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胡同》裡的狗血,或許真是生活的本來

當華山棧道上那位年輕人,毅然決然地縱身一躍,把自己融化在藍天裡。人們只有深深地惋惜,卻鮮有謾罵和指責,因為沒有人知道這位年輕人現實中經歷了什麼,才會如此絕決,儘管當時他也充滿留念地左顧右盼。

是的,生活從來都不只是豪車美女、燭光晚宴;生活中也有顛沛流離、悽風苦雨。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如果我們體會不到別人心裡的悲哀,真的不好意思要求別人凡事都要想開,就象郭德綱說的:你沒吃過我的苦,就別勸我大度。

《芝麻胡同》裡的狗血,或許真是生活的本來

《芝麻胡同》播到現在,引來罵聲一片,無數觀眾直言:三觀盡毀。也是,大家都習慣了程式化的影視作品:結局一定得是大團圓式的皆大歡喜;好人就算是歷經磨難,也一定要是苦盡甘來;壞人再囂張,到頭來也一定會是難逃法網。只是忘了生活中更為廣泛的另一種說法:好人命不長。

《芝麻胡同》裡的狗血,或許真是生活的本來

想象無論多麼美好,都架不住生活的狗血淋頭。我們沒有嚴振聲殷實的家業,當然體會不到嚴老爺娶妾時心底的如意算盤:既想迎娶自己喜歡的嬌娘,又怕牧春花做過女招待的身份叫旁人恥笑。如何兩全?唯有大篇幅的贅述,方能達成,這就象股市上的“用時間換空間”,現在明白了光嚴、牧結不結婚就用了十多集。小黑子的憑墜認親讓人倍感唐突,是啊,小黑子的親哥應該是北平和平解放時,行進在入城隊伍中的解放軍吧?再不濟,怎麼著也得是地方上的某個積極分子吧?怎麼能是那殺千刀的吳友仁呢?

《芝麻胡同》裡的狗血,或許真是生活的本來

至於嚴寬的死而復生、翠卿與寶翔的私情,確實有些辣眼晴。但,生活中這樣的事情是完全有可能發生的,儘管概率極低,只要沒有低到概率為0,它就有可能發生,這是墨菲同志說的。

電視劇其實也就是個消遣,《芝麻胡同》的編導們試圖在給我們展示一幅身處歷史變革風口的原生像,並無對其中的某種價值觀進行褒貶。原滋原味的京味京韻還是讓人神往,只要不弄出個十四、五歲的小崽子,硬說是黑子的大哥,我就覺得:該劇還是可看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