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汽車上作戰的步兵——德國第2摩托化步兵師

戰爭新視界,專注近代戰爭歷史,鑑古知今 ,以史明理

坐在汽車上作戰的步兵——德國第2摩托化步兵師

坐在汽車上作戰的步兵——德國第2摩托化步兵師

縱觀整個戰爭史,戰爭的節奏幾乎完全取決於步兵的前進速度。而內燃機技術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戰術上的革新,即——“閃電戰”的運用。於是,一群坐著汽車的步兵便由此誕生了,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二戰德國的摩托化部隊元老——德國第2摩托化步兵師。

▼誕生伊始

1934年10月,德國秘密擴軍的過程中,第2步兵師成立於斯德丁(Stettin),是德國國防軍中首批實現摩托化的部隊之一。

坐在汽車上作戰的步兵——德國第2摩托化步兵師

第二摩托化步兵師的師徽。重建後的德國武裝部隊,早期的師徽更傾向於使用紋章標記。

該師的組建合併了魏瑪國防軍第2步兵師轄下的第4和第5(普魯士)步兵團,但原先的指揮結構並未發生變動。起初,這個師被稱為“斯德丁師管區”,其兵源主要來自波美拉尼亞和東普魯士,所以該師非正式的稱號也被叫做“波美拉尼亞師”。在這裡我要提及一下這個“斯德丁師管區”,因為德國陸軍在1934年擴編,原先的7個師擴大到21個師。為了掩人耳目,擴充出來的師被冠以“師管區”的名義 ,其後又再次更名,一變三之後前兩個師分別被稱為“步兵司令部”、“炮兵司令部”,而第三個師則根據該師的駐地被稱之為“XXX司令部”,直到1935年正式公佈各自的番號為止。故,第2摩托化步兵師的前身第2步兵師在以前曾被稱為“斯德丁師管區”以及“第2炮兵司令部”。

坐在汽車上作戰的步兵——德國第2摩托化步兵師

該師成立後不久,便被賦予了“第2炮兵司令部”的名稱,以此來掩人耳目。1935年10月,隨著赫爾曼・戈林宣佈德國國防軍成立,該師被正式命名為第2步兵師。

成為摩托化師

1937年,該師成為德國國防軍中第一批被改建為摩托化步兵師的部隊之一,從而在1937年10月被正式稱為“第2摩托化步兵師”。儘管該師並未實現完全的摩托化,但他們還是在1939年3月參加了佔領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動。該師跟隨著第13摩托化步兵師和第17步兵師,成為了古斯塔夫・馮維特斯海姆將軍(Gustay von Wietersheim)所率的第14軍轄下的一部。

坐在汽車上作戰的步兵——德國第2摩托化步兵師

Pak 35、36式37毫米口徑反坦克炮,該型反坦克炮普遍裝備在各師下轄的反坦克單位中。該型反坦克炮是萊茵金屬公司在20年代末研製的,當時,這種反坦克炮極具威力,但在二戰期間,各國的裝甲車輛的發展極為迅速,德軍在1941年入侵蘇聯時,這款反坦克炮已經無法擊穿蘇制T-34坦克以及KV-1坦克的裝甲了。

在波蘭閃擊

1939年8月,第2摩托化步兵師充實到滿編狀態,準備閃擊波蘭。該師駐紮在波美拉尼亞,與第20摩托化步兵師一起被分派到古德里安將軍的第19軍,該軍隸屬於馮·克魯格將軍的第4集團軍。古德里安調集摩托化步兵師的原因是,只有他們具備跟上並支援第3裝甲師的機動性,而後者是第19軍的先鋒部隊。

坐在汽車上作戰的步兵——德國第2摩托化步兵師

右手邊的便是BMW R75重型側鬥式摩托。摩托車在德軍部隊中的使用非常廣泛,其中有輕型摩托車(排氣量在350cc以下)、中型摩托車(排氣量350cc-500cc)和重型摩托車(排氣量在500cc以上)。

第2摩托化步兵師參加了切斷波蘭走廊的行動,該師從波美拉尼亞衝出,衝入了東普魯士。當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推進到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時,該師予以了支援。

波蘭戰役結束後,第2摩托化步兵師轉至西線休整,到1940年5月,該師已經為進攻法國做好了準備。

坐在汽車上作戰的步兵——德國第2摩托化步兵師

8噸 SdKfz 7 中型牽引車,裝備於該師的兩個摩托化炮兵團,用於牽引各型火炮。該車是德國克勞斯-瑪菲公司設計,其餘1933年投入服役。其變形車,KM m 11,於1937年投入服役,一直生產到1945年戰爭結束為止。

▼法國戰役

作為一支經驗豐富,經受了戰鬥考驗的摩托化部隊,1940年5月,在入侵法國的戰役中,第2摩托化步兵師原本希望留在古德里安將軍第19軍的麾下。

當德軍集結於埃菲爾山脈時,儘管第2摩托化步兵師被指定加入第19軍,但在西線戰役的最初階段,該師卻被列入預備隊,被派屬給第16軍,負責支援該軍的裝甲先頭部隊。在突破阿登高原以及衝向英吉利海峽的行動中,第2摩托化步兵師只發揮了次要作用,但他們孤立了馬其諾防線,並將盟軍部隊隔離在比利時。該師奪取了色當附近的斯通尼,同時他們還參與了奪取布韋列蒙特的戰鬥。

坐在汽車上作戰的步兵——德國第2摩托化步兵師

1940年5月,第2摩托化步兵師在法國。德國的軍工產業一直未能給德國陸軍提供足夠的車輛。二戰爆發後,德國摩托化部隊車輛裝備的問題便成為了軍需官們的噩夢,第2摩托化步兵師就是其中之一。

當年6月,該師重返前線。他們被派屬給馮・克魯格第4集團軍轄下的“克萊斯特”裝甲集群,第4集團軍隸屬於馮·博克將軍的“B”集團軍群。敦刻爾克陷落後,德軍的各個師匆忙進行重組,試圖進一步橫掃法國。克菜斯特的裝甲部隊及其附屬的步兵負責衝過索姆河。到6月5日,德軍的10個裝甲師都已被分派到5個裝甲軍中,其中,3個裝甲軍隸屬於博克,兩個裝甲軍歸屬於龍德施泰德,當日清晨,和以往一樣,德軍的俯衝轟炸機遮天蔽日,德軍的兩個裝甲師衝出了亞眠西面的橋頭堡,向著塞納河涌去。

坐在汽車上作戰的步兵——德國第2摩托化步兵師

亨舍爾33D1中型越野卡車,該師各摩托化步兵團裝備了該型卡車,主要用於運送兵員以及物資。德軍的這種標準的中型卡車,許多廠商都在生產,其中包括布辛-納格、亨舍爾、梅賽德斯以及克虜伯公司等。亨舍爾公司從1934年至1943年間,生產的這種車輛為33型。

與法國人的激戰

法國人的抵抗已經加強,第2摩托化步兵師發現,要想突破法軍的防禦,必須經過激烈的戰鬥。到達了塞納河後該師與隆美爾的第7裝甲師以及哈特利布將軍的第5裝甲師並肩奮戰,壓向了迪普耶。英軍第51高地師成功地進行了一場遲滯戰,從而使英法聯軍從敦刻爾克逃離,但卻導致自身被困在瓦萊裡恩,跟隨著法國第9軍被迫向德軍投降。第2摩托化步兵師繼續穿越布列塔尼,奪取了佈雷斯特。隨著停戰協議的簽署,該師被部署在法國被佔區與非被佔區之間的分界線,以確保當地的安全。

坐在汽車上作戰的步兵——德國第2摩托化步兵師

Kfz 11 莫里斯改裝車,裝備於該師下轄的各摩托化步兵團。德軍在法國的勝利,使他們繳獲了大批英軍和法軍的裝備。而該車便是其中之一,底盤是英國莫里斯公司所制,按照德軍的標準,加上了Kfz 11車身,列入德軍中服役。

坐在汽車上作戰的步兵——德國第2摩托化步兵師

加拿大莫里斯軍用型卡車。二戰時按照英國陸軍規格,加拿大生產,供給英聯邦軍隊及盟軍使用的一系列軍用卡車,在法國戰役中,曾被德軍大量繳獲。

德軍裝甲部隊在波蘭和法國的成功作戰,促使德軍高層組建了一批新的裝甲師。第2摩托化步兵師成為了組建新的裝甲師的基礎部隊之一,1940年10月,該師被調至波蘭,在那裡開始了改建工作。

坐在汽車上作戰的步兵——德國第2摩托化步兵師

克虜伯L2H143火炮牽引車,該師中的該型車輛一般用於輕型火炮的牽引工作。克虜伯公司的L2H43以及L2H143型6X4輕型卡車,最初設計時主要用於牽引輕型火炮,但在實際中,這種車輛被廣泛用於摩托化部隊的各種運輸任務。

後記

1941年1月10日,第2摩托化步兵師被改編為第12裝甲師。“巴巴羅薩”行動開始後的一個月,該師投入了對蘇作戰,在戰爭剩下的歲月裡,該裝甲師一直奮戰在東線,最終,他們被隔斷在庫爾蘭半島,1945年5月向蘇軍投降。當然,這些都是後話,至於第2摩托化步兵師改編為第12裝甲師之後的故事,我會在以後再詳細講。

坐在汽車上作戰的步兵——德國第2摩托化步兵師

33式150毫米重型步兵炮(sLG 33),德國的步兵營都擁有自己的炮火支援單位,同樣的,該型火炮裝備在該師各摩托化步兵團中的摩托化步兵炮連。150毫米口徑的sLG 33步兵炮是一種威力強大,適用範圍廣泛的武器,但這種牽引式火炮較為笨重,搬運不易。所以,許多都被安裝在輕型坦克底盤上,以此來增加其機動性。

想了解更多近代戰爭的相關知識,就快來關注我吧!如果有任何建議與疑問,也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