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大利空,比老齡化更致命的變化是什麼?

搞笑大樂透



樓市大利空比老齡化更嚴重的問題是什麼,不是老齡化,而是一定會出現房價波動,透過波動進行“財富洗劫”。所謂的第四輪貧富分化。

其實呢,我們中國過去老百姓的財富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洗劫。樓市是一個巨大的海綿,他將普通人一代兩代人甚至三代人辛苦用汗水積攢的財富,頃刻之間就吸納了進去。我們中國人有一個非常強烈的一個願望就是能夠為後代傳承下來一些什麼東西,這裡面核心的就是所謂“祖業財產”,好像感覺我能給孩子把房子傳遞下去。

事實上呢,房子想要給孩子傳遞下去是非常非常難,這個裡面的核心原因在哪裡呢?是因為我們現在的城市人往前推溯一代或者兩代人基本上都是農民。我們深受農業思想的限制。

簡單的說來就是以前分以前房子是國家分配的,是企業分配的房子呢,只是讓你住,但是房子的產權歸國家所有為企業所用,現在不一樣了。

房地產商業化了之後,房子成了老百姓的了,但是大家要知道房子下邊的土地還是國家的。

我們好好思考一下哪個皇帝他自己建的皇宮傳承給了子子孫孫?中國不像國外這個財產是連土地在內都是私有的,我們的房地產頂多只擁有使用權。


那房地產的危機到底在哪裡呢?

中國老百姓第1輪財富的洗劫是——房價原來就是零,也就是說你努力工作,我給你分配房子,那是不是房子就是白拿來的,通過自己的勞動所得獲得工資之後還拿了套房子,國家給分配的,你是工人是集體給你分配的。

但你是農民呢,祖宗上傳下來的你付父輩們留下來的,或者甚至可以申請宅基地,這是第1輪剪羊毛。

第一輪房地產收割財產就是讓老百姓花幾代人積攢的錢買水泥殼子去住宿。

第2輪剪羊毛的過程是什麼呢?

最新官方數據現實,老百信所有資產中,70%是房產資產。

那我們老百姓最害怕的是什麼?是不是最害怕房產的價格在波動?你想過去10年20年,中國房價持續高攀,同樣倒逼著中國的經濟也在持續的增加,雖然我們不可能遇到房價的劇烈的波動,但是當房價上升到一定概率之後,這裡面的泡沫也會逐漸的歸於正常。


也就是說房子不可能持續的漲,持續漲價就是炒作出來的。大家只是有一種投機的心理去跟隨,因為中國人有個習慣“買漲不買跌”。

有人說啊,房產將來老齡化社會之後啊,沒有人住!

那這樣的話房子賣不出去,沒人買也沒人租。我們未來的人也不想生孩子,孩子也少,那全是房子,那誰還會買呀?房價肯定會掉!

這固然是事實,但是這個是20年30年以後的事情。

就以現階段為例的話,我倒是更加擔心的是房地產行業的劇烈波動。進而再次剪羊毛!

以北上廣深為例,從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上半年,除了核心地段以郊區為例,房價真的是下滑很嚴重,包括我們除了二線省會城市以外的這種三線四線五線六線城市房價也在穩中有降,雖然也在很努力地穩房價,但是絕大多數的在近1~2年購買房子的人依然感覺到了非常大的壓力,房子賣不上價格。還不如2017年的上半年和2018年上半年的房價高。

所以未來,個別人想要暴富,核心通道之一就是透過房價的波動,能夠讓一部分人在賺到錢,這又是一輪割羊毛,所以房地產真正的危機在於如何保證房價的穩定,但如果房價穩定了,也正是房地產商或者是炒作房子的人或者是很多想要做空的人最不願意看到的。

因為房價一旦穩定,房地產交易的市場不再火爆。那麼老百姓辛辛苦苦攢的錢放進去的這些錢除了剛需自住以外,想要變現就非常難。

我們再舉一個形象的例子講,就像中國的股市,如果股市一直都在持續的增加,那在股市裡面就創造不出來鉅富,也就是說大家都賺錢沒有實現了貧富分化,只有股市劇烈的波動,才會出現一輪又一輪的剪羊毛,才會有小白散戶不間斷的往裡追加投資,才會有知道信息的人不間斷的拋售套利,他們才會變的爆發有錢。

所以在整個經濟的週期當中以房產為例,我相信未來的房產還會有持續波動的可能,否則的話,想賺錢的人就賺不到錢了。


大家不要考驗人性,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也考驗不了比普通人就的人。

如果人性能夠受得了考驗的話,那我們還要道德干嘛?還要法律幹嘛?對不對?

法律永遠要凌駕於道德之上,道德永遠約束不了人性,人性總是貪婪的。

所以手裡面有過多房產的人,一定要及時的變現。

我寧願要流動資金,我也不要這種沒有用的水泥殼子呀。

所以,中國房地產最大的危機不是20年後的沒人住房子,而是現階段的房價存在劇烈波動的可能,所以才會如此大力氣穩房價,怕本盤,被個別人做空啊。

那才是真正的財富大洗劫!


我是HI木易子楊,聚焦財經和職場創業領域,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大家關注私信交流分享。想要學習自媒體營銷的朋友,可以關注私信聯繫我!


HI木易子楊


樓市大利空,對於房地產行業和購房者而言,比老齡化更致命的變化,我個人認為有兩點,而且這兩點都會在未來的3到5年之內發生。

1、人口紅利的消失

我國房地產之所以發展如此迅猛,甚至於是不是還會出現畸形發展的情況,主要原因還是我國人口較多。我曾經算過一筆賬,我們小時候經常在讀書的時候發現“地大物博”四個字來形容我國國土的遼闊和資源的豐富,但是真正計算一下目前我國可用於建築性用地的土地卻佔不到我國總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而我國在經過初期的鼓勵生育,人口卻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數字——16億,國人自古便有著“安居樂業”的思想,這裡就體現出了其對於住房一事有著莫名的執著,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房地產市場的供需失衡,從而推動了房地產行業的蓬勃發展。

但是,現在這種局面被打破了。

計劃生育剛開始提出的時候,不少人家都是背地裡生孩子,但是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升,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人們的觀念逐漸發生了改變,自主形成了晚婚晚育,少生優生的思想,這從根本上將房地產市場發展所享受的“人口紅利”逐漸削減。

2、購房者心理負擔的加重

對於購房者而言,在未來其將面對的不僅是房貸,還有房價的逐漸回落。

一方面,目前國內經濟處於復甦階段,為了防止經濟過快發展引起通脹,央行實行加息政策基本上鐵板釘釘的事情,我可以在此立flag,2018和2019年這兩年央行肯定會加息。加息意味著銀行存貸款利率的增加,購房者的房貸是銀行的一大收入來源,央行將基準利率提高了,你覺得銀行不提升你的房貸利率的概率有多大?以後我們考慮的可能不是還不還得起房貸了,而是還不還的其房貸利息了。想想都感覺莫名的悲傷。

同樣的,對於房企而言,本來他們就是“提前消費”,先借錢買地蓋房,再銷售迴流資金還款。加息無疑會加大他們的資金成本,別小看那幾個BP利率點的提升。

另一方面,房價在經過2016年的瘋漲之後,各地都在積極採取樓市新政以期抑制房價的上漲,對於2016年期間購房的人而言,房價的下降無疑又是一重打擊。而沒有買房的則會想,房價會不會繼續下跌,如果我現在買了房子,那會不會吃虧。這樣一來,市場上就會逐漸的只剩下剛需購房者。

總結來說,加息的必然性和房價的下跌無論是對房企還是對於購房者而言,都會打擊其生產和買賣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會成為樓市降溫的“大殺器”。

以上就是我對於該問題的看法,個人觀點不代表君銀投顧官方觀點,如有不同的想法或是建議,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是關注我的頭條號進行交流。


民眾投顧


對樓市而言,中國人口下降將是比人口老齡化更致命的變化因素。

中國人愛囤房子,想當然認為房價會一直漲上去,但事實並非如此。之前作為支撐高房價的一個理由,就是中國人多,有14多億人口。在當前高房價的背景下,人們逐漸不敢生、生不起了。隨著房子越建越多,孩子越生越少的趨勢來看,未來"窮"的只剩下房子的言論也有可能成真,房子如蔥也許也會成為現實。因為我們現在已經把下幾代的房子都給蓋完了。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2017年,中國全年出生人口達到1723萬人,比2016年公佈的1786萬人少了63萬人,下降了3.5%。根據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的統計,2017年全年中國住院分娩人數為1758萬人,比2016年的1864萬人少了106萬人,下降了5.7%。

根據美國人口專家哈瑞·丹特的估算:中國會在2025年迎來人口下降拐點,到時候將促使中國房地產價格明顯下降。另外有專家預計,最多5年中國人口就會開始下降,而且下降歷程會長達50年以上。

根據中外專家的研究,我們得出一個結論:中國人口將在不遠的時間內開始下降。那麼,當中國人口開始下降的時候,房地產價格到底會怎麼樣,現在無法猜測,按照常理來說房價應該明顯下跌。

按照日本的規律:人口下跌1%的話,資產價格會下跌10%。需要指出的是,資產價格下跌與人口下跌並不一定成比例。

以中國鄰國日本為例:日本從2006年開始人口總量逐漸下降,從2006年到2018年,人口下降了1%。數據顯示日本人口下降速度比較緩慢,似乎感覺變化不算很大。但是,由於日本人口持續的下降,影響最終還是顯現。人口持續下降,嚴重打擊了日本人持有房地產的信心。當前,日本總體房價低於1990年的房價,這等於說日本房價經過28年的時間,都沒有能夠上漲。目前,在日本有20%的土地找不到主人,這意味著土地原來的主人已經放棄了自己的土地所有權。日本還有10%的房屋被遺棄,也找不到主人,政府在收房產稅的時候找不到主人。

根據專家估算:大約從2025年左右開始,中國人口總量開始下降;預計到2050年左右,中國人口總量下降1.5億人左右,人口下降跌幅將超過10%。根據已有的經驗,人口下降首先會影響到土地和房屋的價格。道理很簡單,住房子的人少了,住房需求下降,房子自然貶值。同理可證,使用中國土地的人少了,土地價格自然也會貶值。

對此人們也不要那麼悲觀。也許到時候隨著人口的逐漸減少,說不定中國人的生育意願又開始增強,人口下降趨勢開始趨緩。


深圳股哥


目前來說,樓市利空的觀點是不正確的。

首先,現階段,樓市之所以還在繼續上漲,是因為中國的城鎮化還遠沒有結束。按每年增加百分之一的速度來說,到達發達國家百分之七八十的城鎮化率,還需要二十年。這期間,大量的人口進程,還是需要房地產的。

其次,老齡化並不是樓市利空的原因,相反老齡化可能會導致房產的需求更大。因為隨著子女的進城,未來老年人不可能再留在農村,將來老人需要照顧,是還需要獨居房產的。包括未來的養老地產,養老社區會越來越火爆。這是會帶動地產向上發展的。

最後,未來房地產是會出現利空,但利空是科技導致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也許未來的某一天,房子的居住模式會發生根本性改變。轉而變成方便,實用的居住方式。也許到那時,我們會嘲笑今天我們生活在固定的板房裡。

人類在進步,未來會越來越好。

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統應該有趨勢指標,震盪指標和量能指標,為了幫助股民建立起良好的交易系統,我現在就把我自己的交易中用的指標分享下。

我平時用的指標系統有三套,一套是自己編制的纏論升級版指標;一套是長線持股加上波段操作指標;一套是分時圖T+0指標,自認為還不錯,不過指標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把指標用活才是最高境界。【領取指標添加本人公眾號:【GP600903】給大你現在主要是買賣點的問題?還是選股問題?家介紹下我的三套指標。

第一纏論升級版指標。使用很簡單,當三個指標同時出現建倉提示的時候建倉就可以了。

第二:長線持股加波段操作指標。這個指標最適合做長線使用,因為他有個主力監測系統可以清晰的看到主力的建倉位置和洗盤階段的,長線玩家必備的東西。

第三:分時瘋狂T+0指標,這個指標短線可以用,長線也可以用,做T增加利潤罷了。

筆者凌菲02年入市,潛心研究股票十多年,並集結了一批"民間股神",總結了一套選牛股成功率極高的抄底戰法,深受股民喜愛,特此建立了一個【公眾號:GP600903】,每天講解選牛股思路,很多朋友學會後,抓住了不少漲停牛股。

剛剛也是有很多粉絲朋友說,看了您直播講解,也是成功抓住了光洋股份140多個點的收益,要不要要繼續加倉。

光洋股份本人在11月7號通過雙龍戰法選出,截止目前漲幅高達141%,很多相信了本人的新股民,看了微信直播講解的粉絲朋友都是抓到這波收益,這也是長期看凌菲直播微信的粉絲朋友所能把握的利潤!

筆者很看好西安旅遊這隻股票,因為筆者已經摸透了莊家的意圖,該股股價前期不停的下跌,但是有利好消息流出,很典型的莊家的洗盤的手法,果斷選出,截止目前漲幅也是高達73%,恭喜及時介入這隻股票的粉絲朋友。

凌菲對選出底部啟動的爆發股非常擅長,此類短線股,賺錢速度快,拉昇力度大,今天在筆者也是同樣選出了一隻有望從底部爆發的短線股,看下圖:

從上圖可以看到此股的走勢是不是跟上面講到的兩隻股票類似呢,都是經過一段時間下跌洗盤迴踩底部支撐後企穩拉昇,目前該股也是再次下跌回踩支撐線附近,相信講到這裡大家都清楚了,該股後期走勢,就不在這裡多點評了,會在選股文章持續跟蹤講解。

本人在定期跟蹤研究很久的幾隻類似光洋股份、西安旅遊的股票已經選出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李凌菲論股公眾號:GP600903)查看,最後,如果手中有個股被套,不知道如何解套,買賣點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與筆者取得聯繫,本人看到後,必當鼎力相助!

【凌菲論股公眾號:GP600903】


凌菲論股02


樓市大利空,比老齡化更致命的變化還有這三點:居民存款的減少,居民消費意願的改變,居民對樓市前景的困惑。

下面,我們分別來看這幾個因素。

第一,居民存款的減少。

曾幾何時,我們的居民存款是非常讓人欣喜的數字。

但根據2018年8月的數據,8月,我國各類金融機構存款增長首次跌破“9%”。

10年以來,存款增速從最高點下滑了10以上。

居民的存款哪裡去了?

我不相信是消費的升級導致了存款的減少,這不符合現實。而顯而易見的是,房地產吸走了居民大量的現金。

第二,消費意願的改變。

前面說到了消費。

吃榨菜、喝二鍋頭,成為最近一段時間居民消費意願改變的縮影。

這究竟是消費的升級還是降級,目前還是爭論不休。

既然沒有定論,那麼,我們稱之為消費意願的改變應該更為合適。

這種消費意願的改變,一旦演變為居民不願意消費,那麼對經濟而言不是一件好事情。

第三,對樓市前景的困惑。

因為房地產過度的綁架了生活和經濟,所以,房地產的前景讓人困惑。

這種困惑的蔓延,會大大影響居民對房地產的積極性。

房地產企業過冬,已經成為現實,而房地產冬天對經濟的拖累,也在所難免。

為房地產經濟還債,已經是趨勢了。

所以,與老齡化相比,這三點變化更為可怕。而重拾居民的消費信心,將成為解決這幾個難題的關鍵。


靜觀財經



最近樓市利空消息不斷爆出,房價拐點已經築牢根基,變化迫在眉睫!

當然,樓市利空的因素有很多,比較近的是國家對於房子的意圖發生什麼根本變化。從“堅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變成了“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雖然只有兩個字“過快”的區別,但是,態度卻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人口老齡化加重,貨幣政策進入收縮週期,房貸利率趨於加息通道,人們購房觀念的改變,房子的金融屬性降低,房價居高不下壓抑正常消費的增長等等等等因素,我們感覺到了臨界點的到來!


但是,這些所有原因基本上還不是壓垮房價的最後一根稻草,那麼,更致命的原因是什麼呢?

我們認為,現在的大環境之下,實體經濟下行風險加大,人們對於收入預期降低,或者是收入預期信心迷茫才是壓垮房價的最後一根稻草!

現在的國際形勢複雜化,黑天鵝事件時隱時現,不確定性豁然增加。致使國家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而國內的形式又是一個複雜化的過程中 ,主要表現在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同時存在,又相互作用。產品升級和產品大部分過剩的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導致製造業經濟處於一個分裂的狀態。

消費升級的產品,我國還是處在一個低端的街口,不能和國外的高端製造相匹配,人們的消費升級只能在國外的產品中完成,這嚴重影響了我國製造業的升級換代。

而我國消費的另外一端卻是由於房貸利息提高,房貸已經是壓在房奴身上的一座大山,消費處於降維週期,拼多多的成功,康師傅方便麵的股票拉昇都是具體時間例證。這一因素的存在,加劇了製造業的不景氣,關門,下崗,失業事件頻發。人們的收入預期受到嚴重影響,焦慮,迷茫情緒蔓延。

我們認為,這才是樓市利空消息,除了老齡化以外的最重中之重的要素!

碼字真的很辛苦的,來到這裡看到我們的文章,那就是你我之間的緣分!點贊,轉發和關注一下吧!我們誠摯地謝謝您!


在路上覓尋


你好,嗨住租房來回答這個問題。

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造就了一個上下顛倒的金字塔型的人口結構。近日,官方發佈了最新的人口年齡數據並且提出警告:中國的老齡化社會即將全面到來,預計到2050年前後,中國老年人數將達到4.87億的峰值,佔總人口的34.9%。

猛烈的老齡化衝擊,必定會給中國經濟的各個方面帶來不可逆的影響。而在中國的樓市已進入“新常態”的關鍵時間節點,官方公佈人口結構數據意味著什麼?其實是從人口結構的基本面來進一步為樓市的走向定調。在樓市大利人的情況下,比老齡化更致命的變化是什麼呢?


購房者心理的轉變

70後基本上已經完了剛需置業,目前支撐起房地產行業的剛需主要是80後和90後。這兩代人都有著明顯的特點,他們生活的更加理性,也更有自己的行事準則。銀行不斷加息,房貸利率過高,增加了購房成本,不划算;住房要離工作地點近,住在郊區不划算;月供過高,影響了正常的生活質量,不划算……

特別是“新北京人”政策的提出,使得更多人明白,房子並不是生活的唯一奮鬥目標,即使沒有房子,我們也一樣可以享受同樣的福利、政策。所以,主力購房者由原來的投機性、跟風性購房,變得更加理性、更加享受當下生活,這對樓市的影響是巨大的。


房地產行業稅收等政策的完善

“房住不炒”的提出,標誌著靠數十萬就可以撬動百萬房產、靠炒牟取暴利的時代已經走向末日。自北京3·17新政實施以後,全國近百個城市先後提出了限購限貸政策,一方面規範了房地產行業,一方面控制了房價的漲幅。

如果說接下來還有什麼能讓炒房客感到懼怕的“武器”,那就是數次提到的房地產稅了。房產稅一旦徵收,房子持有成本就會大增。有專家稱,房地產稅已經起到了“未徵先懾”的作用,對於降溫樓市來說,“抵得上5個師的戰鬥力”!

人口不斷老齡化的事實,消耗著潛在購房者的購房能力。而購房者心理的轉變、行業行規稅收制度的完善,則是樓市大利空更致命的衝擊。房價未來的走勢充滿不確定性,該避的坑一定要避開。無論樓市變化萬千,租房永遠是最省心省力的選擇。作為專業的房屋租賃平臺,嗨住租房用全新模式敲開租房市場的大門,下載嗨住APP,房源多,房源真,租房像訂酒店一樣簡單。


嗨住租房


人口減少、房子過剩、炒房客囤積了大量住房等都是樓市利空的表現。當然比這個更大的利空,各級已經開始想辦法擺脫對房地產的依賴,不再將寶壓在房地產上面。貸款已經開始控制流向房地產,缺少了資金支持,對於資金高度依賴的房地產,很難有大的發展。目前可謂是房價處於高度泡沫狀態,也就是有價無市,雖然看起來房子很貴,但是沒有人接手。

房地產作為一個行業在過去的20多年一直都是十分繁榮的,現在也該進入走下坡路的拐點了,因為房產屬於低技術含量的領域,不能作為強大的基本支撐,從來沒有一個國家靠房地產成為了世界強國。從世界範圍來看,從來沒有一個國家靠發展房地產成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國家。國家的強盛必然要靠實體,靠創新,靠技術,靠無數開拓的人。

樓市大利空實際上對於大多數普通民眾是一個好消息,畢竟這些資金進入實體領域就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就會提高普通民眾的收入。樓市的繁榮期已經過去了,現在處於了平穩期。樓市在相當一段時間內處於平穩,就會阻止炒房投機客進入,從而讓房地產領域更加健康的發展。今後房子多,人少,大家都不用操心房子的事情,實體經濟就會快速發展。


深度軍備


樓市大利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房地產泡沫吧,這個泡沫一旦打破,後果真的有點不敢想像。對比90年代日本房地產泡沫後的結果可以猜測一下。房地產泡沫後,土地資產規模急劇縮水,財富效應隨之消失,財富消失傳導到股市,股市崩盤;隨著房地產價格的下跌,房地產企業資金斷裂破產;再傳導到金融行業,隨著房地產行業的破產使銀行產生大量的壞帳,銀行業破產。銀行股市的萎靡,個人消費不振,市場購買力降低,導致大量企業資金鍊斷裂,最後倒閉。

再加上現在房地產在我國GDP中佔有很大的比重,近幾年房價的上漲,吸引了大量的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房地產行業的資金槓桿保守估計也有3倍以上。如果房地產在現在泡沫破滅,那這部分資金將嚴重縮水。

而老齡化的後果是生產力的不足,但是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建設,2016年我國城市化好像才58%,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將釋放一大部分生產力。再有就是人工智能的發展,未來將有機器代替人的工作會越來越多,還有現在我國放二孩政策。相對於樓市泡沫來說這算的了什麼。


淡淡禪風


其實,沒有什麼比人們的對樓市看跌的觀念,對了樓市影響更重要了。

過去的幾十年,雖然人們列出了一個個樓市應當下跌的理由,但是廣大能買起樓房的中高產階級,由於他們跟政策決策層更緊密,大家還都是看漲我們樓市的。

幾年來,其實大家對樓市的態度在悄悄轉變。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的工資根本支撐不住我們的高房價。

現在不僅是中產,富豪階級也會望房興嘆。大家都知道千萬富翁,對於我們大家來說是一個相當遙遠的畢生追求目標了。

當這個目標僅僅是一座100平米的破房子的時候。

一切信念都會崩塌了。

雖然很多人都在對樓市報以最後的期望,希望國家來繼續吹大樓市,促進樓市的繼續上漲。

當今年2月,一線城市房價全部回調態勢出現後,不知道多少人的心理預期會產生了改變。

很快,隨著傳遞效應到234線城市。或許壓垮樓市的最後稻草不遠了。

我們的人口拐點會在2035年之前出現,但是,在此之前,人們一定會產生認為房子不再上漲的看法,你們說還有幾年呢?確實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