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眠於鶴壁浚縣的三國名將,並留下千古之謎

白馬坡民間故事:

關公斬顏良

白馬坡是浚、滑兩個縣城東面即老黃河右岸金堤南一大片“S”形地帶,白馬坡因三國名將顏良騎白馬在此一戰而得名,關羽斬顏良誅文丑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長眠於鶴壁浚縣的三國名將,並留下千古之謎

▲顏良畫像

東漢末年,諸候割據,軍閥混戰,相互兼併。顏良,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當時河北軍閥袁紹部將,以驍勇聞名。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紹以顏良、文丑為將,率精兵十萬,準備攻許(今河南許昌)。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兵進黎陽(今浚縣),顏良攻打白馬津。曹操急忙派兵在白馬坡屯防,築土城工事,防守袁軍。顏良帶兵殺到土城前,被曹軍攔住去路。曹操派大將許諸前來迎戰,不敵顏良,手下大將宋憲、魏續也相繼被顏良所殺,後徐晃出馬,亦受傷敗回,曹軍諸將慄然。據野史記載當時被顏良打敗的曹將還有夏侯惇等,並評價其實力不亞於呂布,可見對顏良推崇之至。


長眠於鶴壁浚縣的三國名將,並留下千古之謎

▲有關“關公斬顏良”的連環畫畫面

在謀士程昱的建議下,曹操想起寄於軍中的桃園三結義的關羽,隨派關羽出戰。史書上記載關羽視顏良不過“插標賣首爾。”而民間傳說,此時的關羽也有顧慮,多員大將均被顏良打敗,他決定用計策智取顏良。關羽來到兩軍陣前應戰,顏良一看又來了一員紅臉大將,不知是誰?就讓關羽報上姓名,關羽通報姓名後,反問顏良是何人?顏良答道:“我乃顏良。”關羽笑道:“你不是顏良,我不與你交戰,你回去讓真顏良前來。”顏良正在疑惑之際,關羽說道:“你回頭看,顏良來了!”顏良不知是計,回頭觀看,這時只見關羽一提赤兔寶馬,如閃電般地衝到顏良跟前。顏良反應不及,已被關羽手起刀落斬於馬下。袁軍一看主將被殺,軍心大亂,此時關羽率兵掩殺,一直追殺到白道口鎮的王莊村西的沙丘旁,只累得他汗流夾背,汗水和血水溼透了戰袍。關羽就脫下戰袍搭在了旁邊的棗樹上休息,這一下可把棗樹嚇壞了,關爺的戰袍搭在自己身上,如果身上的刺把關爺的袍扎破了這還了得,嚇得棗樹趕緊將身上的針刺收縮彎曲。據說,從此以後這個沙丘上的棗樹刺都是彎曲的,直到現在還是這個樣子。


長眠於鶴壁浚縣的三國名將,並留下千古之謎

▲康熙十年,時任浚縣縣令劉德新所立的“漢將軍顏良之墓”墓碑。

袁軍後來收起顏良的屍體進行安葬,由於顏良是山東人,無法運往老家,只好葬在戰死之地白馬坡。為了讓顏良魂歸故里,將土們將他鞋子裡的家鄉故土倒在他的墓地上,漸漸形成了方園十餘丈,高丈餘的墓丘。可是後來人們墾荒種地,墓丘又逐漸被夷為平地。


長眠於鶴壁浚縣的三國名將,並留下千古之謎

▲明嘉靖四十年“白馬坡刺顏良圖”殘碑。

隨著時間消逝,原來曹操所修築的土城經風吹雨淋,早己不存,不過現在逐漸形成一個土堤,人稱大羅堤。修築土城起土的堤南側形成一片窪地溼地,現在叫洑羅,土城東側取土的北方現叫東羅,土城北側李村南起土的地方現在叫小羅。袁、曹雙方交戰時在白馬坡布有迷魂陣,現在圍繞顏良墓三里內,周邊村民在方向上認識仍有迷惑,明知是南方,但腦子裡的印象是東方,真乃千古之迷。

長眠於鶴壁浚縣的三國名將,並留下千古之謎

▲一望無際的古戰場——白馬坡,如今已成為萬畝良田。曾經叱詫風雲的顏良就埋葬在這一片黃土之下,不知不覺已經1800餘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