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城第一富翁,建起一座潘家庄园,比王家大院还精美气派

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请点击关注。

说到古村古民居,一向有“北方看山西、南方看安徽”之说。而在山西,那就是祁县、平遥、灵石等地的王家大院、曹家大院、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最为著名。

然而,在晋东南的晋城市阳城县凤城镇,还藏着一座富商的庄园,占地足有30亩,它的虽然名气比不上这些晋商富翁,但作为晋商重要组成部分的一支——潞泽商帮的代表,凤城镇南安阳村的潘家庄园正在日益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展示不输王家大院的风采。

山西阳城第一富翁,建起一座潘家庄园,比王家大院还精美气派

潘家后花园俯瞰。

胡哥说实话,访了那么多古村,遇见潘家庄园却是个意外。因为它不是预先定好计划要去寻访的,纯属路过而奇遇。

去年五一前后,胡哥决定走稍远一点的地方,去晋城市的阳城看看古村,那里也有好多古村入选国家传统村落,据说保存状况还不错。

在连续看完几个古村之后,入驻阳城县宾馆。夜里闲得无聊,就又搜索了一下附近的古村落,竟然意外发现,距离阳城县城十来里的地方,有一个叫南安阳村的历史文化名村,村里有一个规模宏大的潘家庄园。

山西阳城第一富翁,建起一座潘家庄园,比王家大院还精美气派

潘家后花园。

听名字就很兴奋,脑海中立刻脑补出一个大财主的庄园模样。当然,还是以王家大院、乔家大院为蓝本的。一定要去看看!

大早起定好导航,一路疾驰,出县城十来分钟的时间就到了。天尚早,进村子后,感觉一片静悄悄的,问了问路,有村民告诉我们,前边不远处拐弯就是。

没走几步就看见了长长的古朴的青砖围墙。说是青砖,其实看上去黄扑扑的土黄色。其实山西南部大多数民宅大院都是这个色,若是一水青色砖,那就可以高度怀疑是仿古建筑了。

山西阳城第一富翁,建起一座潘家庄园,比王家大院还精美气派

潘家花园里的戏台。

胡哥一行由西向东绕过围墙来到东边,还是长长的围墙,墙上开有一个门。进去一看,没什么人,是个花园,墙上面贴着牌子,潘家花园。再往南看,看不到有门,就直接进去花园先看看再说。

这一看不得了——原来这是由东到西三个花园连在一起的大花园,南墙根是潘家庄园的正房后墙。中间的花园内,还有一个鱼池,鱼池之上背靠房屋,建有一个古戏台。设计之巧妙,颇有江南园林风情。

花园被一圈二层楼院包围,楼上楼下全部都是隔扇门窗左右相连、一通到顶,完全的南方园林风格,与北边乔家大院那种迎面墙只有部分门窗是隔扇的造型完全不同。

花园二楼全部带廊檐,木质楼梯踩上去咯吱作响,楼面铺着小方块的青砖,走着走着,仿佛就走进了历史的深处。似乎一转身,就能碰到古装的潘家小姐在赏花。

山西阳城第一富翁,建起一座潘家庄园,比王家大院还精美气派

二楼长廊

院子里静悄悄的,我们从最东边楼梯上去,从二楼一直绕到最西南。最壮观的地方出现了,西南方向没有房屋后墙了,是一长溜观景长廊。走在长廊里,北边可以俯瞰花园,南边可以俯瞰壮观的潘家庄园全貌。

据阳城县志记载,安阳村潘家是大清嘉庆年间(1800年前后)的县城首富,山西第七富商。庄园修建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总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大约30多亩地,共有院落53个,房屋1600多间。

山西阳城第一富翁,建起一座潘家庄园,比王家大院还精美气派

潘家庄园导览图。

现在看到的只是潘家庄园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潘家十三院,也是保存最为完好的院落群了。其他的院落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或颓败、或翻建、或易作他用不复旧貌了。

从长廊下来,绕到正门,看了门前的解说和示意图,才了解到,我们走了后门,从前门进去才能看到精美的潘家古建筑群的精华。这里一座四合院套着一座四合院,前后左右都是大小不同的四合院,远远相连,楼楼相通。

山西阳城第一富翁,建起一座潘家庄园,比王家大院还精美气派

二楼俯瞰。

需要说明的是,潘家庄园的十三院全部都是两层楼房,而且基本都是住人的,都有前廊出厦。和围起来的院落面积不算大,也就百十来个平方米,小巧精致。

核心是潘家老院,一座标准的四大八小四合楼院。进老院,需要过三道门,第一道门倚墙而建,门匾上雕刻着“所其无逸”四个大字。

这四个字出自《尚书》“呜呼!君子所其无逸”,意思是说,做君主的自始就不该贪图安逸,潘家以此格言来告诫后人不要贪图安逸。门楣上装饰有一些雕花、斗拱,雕工精湛。

山西阳城第一富翁,建起一座潘家庄园,比王家大院还精美气派

气派的门楼

进门的东西两侧都有院落,大小不同,各有其用。第二道门非常气派,虽然夹在窄窄的通道里,但气势很大,是一座牌坊式的门楼。

两边立柱前有石狮子蹲守,威武逼人。门匾上有三行字,旌表三位潘氏先辈。最上面门檐下是三朵五踩斗拱,装饰华美。

进门是一个仪门,仪门上门匾篆书字体雕刻着“四世大夫”四个大字。匾的背面同样是三位潘氏的功名。一座门楼两块匾,六人功名后人传。

进门迎面就是个座山影壁,建在西厢房的山墙上,壁心雕有圆形凤穿牡丹图案,已部分受损。

第三道门虽然不如二道门那样豪华,但胜在木雕精湛,各种花卉、人物、动物栩栩如生,寓意吉祥。

山西阳城第一富翁,建起一座潘家庄园,比王家大院还精美气派

精美的两层楼

进入大院,才能从用材上体现出潘家的富有,房屋的根基全部是一尺厚的青石条铺底,柱子全部是优质杨木。再说工艺,隔扇门窗全部有各式窗棂图案,木珠下都有雕工精湛的石柱础。门顶部还有一块单独的透雕花隔扇。只能说美轮美奂,言语无法形容。

潘家核心老院虽然是标准的四大八小四合楼院,但与别处不同的是,北边正房和倒座南房主房都是三间,两边的耳房都是三间,这就是村民俗称的“九间头四合院”。

山西阳城第一富翁,建起一座潘家庄园,比王家大院还精美气派

老院正房。

院子的而东西厢房的正房是三间,耳房却是两间,各有一间的一层还是侧门,通往其他院落。

北方正房是全院的最高建筑,正门上悬挂着一块匾:,上题四个行楷大字“天宠优渥”,是当年泽州知府张士楹为潘为杰所题,意为潘家得上天宠爱,家境丰足优厚。

老院仅仅是潘家庄园的一个精华之处,其实其他院落同样有精彩看点。整体来说,全部都是两层楼的四合楼院华北罕见,比之知名的乔家大院之类的也不遑多让。

山西阳城第一富翁,建起一座潘家庄园,比王家大院还精美气派

耳房处的天井。

而且潘家庄园虽是砖木结构,但木料用的足,用的多。从装饰上来说,木雕、砖雕、石雕同样精美独特,凸显出沁河地区的独特审美趣味。

据介绍,潘家先祖从一介贫民,从高平迁至南安阳村,从开沙锅厂起步,一步步发展成经营当铺、票号、珠宝、丝绸、日杂、盐业、茶叶等多种行业,积累了巨万家资,也为后人留下了规模庞大的豪宅院落。历经两百余年风雨沧桑,潘氏的传奇故事已经掩藏在深深的古老院落里,唯有这一座座房屋、一处处雕花在无言地述说着昔日的荣华富贵。

专注于发现古村落之美的“跟胡哥看古村”开放了内容转载授权,详情点击(https://rightknights.com/material/author?key=F82ED45ED46DD68B530ADFC67D549978)看看!


喜欢胡哥文章的请加关注,看更多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