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慰一歲多寶寶的情緒?

用戶69330831


對於一歲多的孩子經常動不動就哭,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下:

仔細觀察孩子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我覺得首要的是要排除孩子是不是有身體不舒服,孩子還小不能準確的表達自己的不適,只能用哭來訴說。有些孩子的不舒服是有症狀的,比如咳嗽、發燒等等,有些時候症狀卻並不明顯,家長要多注意觀察孩子飲食、飲水情況,每日的排便情況,和平時有沒有特別的不同,一遍有問題能夠及時發現。

家裡的主要看護人員是否有變動

排除孩子身體原因,在照顧孩子的人上是否有大的變動,比如平時是媽媽和姥姥或者奶奶照顧孩子,現在只有媽媽一個人照顧,或者媽媽有事情,臨時請其他人幫忙照顧,對孩子來說,安全感都受到了打擊,難以適應,也會用哭的方式表示抗議。

孩子的自主意識萌發

孩子的思想和能力不匹配。一歲多的孩子有些能夠冒話了,可是還是不能夠明確表達自己的思想。這個階段的孩子行走大都沒問題了,可是以他們的能力來說,想得到的並一定能做得到,說得出,這對這麼個“小人”來說,也是不小的“打擊”,著急了只能哭。


家長多和孩子語言交流,身體接觸

孩子愛哭,來硬的,只能是火上澆油;講道理也不是什麼好辦法,別說孩子,大人也不愛聽人嘮嘮叨叨的講道理。這個時期的孩子就是給他足夠足夠多的愛。

  • 共情:共情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理解孩子,也許你不能明白他為什麼哭,但要接受他哭的事實。軟硬都來,就是不能接受他的哭。可以告訴寶寶:好的,媽媽知道了,寶寶不好受(不舒服),沒關係,哭哭就好了。別怕孩子不懂,和你的道理相比,這樣做孩子更能理解。

  • 擁抱:肌膚接觸也是很好的安慰方式,多抱抱孩子,親親孩子,讓孩子感覺到你的愛。擁抱能讓孩子感覺到安全感,有依靠,不管怎樣,媽媽都在身邊。

我總覺得一歲多的孩子也好,成人也好,情緒不好時,講道理根本聽不進去,來硬的、橫的,更加行不通。最好的辦法就是接受他的難過和不舒服,理解他,然後多抱抱他,道理什麼的待他平靜後,沒有情緒時再說。


鑫喜閱


如何安慰一歲多寶寶的情緒?

“16個月寶寶,最近倆個星期動不動就哭,和他好好說也沒用,軟硬都不吃?”根據題主描述可以看出,題主已經被寶寶的哭鬧弄得很累也有點煩了,寶寶的哭鬧在一點點消磨媽媽的耐心,但卻並沒有弄清楚寶寶是為什麼而哭。


說一個發生在我寶寶身上的真實例子吧。我家寶寶很多時間都很乖,不停地大哭大鬧的時間很少。

大概在她剛剛6個月的時候,一天夜裡她睡醒了就大哭大鬧起來,我和她爸爸怎麼哄她就哄不住,她就是不聽地哭呀哭。

怕她生病了,但摸摸她的額頭也並未感覺發燒;怕她餓了,但為她奶也不吃;怕她肚子疼,我把手搓熱給她輕揉肚子也不依。根本沒有要停下來不哭的意思,把我和她爸的額頭急出了汗。

因為她那麼小什麼都不會說,我那時候才20來歲,育兒經驗又不足,只能在摸索中總結經驗。



情急之下找不到別的辦法,就給她洗了個熱水澡,於是她瞬間停止了哭泣,並和我們咿咿呀呀一陣後就美美的睡去了。

從這件事情可以悟到:一定要弄清楚寶寶哭鬧的原因是什麼,才能對症下藥。對於你家寶寶的情況,我們不在跟前就很難做出準確判斷。所以,希望寶媽帶孩子去醫院做個檢查,根據醫生的建議做調理。祝順利!


文海撈夢話育兒


寶寶16個月了,總是哭。和他好好說也沒用,軟硬不吃。

一:一歲多孩子的心理發展

1:寶寶自主意識已經很強了。有些事情想要自己完成。特別對於吃飯這件事,動手意識特別強烈。會跟爸爸媽媽搶筷子,搶勺子。

2:有了分離焦慮,還沒有客體永存這個概念。不知道眼前的東西是永存的。比如媽媽去上班了還會回來,她不知道,他只知道看到的就是存在的,看不到就不存在。

二;一歲多孩子的語言表達還比較弱,無法用語言來說出自己的需求。所以哭泣是孩子引起父母關注的本能

三:處理辦法:

1:首先爸爸媽媽要認識到孩子哭是很正常的,不要因此感到煩躁而責備他。

2:爸爸媽媽自己情緒穩定的情況下,來處理寶寶的情緒。蹲下來抱著寶寶,拍拍她的背,說,寶寶哭了,寶寶很傷心,來媽媽抱抱,媽媽愛你。

要允許寶寶哭,允許她把情緒發洩出來。不好的情緒就像垃圾,要及時清理。而哭是清理情緒垃圾的最好的方法了。如果爸爸媽媽不讓寶寶哭,那孩子再大一點的時候,很可能就會通過咬人和打人來發洩情緒。

3:關注孩子哭背後的需求

寶寶哭泣一定是有原因的,要解決孩子的需求才能真正安撫到孩子。而一歲多的孩子又不太會說話。所以只能爸爸媽媽去猜測寶寶需要什麼?

①:生理需求,餓了,渴了,還是困了,還是生病了?需要爸爸媽媽根據經驗去判斷

②心理需求,想要自己拿東西,做事情。想要媽媽抱

③分離焦慮,媽媽去上班了,寶寶害怕媽媽不回來,看不到媽媽了。安全感受到威脅。

無論寶寶因為什麼原因哭,爸爸媽媽記住一條,允許孩子哭是培養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的第一步。這對她的整個人生都是有影響的。


郭郭親子


不知您仔細觀察過沒有,有的小孩非常安靜,性格溫順,不打不鬧,看到陌生人也面對微笑;而有的小孩,情緒煩躁,哭鬧,動不動發脾氣,扔東西。

潘老師認為,小寶寶的性格情緒除了遺傳之外,很大的因素與他們的營養攝入有關。

比如,寶寶缺鈣後,會神經緊張,難受,會煩躁,不明原因的哭鬧,發脾氣,夜裡盜汗、手腳抽搐。如果長期缺鈣,這樣的症狀就會形成性格的一部分,很難改正。

您的寶寶1歲4個月,動不動就哭,肯定是有原因的,如果找不出其他原因,不妨從營養補充這個方面找找。

不僅是鈣,鐵和鋅元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必要,建議帶孩子做個微量元素檢測,這或許能找到寶寶哭鬧解決的辦法。


潘老師談營養


如何安慰一歲多寶寶的情緒?

一歲大的寶寶一般都還在學說話,只會咿咿呀呀的,雖然多多少少能聽懂一些簡單的詞彙,但是怎麼表達自己的意願還是很難的,最直接而且最常用的就是哭。不管是餓了、渴了、還是頭痛、腳痛,都是哭。那麼怎麼來安撫他們呢?

1、弄清楚他們為什麼哭?

寶寶鬧脾氣的原因有很多,又可能是因為身體某些部位不舒服,有可能是餓了、渴了,也有可能是媽媽沒在身邊,缺乏安全感,害怕了,或者是受到其他聲音、物體的驚嚇。

2、怎麼解決

檢查一下他們的身體以及他們接觸的物品,看看他們的體溫是否正常,抱著他們走走,把他們喜歡的玩具拿到他們面前,嘗試不同的方法來確定他們的需求,然後滿足他們。

3、一定要有耐心

有時候儘管你嘗試了很多種方法,他們還是會哭個不停,這時候千萬不要不耐煩,畢竟他們還什麼都不能表達清楚,多一點耐心去安撫他們。如果是因為身體不舒服而造成的情緒不穩定一定要及時去就診。

寶寶的情緒不是無緣無故的,一定要及時安撫。

看J媽主頁置頂微頭條,加入J媽粉絲圈,精華的育兒知識都在那裡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J媽學堂


如何安慰一歲多寶寶的情緒?

寶寶最近變的哭鬧不止,題主不要擔心,首先仔細觀察寶寶由於什麼原因,最近才變的哭鬧不止的,是身體疾病原因還是心理方面的?

找到原因後,才能對症下藥,有針對性的解決寶寶的問題,安慰寶寶的情緒。

反之,媽媽並沒有解決寶寶遇到的麻煩,寶寶只能不停的哭鬧來提醒媽媽,寶寶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

寶寶最近哭鬧不止,大致可以從兩個方面來找原因。身體疾病和情緒方面。

1. 首先觀察寶寶是否是身體不適造成的哭鬧。

寶寶還小,如果生病了,還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不適,只能通過哭鬧來表達。

消化不良會引起寶寶哭鬧。檢查寶寶大便正常嗎,有沒有腹瀉,有沒有出現泡沫便。

得了腸炎,會哭鬧不止。寶寶大便是否有粘液,是否有蛋黃湯樣的大便。

是否存在缺鈣的症狀。缺鈣時寶寶晚間會睡眠不寧,哭鬧不止。檢查是否有枕禿,是否背後出汗,是否有夜驚。

積食的寶寶舌苔厚黃,大便酸臭。

缺鋅的寶寶嘴角會有潰爛。

……

媽媽可以帶寶寶去醫院讓醫生檢查一下寶寶的支氣管,肺部,腹部,化驗血常規,大便常規。

排除疾病的原因後,有可能就是心靈方面的問題。


2. 心理方面,寶寶的自主意識增加,遇到挫折容易生氣。

一歲以後,寶寶的自主意識萌芽,寶寶意識到自己很多事情都做不到,會產生挫敗感。

寶寶想要什麼東西,自己拿不到,媽媽又不理解寶寶的意思,寶寶會憤怒,然後哭鬧不止。

寶寶有了自己的感受,有些事情寶寶不願意做,媽媽卻要強迫孩子,寶寶的心情會變差,脾氣大,生氣,所以哭鬧不止。

怎麼辦好?

這時父母要冷靜,不要急躁,做一個強大的容器,容納寶寶的情緒,溫和而堅定的對待寶寶,時間一長,寶寶就會明白:

「雖然有些東西得不到,但是媽媽也是愛我的,我也是好孩子。」

他的情緒被很好的接納住以後,心理承受能力會越來越好,即使是得不到一些東西,他也不會再哭鬧不止。

歡迎你留言探討,我會認真閱讀並一一回復。

七蒙育兒


已經收藏轉發了,怎麼領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