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提起老家,每个远在他乡的人都会有一份沉甸甸的牵挂。

我的老家南召县太山庙乡杨分岺村是太子山下的一个小山村,原是一座石头寨,可惜五八年己被拆除,现在连遗迹也看不到了。

我很早就出来工作,对老家的印象也只是童年的遥远记忆和耳闻目睹的点滴情景。故土情深,做为刘家后代,总想把记得起的一些陈年往事写写,以寄托对家乡的眷恋和祝愿。

太子山 太山庙

老家背后的太子山地处伏牛山南麓,山势陡峻,山顶有祖师庙,每年三月三庙会香火不断。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航拍太子山

太子山顶有一残碑,上书 “太子望山 ’‘ 四个大字。相传东汉末年,王莽撵刘秀,当刘秀逃到太子山时向南望去,可隐约望见宛城,后人为纪念刘秀在此登山望乡,便把这座山叫做太子山。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太子山顶

太子山下有一座庙,始建於唐代,因太子山而名,称之为“太山庙"。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记忆中的太山庙

太山庙的东南方有座 “天宝观",是道教始祖太极真人张三丰的传道圣地,山的南麓现有传道的草庵遗址。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张三丰传道之地

口子河在太子山东面山脚下,相传唐僧取经路过此地挡住了道,猪八戒用耙子扒开一个口子,故名口子河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口子河上的东风桥

此外,方圆还有朱砂铺的明清驿站,九里山的韓信寨,庙后和下村的冶铁遗址等历代古迹。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太子山前的老柿树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远眺太子山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太子山前云遮雾障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巍巍太子山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与鸭河水库近在咫尺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太子山前刘氏始祖墓地

“庙因山而名,山因庙而古 ",站在太子山顶,放眼四周,东边与九里山隔河相望,北边有白虎岭,西边是虎山 (现东风厂所在处),南边与鸭河水库相连,青山,碧水,庙宇,传说交相辉映; 天地灵气、山川气象扑面而来,千百年来,这塊风水宝地孕育着家乡的代代子孙……

刘家寨 老井

老家刘家寨,本名叫“杨分岺”,也叫 “石头寨" ,外乡人称 “刘源清寨” ,附近村民叫“寨上"。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记忆中的刘家寨

刘家寨始建于哪年 ?有实物和史料可考证。

最有力的佐证就是屹今为止村上保存完好的一口老井,铁铸的水井轆轆上镌刻有“刘家寨 民国十九年建" 的字样清晰可见。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饮水思源一一老井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井中打水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水井辘辘上镌刻的“刘家寨”三个大字清晰可见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民国十九年建”——兴建刘家寨时间的实物佐证

如按传说中 “刘源清寨"来考证,据《刘氏宗谱》和《刘氏族谱》记载,刘源清系刘氏45世孙,武庠生(即武秀才),生於光绪乙亥年 (即公元1899年 ),按民国十九年(即公元193O年) 建寨,当时刘源清三十岁左右,正值建功立业的盛年。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从湖北老家带回的《刘氏宗谱》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2008年编纂的《刘氏族谱》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家谱中记载刘源清的出生年月

当年的刘家寨,全是以就地取材的石头砌成,寨墙高十米之余,坐北朝南,南北两个大寨门。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记忆中的老寨门

寨墙四角的垛上分別建有四座砲楼,加上东西寨墙中间的两座 “腰楼 "共设有六座砲楼。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站在石头寨墙上

距主寨墙外约五米处,还建有一圈 “拦马墙" 做为防禦,用於挡住外侵的人马不能靠近主寨墙。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拦马墙

记得小时候,和一群伙伴们经常爬寨墙,钻炮楼,翻拦马墙,站在两扇大寨门的门拴上来回晃悠,在寨墙下摘酸枣,捉蛐蛐,藏 “老目 " ( 捉迷藏 ),留下多少童年的回忆 !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似曾相识的 “大寨门

“石头寨里石头房,家家户户石头墙 "。寨内所有建筑及设施全是清色的石头砌成。一进村,滿眼都是石头院石头墙,石头房子石头路,石头台阶石头堰,连垒个鸡窩也都是石头。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石头房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石头房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石头台阶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石头房院子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石头路

“石乡出石匠 " 寨里大部分青壮劳力都会石工活。谁家盖房子,全寨的能工巧匠都去邦忙。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垒石头墙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石头墙面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石头墙面

记得北院的四伯是个老石匠,石活精细,各种不规则的石头经过他的敲打,都会压茬合缝,垒砌出不同形态而又板板正正的墙面,可以与砖墙比美。

刘家寨是五八年刮共产风,搞一平二调时被强行拆除的。据说是要用寨墙的石头盖公社的戏院,结果戏院半途而废也没盖成,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就这样被毁了,刘家子孙谁不心痛 ?

上次回老家,到村里村外转了一圈,村里有一半以上的住户都另择新址搬出去住了,寨内原来的房子院子都翻新成大宅院丶小洋房,面目全非但面貌一新。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当年南寨门外的大柿树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老家的构腊树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东沟一一老家唯一保存完好的石头房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我出生的老院还是当年的老房子

刘家寨建成的前一年 (即民国十八年)正值百年不遇的大旱,饥民遍野,兵禍烽起,在那个动乱丶饥荒的年代,刘家寨的兴建为保护家园、凝聚宗亲、安居乐业扎下了根基,虽然古寨不复存在了,但刘源清等先辈们建立的功业必将被后代子孙永远铭记,流芳百代 !

蚕坡 搂叶子

老家地处浅山区,太子山前是荒坡丘陵,只长满山遍野的栗茅墩。这栗茅一是可以养蚕,二是可以烧柴。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南召是柞蚕之乡,靠近山区的农家大都会养蚕,养蚕的人被称为“蚕倌"。养蚕是个技术活,是个细心活。一开始得先把蚕蛹熏成蛾子,待蛾子交配后孕育出幼蚕,然后放幼蚕上坡吃栗叶。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上坡之前的幼蚕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幼蚕慢慢长大

每年春上,幼蚕上坡后,蚕倌们得搭起棚子,吃住在山坡上日夜看护。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喂蚕的顶筐

幼蚕慢慢长大会一串串爬满枝头,远远望去,山坡上一片金黄。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山蚕吐丝结茧后,蚕农们有卖茧的,也有自家缫丝(老家叫打丝)卖丝的。在老家,无论谁家打丝,锅台边都会囲一群小孩眼巴巴地等着吃蚕蛹,蚕蛹香甜可口,是难得的美味,至今难忘。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蚕蛹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手工缫丝

栗茅不仅可以养蚕,更是家家户户做饭离不开的柴禾。印象最深的是每年寒暑假回家都要和小伙伴们一塊上坡“搂叶子”,还记得常去的地方有小栗坡丶柿树洼、牛圈洼、戏楼等低洼落叶多的地方。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搂叶子

搂叶子得用一根长把儿的竹耙子,搂好的叶子先得打成很瓷实的扇,然后一扇摞一扇地塞进箩头,再用耙子托着箩头扛回家。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搂叶子用的竹耙子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那些年,家家都是盘地锅用柴禾做饭,除栗叶子外,还有玉米杆、麦茬根、棉花杆和栗柴等。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泥巴盘的锅台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柴禾烧地锅

小时候,每到冬天我喜欢邦大人烧地锅,一来暖和,另外还可以烤红薯、燎玉米穗、烧蚂蚱或木花(枸腊树上吊的蛹),那种又焦又香的山野味儿,是地道的老家味道,忎觉现在的山珍海味也比不上。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在老灶火烧地锅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火苗正旺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红薯干 红薯窖

老家地处荒坡丘陵,土质贫脊,水源缺乏,不适宜种稻子、小麦,红薯玉米是主要农作物,特别是红薯,曾经是一年到头离不了的主食。山里长的红薯,形状是疙瘩,味道是干面(红心红薯少)。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刚刨出来的红薯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刚刨出来的红薯

为了保存好红薯,一是切干收藏,二是下窖保鲜,我们那里一到秋收时节,刨红薯、拉红薯秧丶切红薯干、下红薯窖,家家忙的不可开交。过去切红薯干用的是自家板凳上或木板上绑个刀片,根据切片厚薄调整好刀片角度,然后按着红薯一片片切下去。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手工切片

切好后的红薯干有的直接晾到地里或堰上,有的用高梁薄搭个棚晾晒,天一阴就得赶紧收起来以防霉烂。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晾晒在地里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晾晒在棚上

“一季红薯半年粮" ,为了能经常吃到鲜红薯,那就得下窖。

挖红薯窖必须选在地势髙不积水的地方,窖的形状是口小肚子大,窖深要在3米以上,使窖藏红薯与地面空气尽量隔绝。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土挖的红薯窖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石头垒的红薯窖


红薯下窖出窖时也有用梯子的,也有用绳系的,一般下窖都是体量轻的小孩子,小时候我也曾坐在箩筐里被大人系到窖里拾红薯,忎到很好玩。

现在乡下吃啥有啥,红薯早已不是主食了,有的家都喂牲口了,红薯窖也用处不大了。


饭场 磨道

现在说“饭场" ,年轻人可能不知道是啥,城里人更没听说过。

但过去我们老家,却是村里人每天吃饭必到的地方。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饭场——都蹲在墙根儿吃饭

那时候穷,一日三歺家家都是“一碗端" 。 “ 玉米糁煮红薯,吃里肚子歪歪着 ” ,是儿时吃饭的歌谣。

村上人有个习惯,一到饭时,大人孩子都会不约而同地端着饭碗走出家门,聚到村口、墙跟儿或路边蹲在那儿吃饭,这就是老家的“饭场" 。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去饭场吃饭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去饭场吃饭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坐一排溜吃饭

我家走道外是村里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路,地势髙,路面宽,路岸边还有些包路的石头,能坐不少人,所以就成了全村人气最旺的饭场。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刘家寨的老饭场旧址

饭场里很热闹。大家吃着说着,天南海北,家长里短,无话不谈。谁家有啥事,村内外有啥新闻,饭场里传的最快。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饭场既是一个露天的歺厅,又是交流信息、联系亲情的平台。

那简陋的场地,热闹的场面,随意的氛囲,成为早年农村生活一道特有的风景。现在每家吃米吃面,只需到超市选购就行,而在八十年代以前的农村,吃面粉得自己磨。 磨面的地方叫“磨道”,常见的是驴、骡或是牛拉磨,用块旧布或旧衣裳把牲口的眼蒙住,再戴上“笼嘴",人在旁边一边萝面,一边吆喝,牲口就会一圈一圈地在磨道里转。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磨道

我们北院三奶家安有盘磨,南北院、上下庄大都在她那里磨面,需要磨面的人家多时还得预约,那叫“问磨“。用磨房的牲口磨面,磨完后得给磨房家留一些麸皮或糁子做为报酬,这是“规距"。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磨道

如果是磨红薯干,那得在碾盘上用人力或牲口推着石滚粉碎,而且要经过多次軋碎、箩面后才能完成。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石碾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人推石碾

还有一种小型粉碎工具叫“石臼”,可舂五谷杂粮,也可以舂花椒、辣椒、茴香或韭花等。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石臼

八十年代以后,农村开始有了电磨、小型面粉机等粮食加工设备,过去的磨房、石碾等老一代工具都用不上了,离现实生活渐行渐远……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岁月悠悠,挥之不去的是童年记忆 ; 沧海桑田,难以忘却的是乡情乡愁。

回想那极左肆虐、法治缺位、违背民意的年代,国家经历了严重曲折,人民遭受着太多的磨难 : 五八年大跃进的狂热,三年自然灾害的饥荒,吃食堂饭的酸楚,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大搞政治运动的折腾,这一幕幕悲剧几乎让人们陷入绝境。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散了雾霾,拨云见日,把国家和人民引上了康庄大道。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艰苦奋斗,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村里小楼、洋房连成片,水泥路四通八达,摩托、轿车随处可见,家家丰衣足食,人人扬眉吐气,洋溢着发自内心的获得忎 !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老家新貌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今日太山庙街景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今日太山庙夜景

最近回老家,看到村口大路旁昂然竖起了 “刘家寨 ”三个大红字石碑。

留住乡愁 一老家的记忆(南召太山庙)

刘家寨

激动之际,我曾设想 : 今逢盛世,家乡变化日新月異,有朝一日,如能重修 “刘家寨 ”,恢复当年的古寨风貌 ; 再兴建一座 “ 刘氏宗祠 ” ,传承祖德,重振我刘氏家族雄风,那该多好 !

但願这不是梦想。

2019年元旦于儒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