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發佈新品,華為小米表態後,為何會受到不同待遇?

周玉清-相濡以沫



蘋果就是當代數碼領域的公共WIFI,誰都想蹭他的熱點。

當然,蹭熱點沒什麼不好,都是雙贏的事情,無非是吃相問題。

實際上我市場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的消費者開始漸漸出現了牴觸的情緒?

究其原因,還是信息的不斷開放和用戶對於真實體驗的不斷優化導致的。

華為樹立的品牌認可度

要問中國數碼製造企業裡面誰有資格能夠與蘋果正面衝擊?我想除了華為,沒有其它的企業。

我們尚不談華為龐大覆蓋亞歐美非的基建業務,以及在通信領域的技術積累沉澱,實際上這的確是華為最核心的地方。

我們就只看華為的硬件終端業務,PC設備有MateBook系列,平板電腦有M系列,穿戴設備有HUAWEI Watch系列,手機有P、Mate、Nova等系列,還有智能家居等產品,實際上不難看出,華為正在按照蘋果的方式有條不紊的佈局自己的移動產品設備。

同時華為的手機和手錶業務已經躋身全球市場前列,尤其是歐美市場,這種品牌效應回溯到國內時,大家的品牌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突然就被激發了:“看我們中國的華為多牛,歐美都在用它的產品”。其實過去索尼也是一樣的,早期在日本不受歡迎,只因為是“國產”,之後進軍歐美市場獲得成功,再次回到國內就變成了民族品牌;同理,大疆創新也是一樣的。所以我們說華為成功樹立了品牌形象,這是有目共睹的。

同時華為的硬實力的確不弱,從底層的通信技術,到如今掌握了手機端最受供應鏈牽制的處理器技術和攝像頭技術,從18年來發布更新的三次產品更是佔據了DxO評分前三名,並且P系列和Mate系列成功進入高端市場,與三星和蘋果處於統一梯隊。

所以當華為發那條推特的時候,大家不會是覺得在蹭熱點,而是一個對手對另一個對手的致敬和挑釁而已。

小米的低情商公關

在我看來,小米2019年真的需要低調,老老實實做產品,矜矜業業擰螺絲。

說實話自從小米赴香港上市之後,很快就跌下了神壇。推出了Mix3、小米9兩款反響平平的產品,手機銷量成功被OPPO、VIVO反超,不得不得獨立出紅米子品牌去穩定千元機市場的份額;米家產品線再也沒有更新過像小米電視、淨化器那樣的爆品,即便是推出性價比較高的小米遊戲本,也沒辦法點燃消費者的激情;通過硬件獲客,軟件盈利,把自己包裝成一家互聯網企業的說辭,也受到了華爾街投資人和分析師的質疑。小米基本上就快要跌下神壇了。消費者已經對小米失去了原本的熱情。

越是低谷期,那麼公司的各位高管就越應該少說話,千萬不要激起消費者的情緒。但是小米這一週以來基本上就像是沒有公關部門了一樣,先是高級副總裁在蘋果發佈會後說小米也提出過“軟件+硬件+服務”的鐵人三項,是,過去雷軍在發佈會上提出過這樣的說辭,但是小米哪一塊做到極致了?軟件,MIUI是好用了,但是IOS、EMUI、Flyme、OPPO Color都變好用了啊;硬件,堅果處理器石沉大海,原本MIX系列的超前意識不復存在,甚至被OV反超,連最起碼的3D結構光在米9上都被砍了;服務,小米有服務麼?哦,售後還是蠻好的。於是此話一出,消費者肯定就不答應了,一片冷嘲熱諷。

然而萬萬沒想到,高級副總裁喝醉之後,小米聯合創始人林斌也喝大了,華為剛剛發佈P30 Pro拍照評分第一名後,連發微博聲稱小米9視頻依舊全球第一,大光圈依舊是全球第一,20W無線快充依舊全球第一。這就等於是,大眾剛剛激起的民族自豪感,小米卻要背道而行之,澆一盆冷水說:那個產品其實很多地方都不如我哦~情商之低猶如我這樣的理工男。結局也是一樣的,微博下面幾千條留言全是冷嘲熱諷的,順帶還把雷軍的微博也拉下水了。


希望小米能夠在2019年推出一些重新讓消費者經驗的產品吧,否則只能淪為跟榮耀做競爭的品牌了,不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幹”麼?


宋東珂


3月26日,蘋果召開了2019年第一場發佈會,整場發佈會只有軟件服務,而無硬件。不免讓國內消費者有些失望。而蘋果作為手機業界焦點,一舉一動都頗受同行們的關注。蘋果發佈會後,國內很多廠商都為之做出了評價,自然也包括華為和小米,然而這兩家的表態卻受到了完全不同的待遇。


華為:蘋果CEO庫克暖場,接下來重頭戲開始了

很有意思的是,華為和蘋果盡然在同一天舉辦發佈會。蘋果是北京時間凌晨一點,而華為是北京時間21點。作為全球性的競爭對手,二者的舉動自然會被很多人所關注,並進行對比。而華為在蘋果發佈會召開完後,在愛爾蘭官方發文:感謝蘋果CEO庫克暖場,接下來重頭戲開始了!很多人覺得華為碰瓷蘋果,但是如今華為和蘋果已經是一個層面對手,因此這種禮貌而又不失幽默的宣傳,在國外媒體宣傳中是很常見的。就如蘋果和三星互懟一樣,如今華為也加入了這個陣營。因此對於華為當天的調侃,很多人還是樂意接受的。


小米:蘋果學小米,也來鐵人三項

相比於華為的風趣幽默的宣傳方式,小米就比較直接了。在蘋果發佈會結束後,小米電視營銷副總裁,直接發言稱蘋果學小米,也來鐵人三項。據說當年雷軍提出了小米的商業模式,通過軟件+硬件+互聯網服務形成鐵三角。而此次蘋果提出的軟件+硬件+服務與之類似。所以小米人員簡單的認為蘋果在學習小米。可是反過來想,當初雷軍提出這一模式時,是不是學習了蘋果了?蘋果一直以iPhone等電子產品為硬件入口,軟件上以IOS為載體,提供APP Store,Apple Music等服務,如今只是將這一服務擴展開來。而小米手機可以算作硬件,MIUI難道不是跟隨IOS發展起來的?而服務方面,小米提供了什麼?如此簡單的就認定蘋果在學習小米,所以很多人對於這種說法很不贊同,覺得小米在碰瓷蘋果,因而沒有好的待遇。

其實誰對誰錯並無定論,華為和小米都是在營銷罷了,達到宣傳自己的目的。至於為何所受待遇不同,可能華為和小米在消費者心中地位不同吧。

想知道更多有意思的互聯網信息,快來關注憶夢科技!歡迎大家評論點贊。以上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若有不當,請及時聯繫我刪除,謝謝。


憶夢科技


其實我們知道,業界對於蘋果的發佈會一直是非常看重的,除了國內此前,錘子科技老羅的相聲裝會能媲美之外,蘋果的發佈會應該是最受關注的。



無論是蘋果的春季發佈會還是秋季發佈會,每次都能夠帶來驚喜,那麼,此次蘋果在春季發佈會之前就已經上架了,包括iPad迷你等等一系列產品,很多用戶會認為,蘋果可能在春季發佈會上有可能要放大招,但事實上此次發佈會還是針對國外用戶的更,確切的說應該是美國大本營的一個軟產品發佈會。

我們知道蘋果在發佈會上主要還是在內容方面,比如在視頻新聞等等方面,進行一個佈局和擴張,此次發佈會也被消費者戲稱為可能大牌明星最多的一次蘋果發佈會。蘋果也有可能要進軍電視內容行業。



華為表示,蘋果在為自己暖場,言外之意,發佈的產品並不硬核

華為方面則表示,蘋果此次是為華為產品發佈會暖場,因為我們知道蘋果和華為的發佈會時間相隔非常短,也就是說蘋果發佈之後就輪到了華為在巴黎舉辦p30系列的發佈會。

那麼綜合華為的觀點,也就意味著對此次蘋果的發佈會例行失望,當然每次蘋果發佈會之後,餘承東也都表示穩了。這是一個所謂管櫟的宣傳方式吧,目前華為三星包括蘋果也都在間接性的互懟!



不過從整體來看的話,華為的碰瓷還是要多一些,畢竟三星和蘋果的產品目前是可能優勢比較明顯,華為除了拍照之外,確實在其他方面的話語權並不是那麼強烈,所以還是需要造勢營銷。

小米的意思是自己在這方面要算蘋果的老師。

在得知蘋果有硬件轉為軟件產品服務的時候,小米則是高潮了一波,表示自己在這方面早有佈局和研發,算得上是蘋果的老師。

而目前來看的話,小米的佈局確實是比較廣泛,而產品鏈也是比較雜的啊,在手機發展到今天的情況下,小米的佈局已經完全顯現出了作用,這也算得上是一個戰略上的明智之處。



所以對比華為和小米兩者的營銷來說,其實本質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只不過華為目前已經適應了對人的幽默表達方式,而小米還在學習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