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這個不太著名將軍,經常出奇計,讓諸葛亮也無可奈何

三國的這個不太著名將軍,經常出奇計,讓諸葛亮也無可奈何

郭淮是三國時期魏國名將,以擅於謀劃且行事精密而著稱。郭淮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做偏將,並非領軍元帥,手中兵力不多。但是他往往能以有限的兵馬,憑著獨到的眼光,再加深謀遠慮,總能在局部戰鬥中給對手致命一擊,這一擊往往能扭轉整個戰爭的走勢。讓我們來看看他有什麼出色的經歷?

三國的這個不太著名將軍,經常出奇計,讓諸葛亮也無可奈何

早年的郭淮,曾任夏侯淵軍的司馬,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參謀長,協助防守漢中。漢中是對抗蜀國的最前線了。在定軍山之戰中,郭淮因病不能出戰,在漢中休養。交戰當中,主將夏侯淵被劉備用計殺害。夏侯淵被殺以後,曹軍一時群龍無首,面臨滅頂之災,軍心驚慌不安,十分混亂。在這危急關頭,郭淮不顧有病,馬上出來聚集四散的魏兵;同時擁立張郃為新的主將,讓所有士兵一律聽從張郃的調遣,穩固大營的防守。於是,很快就安定了軍心。

三國的這個不太著名將軍,經常出奇計,讓諸葛亮也無可奈何

第二天,劉備想渡過漢水發動進攻。曹軍方面因剛剛戰敗,才安定下來,眾將領們認為眾寡不敵,而且援軍未到,都想緊依漢水岸邊佈陣,直接讓劉備的蜀軍靠不了岸。郭淮覺得這樣的打法不妥,勸大家說:“這種打法,正好暴露出我軍的弱點,讓劉備認為我軍不敢正面應戰。不如遠離岸邊擺下陣勢,讓劉備軍隊渡江。當對方軍隊渡江一半時,再發動攻擊,劉備的軍隊即刻被打敗。”大家覺得有道理,於是採納了郭淮意見,遠離漢江岸擺好陣勢。劉備也是帶兵多年,一下子明白曹軍的意圖,不敢渡漢水發動進攻。最後,堅持了一段時間,找不到破綻,劉備只好撤退。郭淮以很少的將士,堅守住漢中不失,特別是遠水為陣的計謀,很到曹操的讚賞。

三國的這個不太著名將軍,經常出奇計,讓諸葛亮也無可奈何

公元200年,曹丕封郭淮為關內侯,又行徵羌護軍,與張郃、楊秋一起,討伐叛亂的山賊鄭甘、盧水等。曹軍很快就平定了羌人的叛亂,讓關內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其後幾年,郭淮多次鎮壓羌族叛亂,威鎮邊疆。

到了228年,諸葛亮第一次伐魏,開始風頭很猛。正是郭淮,看到了蜀軍的軍事要地--街亭防守薄弱。於是跟張郃合謀,決定讓郭淮攻打柳城,吸引蜀軍的大部隊;然後張郃帶精銳兵馬,悄悄地急行軍,攻取街亭。街亭一失,蜀軍必敗。張郃依計而行,一舉擊敗守在街亭的馬謖。街亭失守,諸葛亮不得不撤回蜀國,第一次北伐草草收場。

三國的這個不太著名將軍,經常出奇計,讓諸葛亮也無可奈何

在諸葛亮第三次伐魏的時候,郭淮也看準了蜀軍一定要攻佔北原,於是向司馬懿分析局勢,建議要派重兵鎮守北原。

司馬懿很讚賞郭淮的見解,直接派郭淮鎮守北原。果然,郭淮剛加固好防禦工事,蜀漢的大部隊就殺過來了。郭淮率軍迎擊,以逸待勞,保住了北原。諸葛亮眼看沒有必勝的把握,將大軍向西移動。魏軍將領們都在猜測蜀軍的去向,只有郭準認為蜀軍是要進攻陽遂。於是大家抄近路直奔陽遂。果然,那天晚上蜀漢軍隊進攻了陽遂。因為郭淮早有防備,這次蜀軍又沒有成功。

三國的這個不太著名將軍,經常出奇計,讓諸葛亮也無可奈何

郭淮就是這樣的一個不出名的將軍,但是每每關鍵時刻,能做出人意料的奇招,連神機妙算的諸葛亮都不能撈到任何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