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何時,做人都要乾淨心安

一個人活在世上,無論處於何種位置,做人都要無愧於心,不危害別人,要活得乾淨心安,要講誠信,誠信是一個人做人的根本,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質,倘若一個人做事不誠信,那麼他一定是一個不願對自己和他人負責任的人,這樣的人勢必會被別人唾棄。

無論何時,做人都要乾淨心安

古人云:“言必信,行必果。”,說到就要做到,一言九鼎,表裡如一。這樣做人,才無愧於心,活得乾淨心安。無論我們做人還是處事,都應該講誠信,一個人有了誠信,言而有信,別人才能信任你,你才能獲得別人的信任和幫助。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一個講話算數,不欺騙孩子的家長,他的孩子也必定會去講誠信。你怎麼耕耘,就會有怎樣的收穫。你對別人講誠信,就會收穫同樣的回報。曾子殺豬教子誠信,父母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一天小兒子已睡到枕頭上了,又爬了起來,拿上書就慌忙往外面跑,問他幹什麼去,他說向別人借的書說好了是今天要還的,差一點忘了。曾子笑著把兒子送出門外。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誠信是一粒種子,你怎麼播種,你就有怎樣的收穫,這都是父母對孩子言傳身教的結果。

無論何時,做人都要乾淨心安

相反,一個人不講誠信,出爾反爾,就得不到別人的信任,我們熟知的狼來了的故事,一次次不講誠信,最後導致的結果,沒人來幫助你,只能被狼吃掉。

《郁離子》記載了一個失信而喪命的故事,濟陽一個商人過河,船沉了,大喊如果有人把他救上來就給他一百兩黃金,等漁人把他救上岸,他失信了自己的諾言,只給了漁人十兩黃金。後來他又在此地落水,又碰到這個漁人,任憑他怎麼喊,怎麼許諾,沒有人再救他,最後只得淹死。這都是因為他不講誠信,自己害了自己的性命。

一個想做大事的人,要想取得事業的成功,也必須要講誠信。你講誠信就會得到別人的信任,就會得到別人的幫助,做事才能取得成功。季布一諾勝千金,人們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可見人們對季布的推崇,可見一個人講誠信的可貴。

無論何時,做人都要乾淨心安

不只是個人要講誠信,一個國家,一個集體也要講誠信,誠信同樣也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我國古代,商鞅立木為信,表示官方取信於民,為變法打下基礎,先取得民眾的信任,百姓信任你了,你才能變法順利,事情才能取得成功。

相反,那些出爾反爾,說了做不到,傷害了別人的感情,到頭來失去了信譽,最後只能導致失敗。社會發展到今天,各種虛假廣告,假冒偽劣產品,鋪天蓋地,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過期饅頭,毒膠囊等等,不講誠信,不光欺騙了消費者,也傷害了整個社會的公信度。跌倒了的老人不敢去扶,怕老人不講誠信,誣賴自己,弄得人人自危。種種不良的現象,都是由於不講誠信所導致的。

無論何時,做人都要乾淨心安

做人要乾淨心安, 就要講誠信,誠信是做人的根本。如果我們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多一份誠信,人人遵守法規,不互相欺騙,不以欺詐的手段獲得利益,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多為他人考慮,這樣的話,我們的生活才會和諧,才能獲得幸福和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