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姜昆和郭德綱誰的相聲水平更高些?為什麼?

九月晴天


怎麼衡量一個人相聲水平的高低,這是一個大問題,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能夠讓所有人都信服。所以現在有很多藝術家、一級演員、甚至大師,用郭德綱的話說,就是我國的名片管理制度不嚴,只要給錢,印什麼都可以。

所以要評價姜昆和郭德綱的相聲水平孰高孰低,就得看用什麼樣的標準了。


站在郭德綱的立場上,他一直強調商演是衡量相聲演員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按照這一標準來說,郭德綱和德雲社無疑是當今相聲界最為成功的相聲演員和相聲團體。把德雲社以外所有相聲演員的商演業績加在一起,都無法和德雲社相提並論。所以從商演這個標準來說,郭德綱無疑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站在姜昆的立場來說,相聲不僅要搞笑,還得有思想性和藝術性,要能給觀眾以啟迪和教育,否則就不是好相聲。從這一層面來說,姜昆及曲協領導下的眾多主流相聲演員們無疑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他們一年到頭很少商演,最多走穴,其他時間都是在各種慰問,傳統正能量和主旋律。

站在觀眾的立場上,郭德綱也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好與不好,老百姓已經用自己的錢包給出了答案。老百姓現在可不好忽悠,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名不副實的藝術老百姓是不會花錢去聽的;老百姓捨得花錢去聽的,那應該就是好相聲。


所以,綜合來看,郭德綱2:1勝出。


相聲演義


相對的講,大剛比姜昆強!大剛起碼他會說!姜昆他就不會說!點他塊老活他根本不會使!新相聲又逗不樂人!我還是那麼講,當年侯寶的相聲改革走到今天看,是錯誤的,實踐證明是失敗的!而姜昆是這條錯誤路上的繼續前行的人,所以他最終註定被歷史淘汰!但他反對低俗,惡俗沒錯!相聲就應該在保留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比如包袱的使法,賣相,雜學唱,再發揚創新作品!跑出這個圈,現在看來效果不好,是失敗!在這點上,少馬爺,趙偉洲,是不錯的,例如少馬的《五味大俠》趙偉洲《枯木逢春》典型的傳統子母哏嗎!還成就了楊少華!不說了,提起這事話又多了!趙偉洲是真漢子,也真受傷!寒人家心了!


中國砸缸第一人


不用三俗手段讓人笑,這就是差別。其實就差這麼一個毫釐。侯寶林、馬季等等也是這樣,一味的三俗只能帶來片刻,過後回味很無趣。如同趙本山在外國不受歡迎的原因一樣,郭也是這樣。什麼時候不用三俗能逗人笑才是更進一步。郭離姜還遠著呢,口中託詞曰:大俗即大雅。可惜此大俗非彼大俗,郭有大俗而少雅。姜才是發掘平凡之處加工成笑過後讓你回想起來不那麼反噁心的段子,姜登大雅之堂,郭難登大雅之堂,造化如此,不用對比,他們本來就不是一個等級的思維。郭也難,好段子難寫,其實他現在根本無法不用三俗的博笑手段,因為見效快,賺錢多,賺錢第一,藉口他自己有,呵呵,尊重每個人的活法,對此不評論。


慶雲一朵


又是引戰的話題,誰比誰高,誰比誰厲害。

大家喜歡郭德綱不假,但我跟姜昆也沒什麼仇,沒必要整天的捧一個踩另一個。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郭德綱德雲社一年劇場賺幾十個億,有人就是不喜歡看,你能說這個人錯麼?


姜昆電視相聲我看了一個月都沒笑過,但我就是喜歡看,你能把我抓起來麼?喜歡姜昆又有什麼錯?


文化藝術這方面,本來就提倡百花爭鳴各放光彩,姜昆有姜昆的特色,郭德綱有郭德綱的特點,你不能拿姜昆的標準去批評郭德綱,也不能拿郭德綱的標準去評判姜昆。


一個唱搖滾的從來不會嫌棄唱民謠的太文藝。

一個唱高音的從來擠兌唱通俗的不高雅。

不說一個風格,但都是音樂,沒有高低貴賤,只要喜歡和不喜歡。

同樣是文藝圈,為啥唱歌的能一片和諧,咋說相聲的整體非得比來比去?



姜昆也好,郭德綱也好,老百姓喜歡就得了,誰都有優點,誰都有缺點,愛聽就多聽,不愛聽就繞道去聽下一段,相聲圈現在應該少一些戾氣,多一些和諧,整天撕來撕去,殺來殺去,真的不利於發展。


我說說郭德綱的一些粉絲,老郭早年間確實受了不少擠兌吃了不少苦,但德雲社如今發展這麼好,老郭甜頭也吃了不少,豪車豪宅都有了,所以就別整天跟個小媳婦受了多大委屈一樣,整天和“主流相聲”圈的同行前輩罵來罵去,全天下都知道你家郭德綱委屈了,全天下都對不起你家郭德綱,你覺得,這樣真的好麼?


整天總把能賣票就是好相聲掛在嘴邊見人就說,你咋不仔細想想,那些小鮮肉演的那些爛片動不動還幾十億票房呢,拍的那是個啥?那是好作品?




郭德綱有說的對的也有說的不對的,但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說的是對的:“當老百姓都覺得相聲這行已經沒救了的時候,相聲估計也就真的快完了”



大家和氣一點,別整天烏煙瘴氣了,真的鬧心。


肺腑之言,不喜勿噴。


四斤


謝,

郭德綱的相聲只能代表時代,

姜昆的相聲也代表不了傳統,

相聲也不像郭德綱所說的,不會唱太平歌詞,就不是一個正宗的相聲演員

相聲演員也分多種。

有的相聲演員已說為主,如

馬季,馬三立,馬志明等等,

以唱見功的相聲演員見功底的代表人侯寶林大師,。

傳統相聲代表了相聲的發展吏,

也是改革開放前,媒體還沒有那麼發達的情況下,

通過聲音,傳播到全國百姓的耳中。

日子在過,相聲也生經過年復一年的沉積探索,

當今的相聲界也是百家爭豔,百家爭鳴

,就傳統相聲還得說是那些大家們,

劉寶瑞

郭啟儒

侯寶林,

馬三立,

蘇文茂,等等,這幫稱得上老藝術家們而,郭德綱,

也代表了當今相聲的潮流,

先不要說他相聲有多俗氣,

可他也給當今的世人帶來了很多歡樂。

如,

德雲社,青曲社

這兩個團體不分彼此,都是相聲的未來


171720593



牡丹花色澤豔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是高潔,高貴的象徵,其形象端莊秀雅,儀態萬千,絕對的國色天香。缺點是香味差點兒,而且其香味不大受廣大人民群眾歡迎。
姜昆老師的相聲就如同牡丹花一樣。絕對的高雅,絕對的正能量,姜昆老師的為人也如同牡丹花一樣高尚,不貪汙,不腐敗,沒有任何負面新聞。如果不是因為與郭德綱的內鬥,遭到部分觀眾的非議,絕對稱得上的德藝雙馨。但是姜昆老師的相聲水平也如同牡丹的缺點,沒人能否認,姜昆老師的相聲水平早已不復當年之勇了,他如今說的相聲已經很難逗樂現在的觀眾了,廣大的相聲觀眾也很難接受他那歌頌型相聲了。



玫瑰花,花紫紅色,氣味芳香,具有耐寒、耐溫的屬性,且花蕾香嫩、潤澤,另外玫瑰花還是經濟作物,在化妝品、食品、精細化工等工業被廣泛運用。其最大的優點是備受青年人的歡迎。

郭德綱的相聲就像玫瑰花,雖然沒有牡丹那麼高大上,雖然刺多點兒,但是在市場上卻大受歡迎。郭德綱相聲的俗的部分,其實就如同玫瑰花的刺,對玫瑰花的美來說無傷大雅,某些人沒有必要非得揪著玫瑰花的刺不放,一味的說他扎手,而忽略了玫瑰花的撲鼻香氣!

牡丹好還是玫瑰好?反正軒主更喜歡玫瑰!姜昆相聲水平高還是郭德綱相聲水平高,反正軒主愛聽郭德綱的相聲!


靖逸軒主聊相聲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用能不能逗笑來評判相聲說得好不好,未免太片面。說學逗唱是基本功,說區別於“說書”勝於“說書”,學區別於“知識”講究“全面”,逗區別於“小丑”勝在輕描淡寫會心一笑,唱區別於“歌手”而“有模有樣”,涵蓋方方面面,需要天份更需要時間磨練,逗只是其中之一,只強調逗不逗樂是不客觀的,特別是用所謂“不鹹不淡”、“打擦邊球”的“葷段子”來逗樂,更不可取,如果以這樣的作品來取悅觀(聽)眾,糊弄廣大相聲愛好者(粉絲),個人覺得不好,也不是現代相聲藝術所應該有的“本藝”。


佛心4684456


沒有可比性。

他們少了誰都不行,不同的風格,百花齊放才是生命力之所在。

一個是正兒八經的晚會式相聲,一個是撂地攤小劇場的相聲。

你讓他兩換換試試,誰也玩不了對方的那一套。

這個好比,我去吃婚宴,你不能給我上酸辣粉、臭豆腐;我去小吃街吃美食,也不會找個四平八穩的婚宴酒店去點菜。

說了這麼多,總結一下,我睡覺經常是聽著郭德綱賤賤的段子入睡。


文火烹小鮮



天雨146927234


姜昆,1950年生於北京,祖籍山東。國家一級演員,德藝雙馨的藝術家,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創作並表演了大量的相聲作品。

郭德綱,1973年生於天津,著名相聲演員,德雲社班主,這幾年是相聲界的紅人,曾拜師侯耀文,還曾涉獵影視及主持。

筆者認為,姜昆的相聲水平和郭德綱的水平基本想當。在輩份上,郭德綱應該喊姜昆師哥,因為,姜昆的師傅是馬季,郭德綱的師傅是侯耀文,馬季的師傅是相聲大師侯寶林老先生,侯耀文又是侯寶林的兒子,馬季和侯耀文是師兄弟平輩,那麼,姜昆和郭德綱就應該是平輩關係。論年齡,姜昆大郭德綱17歲,二人是大師哥和小師弟的關係。所以本人認為,二人的相聲水平,基本想當。四五十歲的人,有點偏向姜昆,年輕人偏向郭德綱。但是二人在說、學、逗、唱方面都有兩把刷子。只不過是,姜昆比郭德綱早說十幾年的相聲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