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清明天晴不下雨,石頭縫裡都結谷”是什麼意思?

老張談三農


四月五日清明節,再過五天就要到了。傳統祭祖節日加上踏青的假日時光,無論是城裡人還是農村人對清明節氣的天氣都非常的關注。



看上圖,我們這裡天氣預報從4月1日到4月10日都是大晴天,每天最高溫度都在23°上下,十分的溫暖宜人,然而對於這樣的天氣卻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清明天晴不下雨,石頭縫裡都結谷”這句俗語說的是,如果清明節氣這一天天氣晴朗不下雨的話,那麼接下來的一年中都會風詞雨順,雨水漣漣,連石頭縫裡都能結出穀物來!可見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豐收年景。

可是這句俗語應該出自雨水多的江南地區,不適合我們這些北方地區。根據多年來的經驗總結,對於清明節,我們更適合俗語“清明一吹西北風,當年天旱黃風多”和“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詩句所描述的那樣,清明節有雨,才是我們這裡最應景也最企盼的事情。



在我們這裡,十年九旱,春雨貴如油,歷來春雨也下不大。處在穀雨播種前的清明時節,能下些雨才是大好事。清明下雨一方面能緩解乾旱,另一方面也能配合人們祭祖的心情,下些小雨就當是老天為祖先落淚了!最好是等掃墓完畢,淅淅瀝瀝把小雨淋在墳頭,掃墓時新覆蓋在墳上的土也就不會被風颳走了!

特別對於森林防火,清明節有雨才是老天爺最幫忙的事情。否則,春天風乾物燥,而清明節人們還有為祖先燒紙錢的習俗,一個不小心,就會功虧一簣!

可見清明時節下不下雨,在不同的地區,在不同的人群心目中,是有不同期盼的。

“清明天晴不下雨,石頭縫裡都結谷”對於我們北方人來說,那就是一種天方夜譚。我們期盼的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農田好種火不著的幸運局面!

所在的地方對於清明下雨又是怎樣的說法呢?化驗留言分享。


村姑說村事


今年清明節是4月5日,星期五,休假三天!而關於這句老話其實對於一些地區是有道理的,意思是說:清明節氣天氣晴朗沒有下雨的話,則說明今年氣候條件比較好,適宜農作物生長,並利於糧食豐收,至於氣候適宜到什麼程度,就連一些脫落的穀粒散落到石頭縫中都會生長旺盛而結穗!



不過,針對清明節前後的氣象農諺說法有很多,這句老話並不完全適合各個地域的氣候變化!而至於今年清明節前後農業生產和氣象變化,下面結合我們北方這邊天氣簡單說一下!

清明前後小麥生長害怕低溫有霜

由於我們這邊是全國主要是小麥產區,至於清明節前後的氣象農諺,我們這邊因為氣溫相對偏低,會比較擔心清明前後下雨降溫而出現冷凍、寒霜天氣,這樣對於小麥生長髮育是極為不利的,堪比倒春寒影響!為此,老話也常說“麥怕清明霜,谷要秋來旱”,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這是因為小麥春季返青後,就會進入“營養生長和生長生長並進”階段,這個時期主要是小麥根、葉、莖、櫱生長和穗分化時期,主要會包括起身、拔節、挑旗、抽穗等小麥生育時期!其中小麥起身、拔節前期也是重要的光照階段,這期間對於光照需求要大於水分補充!所以說,我感覺農戶所說“清明宜晴,穀雨宜雨”更適合農作物的生長髮育需求,自然更是風調雨順的最佳體現!看了一下我們這邊清明節前後的天氣,以晴朗為主,適合小麥光照需求,並適合外出遊玩!



清明降雨程度也可能會預示今年雨水是否頻繁!

如果清明節下雨大的話,則可能說明今年雨水來得早,可能陰雨天比較頻繁,不僅會影響小麥生長所需的光照,也會因清明至穀雨前後的陰雨天而出現麥澇情況!為此老話常說“清明溼了烏鴉毛,今年麥子水裡撈”,則可能是說今年雨水大且頻繁,並不是風調雨順的表現!

另外,農戶已經在驚蟄至春風節氣前後,剛給小麥返青進行了澆水施肥,由於大多是採用大水漫灌方式,往往會給麥地充足的水分補充,並不會馬上缺水分!這時候小麥其實最需要的是光照,一般正常起身拔節,然後進入挑旗孕穗階段!

不過,有些地方也會有“清明到,麥苗喝足又吃飽”、“清明有雨麥苗肥,穀雨有雨好種棉”等說法,則說明這些地方可能清明穀雨時節比較少雨,因而更渴望下雨補充水分吧!所以說,對於各地農業生產,還是需要因地制宜,根據當地實際氣候變化,並結合氣象預報以及本地農諺,才可以將農業危害降到最低!以上僅為個人見解!


龍百曉生


一轉眼,還有三天就過清明節了,清明節小假期,很多在城裡居住的農村人會在清明節返回家鄉,一是祭祖,二是和家人一起踏青遊玩,清明時節山裡的杏花、桃花、梨花等多種花兒基本上依次綻放了,農村裡滿目都是風景此時正好。

賞春拜祭先人自然期待著陽光明媚,天晴雲朗,不過我們老家清明時節總會遭遇狂風大作,陰雨連綿,這樣的天氣才是大家心中的清明節天氣,因為我們老家有一個關於清明節天氣的傳說。

傳說黑龍是我們老家的守護神,它負責這裡的風調雨順,莊稼豐收農民安康,傳說中黑龍的母親是我們附近村裡的地主家閨女,因為一個下雨的夜晚,地主閨女做了奇怪的夢,後來就懷孕了,懷孕後的地主閨女被父母趕出家門,她跑到我們村裡的北山山洞生下了黑龍後,自己因為營養不足和各種條件不足,不幸去世,後被人刨藥的和尚發現並把她葬在廟附近的山頭上。

而黑龍被和尚們養大,變成一方守護神,後來東北黑龍江裡有白龍做妖,於是東北農民從東北慕名過來請黑龍去除妖,黑龍告別了家鄉去東北大戰白龍,把白龍驅逐出東北,而黑龍從此在黑龍江鎮守,但每年的清明時節,黑龍必定會回我們老家給他的母親上墳祭拜,當清明時節狂風大作,風雨交加時,老人們就會說:又是黑龍回來給他娘上墳了。

在我們老家,並沒有:清明天晴不下雨,石頭縫裡都結谷。這樣的老話,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在春雨貴如油的北方農村,每年就期盼著清明時節黑龍回來祭拜母親時,能夠帶來比油還珍貴的雨水,因為這場雨如果下足了,農民們可以種玉米,種花生,種紅薯了,對於北方人來說,清明雨是及時雨。

百度了一下,確實有農村老話:清明天晴不下雨,石頭縫裡也結谷。而這個谷字已經講出了老話出自南方,南方多雨,所以南方多種水稻,這句老話的意思是,如果清明節那天天氣晴朗的話,那麼今年一年就不會發生雨水氾濫成災的情況,莊稼就會有很好的收成,好到只要種上,哪怕是石頭縫裡的稻穀都會長好。



十里不通俗,南北有差異,南方的老話不適合我們北方,北方不種稻谷,北方的春雨永遠都是那麼珍貴。


悠然見東山


農村的很多俗語老話都是帶有很強的地域性質,尤其是一些關於節氣和氣象的諺語,更是由於南北差異會出現不同的理解,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清明時節也是農忙的春播季節,在棒奔霸這裡的還不難的,清明前後都是種植各種各樣蔬菜的大好時節,清明這天的天氣對於以後的天氣走勢也是有很大的關係的,俗語稱作為清明不晴,穀雨不雨,也就是說在清明節這一天很少有晴空萬里的天氣,大都是清明時節雨紛紛,或者是陰雲密佈的天氣。


清明這一天如果是天氣晴朗,是很好的年景,也就有了一個老話叫做清明曬乾柳,窩頭撐死狗,說的是清明這一天隨手摺下一段柳樹枝,在天氣晴朗的作用下,不一會這溼漉漉的柳樹枝就會被曬乾,清明這樣的天氣,是一個豐收的好兆頭,這一年糧食大豐收,就連我們餵養的土狗,也會有美味的窩頭吃,這句老話和清明天氣不下雨,石頭縫裡都結谷是一個意思,都是指清明節這一天如果是晴空萬里,豔陽高照的情況下,那麼今年的年景是十分看好的,清明節以後的天氣也會風調雨順,很利於農作物的生長,也是一個豐收之年的好兆頭。


其實這些俗語都是局域性很大的氣象諺語,對於局部地區有很好的參考作用,像清明晴朗的天氣,是適宜於南非地區的,而在我們北方地區,清明時節能夠下雨,才是真正的貴如油的甘霖,像我們這的關於清明節的氣象諺語,稱之為清明前後下場雨,好像狀元中了舉,是相當難得的,作為北方地區的春旱是典型的地域性氣候,春季也是一年之中最為乾燥的季節,相當的缺乏降水,而且還是由於天乾物燥,很多地區都是全年禁燒,做好春季防火的準備,清明時節在北方地區,沒有比降雨在好的事情了。


清明小長假馬上就要來到,貌似天氣預報在清明期間,我們這都是陰雨天氣,這個好消息對於現在麥田、果園都是很有益,今年春季基本上就沒有怎麼降雨,連陰布雨的天氣只出現在了南方地區,作為北方嚴重乾旱十分缺乏降雨,清明節期間還是多降一些雨水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對於這句老話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清明天晴不下雨,石頭縫中也結谷。

古語云:三月,風雨相逢初一頭,沿村瘟疫萬人愁。清明風從南方起,定是田禾大豐收。

清明清明,只看一個明字。明者光亮之意,必是豔陽天晴方為照時吉利,若是北風陰雨主大凶,不吉,人災禾無收。而今年初一又恰逢節氣日,更有應驗之數。此日若不晴而風雨交加,季春與早夏必澇,早秋種不上,麥又不好收,是以災年預兆。

此日,若刮四級以裡東南風,主日晴,又主季春溫象,因晴得時令,必是季春與早夏風調雨順,人安宜禾,穀雨必商早秋安,麥宜收,秋宜種,氣溫適中,時令與物象氣象相適應。這是陰陽相宜相生的自然之象。

而石頭縫中都結谷者,是主早秋晚秋都能順時而安,移令而長,又說明夏秋無旱象,必主民間望田豐也。


福自福地來wjf


清明時期本來就是雨水叫多的季節,有的地方下雨有的地方就不下雨這就是大自然的規律,你說你那裡清明不下雨石頭縫裡都結谷,道理很簡單就石頭縫裡潮溼有泥巴,在加上石頭底下有水石頭大深,所以水氣不是那麼容意蒸發掉這個道理。


9997007


清明節是多雨的季節,如果這天天晴,說明當年會風調雨順,糧食大豐收。俗話說,清明曬乾柳,窩窩撐死狗,窩窩認前是一種非常好的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