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現在的一些相聲演員開始走起偶像的路子?

吳堅信


相聲演員偶像化最近成為熱門話題,很多媒體批評過,也有相聲界同行詆譭過,在悟空問答也是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可見這個問題的爭議很大。那麼,首先要確定一下,什麼樣的相聲演員可以成為偶像?

我覺得成為偶像最基礎的條件得有顏值,而顏值是天生的,所以說相聲演員開始走偶像的路子是不準確的,難道有相聲演員為了成為偶像,刻意去整容嗎?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吧,所以相聲演員成為偶像可以說是天生的。


比如德雲社的當紅偶像張雲雷、孟鶴堂、郭麒麟、王九龍等等都是高顏值的代表,天生底子好;只是在這個看臉的時代,他們更加註重自己的形象,加強鍛鍊,然後一不小心就成為了偶像而已。

偶像化是這個看臉的時代直接導致的,是觀眾的需求,所有演員都是在順應這個需求,無論是影視演員,還是戲曲演員,或者相聲演員都是如此。大家都是靠觀眾緣吃飯的,沒有觀眾的認可連生存都是個問題,還談什麼藝術?


相聲演員作為和觀眾直接接觸最多的演員,當然深刻了解觀眾喜歡什麼,想看什麼。郭德綱作為德雲社班主,不僅相聲說的好,商業思維也是一流的,他是第一時間捕捉到了觀眾需求的變化,然後順勢推出了張雲雷、孟鶴堂、郭麒麟和王九龍這樣的演員,給他們露面的機會,然後他們迅速被觀眾所接受,就是這樣一個過程而已。


如果有一天,觀眾的口味變了,不再喜歡小鮮肉了,全部喜歡萌大叔的話,相聲界也會有很多大叔突然冒出來;如果有一天大家都喜歡女相聲演員,那麼德雲社就會招收女弟子;在這個時代,什麼都是可以變通的,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

另外,相聲演員偶像化的前提是,這個演員還是說相聲的,不僅有相聲演員的基本功,還得有相聲演員的作品,這樣才不脫離相聲演員的本質,這就足夠了。如果只是披著相聲演員的外衣,沒有相聲演員的本事,靠著相聲這張皮來招搖撞騙的話,那是必須被聲討的。


至於偶像派演員在臺上一些賣基賣腐的包袱、一些粉絲的衝動行為等等,都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觀眾現在已經不滿足於安靜的在臺下聽了,需要參與感;但是這個度,需要有臺上的演員來掌握,這個取決於每個人的自我定位,不能一概而論!


相聲演義


不管是相聲圈還是娛樂圈,想要成為偶像,要麼有顏值,要麼有才華,當然,兩者兼備也不是不可。而且偶像這個詞並不限於娛樂圈,只要是你崇拜的對象,都可以稱之為偶像,可以是你的父母,也可以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人,德雲天團是我的最愛











mdzz永相隨


相聲要走出偶像路,演員自己說不算數,路子究竟走多遠,還是觀眾說了算。沒有觀眾認識,沒有市場的影響力,就其很難說會發生怎樣。

我記得當年的快板書,好象也紅火過。不知什麼時候,消失在舞臺上,時間

我也記不清了。作為相聲一門藝術,不被市場淘汰,我想還是有許多自身發展的路要走


關石書法孫延祥



H哥0327


傳統的相聲會重於說學逗唱上,包袱好不好全靠捧梗逗梗,老派的相聲藝術家們技術更硬,所以基本不會把重點放在臉上。21世紀的發展,京劇都鮮有人能聽懂,傳統藝術都在慢慢改變或者被時代遺忘。能把它推廣再次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東西是很難的,所以為了推廣只能讓小年輕們看到好看的臉再在推廣,會容易很多,衍生出來很多年輕又好看的相聲演員,會更容易被我們接受。


專業爵士編舞師桃夭


與時俱進,誰說相聲就得按照傳統路子走,央視春晚的相聲不也是一群人上臺嗎,有什麼不行的,按照發展是硬道理的邏輯,能賣票有人看就是硬道理。


閒著也是閒著6678


偶像不是走出來的,是靠自身的努力和天賦。水平達到了,就能成為大眾的偶像,硬炒作起來的大都是曇花一現。


江南春lhl


人家並不是偶像,人家就是正好顏長的好而已,人家正好在DYS而已,這大過年一天天的能不能整點別的靠譜的料!這wifi蹭的~


炎魔愛


挺好的啊…老藝術年輕化,更適合傳播


LY遠丫頭


呵呵,適合大眾口味,這個沒什麼不好,只是將利益最大化的一種發展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