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3·29”森林火災撲救前線指揮部召開新聞發佈會 火場已實現封控合圍

沁源“3·29”森林火災撲救前線指揮部召開新聞發佈會 火場已實現封控合圍

黃河新聞網訊:4月1日上午,沁源3·29森林火災撲救前線指揮部召開新聞發佈會,前線指揮部有關負責同志介紹了目前滅火工作最新情況和重大進展。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指揮下,前線晝夜奮戰,已對火場實現封控合圍。

下面請看發佈會實錄。

主持人 省委宣傳副部長 張羽:

現在,沁源3·29森林火災撲救前線指揮部召開新聞發佈會,向大家介紹火災的整體情況,撲救的總體安排部署和最新進展,以及大家關心的具體問題。出席今天發佈會的指揮部的負責同志是副指揮長、山西省政府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王延峰,副指揮長、山西省應急管理廳廳長薛軍正,撲救指揮組副組長、山西省航空產業集團總工程師郭福林。目前火災撲救已進入了攻堅階段,幾位負責同志都是從撲救一線趕到發佈會的現場。下面首先請副指揮長王延峰介紹有關情況。

副指揮長 山西省政府副秘書長 新聞發言人王延峰:

尊敬的新聞媒體朋友們,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謝大家對沁源3·29森林火災撲救工作的幫助關心,按照省委在沁源3·29森林火災撲救指揮部兩次會議確定的方案,由前指統一指揮,全體參戰人員全線出擊、地空協同、軍民聯動,採取化學滅火、航空滅火、工程滅火、人工打通等多種形式,打通結合,經過兩天三夜的全力撲救,已取得重要進展。按照省委駱惠寧書記確定的先控後清,科學組織的方針和劃定防空區域,30日晚起,省森林公安局300名指戰員採取分段作業,連夜開闢清理出一條3.7公里長80米寬的隔離帶,這條隔離帶與原來清理出的北向東段,5公里長的隔離帶和現有的道路河溝一起,構成貫穿東西段40公里長的隔離防線,對火情徹底完成合圍封控。為進一步壓縮火場空間,前指正在北向東端以南5公里處,組織機械化工隊兩端同時作業,開闢第二條6公里長防線,預計4月1日下午4時可貫通。

沁源3·29森林火災發生以後,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關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立即組織部署成立了搶險指揮部,同時舉全省之力,在國家部委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集中了15000名撲救人員及裝備。省委書記駱惠寧、省長樓陽生同志親自指揮,深入到火場查看火情和撲火情況,駱惠寧書記組織召開了兩次指揮會議,進一步綜合研判火情態勢,確定了先控後清,科學組織,確保安全的撲救方針。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前指具體組織了撤、封、控、撲、清等工作,撤就是撤人,封就是封控,控就是控火,撲就是撲救,清就是清理火場。重點是先滅掉百草村附近火情,依託222省道、640縣道及周邊的河谷溝壑作為西線南線東線屏障,北線從景鳳鄉、赤石橋鄉等進行合圍,按照1:1:2梯次配置,森林專業消防隊伍、解放軍武警部隊、地方幹部群眾近5000人明確分工,重點撲救北線火情,專門抽調省內專業滅火隊伍和企業專業隊伍近2000人進行布控,下面我在地圖上簡要介紹一下這次滅火的方案。

29號省委省政府接到火情通知後,馬上指派賀天才和劉新雲兩位副省長趕赴現場。到達現場後,首先對火情進行偵查,當時在百草村附近有火,在聰子峪鄉附近有火,在中線桃坡村和赤石橋鄉路段有火,在松蘿村有火,在胡家莊村附近有火,在琴峪等地都有火。根據我們現場確定的指揮方向,指揮部決定先把這條火打掉,然後利用222省道、640縣道一直到魯家村位置,運用河溝,設置了防控,佈置了防控區域。在此期間先期組織2000多人,帶領地方撲救隊伍開闢第一戰線,這是南線。在東線組織1000多人進行撲救,組織了沁源縣幹部群眾開闢打離隔離帶,然後利用河溝,開闢了三道防線。第五條戰線在火區,利用國家森林公安局1100多人,還有中部戰區1000人,地方配了2600人進行撲救;同時又開闢了第6條戰線,圍繞壓縮火線,打出一條新隔離帶,預計這條隔離帶今天12:00也可以打通。這樣可以把火控制一定範圍以內。這是省委確定的方案。29日部署後,現在西線、東線和南線明火已經撲滅,我們又組織了8000人進行火場的清理,看火清火。現在8000人已經全部部署到位,截止目前,整個火場戰線一共有將近15000人在戰鬥。

副指揮長 山西省應急管理廳廳長 薛軍正:

尊敬的媒體朋友,我介紹一下撲火力量的投入情況。目前前線指揮部統一調配救援力量總數達到15234人。其中國家森林消防救援隊1300人,中部戰區投入兵力1289人,市縣森林專業防火隊員1110人,民間救援力量35人,地方有撲火經驗的幹部群眾3500人,其餘的調配看守火場防止死灰復燃的人員8000人。

第二是裝備調配情況,參與滅火的飛機13架,其中應急管理部調配的直升飛機6架,中部戰區3架,當地政府調配直升機4架,消防車輛50臺,調配的挖掘機21臺,推土機7臺,裝載機16臺,吊車1臺。

三是撤離人員情況:共轉移安置6個鄉鎮,41個村和18家企業的群眾。

第四是排險情況,關停9個煤礦和9個危化企業。企業火工庫內的79堆民爆物品已全部安全轉移到安全地點。地方公安投入兵力3800人次,對火災區域內和周邊區域的道路進行有效管控。按照“東線火不過路,西、南線火不進村和企業”的原則,省消防總隊在火場範圍內加強對加油站場控和村中安全管控和巡查,確保重點目標的安全!

撲救指揮組副組長 山西省航空產業集團總工程師 郭福林:

新聞媒體的記者,受指揮部委託,我擔任這次沁源火災的飛行協調和指揮工作。自從3·29日沁源縣發生森林火災以後,第一時間從全國各地調來了13架滅火的飛機。從3月29日一早,飛機就展開了工作,13架飛機裡有10架是直升機,3架是固定翼。30日當天飛行53架次,飛行33小時。

31日飛行94架次,43小時10分。兩天共計飛行了147架次,76小時10分鐘。從最近的水庫取水飛向滅火點,根據統一的安排,空地結合,利用兩天的時間採用殲滅戰,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在此期間,中部戰區空軍、山西民航管理局山西空管分局、有關單位的基地和陸航給這次行動以充分的支援,表現出良好的合作協同的戰鬥能力。

在今天早晨六點多天剛亮,我們的無人機就去進行空中偵察,為飛機滅火提供一手的資料。附近的機場24小時值班,只要有計劃馬上就批覆。到現在為止,空中現在有十架飛機在飛,現在我們開會的同時都在飛,其他的飛機正在地面補給,馬上也要參與飛行。

我們要利用好當前好的氣象條件,空地配合,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利用有效的空中撲救方式,減少森林火災的損失。另外根據昨天政府的安排,我們緊急連夜調來阻燃劑,化學滅火劑,從地面和空中同時打一條隔離帶。該阻燃液體噴到樹上以後不會燃燒,現在連夜已經從外地運來,馬上要投入使用。

主持人:指揮部幾位負責同志把撲救的情況和相關的信息作了介紹,從他們的通報的情況我們瞭解到,從省委到一線的滅火隊員,以及現場數以萬計的幹部群眾,都在全力投入到火災撲救中。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日夜連線前線指揮部,調度部署相關的撲救工作。在前線指揮部統一指揮下,各工作組按照省委“防控、壓縮、清理”的工作方針,落實措施,確保火區有效控制之後不失控,火場撲滅之後不復燃,撲救工作無傷亡。

【記者提問】新華社的記者:

請問,截止到現在為止,是否有人員傷亡?第二就是在現場的火場內有很多工廠、企業還有礦井村莊,裡邊是否還有留守的人員,這些留守人員是否能夠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快速科學撤離?第三個問題就是在火災初期,我們也看到網上流傳的一些房屋被燒的一些視頻,現在有沒有財產損失的統計?

王延峰:這個問題我來給大家回答。火災發生以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此次火災的撲救,我可以負責任地說,目前沒造成一人死亡,沒有燒燬一間房屋。我們調用了四個中隊的消防員,對重點村莊、重點企業、重點危險化學品,包括加油站,進行重點盯守。而且責任到人,每一個小時報告一次情況。兩天三夜以來,我們的廣大幹部幾乎沒閉眼,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的事情。我們在現場深受鼓舞,深受感動。比如民營企業成功集團,是本地民營企業,自發出資1000萬,租了三架飛機,來參加我們的撲救工作。我深深感受到,只有在偉大的光榮的正確的共產黨領導下,只有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我們才能形成合力。

新聞發佈會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