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柱奇石讓山西長治這個農村有了童話般的神奇傳說

胡哥專注發現古村落之美。請點擊關注。

在前幾期文章中,胡哥帶領大家領略了山西省內境內長治市平順縣的上馬村的傳說故事。這個雞叫鳴三省的高崖小山村,遠觀猶如貼在懸崖峭壁上,極其險峻。各樣的山峰聳立,也就有了不同的傳說故事,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受。

上馬村背靠高聳的王帽山,前臨滔滔濁漳河,四周山峰環繞,風景秀麗。各個山峰從不同角度看去,形象不同。比如村子背後的王帽山,從合適的位置看去,很像一頂古代的王帽。

一柱奇石讓山西長治這個農村有了童話般的神奇傳說

王帽山。

再比如,如果從衛星地圖上俯瞰,上馬村的形狀恰如一個人的耳朵,南北長、東西短,中間還有兩個彎。而在耳朵俯瞰圖的耳朵眼兒部位,懸崖邊上突兀樹立一柱奇石。奇石由一根石柱和斜臥其上的一塊方形石塊組成,兩石相接處是一塊小小石塊,風一吹,感覺上面的石塊就會掉下來,彷彿飛來石一樣驚險。

一柱奇石讓山西長治這個農村有了童話般的神奇傳說

望夫石。當地人叫做龜鳳奪冠。

這一柱奇石老遠看,像是望夫石,猶如一位婦女站在山崖邊上朝著濁漳河眺望,盼夫歸來。而在當地人口中,這柱奇石上搖搖欲墜的方形石塊則是一頂王冠,突出的山崖邊是烏龜,石柱是烏龜伸長的脖子,整體是一個烏龜頂冠的造型。

關於這個造型,還有個龜鳳奪冠的傳說故事。故事說的是上馬村背後的王帽山上有一頂王冠,光芒四射,傳說中這頂王冠有神秘力量,誰若能得到它就能得到王冠神力相助,就能修成正果,成為神仙。

在王帽山上修行的一隻鳳凰和烏龜同時得到這個消息,於是都想摘取王冠。誰知,在搶摘王冠時,鳳凰卻自恃能飛,先去睡覺了。而烏龜卻絲毫不敢停歇,緊爬慢爬,一路到達山頂,摘取了王冠。

待睡眼惺忪的鳳凰醒來,被滿天的金光刺痛了雙眼。原來,一頂王冠正在烏龜頭頂放出萬道霞光,而烏龜通體金光閃閃、祥光環繞——烏龜已在王冠的神力加持下修成正果、位列仙班。鳳凰羞愧難當,低頭不語。從此,這幅場景就化為烏龜頂冠、鳳凰垂首的奇觀。

故事倒是有點像龜兔賽跑,也不知是哪朝哪代哪位人士傳出來的。胡哥一行走訪時只看到烏龜頂冠的奇石,沒有看到鳳凰垂首。同行的村幹部將我們領到懸崖邊,仔細指點。現在的崖邊修了彎曲的臺階,向下一直通到奇石跟前,可以近距離地和奇石合影,但是,鳳凰垂首的山形卻是難以看到了。因為山洪沖刷以及修建臺階鑿山之故,不復存在。

除了有傳說故事映襯的奇石之外,上馬村還擁有諸多自然人文景觀,如後山上有巨大的溶洞,洞深數十米,溶洞向下直通崖下的泉水井,泉水清冽甘甜,四季不斷,千年不竭,是上馬村人畜吃水的主要來源。

村東一公里處有一座規模頗大的玉皇廟,曾是馬塔村、上馬村、東馬村三村共建、共祭的廟宇,後來又被拆分,只給上馬村留下了正殿和獻殿以及一個空落落的院子。

一柱奇石讓山西長治這個農村有了童話般的神奇傳說

整修後的玉皇廟

東山半山腰處有著名的軍事要塞隘峪口。隘峪口又稱馬踏峪、馬踏關,東北靠高山大嶺,西南臨危崖濁漳河。地形險要,勢若咽喉,為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處的重要關隘。光緒版《山西通志》以及康熙版《平順縣誌》上均有記載。

雖然有關隘存在,但在歷史上卻沒有確切的資料能說明,這裡曾經歷過哪些戰事,只在一些民國史料裡有過馬踏隘附近剿匪的記載。但作為扼控晉冀豫的重要關卡隘口,設關防守歷代皆有。畢竟,古時候可沒有現在省道324潞林路這麼寬敞的出省通道。當時只是在漳河河谷南岸有一條崎嶇狹窄的小道供通行,馬踏隘居高臨下,控山制水,地理位置十分險要。

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歷史傳承,勤勞樸實的村民,富有文化積澱的各類建築遺存,這一切使得上馬村保留了清晰的村莊延續發展脈絡。

一柱奇石讓山西長治這個農村有了童話般的神奇傳說

高崖上的小山村。

胡哥一行走訪時,正值深秋,村子裡正在修路、建廣場、起門樓,一派紅火的場景。環顧四周,滿山的植物呈現出黃紅綠赭等各色,五彩斑斕,景色壯麗,一座座老房子在樹木的掩映下散發著迷人的古老韻味。房頂院內攤曬著柿子、玉米,金黃色的柿子、玉米,為古意盎然的村子平添了一股亮色和紅火的氣息,也攤開了村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這也許正是“上馬”這個古老村名,賦予村民在新時代上馬踏上新徵程的強勁動力。


喜歡胡哥文章的請加關注,看更多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