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鏟為什麼以河南的城市命名?

川上弘美穿絲襪


探墓神器洛陽鏟為啥以洛陽命名,因為那裡古墓多唄!聾王給大家侃侃這鏟子怎麼用。

為啥以洛陽命名

平時大家說洛陽是六朝古都,但洛陽人說你只說了個零頭,洛陽是十七朝古都!暫且不打幾朝古都的官司,古代有句話叫“生在蘇杭,葬在北邙”,北邙就是洛陽的邙山,風水學上認為這個地方在龍脈之上,最適宜穴居,在這裡建墓地會福廕子孫。歷史上有三分之一的皇帝埋在洛陽。因此,這裡也是盜墓者的樂園。


盜墓利器明朝就有

要探古墓,最好用的就是洛陽鏟,說是洛陽農民李鴨子於20世紀初發明,據文獻記載,類似的工具明朝就有了,王士性撰寫的《廣志繹》記載:

明代萬曆年間,“洛陽水土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然葬雖如許,盜者尚能以鐵錐入而嗅之,有金、銀、銅、鐵之氣則發。”

這裡所說的“鐵錐”,就是洛陽鏟的前身。由此可見,李鴨子只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加以改造,使工具更適合探墓而已。

盜墓之風盛行也由來久遠,曹操曾經任命摸金校尉專職盜墓,曹丕曾感慨說:

“自古至今,未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也,喪亂以來,漢室之陵無不發掘,至乃燒取金匣玉縷,骸骨並盡,是焚如之刑,豈不重痛哉!”,猖獗的盜墓,導致洛陽的墓葬“十室九空”。

洛陽鏟怎麼用?

“洛陽鏟之所以稱之為神器,就是這個看似簡單的鏟子插進地裡能帶出土壤,根據不同的土層結構,識別是自然形成,還是人為夯實的。

先研究一個這個神器:考古人員把它叫探鏟,為半圓柱形的鐵鏟,現在經過改造,白蠟杆可以接長到20多米,可以將地下深層的泥土帶出,判斷地下土層的土質結構,判斷地下有無古代墓葬。

洛陽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掌握得了的,這裡面有技巧,行家稱之為“望、聞、問、切”。

問:

就是打聽某個地方有沒有埋葬帝王的傳說,或民間故事,很多傳說都是有依據的。

望:

分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和洛陽鏟沒什麼關係,根據風水學來看地勢,古人建造墓地,一般講究靠山,還要平坦開闊,處在陽位,還要傍水,山為陽,水為陰,陰陽調和,真龍顯象。

第二個步驟是看好方位後,用洛陽鏟鑽探,看打出來的土的結構。建造陵墓時,為了堅固、防水、防盜,要先把陵墓上的土層夯實,帝王墓地更講究,會在夯土裡加入糯米粥等粘合劑,讓土層更堅固。但這恰恰給盜墓者提供了依據,只要用洛陽鏟探下去,看土層的顏色,如果遇到呈膠質狀的土層,叫五花土。

五花夯土,是墓內的白膏泥或木炭等結合而成的幾種顏色並存的人工熟土,不一定有五種顏色,就土色豐富。

聞:

地上的生土呈自然狀態,土質疏鬆,透氣性好,夯土層是經過人工夯打而成的,土質板結堅硬,洛陽鏟會感到明顯的震動,聽到鏟頭磕碰的聲音,如果打到墓頂的拱券磚,會聽到明顯鏗鏘的聲音。牆壁和中空的墓室、墓道發出的聲音大不一樣。經驗豐富的盜墓賊憑洛陽鏟碰撞地下發出的不同聲音和手上感覺的震動,甚至可以判斷是陵墓的哪一部分。

還有一種說法是,有經驗墓者用洛陽鏟打出來來後,會用鼻子聞,據說在建造陵墓時為了殺死土中的蟲子等生物,要將黃土進行炒制,有經驗的盜墓都還能分辨出黃土是否炒過。

有的夯土裡要加入童子尿,會有酸爽的味道,我想可能是糯米發酵的味道,甚至是墓中散發出的濁氣,如果聞到土裡有特殊味道,十有八九是人為的,也就是下面有東西。

切:

是個技術活,有經驗的人把打出來的土認真分析,看是夯土,還是地質層的土,比如看裡面是否混有植物纖維、木炭、細沙、石灰等與上層不同的土質,來判斷下面有無墓葬。

《文物保護法》規定:地下文物歸國家所有。今天講的只是娛樂而已,大家要遵紀守法,自覺保護國家寶藏。


聾王侃史


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洛陽鏟也不例外。因為洛陽鏟的發明者是洛陽的一個盜墓者,其最初的主要用途是用於盜墓,因此所揹負的名聲多是負面的。

但是,後來經過考古工作者的加工改造,洛陽鏟被廣泛應用於考古鑽探之中,為我國考古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20世紀的許多重大遺址發掘都活躍著洛陽鏟的影子,如在中國著名的安陽殷墟、洛陽偃師商城遺址等眾多重大遺址發掘過程中洛陽鏟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洛陽鏟”已被我國考古界正式作為田野考古工作者的特備工具,並因此而形成了中國獨有的考古鑽探技術。當今,既使在世界範圍內,“洛陽鏟”也是最好的考古工具之一。

隨著時代的發展,洛陽鏟的用途也越來越多。現今洛陽鏟已是建築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使工人輕鬆而準確地打出各種尺寸的深洞,再灌注水泥和鋼筋,形成堅固的灌注樁,支撐著各種各樣的建築以及公路、鐵路的路基。上世紀洛陽的探工曾用洛陽鏟為宜洛煤礦打過百米深孔,創造了洛陽鏟鑽探最深的記錄。


洛陽古今事兒


後來經過不斷改進與演化洛陽鏟便成為了考古的象徵,也是基本功,有經驗的考古者通過洛陽鏟帶上來的泥土就可以判斷是否有古墓,也可以用土質判斷古墓的範圍,是非常實用的工具。

眾所周知,洛陽是我國的四大古都之一,也是十三朝古都,有1500多年的建都史,可以說地下處處是文物,至今洛陽共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89處。所以從古至今洛陽也是盜墓的重災區,有些村民甚至還會在家中挖出古代文物,瓷器瓦片也是經常遇到,為此洛陽在打擊文物犯罪時也下了很大功夫。

在上世紀我國在對外交流中,還給阿爾巴尼亞贈送了一把洛陽鏟,這充分說明了洛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用城市命名再合適不過,同時也是在推介洛陽的歷史文化。

洛陽鏟是考古的基本功,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同位素放射、X熒光來掃描地下結構,秦皇陵的排水系統至今還有作用就是通過這些技術得到的,還可以通過判斷碳-14的的衰減來斷定文物的時代。

總之,洛陽鏟此時已經是一種象徵,以城市命名就是最好的宣傳,有機會再與大家分享更多的考古知識,瞭解河南歷史文化。

我是海域藍豚,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喜歡請加關注,歡迎評論點贊,謝謝!


河南這些事兒


洛陽鏟因近代盜墓發明,起源於洛陽小李村,據說此人叫:李鴨子。

洛陽鏟一開始叫:鏯鏟,從清末民初一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都是這個名字。

然後就有市裡的能人出現了,把鏯鏟改為:洛陽鏟。

盜墓這事古代就有,不能單算在鏯鏟上,也不是洛陽人把全國的古墓都盜竊完了。

洛陽北邙山高檔次墓穴全國第一,這是真的,能稱為:冢,檔次以上的就達1400多個。目前有大土堆的還有700多個,應該已經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了。

面對網絡噴子的無理,無知,胡扯,面對一本小說就能坑一座城市的無奈,我要說:洛陽鏟發明歷史很短,大概也就百年曆史,我們發掘的大部分古墓,很多早就被盜了,早於清朝。

解放後,我們洛陽很多鑽探師傅開始參與國家建設,全國各地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名氣非常大。很多怪人不理會他們的功德,反而去糾纏洛陽鏟曾經犯過的錯誤,這也符合迎合了:文哥期間:釋放犯也是犯人的謬論。

我家就在瀍河區啟明東路,洛陽鑽探公司,研究院距離我不到一公里,我每天都可看到他們,也認識他們很多人,他們與平常人一樣,不同點是:他們懂風水,會看死土、活土,知道哪裡有墓穴會影響公路,鐵路,大樓的建設安全。這是一個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國家建設離不開他們的技能。

如果我們的噴子還要犟勁兒,那就學學:啥叫:一分為二看問題吧。

與理性之人可談天論地,與“死驢㞗懟牆根兒”之流沒啥可講,躲閃開乃智者。


洛陽車人


具體是那個朝代就不太好說了,是說古時候,人們為了謀生也是四處奔波,當時洛陽人也一樣,有一群洛陽人,在外地給人蓋房子,天氣剛下過一陣中雨,時間剛好是吃過午飯,人們都各自找地方休息,其中一個年輕的小工頭,閒來無事就擺弄一節竹籤玩,他把竹籤消尖了,然後往剛剛下過雨後有些潮溼的地面上反反覆覆的投扔著,竹籤每次被拔起來時總能帶起一些泥土,這種現象引發了他一個奇特的想法,可否做個半圓的頭來玩坑呢?以後挖坑埋木樁用這個方法多省勁呀,於是年輕人就用竹筒做了一個,可惜不結實,總是會遇到一些硬質的土地石塊把工具磕壞,於是年輕人辭工回洛陽,打算在家裡找個好鐵匠做一個鐵的。後來經過不斷的改進,就慢慢變成了現在這種工具了,當時這個工具出現以後,很快就讓這個年輕人發達了,工作做不完,價格低,時間短,質量高,施工場地好打理,乾淨快捷垃圾少。再後來又有些遊手好閒的人也得到了啟發,利用這個工具進行古墓盜撅,加長了細木棍,但是卻發現攜帶起來不方便,於是就在長木棍後面栓了一根繩子,通過繩子控制挖坑的深淺,此種盜墓工具和手段在洛陽地區附近不斷使用以後,又經過改進鏟頭形狀和硬度而迅速流傳到大江南北黃河兩岸。一個簡簡單單的月牙頭竟然成就了盜墓賊們的財富之路了。


用戶107744440817


洛陽鏟由盜墓者發明,被考古工作者借鑑,地質勘探都在用,現已推廣至全世界。如果這是洛陽小偷的發明,說明了洛陽人的聰明才智。

西安的賊也動腦子,他們有的拿一瓶酒或者一副眼鏡,專找外地趕路人碰,連蒙帶嚇訛人家,靠臉皮混飯吃。冬天的時候,他們穿著大衣,袖子裡藏著一根根子,躲在背街小巷人少的地方,有人走過,冷不防從人家背後棒打人後腦,把人幹倒搶奪財物。據說西安這種事少了,因為有了手機支付以後大家都不帶現金了,賊被動失業了。


玄不救非15


因為陝西狗喜歡


國輝小舅子


因為河南省是華夏中心,黃河兩岸是中國人的祖先的家園,老家河南。


用戶56520129942


洛陽鏟是河南人的專利


秦漢8


洛陽鏟是洛陽當地發明的也不為錯,為地表淺層的堪探也發揮了作用,把它和盜賊應分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