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农村里的“跑腿子”

散文:农村里的“跑腿子”

过去,在农村人们称呼没有家庭的男人叫“跑腿子”。

“跑腿子”,这三个字印刻脑海里有几十年的时间,一直到现在,也没有能够用准确语言给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从字面上理解,影影绰绰觉得有了家庭的人,就有了家庭妻儿子女的束缚,跟农村的马一样,让小夹板套上了,不能随随便便哪都可以走了。单身男人则不同,没有老婆孩子管,可以随便走了,腿放开了,可以东西南北跑了,故称“跑腿子”。

“跑腿子”的男人在村子里是让人瞧不起的,也是敬而远之的。特别是“跑腿子”经常去有姿色的女人家串门,会被人议论纷纷,在街上碰见,都故意绕道躲开。谁都忌讳与“跑腿子”单独接触。有些妇女骂不争气的孩子:“你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好好学习,以后说不上媳妇,就让你当跑腿子…….”。

其实,“跑腿子”也不是像有的人形容那么可怕。成为“跑腿子”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家里穷,说不上媳妇。有的是因为自己有病,养不起一家人,姑娘不愿意嫁给他。再一种是因为自己输耍不成人,喝大酒,打爹骂娘,或者是蹲过监狱的。这种人最可恨,正经过日子的人家认可“把姑娘剁剁喂鸭子,也不嫁给他”。

“跑腿子”基本都住在生产队的队房子里,同喂马的饲养员睡一铺小炕上,一套行李是全部家当。“跑腿子”基本很少参加劳动,一个是参加一天劳动,三顿饭没有人给做,很遭罪。时不常社员们在干活的时候,一时不要注意,说走了嘴,还刺痛他的短处。再一个是生活没有奔头,无儿无女了,就破罐子破摔。

“跑腿子”平时日子还好过,最难受的几天是过年过节。家家户户,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呆在队房子里,那滋味是最不好受的。所以,在年节的时候,亲戚朋友就会把他招呼家去吃一顿饭,这个年就过去。慢慢地,“跑腿子”老了,成为了“五保户”,有的死在养老院,有的死在队上,大家七手八脚埋了他。清明节,坟头上,没有压黄纸的人。

散文:农村里的“跑腿子”

我住的生产队,有一个“跑腿子”,大家都叫小范,当年,他年龄大我二十多岁。

小范是外地人,我认识他,一直住在小队部里。所谓小队部,老百姓又叫队房子,就是生产队干活,开会,分东西的地方。每天,社员上工前都在这里听队长分配活计,然后由打头的领走去地里劳动。我们队的队房子不太大,外屋是做豆腐的大铁锅和过滤豆浆、压豆腐家活什儿,里屋是一盘大磨,靠南窗户有铺小炕,放两个行李,一个是喂马的瘸腿大爷,一个就是小范的。那时候,我们刚刚不穿了开裆裤,都特别爱淘气,下雨阴天,没有别的地方玩,就到小队部去闹。我们在小炕上的行李上“躲猫猫”。喂马瘸腿大爷腿瘸,嘴也有点瘸,气得他跺着脚结结巴巴地骂:“跑腿的行李,大姑娘…..的腰能碰吗,都给我滚……滚……”

瘸腿大爷不生气的时候,我们问他,跑腿的行李为什么不能碰?大爷讲得绘声绘色:“跑腿子没有老婆,哪有家,挣的钱没有地方放,全放在行李里,你们瞎翻腾,弄丢了怎么办,大姑娘的腰…….去去,不跟你们小孩牙子说…..”

生产队盖了新房子,小范没有了睡觉的地方,村子里的人,你家送几根木头,他家送几块土坯,在村东头给小范盖了一个房子,房子又矮又小,容不下几个人。盖房子那天,我们都去看热闹,帮工吃饭都是寡妇“大白梨”帮助张罗的。

“大白梨”长得白白胖胖的,模样很俊,比各家各户的媳妇都好看,她在那里出现,那里般大般老爷们就多。我们这些孩子也都愿意看她,看着她,感觉眼睛舒舒服服的。她是队里赶马车大老板子的媳妇,大老板子出了车祸,她没有找人家,领孩子自己过。大家给小范来帮工,有的人是冲她来的。

小范有了新屋,大家好像有了一个“俱乐部”,有事没事大伙儿都愿意到小范家去坐一会儿,吃点,喝点,睡觉都没有人管。我们这些孩子也常去玩,好像他的小屋有什么吸引力似的,一天不去睡觉都不踏实。

那年,我因家庭困难,辍学到队里干半拉子活挣工分。没有到劳动的年龄在队里干活,只能挣一半工分,大家管我们叫半拉子。我年龄小,身体又不太好,队长分配我和小范干零活。

干零活是良心活,也是轻闲的活,干多少没有一定标准,一般人干不上。小范虽然是“跑腿子”,可是,不游手好闲,干活认真,一丝不苟,队上一般的零活都是他干,队长对他特别放心。

我和他一起干活时间长了,混熟了一点,我问他:“你咋是跑腿子呢?”他几次都不正面回答我,只顾自己抽烟,有时还打一个“哎”声。我问家里人,他们也是听说:小范是南方人,解放前几年,当了“国兵”,听说还是受管制的人。我心中充满了仇恨。队长再叫我和他干活,我说啥也不去。队长急了:“你不去,跟大家伙干大帮轰去”。并且故意分配给我特别累的活,一天下来,我撵不上,求队长还和小范一块干零活。

那一年的冬天,城里来了一伙人,把村受管制的人集中在一起训话,然后批斗,还用棍子打他们。小范特别惨,被社员抬回来,已经没有多少气了。“大白梨”把他背到自己家,找来“马粪包”和其它红伤药给他治伤,大伙儿也都偷偷摸摸地给他送点补身子的东西。我家穷,没有什么东西送,就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到河里捞了几条鱼给送去了。

自从那以后,大家都背地说小范和“大白梨”有一腿。“大白梨”也不在乎,还是照常照顾小范,有人想让他们明媒正娶,没有想到小范很干脆:“我不同意!”

大家一直是个谜。

后来,我重新返回了中学读书,又上了大学。离开村子后,曾多次回家,去也匆匆,一直没有见到小范。

再后来,知道了,小范当上了县政协委员。

前些年,老家村里来人,唠嗑中又提到小范。他们告诉我:小范和“大白梨”都死了,都埋在了东漂河边,相距不太远。去年清明节的时候,来了很多高档的车给小范上坟。听说,上坟的人是一个台湾老太太,她领着很多年轻的孩子,她们在小范的坟头又是烧香,又是磕头的。临走时候,那个老太太甩给在那里放羊的老头一沓钱,告诉他:“好好给我看着点这个坟,我死了,也埋在这里……”

这是,我和“跑腿子”的一段故事。

过去,农村生活条件原始,生活困难,“跑腿子”在农村产生多一些。现在,农村逐步富裕起来,“跑腿子”已经极少了,恐怕,多少年后,如果有人再说出来“跑腿子”三个字,年轻人一定会被惊惊呆的。

真的,愿“跑腿子”这三个字从此消失掉。我想。

散文:农村里的“跑腿子”

散文:农村里的“跑腿子”

散文:农村里的“跑腿子”

散文:农村里的“跑腿子”

散文:农村里的“跑腿子”

散文:农村里的“跑腿子”

散文:农村里的“跑腿子”

散文:农村里的“跑腿子”

散文:农村里的“跑腿子”

散文:农村里的“跑腿子”

散文:农村里的“跑腿子”

散文:农村里的“跑腿子”

散文:农村里的“跑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