掉北宋,為何窮其一生也沒有滅掉南宋呢?

毛佳健


金速滅北宋一方面是因為其軍事力量強大,一方面也有偶然性。早期女真軍建立了猛安謀剋制度,戰鬥力極強,號稱“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人如龍,馬如虎,登城如猿,入水如獺,其勢如泰山,中國如累卵”。依靠無比強大的戰鬥力,女真短短時間就摧垮了立國二百餘年,擁兵百萬的強國大遼,接著又揮師南下,迅速滅亡了北宋。但北宋的滅亡又有偶然性,北宋滅亡時。其最有戰鬥力的主力野戰軍團──西軍並沒有被消滅,北宋滅亡最大的原因其實是徽宗欽宗昏庸無能,胡亂指揮,戰和搖擺所致,金國利用北宋指揮上的昏聵,把西軍主力堵在潼關以西,沒有經過雙方主力的戰略決戰,就先攻下了空虛的汴梁,掠走二帝,滅亡了北宋。至於西軍主力四十萬,一直到北宋滅亡後多年的富平之戰才被金國擊潰。

再說南宋為什麼能熬到聯合蒙古反殺金國。

金滅亡北宋後,本身擴張太快,無法消化遼宋兩個龐大的帝國,也沒有統治中原農業地區的經驗,於是立了個偽楚皇帝張邦昌就帶著徽欽二帝北歸了,並沒有立即直接統治中原。張邦昌退位,趙構得以建立南宋和金國對抗,這個時候宋朝的地方管理體系和軍隊主力依然完整,這成為了南宋得以生存的基礎。

金國和南宋的戰爭中雖然起初佔盡上風,一度把趙構趕到海上,嚇成陽痿,但江南河流縱橫,不利於金國騎兵優勢的發揮,南下金軍水戰不敵宋軍,加上韓世忠、岳飛等傑出將領的抵抗,金軍被趕回北方。



金國此時依然沒有直接統治中原,而是再次扶植了偽齊政權。南宋再與偽齊的對抗中,構建起極為有效的三大防禦體系。

一是西線秦嶺防線,南宋在秦嶺一線經營的五州三關防禦體系極富彈性,秦嶺蜀道又是自古以來的天險,金國屢次攻打四川都鎩羽而歸。

二是岳飛打造的荊湖防線,該防線以襄樊為核心據點,進可攻退可守,宋金對抗一百餘年,該防線固若金湯,一直到後世蒙古帝國,先後攻擊襄樊38年,最後圍攻6年才拿下這一堡壘。

三是兩淮長江階梯防禦體系,這一防線直到南宋滅亡也沒有被蒙元突破。

南宋軍雖然北伐屢次失敗,但依賴三大防禦體系,足可以穩守華南半壁江山。




反觀金國,廢除偽齊直接統治中原後迅速漢化,不負當年之驍勇,完顏亮南征失敗後,雙方基本形成均勢,直到蒙古聯宋滅金。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強大的女真族從建立大金國開始,用了十年左右的時間先後滅掉了遼和北宋,為什麼直到金王朝被滅,也沒有滅掉佔據半壁江山的南宋王朝,小編帶大家一一分析一下。

女真部落原為遼國屬臣,公元1114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諸部起兵反遼,公元1115年,阿骨打稱帝,建都立國,國號大金,公元1125年金滅遼,公元1127年再滅北宋。

短短十年的時間,建立大金國不久才創建自己文字的女真族,先後滅了文明程度遠高於自己的遼和北宋,征服了大片領土,建立起縱貫南北、橫跨東西的強大帝國。

金、遼、北宋三種不同的經濟文化在金國佔領的領土上衝突碰撞,金國女真人一下子吸納不了這麼多東西,出現了很多社會問題,女真統治者明白了一個道理,通過戰爭可以佔領這些地方,但統治這些地方則需要一個過程,統治者開始轉變戰略思路,不以軍事對外擴展為主要戰略,轉變為發展經濟與文化,進一步鞏固政權為重心。

為了更好地控制住佔領的遼國和宋朝南部領土,金國的統治者在遼和宋都扶持過傀儡政權。

綜上分析,第一個原因,金國戰略方針的轉變,使得南宋王朝得以喘息,獲得站穩腳跟的機會。

公元1127年,趙構稱帝,建立南宋王朝,史稱宋高宗,高宗皇帝重用奸臣小人,意圖放棄中原地區,偏居江南,坐擁半壁江山。金兵南下襲擊,趙構從應天府又逃到了揚州,建炎三年,金兵奔襲揚州,趙構狼狽渡江,經鎮江府到杭州,金兵渡江南侵,趙構又多次逃竄,直到建炎四年夏,金兵撤離江南地區,趙構才又回到紹興府、臨安府等地,後金兵暫停南侵,紹興二年,趙構遷都杭州臨安府,南宋王朝才基本站穩了腳跟。

金太宗完顏吳乞買也想一舉消滅南宋王朝,可是他命大軍每打到一處,宋高宗就躲到另外一處,宋高宗是南宋王朝政權的代表,只要他沒有被消滅,南宋王朝的象徵就還在。

綜上分析,第二個原因,宋高宗不斷轉移南宋王朝政權盤踞點,到處定都,又遷移都城,金兵一時半刻消滅不了南宋王朝,被迫將主力軍隊從江南撤離。

金國對外擴張的主要是兩位皇帝,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和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完顏阿骨打在快要征服遼國的時候去世,完顏吳乞買即位,於公元1125年徹底消滅了遼國。

1125年十月,金太宗完顏吳乞買令諳班勃極烈、完顏斜也為都元帥,統領金軍,兵分東、西兩路,逼進北宋首都汴京,雙方訂“城下之盟”。

1126年八月,金太宗再次命完顏宗望、完顏宗翰兩路軍大舉南伐,汴京再度被包圍,破郭京“六甲法”,汴京城陷,俘虜徽、欽二宗北上,公元1127年北宋王朝正式滅亡。

公元1135年,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去世,金熙宗完顏亶即位,完顏宗翰、完顏宗幹、完顏宗弼等開國功臣相繼秉政,完顏亶臨朝聽政,宗弼去世,完顏亶正式親政,但悼平皇后裴滿氏個性潑辣,干預政事,無所忌憚。皇太子濟安、魏王道濟相繼去世,導致帝位失嗣。開始嗜酒如命,不理朝政,濫殺無辜。

公元1150年,右丞相海陵王完顏亮發動叛亂,金熙宗被殺,海陵王完顏亮又開始把持金國朝政,直到公元1161年金世宗完顏雍即位,金國統治者內部爭權奪勢的叛亂才得以平息。

綜上分析,第三個原因,金國主戰統治者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去世後,金國完顏氏宗族內部開始爭權奪勢,內亂不斷,無暇顧及金與南宋的戰事,金與南宋進入了戰略對峙階段。

金世宗完顏雍即位後,在北部平息契丹起義,在南方擊退了南宋的隆興北伐,並在形勢佔優時做出讓步,簽署《隆興和議》,開啟了雙方四十餘年的和平局面,也使金朝轉入和平發展軌道。

在內政和經濟方面,完顏雍勤政節儉,選賢治吏,輕賦重農,尊崇儒學,實現了“大定盛世”的繁榮鼎盛局面,他本人也被稱為“小堯舜”。在文化方面,他也注意保持女真舊俗。不過他不能從根本上扭轉猛安謀剋制的衰落, 對漠北遊牧民族威脅的解決也不夠得力,留下了隱患。

綜上分析,第四個原因,金國統治者金世宗完顏雍渴望雙方和平發展,金與南宋從戰略對峙轉為和平相處。


仇復者聯盟


我們說女真滅了北宋,指的是北宋二帝被俘,首都淪陷,金人建立了一個傀儡政權,並不是說金國佔領整個大宋帝國。事實上,在靖康之變後不久,宋高宗就登基了。由於二帝被俘後,出現了一個短暫的權力真空期,故而後世史學家便把宋朝的歷史分為兩段,即北宋與南宋。北宋與南宋是一脈相承的,這點與西漢、東漢及蜀漢的情況是不同的。東漢、蜀漢的建立,雖然劉秀、劉備都有皇族血統,實際上早就平民化了,從血緣上說,他們都是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而南宋之開國皇帝宋高宗,就是宋徽宗的兒子,是有繼承皇位資格的。故而南宋與北宋並非有斷層,只是中間有一小段時間是權力真空期。

那麼北宋政權被金人顛覆,而南宋政權卻能堅持下來呢?

第一,北宋的軍事力量不行

現在有些人不顧歷史事史,鼓吹什麼鐵血強宋,真是笑掉大牙。北宋的軍事力量弱,就是要重文輕武的結果。北宋開國時,宋太祖為避免五代時代的頻頻政變,杯酒釋兵權,建立強幹弱枝、內重外輕的制度,壓制武將權力,重用文官,這一傳統直接導致整個北宋一朝,軍事力量都不強。到了北宋末期,這種情況更加嚴重。

宋徽宗時,北宋聯金滅遼。當時遼國與金國交鋒,屢戰屢敗;北宋軍隊想乘機撈一把,結果與遼國的殘兵交鋒,屢戰屢敗,其戰鬥力之低下,可見一斑。這麼低的戰鬥力,遂使金國產生輕視之心,繼而窺視北宋之領土。宋金戰爭爆發後,連遼軍都打不贏的宋軍,更是連遭敗績,幾乎沒打過一場像樣的大戰,金人南下如入無人之地。在第一次開封之戰中,開封二十幾萬宋軍,面對六萬金兵,竟然也打不過。用豆腐軍來形象北宋之師,著實不算過份。

第二,北宋皇帝顧及面子,不願逃跑

北宋承平日久,皇帝的能力特別低。當金人殺到開封時,宋徽宗沒有擔負大任的勇氣,索性當了甩手掌櫃,把皇帝禪讓給了兒子宋欽宗。宋欽宗的本領也好不到哪去,開封被圍後,下詔勤王,全國勤王軍二十幾萬會集到首都,金人只有六萬人,可是宋欽宗不敢決一死戰,只想割地求和。

割地求和後,宋欽宗又反悔,給了金兵又一次大舉南下的理由。要打仗沒有勇氣,沒有自信,如果打不過,大宋帝國領土那麼遼闊,可以選擇戰略轉移啊,可以遷都啊。可是宋欽宗在金人的壓迫面前,既不戰,又不逃。不戰,是因為怯懦;不逃,是因為要面子。皇帝逃跑,尊嚴何在啊。從這點看,後來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就比哥哥強一點,不戰這點是一樣的,但宋高宗比較現實,敵人來了我就逃啊。所以宋高宗逃跑的經驗是非常豐富的,被金人打得滿世界逃,金兀朮居然乾瞪眼,怎麼也逮不著。

如果宋徽宗、宋欽宗能放下面子,打不贏就逃,那麼北宋也不會那麼快就完蛋的。因為金國畢竟是新興勢力,軍隊數量有限,戰線拉得越長越不利,以當時的情形說,是沒有能力吞下大宋帝國的。

第三,同樣面對金國,南宋如何能存活

面對虎狼之金國,南宋如何能存活呢?

我在讀歷史時,深切感受到一點,中國的歷史證明,只有弱的政府,沒有弱的人民。就好比說近代中國,腐朽的政府統治時,屢戰屢敗,每每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同樣是中國人,共產黨的紅軍、解放軍,怎麼就成為全世界最英勇善戰的軍隊呢?可見只要有好的領導,就不會被任何外部勢力打垮。

宋高宗離好的領導還差得遠,但他在特殊的歷史時期,做對了一件事。他放寬了北宋以來對武將的約束,於是武將有了些許自主權,武人的地位得到提高,光是這一點,就足以改變南宋的軍事面貌。以岳飛為代表的中興名將崛起,在與金國的戰爭中,逐漸改變被動挨打的局面,由戰略防禦轉向戰略相持,由戰略相持轉向戰略反攻。如果宋高宗是一個積極進取的皇帝,南宋軍隊收復中原的可能性也很大。可惜的是,宋高宗本質上也是個怯懦的皇帝,他的最高理想就是與金議和,哪怕簽定喪權辱國的條約。

在紹興議和、岳飛被殺後,南宋復興之路嘎然而止。此時宋金的軍事力量已經發生明顯的對比,金國已經不足以打垮南宋了。儘管南宋又回到北宋收縮武將兵權的老路,但相對來說,南宋對武將的約束不及北宋,有一定的自主權。與南宋相比,金國在經歷開國時急風驟雨般的擴張後,也未能保持其旺盛的戰鬥力。此消彼長,金國就不具備滅掉南宋的能力了。


君山話史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女真快速滅掉北宋,是存在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一點就是,在聯金滅遼的行動中,北宋讓女真人看明白了北宋軍事實力,這為女真滅遼之後旋即就開始滅宋埋下了伏筆。

其次就是北宋首都開封的地理位置。開封作為都城,周圍無險可守,金軍騎兵可快速南下直抵開封,這為女真人滅宋直搗黃龍創造了速度條件。

趙匡胤曾想把都城從開封移到洛陽,但被他那個寶貝弟弟以仁義治國的混賬話給阻攔了。

最後就是北宋統治層的膽小怯懦直接結束了自己的統治。


徽宗匆忙禪位,欽宗召神兵神兵,更是慫到居然命令各路勤王軍隊不許勤王。鬧到這個份上,你說北宋能不滅嗎?

事實上,女真人看透了趙氏一族的膽小本性,攻破開封后,女真人部隊幾乎沒有入城。一切命令都是金人下達,由趙氏命令北宋軍隊去完成,直到最後,女真人裹挾徽欽二帝北去。

你們說,北宋到底是金人滅的還是自己滅的?

說到南宋。

南宋朝廷軟弱比北宋有過之而無不及。

趙構就是金國的一條狗,被金國嚇到了陽痿,我不是開玩笑,這是真事。

趙構對外軟弱,對內又嚴酷無德。

加上秦檜這個大奸臣的幫兇,南宋朝廷雖然沒滅,可在當時幾乎就是金國的附屬國。

完顏宗碧,也就是金兀朮,這人名頭很響亮,其實打仗並不怎樣。在攻打南宋的戰爭中,這人不知道敗了幾次。

但金兀朮這人打仗雖然不行,卻貪婪殘暴,擅長陰謀詭計。

無論戰爭輸贏,金兀朮都會厚顏無恥提出大量賠償要求,而趙構也不管戰爭輸贏,都會聽話買單。


南宋之所以沒有被滅,除了地形原因外,最主要是南宋一朝名將輩出,這些赤膽忠心的武人護衛腐朽的趙氏王朝苟延殘喘,加上民間反金情緒強烈,各地義軍蜂起。

南宋其實一直都處於這麼一種奇葩的狀態:臣下和百姓努力的衛國拒金,而統治層拼命的破壞抗金大業。



本來南宋完全有能力對抗金國的入侵,其實金人崛起太快,政治一竅不通,軍事也都是靠的野蠻兇狠。南宋即使不揮軍北伐,拒金於南宋境外綽綽有餘,更不需要連年歲貢賠款。

前邊幾年便是這樣的一個情況,到了後來,金國自己的朝堂也不穩定,國力也持續下降,雖仍常與南宋交兵,但都滅宋乏力,更希望的是趁機要挾南宋賠償資源。


等到蒙古崛起,女真被蒙古侵壓的就像當初的北宋,還談什麼滅宋啊。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女真用兩年時間滅掉北宋是因為北宋腐敗到了極點,像一個疾病纏身、不堪一擊的廢人。而金國窮其一生沒有滅掉南宋,是因為南宋人有骨氣,富有抵抗精神。

北宋從和遼國簽定《澶淵之盟》後就打起了瞌睡,當權者不思進取、貪圖享樂,國力隨之衰退。到了宋徽宗時期,宋朝愈加衰落,皇帝趙佶整天不務正業,不是畫鳥就是逛窯子,要不然就是玩石頭,大臣們趨炎附勢,上行下效,奢靡成風。整個北宋在面對外侵時毫無反抗之力,全都淪為了手無縛雞之力而任人宰割的羔羊。

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之後,強大起來的金國開始覬覦肥的流油的大宋,所以屢次進攻北宋,宋朝只能是節節敗退。

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大舉南下,宋朝君臣慌作一團。徽宗急忙將皇位讓給兒子趙桓,自己做好了開溜的準備。幸虧大臣李綱極力阻攔,徽宗雖然沒有跑,但這個皇帝說什麼也不當了,趙恆比他老子還慫,沒辦法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幾天後,金國大將宗望10萬鐵騎圍攻東京,李綱率宋軍拼死抵抗,結果金兵損兵折將,無功而返。金兵一走,宋朝廷以為從此高枕無憂了,所以每天依舊歌舞昇平,紙醉金迷。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突然再度南下,給昏昏欲睡的北宋來了個措不及防,東京很快失陷,宋王朝的權貴精英全部成了甕中之鱉。第二年3月,徽、欽二帝和北宋的全部家當都被掠往五國城,北宋滅亡。

南宋建立後,金兵吞併南宋的心情更加迫切,而且金國還扶持了大齊傀儡政權來對抗南宋。但是金國數次進攻南宋,都被岳飛及韓世忠的聯軍打敗。

紹興四年(1134年),宋朝以攻為守,岳飛奉命北伐,三個月收復襄漢六郡之地。由於岳家軍作戰勇猛,紀律嚴明:“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南宋軍民同仇敵愾,大片失地很快回到南宋懷抱。金國被迫和南宋簽定和約。

1140年,金兀朮撕毀和約再次四路大軍進攻南宋。宋將劉錡指揮八字軍在順昌大敗10成金兵,岳飛率領岳家軍取得郾城大捷,並且一直打到離東京只有45裡的朱仙鎮。

1161年,岳飛被害死的第19年,海陵王完顏亮率領60萬大軍,組成32路部隊,傾巢而出,向南宋發起總攻。結果,金軍被一個從來沒有打過仗的書生虞允文打的狼狽逃竄,採石一戰,宋軍揚眉吐氣。後來完顏亮被部將殺死,金國退兵,捱了一頓揍的金兵灰頭土臉跑回金國。

此後,宋孝宗派兵數次北伐,以戰促和。1164年底,宋金簽定《隆興和議》。從此宋金兩國相安無事,金國再也沒有了攻打南宋的勇氣和信心。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此後蒙古軍先後十多次大舉進攻金國。1233年,蒙古與南宋合圍金國蔡州,3個月後城破,金哀宗自殺,金國滅亡。

宋朝受了金國近一百年的欺辱,結果被後起之秀蒙古消滅,這個可悲的下場既可稱做報應,也可以說成是風水輪流轉。宋朝和金國鷸蚌相爭,蒙古國漁人得利,最終蒙古人滅掉金、西夏、南宋一統天下。

感謝朋友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的看法!


國史春秋


女人人能夠快速滅掉北宋,而即使被蒙古消滅都無法消滅南宋的原因很多,但無外乎一下幾點!



第一,女真滅南宋離女真人崛起在白山黑水之間並沒有多長時間,女真麾下正是滅遼戰爭中磨練出來的的精銳騎兵,論鬥志、作戰意願和作戰配合都是爐火純青,對付養尊處優的宋軍有著絕對優勢!



第二,當女真滅了北宋,趙構在群臣的擁戴下在臨安登基,史稱南宋,南宋的建立意味著體系已經形成,有體系化的財政和軍隊運作,金軍面臨的也是有準備的宋軍!沒有了騎兵快速突襲的突然性,也就沒有了一邊倒的戰爭!南宋軍也就有了長期抗衡的能力!



第三,北宋兩個皇帝及宗室都被金軍擄走,這也讓整個南遷的宋朝各個基層對金軍恨之入骨,戰鬥意志也空前高漲!人人都去拼命,金軍拿不下也是正常的!



第四,進入江淮地區,河流就開始密集,這裡水網可以限制金軍的騎兵的快速機動能力,這也讓金軍相對於宋軍的機動優勢喪失,而南方地區宋軍擁有水軍優勢!這也是金軍難以短期內擊敗南宋,甚至滅了金國的蒙古人也耗了幾十年!



第五,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金軍的戰鬥力迅速下降,金軍起兵於白山黑水之間,總人口和女真人兵源極少,雖然滅掉了遼國,但遼國統治下的各部落異族軍隊搖身一變成了金軍,戰鬥力遠不及起兵滅遼時期的強大!


涇水書生


女真沒有滅南宋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是他自身發展的太快,內部消化不良而引起的各種變革、內訌,導致金國迅速衰敗,自然沒有消滅南宋的能力。

女真金國的社會形態

女真金國和蒙古差不多,都是沒有建立起自身的社會形態,從一個低級的文明崛起,同時面對多種選擇,就無所適從,沒有選對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國家機器一直都是渾渾噩噩的糊塗運轉中。

在阿骨打之前,女真的社會形態就是部落以及部落聯盟,因為阿骨打對有功不得賞的不滿而孤注一擲的起兵,幸運的遭遇到腐朽不堪的大遼政權,竟然取得勝利,阿骨打也從起兵初期不得大家支持而一舉奠定自己的酋長地位,使女真進化到酋邦政治形態。

隨之,十一年滅遼,二年滅北宋,如此令人意外的逆天成績,讓女真貴族不知所措,因為他們毫無章法可依,就像一個小孩突然獲得巨大財富一樣,他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

女真貴族遇到的情況也是下一步該怎麼走?沿著什麼道路走?滅遼滅宋後的女真金國,如果繼續走自己固有的舊俗,肯定不合時宜了。那是該參考遼國的多元體制形態,還是該接受宋國中原朝廷的中央集權道路呢?

突然被迫成長起來的小孩子金國沒有老師指導,不知道怎麼選擇,就錯誤的三條路一起走,三駕馬車就此上路。

金國不健全的前進道路

這個標題並不準確,但實際上就是這樣,金國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制度,只能一鍋燉,既延續自己的酋邦政治,繼續舊俗,又接受遼國的多元體制,龍興之地有皇帝,有勃極烈制度,還有萬戶,遼宋地區有樞密院,元帥府,還有州縣,以及偽齊政權,還接受宋國的集權政治,在政權內部出現三生六部制。


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社會形態,而生產力水平的低下也決定了女真的形態只能是氏族政治,向國家形態跨越轉變非常困難。

更致命的是,金國一直缺乏強有力的領袖領導他們學習進化並轉型,阿骨打屬意的接班人明明是宗翰,卻被各有各自算盤的貴族們集體遏制,共同推舉毫無功勞的吳乞買上臺。

吳乞買的上臺勢必要向推舉他的功臣們妥協,更難建立強有力的首領地位,因為缺乏掌控政勸的能力,所以無力消弭宗翰、宗幹、宗磐之間的爭權鬥爭,最終被迫傳位給小孩子完顏亶。

完顏亶能夠撿來一個皇位,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宗翰和宗幹聯手抵制吳乞買系的宗磐,所以,一輪又一輪的權利鬥爭不停的上演,哪有功夫南下呢?

海陵南下的功敗垂成

金太宗和金熙宗都不是有手腕有能力的君主,所以他們在位時期,並沒有改變金國的社會形態,金國依舊處於氏族酋邦政治向國家轉變的過程之中,搖擺不定,國家機器官僚機構都不健全,毫無秩序,發生海陵弒君奪位的事情有其必然性。

不能否認,海陵王完顏亮是一個有能力有野心有手腕的強人,他終結了完顏亶亂政的無秩序,他以血腥的手段破開女真舊俗,大肆屠殺女真貴族,使集權得到提高得到穩固。

廢除都元帥府,罷萬戶,遷都燕京,屏棄女真舊俗,頒佈正隆官制,整頓爵秩劃分等級等等一切措施,都是為突出皇權,使中央能夠有力控制方方面面的措施。

但是,步驟依舊太快,還是扯到蛋,猛安謀克的問題就呈現在海陵面前,隨著遷都,各大宗族的遷徙,猛安謀克的存在成了大問題。

不能留在上京,留在上京會成為宗室謀反的工具,只能一起遷徙,直接就變身為盜賊,成為令人心煩的問題,導致海陵聽到盜賊之事都煩躁。

在這種情況下,海陵決定南征,矛盾外引,讓猛安謀克上戰場,在更廣闊的地域內把猛安謀克變成國家編戶,削減他們的特權,消除與漢人之間的隔閡。

如果南征成功,猛安謀克的問題得到解決,不用保留他們做兵源,使他們成為國家的編戶,和漢族融合,女真的社會形態才會發生質的飛越,徹底擺脫氏族部落的殘餘影響,真正進化到民族國家政治形態來。

但是,大家都知道,烏祿那廝在背後捅了海陵一刀,南征遭到致命的破壞,大金國失去了進化的可能,以後再也沒有能力一統天下。

烏祿?那廝就是一個小富即安的貨色,不提也罷。

就是這樣。

請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覺得猴格寫的還行的就賞個關注!點個贊吧!

覺得猴格寫的有誤的也請不吝賜教!謝謝!

咱們史料說話,謝絕以訛傳訛。


猴格大人


女真能用2年時間滅掉北宋是因為當時的北宋重視文官,對武官進行壓制,使“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增添許多虛職,國庫空虛,國內官員不齊心,爭鬥不止。其最關鍵的是北宋處於一個富饒的地理位置,周圍都是敵人。遼國、西夏、金國(女真)等等一眾的勢力都想著能夠入主中原,進而將自己發展壯大。


而女真(金國)為什麼沒滅掉南宋?其一是女真是遊牧民族,擅長騎馬射箭。而南宋多水,潮溼。女真不習慣在這裡戰鬥,影響發揮。其二是女真滅掉北宋,佔領了很多地方,導致兵力不足,無法有效組織大舉進攻,更無法持久 。其三是女真所佔領的原是北宋的地方,那裡的漢人並不認同女真人,不配合他們,使女真的後勤沒有得到保障。其四是南宋時期湧現出諸多愛國將領,給女真南侵帶來困難。如南宋時期的岳飛,他帶領岳家軍多次英勇的抗擊南下的金人,使得金國沒有順利的佔領南宋。其五是女真受到蒙古威脅,沒有精力來攻打南宋。蒙古多次進攻女真,想滅掉女真,來增加國力。其六是女真內部不穩定。女真人完顏亮弒君,篡位稱帝。後又被其殺死,國家一度混亂。


秋風流月


兩宋時期中國的經濟重心已經南移,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帶。隨著北宋的滅亡,亦有大批中原漢人遷居南方,所以那會兒南宋可以說是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只要能將金國拖入持久戰,對於南宋來說是有利的。

而南宋之所以能夠將強大的金國拖入持久戰,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南宋主戰派如李綱,宗澤,岳飛和韓世忠等奮力抗金,為宋金議和創造出了談判籌碼,也為南宋穩固對江南的統治贏得了時間,同時更極大了振奮了南宋軍民的抗金信心,使得金對南宋的戰爭難以速戰速決;

2.金國初佔中原,根基不穩,北方各地義軍風起雲湧,和南方宋軍遙相呼應,金國不得不分出兵力打擊各地義軍,難以集中力量攻擊南宋;

3.求饒+賠款。

最後一條是最為後人所詬病的,被認為是喪權辱國——呵呵,確實也是喪權辱國,但當時這也是沒辦法。賠款的後果估計是當時宋金雙方誰也沒料到的,南宋存活了下來,金國卻走向了被其滅亡的遼國的老路。

怎麼回事呢?兩宋與中國歷史上別的朝代不同,特別是南宋,可能是由於失去了北方平原的大片耕地吧,江南一下子又湧來了那麼多南逃的北方人,人比地多,怎麼辦呢?搞工商業吧。所以相對於其他重農抑商的朝代,南宋的工商業尤為發達,朝廷的稅收也是非常可觀的,賠給金國的那點錢對於南宋來說那簡直就不值得一提。

反觀金國,反正一時半會也滅不了南宋,南宋每年跟孫子似的送錢過來,以前拋頭顱灑熱血地打仗為了啥,還不是為了過上幸福的生活?現在地盤有了,錢也有了,幸福的生活也過上了,還練嘛兵,還打嘛仗?於是乎,原本善於騎射的女真人開始享受生活了,奢靡之風開始盛行了,男人的肚子開始長膘了……

這會兒我們的南宋可沒閒著,咱不是工商業發達嘛,咱不是物產豐富嘛,乾脆在宋金邊境開通互市,狠狠地賺金國一筆,上午賠給金國一塊錢,下午就要翻倍賺回來,要知道,宋金貿易,南宋處在絕對的順差,金國能產什麼,除了點高麗參,就只剩下戰馬了,等阿骨打的子孫們回過神來,肥胖的身軀還能不能上馬引弓是一回事,還有沒有戰馬可騎又是另一回事。

久而久之,曾經金兵過萬不可敵的大金國,就如同曾經的大遼國一樣,被大宋的貿易戰給拖垮了。


叫花子和老頑童


宋遼澶淵之盟後邊境幾十年相對和平加上經濟文化繁榮及微宗的無能治理部隊早已腐敗。宋金協作滅遼後金軍看到大宋軍隊的虛弱!唇亡齒寒金軍揮鞭侵宋。

進攻北宋幾乎沒遇到較大的抵抗,讓人可笑的是進攻宋都開封時被農民用磚石鋤頭擊退的戰鬥記載。

北宋滅亡微欽二帝被俘押解五國城,宋室南渡長江高宗繼位史稱南宋。其實趙構還是有些能力的任用岳飛等將領抗金,訓練出一支有實際作戰的部隊。取得一些抗金勝仗後一些畏懼金軍心裡漸失,宋金從失敗轉入僵持。

南宋人利用長江天塹和城高池深及縱橫交錯的江河湖泊,抵消金軍的騎兵機動優勢。

金軍入主中原迅速高度漢化,腐敗享受慢慢消失往日雄風。所以也就無滅南宋的能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