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開封是這次河南之行的最後一站。計劃在開封停留兩天,把開封城內幾個知名景點都轉一轉。

開封是我國著名的古都,夏、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金先後在此建都。開封在漢景帝前叫“啟封”,因公元前8世紀鄭莊公在開封城南的朱仙鎮附近修築儲糧倉城,取“啟拓封疆”之意而得名;至漢景帝時,因避景帝劉啟名諱,將啟封改名為“開封”。

遊歷古都,肯定要去尋訪帝都的痕跡,“龍亭公園”自然是首選的去處。從地圖上知道,龍亭公園南就是小有名氣的“宋都御街”,因此提前1小時從賓館出發,先去御街看看。早上的御街雖然已經是車水馬龍,但兩邊的店鋪大多還沒開門。本以為這裡會有一些古建築或是古遺蹟,實際上卻是一條徹頭徹尾的仿古街。在龍亭公園門前等候入園的時候,發現一些環衛工人正在用水沖洗午朝門廣場地面上已經被曬乾的汙泥,而這些汙泥顯然是前一天晚上那場大雨形成的水流從別的地方帶來的。歷史上即有龍亭一帶地勢低窪,夏秋季積水嚴重,以致於從清順治年間逐步建立起來的貢院到雍正時已經無法使用的記載。

龍亭公園一帶的建築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唐德宗李適在位(780年-805年)時,曾經在此建立永平軍節度使衙門。後梁在節度使衙門基礎上改建為皇宮,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金五朝承繼之。元滅金後,江南江北行省衙門設立於此。明初,朱元璋為其第五子、周定王朱橚在宋金故宮遺址上建設周王府。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在周王府舊址上建立貢院。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在原周王府煤山上修建“萬壽亭”,亭內供奉皇帝牌位,每逢節日大典或皇帝誕辰,地方官員即來此遙拜朝賀,煤山由此改稱“龍亭山”,簡稱"龍亭"。雍正年間,河南總督王世俊將萬壽亭擴建為“萬壽宮”。

在龍亭公園門前的午朝門廣場上,東西各置有一尊石獅,相傳為宋故宮遺物。1928年9月,面對虎視眈眈的西方列強,為振奮民族精神,第二次主豫的馮玉祥命人在東邊雄獅頸下刻上了“睡獅猛醒 勿傷我種”八個字。

龍亭公園總體呈南北佈局,南部以水面為主,主要建築都坐落在北部。“午門”,也就是龍亭公園的南門,是一座面闊五楹的歇山頂門殿;殿頂覆黃色琉璃瓦,一派帝王之氣。進入午門,是建設在一條南北走向堤壩之上的“御道”。御道東側的水面叫“潘家湖”,西側的水面叫“楊家湖”,統稱“龍亭湖”。著名的“天波楊府”就位於楊家湖的西北角,楊家湖的名字應該是由此而得。瞭解“楊家將”故事的人都知道潘仁美是楊家的仇敵,那麼隔堤與楊家湖相對的自然就應該叫潘家湖。

御道中段有一座五孔石拱橋,因其似玉帶凌波,故稱“玉帶橋”。

過玉帶橋,路邊可見“北宋東京城大慶殿遺址”石碑,但在附近轉了轉,並沒有看到什麼柱礎、石構件之類的東西。但一想到“開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幾座城。”的民謠,為什麼看不到東京城遺蹟的疑問也就有了答案。

接下來,是由各種花草裝飾起來的一段西洋風格的“繽紛花廊”,走行期間,如浴花海,又得蔭涼。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走出花廊,是一座面闊三楹廡殿頂的穿心殿,殿額為“嵩呼”。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所謂“嵩呼”就是“山呼”。也就是說,這裡是臣子到萬壽宮遙拜皇上時“山呼萬歲”的地方。據《史記》記載,漢元封元年(前110年),漢武帝到嵩山太室山祭祀,忽聞有人呼喊“萬歲”,但山上山下的人都說沒人喊。於是,將呼喊“萬歲”者確定為“嵩山”,即“嵩呼”或“山呼”,並作為“祥瑞”記錄在案,進而把“山呼萬歲”或“三呼萬歲”確定為臣子朝見皇上的禮儀之一。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透過穿心殿,可以看到遠處的“朝門”和高臺之上巍然聳立的“龍亭大殿”。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在穿心殿和朝門之間的御道兩旁,依然是西洋風格的花草裝飾,其中幾塊“草碑”上點綴著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宋詞名句。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朝門是一座面闊三楹的硬山頂門殿,門聯為“五位延福八仙聚處,三呼大慶四季同春”。朝門東西是兩座掖門,掖門通過長廊與東西朝房相連。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朝房在帝王時代是大臣們候旨聽宣的地方,現在東西各8間朝房裡面陳列有9組蠟像,每組蠟像以一位北宋皇帝為中心,再現了“宋朝開基”、“楊業歸宋”、“澶淵之盟”、“包拯上任”、“召見外使”、“安石變法”、“水運儀象”、“微宗作畫”、“李綱復職”等9個著名歷史場景。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朝門向北是一座大照壁,特別之處是其正中闢有一個拱門,估計是專門供皇上通行使用的。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照壁前面靠東,有兩通乾隆御書碑,西邊一通立於清乾隆五年(1740年),上半部分是乾隆帝賜雅爾圖的《嘉禾詩》,下半部分是雅爾圖自撰的《救災記碑》;東邊一通立於清乾隆八年(1743年),是乾隆帝賜給雅爾圖的一首回任詩。雅爾圖,蒙古鑲黃旗人,清乾隆四年(1739年),就任河南巡撫。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照壁背後即是通過72級臺階才可以登臨的龍亭大殿。現存的龍亭大殿脫胎於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建成的萬壽宮正殿,其下的高臺就是從前明代周王府裡的煤山。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帝駕臨開封,以河南巡撫衙署為行宮,巡撫衙署搬遷到按察使司署,按察使司署移至“大道觀”,大道觀裡的道士們則被安置到了萬壽宮。次年,萬壽宮正式成為道觀,改稱“萬壽觀”。1922年5月,馮玉祥第一次主政河南時,將萬壽觀中的道士遣散,龍亭與宗教的關係就此了斷。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1925年,胡景翼任河南督軍,開始對龍亭進行大規模整修,大殿兩側的上下蹬道被改建為磚砌的臺階,迂迴上下,這種獨特的設計保留至今。胡景翼還將龍亭命名為龍亭公園,龍亭始有公園之名。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1927年,龍亭公園改名為“中山公園”。1938年,日寇佔領開封后,將龍亭公園改稱“新民公園”。1946年,河南省政府主席劉茂恩又將龍亭大殿改為“忠烈祠”。1953年,國家撥專款對龍亭進行修繕,並恢復龍亭公園原名。1982年至1986年,國家和開封市斥巨資對龍亭公園進行大規模整修,基本恢復了清代萬壽宮的舊貌。1994年7月15日凌晨,大殿的基座突然發生坍塌,木結構搖搖欲墜。同年10月26日,經過100天的奮戰,大殿修復工程竣工。在這次大殿修復過程中,開封各界和普通市民踴躍捐款,捐款總額超過100萬,差不多佔到修復工程總預算的一半。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龍亭大殿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二層簷下懸“龍亭”匾額。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殿內以金黃色為主色調,輔以孔雀藍配色,鮮亮明快,頗合宋人纖巧秀麗之風。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殿中所懸“勵精圖治”匾額由時任中共開封市委書記劉真題寫,其書法水平實在讓人難以恭維。古蹟中的匾額、聯語有歷史遺墨當然最好,沒有古人遺墨,也應該以文化大家、書法名人的作品代之,最忌諱採用名人書法、官員書法。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殿聯“陳橋驛黃袍加身鴻猷安社稷,東京城金殿正位神武定乾坤”同樣由一位時任中共開封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官員撰書,儘管聯語和書法都不差,但總讓人覺得有些蒼白,缺乏厚重感。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在龍亭大殿東西兩側的平臺上,置有兩塊太湖石,上刻“宋宮遺石”字樣,並有比較詳細的說明文字。據有關人士記述,這兩塊太湖石是1994年修復龍亭大殿時,從殿基下的假山上取下的。有學者認為,這兩塊太湖石及其假山應為宋代花石綱遺物。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站在龍亭大殿的平臺上,楊家湖、潘家湖和遠處的開封城區盡收眼底。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平臺東出口處,有一個石門闕,門柱上刻有康有為1923年遊歷龍亭時留下的一副對聯:“中天台觀高寒但見白日悠悠黃河滾滾,東京夢華銷盡徒嘆城郭猶是人民已非”。這個石門闕沒有年代感,應為新作。

從龍亭大殿東邊的臺階下來,可見一座四角單簷攢尖頂小亭,亭中有一眼井口已經封閉的古井。這就是有開封十二眼名井之首美譽的“鐵泉海眼”。相傳,在宋太祖在位的時候,有一年開封遭受大旱,眼看莊稼就要沒了收成。東海龍王被宋太祖登基以來的德政所感動,用自己的一隻眼睛化作一眼甘泉,緩解了旱情。但到了第二年,本來已經暴雨成災,可那眼“龍泉”依舊湧水不斷,卻又無法堵住。這時候,東海龍王給宋太祖託夢,說只有用皇帝滴了血的鐵水鑄造千斤鐵柱插進泉眼,才能堵住泉水。宋太祖自然是依意而行,結果湧泉被堵住了。這個為宋太祖歌功頌德的故事,顯然是趙匡胤的擁護者有意為之。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龍亭大殿西側,有一個小院落,叫“凝芳苑”。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這是個具有江南風格的袖珍園林,但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院子裡陳列的一盆盆現代婉約派小盆花。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院子裡有一座“貔貅館”,既展且銷,但生意慘淡。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龍亭大殿北面樹林中,聳立著一座重簷歇山頂十二柱方形碑亭。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亭內石碑為清嘉慶五年(1800年)河南布政使馬慧裕所立。碑陽刻有五嶽真形圖,這是道家的一種符籙,用以刻劃泰山、衡山、華山、恆山和嵩山等五座名山。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但一個擋在碑前的玻璃罩神龕把碑擋上了一多半,讓遊客無法完整看到頗具神秘色彩的五嶽真形圖。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碑陰為五字楷書“敘五嶽真形”,是馬慧裕的手筆。敘五嶽真形碑原來在龍亭大殿內,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移出大殿,立在殿前;上個世紀80年代又移至殿後,並建立了碑亭。相傳,五嶽真形圖是西王母給予漢武帝的信物,除開封龍亭之外,五嶽都立有敘五嶽真形碑。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敘五嶽真形碑南有一座單簷歇山頂建築,建築內保存著一段刻石門梁,也就是之前在龍亭大殿平臺上看到的那座新石門闕的原物門梁。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這段老門樑上刻有康有為的一首詩:“遠觀高寒俯汴州,繁臺鐵塔與雲浮。萬家無樹無宮闕,但有黃河滾滾流。”詩的落款時間“孔子二千四百七十四年”很特別,反映出康有為從內心深處不認可“中華民國”的複雜心態。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碑亭以北,以樹木花草為主,分佈著植物造型園、芳林苑、梅苑、月季園和盆景區等景觀區。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遊走開封——龍亭公園

從芳林苑西行,可見一大片荷池,正趕上荷花新放,自然是一陣猛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