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扣馬諫王地,兩千多年前的南陽為什麼能成為超級大都會?

這裡是行者老張的旅行和歷史研究所。

屈原扣馬諫王地,兩千多年前的南陽為什麼能成為超級大都會?

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強盛、最有影響力的兩個王朝是漢唐,從統治疆域、經濟、軍事、文化、藝術等各個方面來說都是我國曆史上的巔峰時期,影響力在世界範圍內持續了幾千年,直到現在漢文化、唐文化還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代表。老張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座歷史古城,曾經在漢代時是一座超級大都市,那個時候人口就已經達到240萬,是當時全國人口第一的城市。

屈原扣馬諫王地,兩千多年前的南陽為什麼能成為超級大都會?

這座城市就是南陽,漢代為南陽郡,居全國各郡之首。兩千年前南陽不僅人口多,科技、農業方面也很先進,領先世界的灌溉技術覆蓋良田四萬頃;冶鐵技術更是獨領風騷,漢代時南陽的冶鐵業就已經使用了水力鼓風機,採用球墨鑄鐵,極大地提高了冶鐵效率和工藝水平,而歐洲使用這一技術已經是一千年以後的事了。

屈原扣馬諫王地,兩千多年前的南陽為什麼能成為超級大都會?

那麼漢代時南陽的城市範圍有多大呢?大到讓人驚歎!當時的南陽城周長超過三十六公里,這是個什麼概念?現代南陽的城區面積1990年時都沒有漢朝時的南陽大,可見當時南陽的輝煌程度,西漢時的南陽是全國六大都會之一。到唐代時經過貞觀、開元幾朝盛世,南陽農業更加發達,工商業也是空前繁榮。有李白的詩句為證:“清歌遏流雲,豔舞有餘閒。邀遊盛宛洛,冠蓋隨風還”。

屈原扣馬諫王地,兩千多年前的南陽為什麼能成為超級大都會?

詩仙這首《南都行》描寫了當時南陽的繁華,那個時候的南陽是太平盛世、歌舞昇平,詩句中的“宛”就是南陽的古稱。南陽建城史距今兩千多年,是楚漢文化的發源地,春秋時期楚國在南陽設宛邑,屈原扣馬諫王地,是當時全國的冶鐵中心,秦楚丹陽之戰的戰場也在南陽,秦統一華夏後設郡縣制,南陽郡就是其一,治所在宛城,也就是現在的南陽是當時的宛城,而當時的南陽郡範圍就比現在的南陽市大多了。

屈原扣馬諫王地,兩千多年前的南陽為什麼能成為超級大都會?

南陽為什麼在古代那麼厲害,現在卻沒有多大的知名度了?這和南陽的地理位置關係緊密,我們說起古代的朝代更迭和大紛爭時期都會提到四個字“逐鹿中原”,中原地區是中華民族的根之所在,千里沃野,在農耕為主的時代中原地區可以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就是有充足的良田可以種植農作物,所以古代的政治、經濟中心基本上都在中原地區,佔領中原就可以統治全國。

屈原扣馬諫王地,兩千多年前的南陽為什麼能成為超級大都會?

而南陽就是中原地區最重要的一塊風水寶地,位於河南、陝西、湖北三省交界,因處在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南陽,三面環山,是一塊麵積超過三萬平方公里的盆地。又夾在黃河與長江之間,自古水利發達,被譽為天然的形勝之都。而且南陽盆地的地質結構極為穩定,一千多年沒有發生大地震,優越的地理環境讓南陽自春秋時就稱為了重要的都市。

屈原扣馬諫王地,兩千多年前的南陽為什麼能成為超級大都會?

南陽,有高山峻嶺可以控扼,有寬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鄰關陝,可以招將士;東達江淮,可以運谷粟;南通荊湖、巴蜀,可以取財貨;北拒三郡,可以遣救援。這是古人對南陽的全面描述,自古雄踞中原大地,長江、黃河之間,上承天時之潤澤,下乘山川之恩惠,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伏牛蒼蒼,丹水泱泱,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絕佳勝地。

【作者簡介】:行者老張,摩旅愛好者,歷史文化研究者,用腳步丈量地球。隨時分享旅途見聞。歡迎關注,感謝點贊、評論,不吝賜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