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前三天,應該如何護理產婦?

梅益冬


雖然預產期只是一個大概的日期,並不是說寶寶必定在那天出生(只有5%的寶寶會在預產期當天出生),而其他大部分的孕媽媽都會在預產期前後兩週分娩,沒法確定哪天是自然分娩前三天,不過在接近預產期的時候每天都有可能是自然分娩前三天,這段時間應該如何護理產婦呢?


1.吃好,自然分娩是一個體力活,非常消耗體力,孕媽媽要吃好了,保證隨時有一定的體力以便隨時能進入狀態。還要吃得好,多吃一些含有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比如說瘦肉,魚肉,牛奶等,還可以吃一些富含糖分或高熱量的食物以儲備能量,比如說果汁,蛋糕,巧克力等。

2.喝好,由於孕婦腸胃蠕動較慢,所以很容易便秘,這些排洩物有可能會在分娩過程中妨礙到胎兒下降,延長分娩時間,對寶寶造成傷害,孕媽媽要及時補充水分,可以多喝水,喝牛奶,喝果汁,為緩解尿頻,可以少喝多次。


3.睡好,趁還沒有分娩的時候,儘量保持充足的睡眠,因為越接近預產期孕媽媽的心情會越焦慮,越難入眠,只會不斷消耗孕媽媽的體力和精力。

4.運動好,適量的運動有助於自然分娩,在寶寶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孕媽媽每天都可以進行適量的運動,可以每天在早晚各在平地上散步半小時,體力允許的話可以走走樓梯,但是都要根據孕媽媽的情況來決定,自己感覺不累就行。

5.檢查好,越是接近預產期,特別是已經過了預產期的,產檢的頻率會越高,孕媽媽應該做好醫生要求的各項檢查,以保證在分娩過程中母親和胎兒的安全和健康。

孕媽媽既然不知道寶寶哪一天會出來,還不如放鬆心情,該吃吃該喝喝,哪天寶寶高興了就出來了,如果孕媽媽太緊張的話反而會影響催產素的分泌,不僅會影響產程還會影響孕媽媽產後奶水分泌,順其自然就好。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臺原創作者,很高興在這裡分享育兒知識,關注我瞭解更多。

懶媽媽的帶娃生活


倆寶都是順產,也都很順利,因為孕期經常走動,所以產程很短。但是不管產程長還是短,都消耗了很多體力,並且會或多或少失血。產後四個小時內要小便的,防止尿瀦留。所以產婦第一次去廁所要先起身穩坐一會兒,再起身由家人攙扶進衛生間。並不是矯情,如果真的虛弱倒地那就不好了。我第一次產後躺床上就以為自己還有很大力氣,誰也不讓扶,一下床就趴地上了😂

由於側切,產後更要注意私處護理,護士會每天兩次消毒。我當時用的加長衛生巾,護士說不透氣,不利於傷口恢復,我又買的刀紙接惡露。順產後可以適當下地走走,幫助惡露排出。當然不能抱孩子啊,做力氣活啦之類的,當然我們老公也不捨得讓我們做。😁

還有最要命的是產後大便,側切疼,不敢使勁,再加上產後本來腸胃蠕動力就差,所以可愛便秘了,我的倆寶一個七斤六兩,一個八斤二兩,都大,所以使勁也大,於是就光榮地有了痔瘡,一次比一次厲害。我是一天吃一棵大白菜,燙著吃兩個蘋果,喝蜂蜜水。現在都三個月了,還是時不時地便秘,至於各位遇到了痔瘡啊,便秘啊,就自求多福吧😅產後前幾天如果大便不出來也不要硬使勁噢。

產後一定要及時讓寶寶吸吮你的乳頭。這我就不想多說了,因為 我兩個寶寶都不夠吃啊😭我也是什麼方法都用了,可能是我自身原因吧,像我這種情況的還是少的。你必須抱著奶要多多的讓寶寶吃飽的信念,讓寶寶多吸。一次也不要太長時間,具體的醫生啊護工啊她們都會教的。餵奶這方面我太失敗了😤

最後,祝願偉大的媽媽們都有個能吃能睡的寶寶👻別學我家的二寶白天不睡,晚上鬧。😪不說了,我得小憩一會兒了。



遇見未知的自己6736


首先自然分娩是沒有準確時間。

我懷孕還沒到預產期時回來婆婆身邊待產,老公在外地工作。

從我回到婆婆身邊待產,婆婆就特別小心我,我去醫院產檢,去孕婦學校上課學習,都是婆婆陪著看我一起去。

我們兩個一起準備寶寶跟我所需要的用品,洗好曬好疊好 ,裝箱子裡,等寶寶發動直接拎著就去醫院,

我生寶寶超預產期一天,但是我生孩子的醫院及床位是婆婆先預定好的,生孩子前三天我們都很正常的該吃該喝該睡。

寶寶發送後我們去醫院生產,孩子生下來幾乎都是婆婆 老公 姑姐在照顧,身為產婦的我在休養身體,醫院提供月子餐,省去了每天要從家裡帶飯過來。


醫院月子餐我還蠻喜歡吃的,老公婆婆照顧的很 ,醫院環境也很好,剛生完孩子的我身輕如燕,那段時間還蠻高興的。

住院時醫院服務很好,家人所需要的就是照顧孩子,換尿不溼這些,如果母乳 媽媽可能會辛苦一些。

自然分娩的媽媽比刨腹產的媽媽恢復的更快,照顧好寶寶的同時也應該陪產婦多聊聊天 陪她下床運動 有助於子宮恢復, 產婦的心情極其重要,剛生完孩子體內激素瞬間下降,平日裡的小事在剛生完孩子的產婦看來都是大事,容易多想,產後6周內容易得抑鬱症。

1.剛生產完消耗了體內能量,要注意休息保證產婦的睡眠時間。

2.身體上的疲乏或虛弱出汗:合理飲食,注意營養的搭配和清淡,少吃油膩及葷腥的肉類,多喝一些健康粥:如紅豆枸杞山藥粥,花生桂圓黑米粥,紅糖小米粥,調血補氣。

媽媽把孩子帶到這個美麗的世界並不容易,所以身為產婦家人的人,需要多多理解她。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你。


檸檬小姐哎


自然分娩前三天怎麼照顧產婦?

我的理解是孩子剛生完的前三天 這幾天是最重要的 第一天我覺得家人一定要先注意產婦的身體 關心產婦是否有不舒服 還有心裡的一個過度 因為剛生完孩子 產婦心裡是最脆弱的 現在好多醫院生完孩子不讓家屬陪同 讓找陪護 陪護護理會比家人專業 但是家屬無論怎樣也要有一個在醫院陪同 我就是生孩子那會兒晚上就只有我和孩子還有陪護 家人都沒有在 看到別人家不管怎樣都有家人陪著 自己心裡特別不是滋味 一直在心裡會是一個坎兒 第二 儘量不要給產婦壓力 比如怎麼奶這麼少孩子夠吃麼 媽媽都沒奶餓著我寶貝了 等這些話儘量別說 因為當媽了 誰不想讓孩子多吃點 也想讓趕緊有奶 所以別催 產婦自己聽了也難受更影響奶了

第三 不管冬夏 產婦護理一定要做好 老一輩的怕受涼一個月不讓洗澡 現在生活條件提高了 有條件不受涼的情況下最好保持每天清洗一次 要是不能每天洗 也要用溫水擦洗 這樣更有利於產婦恢復


a安啦安啦


自然分娩前三天,應該怎樣護理產婦?

這個問題嚴格地說是:應該怎樣護理“孕婦”?孩子沒生下來不能叫“產婦”……😁嘿嘿😁

孕婦在分娩前三天的主要表現有:

腹痛:不規律的子宮收縮 就是腹部一陣陣的發緊或是一會疼,一會不疼,沒有一定的規律,個別孕婦伴有噁心或腰疼,腹部有下墜感。在這時候要儘量讓孕婦休息,腹痛的時候不能用力,因為現在還沒有進入產程。儘量多吃點高能量食物,多喝水(因生孩子體力消耗很大)。

陰道流水:宮縮時要注意陰道有無流水或流血現象,如有大量的水從陰道流出,有可能是胎膜早破(要注意有無臍帶隨羊水脫出)少量流水可能是前羊膜囊破,這時要讓孕婦平躺在床上,臀部要墊高,儘量不要讓羊水流出。同時要向醫生回報,並觀察羊水是否渾濁,胎心胎動變化,警惕胎兒有無宮內窘迫。

出血:有的孕婦在生產前一到兩天陰道有少量的出血,(也叫見紅)多少不一,如果出血多,要警惕是否有前置胎盤或胎盤早期剝離(特別沒做孕檢的產婦)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當腹痛越來越重,間隔時間越來越短的時候,這時候要儘量多走動,有利於胎兒娩出,間隔時間要吃點東西,有力氣分娩,當宮口開大4公分左右,就可以進入產房待產……

另外 有心臟病、妊娠高血壓、妊娠子癇、糖尿病等,各種器質性病變以及胎位不正、雙胎以上及準備剖宮產手術的孕婦,在沒有特殊情況下,要在預產期前三天住院觀察孕婦的生命體徵變化及胎兒宮內情況,並實施監測,如有特殊情況隨時結束分娩。


朋友31533585


自然分娩前三天,相信也沒有哪個醫生能拍胸脯非常準確的回答你到底會在哪一天發動分娩。估計題主想說的是:自然分娩後前三天,產婦該如何護理?

自然分娩後前三天該如何護理

一、飲食:飲食要保持清淡易消化,可以嘗試吃點麵條、喝點粥以及吃點蛋類與青菜等。三天後飲食基本可以恢復正常,但對於很多孕期腸胃功能較弱的女性,產後胃腸功能也不可能馬上恢復,也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來過渡,這一個月內儘量還是以易消化為主。



二、排便:對於產婦分娩完後前幾天排便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首次排便,由於腹部的壓力減小、黃體素引起腸道肌肉鬆弛,極容易導致產婦排便不暢的現象。產婦前幾天如廁一定要有家人陪伴以免出現體力不支昏倒在廁所的意外發生。要適當的飲水與運動可以有助於腸胃蠕動有利於排便。

對於有側切的產婦排便將更加困難,如果出現排便困難千萬不要太用力排便以防出現傷口裂開的現象,可以使用開塞露,肛內注射5分鐘後就能輕鬆排便了,如果還是不行可能就要去醫院清潔灌腸了。對於便後傷口如何護理,可以使用淡鹽水清潔傷口後塗抹碘伏或者紅黴素膏藥,但儘量要保持傷口的清潔乾燥。

三、乳房:

產婦在產後兩三天開始大量分泌乳液,乳房多半會出現腫脹的感覺,護理的方法有兩種:1、冰敷減輕疼痛;2、排出乳汁,鼓勵給寶寶多餵奶,多餘乳汁可以用吸奶器吸出。


很多初產婦剛接觸餵奶很多身體上的不適應,多堅持幾次就好了,其間一定要注意乳頭的清潔衛生。

以上是順產婦產後頭三天最關鍵的注意地方,如果還存在其他的疑問,可關注《美女藥師伴你健康行》帶你瞭解更多的孕產、育兒信息。


美女藥師伴你健康行


產婦在分娩前一定要“充滿電”、補充好營養,才有力氣生寶寶。若分娩前“充電”不足,能量不夠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產婦乏力、子宮收縮無力,造成滯產,產程延長,從而容易出現新生兒缺氧,甚至窒息,在分娩過程中死亡等嚴重的後果。因此,產婦在分娩前幾天最好保證合理的營養,做好護理,以確保順利分娩、母嬰健康。

一、飲食護理

在生產這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的漫長“戰鬥”過程中,會消耗掉大量的能量,而產婦需要容易消化吸收、胃腸代謝負擔小的食物來提供這些能量;在分娩之前,飲食應以富含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為好。

其中,澱粉類的食物相比較來說是最能幫助到產婦的,它的消化吸收快,代謝耗氧少,對身體代謝造成的負擔最小(肉粥、麵條、饅頭、藕粉等);

此外,產婦的出汗量一般會比較多,不僅會流失許多水分,還會消耗電解質和可溶性維生素。故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水分多的食物(果汁、糖水、肉湯、稀粥等),而在分娩過程中,能量的消耗需要較多的B族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與能量代謝息息相關的維生素,所以,產婦在分娩前一定要做好足夠的儲備。

在此前基礎上,還需要注意避免辛辣刺激、肥甘油膩、易脹氣的食物;保證一定的優質蛋白食物的攝入,適當增加富含鈣的食物(酸奶、豆製品、綠葉蔬菜等)以避免神經、肌肉過度緊張。若產婦食慾不佳時可採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根據產婦的個人喜好選擇食物,以湯水類易消化的流質和軟食為主。

二、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在產婦分娩前後全過程都起著重要的作用。進行積極的心理干預,能緩解產婦緊張和焦慮的情緒,提高產婦應對能力。另外,積極的情緒對產婦的乳汁分泌也有著重要的影響。產婦應該學會自我調整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家屬應該儘量陪伴待產產婦,為產婦提供舒適安全的環境,幫助產婦建立信心,安撫她們焦慮的情緒。

三、日常護理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勿久坐、久蹲、久站,儘量放鬆身體,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可以在睡前聽聽舒緩的音樂、喝杯溫牛奶,改善睡眠質量。

四、適當活動

產婦可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地進行產前活動(除特殊情況);合理適當的活動可以促進子宮收縮,縮短產程,有助於自然分娩。


文獻資料:

[1]戴翠玲.自然分娩產婦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誌(電子版),2018,5(29):127-128.

[2]郭婭.臨產孕婦吃什麼好[J].農村新技術(加工版),2011,10:68-68.


省中醫郭醫生


自然分娩的護理相對簡單的多,注意一下幾方面就可以了

【產後2小時】

產後2小時為產後出血以及其他產科急症的高發期,不過這段時間是在產房中由醫護人員來負責觀察的,所以家屬耐心在產房外等待就可以了,產後2小時無異常時會有醫護人員將產婦送回病房。

【產後第一天】

產後第一天一般是在醫院中度過的,回到產房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解小便,剛分娩完,可以喝點紅糖水,儘快解出小便。產程較長尿道水腫的有可能尿瀦留,儘量在分娩後4小時以內解出小便,排尿困難必要時需要插尿管。


除此之外就是休息,避免過多親屬探視,影響休息以及增加傳染病幾率,給予產婦充足的休息時間。飲食上以高熱流量的流質飲食為宜,如米粥肉湯等。

【產後 2-3天】

這段時間產婦循環血量達到高峰,特別對於心功能不好,有高血壓的孕婦病情有可能加重。

同時這段時間密切監測陰道流血情況,流血明顯超過月經量時需要治療。同時注意 體溫情況,泌乳熱、感染等情況可以出現發熱。

保持清潔,無特殊情況可以洗澡洗頭,保持室溫適宜,避免中暑。


注意會陰的護理,裂傷的切口在大小便後應給與碘伏擦洗或婦科洗液清洗,避免感染,保持清潔乾燥。


痔瘡嚴重或避免嚴重的應該服用軟化大便的藥物,避免加重病情。(推薦‘乳果糖口服液’)

積極母乳餵養,新生兒勤吃乳頭,注意保護好乳頭,可以塗抹甘油等護膚液,避免乳頭損傷。


產科李醫生


產後3天很關鍵,把握好身體就恢復一大半。剛剛做了媽咪,還沒有熟悉角色的轉換,就要去應對照顧寶貝需要面臨的一系列問題。而產後的前三天,也是媽咪和寶貝的黃金期。這三天決定了你的奶水是不是通暢和充足,是否能順利排氣和排洩。這三天科學而順利地度過,將為你的月子生活開啟一個美好的開始。而掌握足夠的知識,可以讓你擺脫手足無措和緊張害怕,去輕鬆應對這重要的72小時。

【產後3天,新媽咪5個重點問題】

剛剛經歷完生產,身體極度虛弱的新媽咪,是不是長舒了一口氣,覺得一切苦難終於結束了?如果是這樣,我們想告訴你的是,請打起精神,因為你和寶貝還有可能要面臨其他的產後狀況。產後3天,對於新媽咪來說是僅次於生產的另一個考驗。

1、產後儘早下床,幫助排洩和排氣

許多產婦在產後會出現排洩或排氣方面的障礙。辦法是產後4小時以後鼓勵產婦自解大小便。由於分娩使尿道和肛門括約肌受壓,外陰水腫,會陰側切傷口疼痛或痔瘡疼痛,不習慣在床上使用便盆等,會影響以往的大小便習慣,但應該儘量克服,儘早自解大小便。不排氣的產婦可以喝蘿蔔湯。若產後兩三天仍未解大便,可適當使用開塞露,但應注意不能依賴藥物。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下床活動均有助於大便暢通。

2、產後的飲食和營養

產後由於胃腸蠕動減慢,胃酸分泌減少,所以產婦的食慾和消化功能均較差。產後當天宜進食易消化的半流食,如麵條湯、面片湯、粥等,第二天再吃普通飯。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母乳分泌,應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如產婦奶粉、肉類、豆類,同時要保證足夠的液體入量,多飲湯水。另外,還應注意不要挑食偏食,不要過分補充高熱量的食物,蔬果不可缺少。

3、產後體溫升高不要慌

產後新媽咪的體溫多數在正常範圍內。但是如果新媽咪生產的時間較長或身體過度疲勞,體溫可在最初的24小時內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過38℃。新媽咪在測量體溫時最好用電子體溫計,不要在喝大量熱飲後測量體溫,這樣會影響測量結果。有些新媽咪在產後還會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極度充盈而出現體溫升高的情況,體溫甚至可達38.5~39℃,一般可持續數小時,但最多不超過12小時,體溫即下降,這種情況不屬於病態,可用吸奶器、電動吸奶器排空乳房使體溫下降。產後新媽咪如果體溫異常升高,或1日內有2次體溫超過38℃應視為異常,有可能發生產褥感染,需去醫院檢查,可由醫生確定是否患有上呼吸道感染、乳腺炎、產褥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以便得到及時診治。

4、如何科學哺乳

新生兒出生30分鐘就可以親近媽咪,並進行吮吸。只要前3天堅持讓新生兒吮吸,之後多喝點湯水,一般情況下不會沒有奶。前3天最初分泌出的微甜的黃色液體,稱初乳。它富含新生兒所必需的所有營養素和預防感染性疾病的抗體。直到第4天,才自然流出乳汁,這時的乳汁是稀薄帶藍色的液體。隨著乳汁的成熟,約在7天后,會變得更白、更稠些。正確的哺乳姿勢可以保證母乳通暢。餵養姿勢正確了,寶貝才能順利吮吸到母乳,也刺激媽咪分泌更多乳汁。特別是剛生育不久的新媽咪,生育傷口並未痊癒,抱養姿勢不對也容易牽動傷口疼痛,不僅延遲傷口康復,也使之在心理上更加排斥親自餵養。一定要讓寶貝含住整個乳暈,而不能只含到乳頭。不然,寶貝會因吸不到奶而哭鬧,而產婦的乳頭也容易引起發炎和乳頭皸裂。

5、哺乳會引起乳房的變化

產後乳房變形完全屬於正常的生理變化,在懷孕的時候,母體為了做好哺乳的準備,因此乳腺會變得很發達,乳房變大。由於乳房內部沒有肌肉組織,因此給予適當的乳房支託,對維持乳房外形是很重要的,比如可以預防乳房下垂。所以不管是否餵母乳,做好乳房護理都是很必要的。

下面說說我的經歷

生之前瞭解到的都是開宮口多麼痛苦,開全就好了生很快,到我這,哎,一言難盡。38+6早上肚子開始隔段時間宮縮疼一下,晚上10點宮縮疼還不是很規律,有時候10分鐘有時候7分鐘有時候5分鐘,凌晨的時候開始規律大概10分鐘一次,然後時間越來越短凌晨2點5分鐘一次了,並且有間隔越來越短的趨勢,感覺等不到天亮了,把老公和我媽叫醒去了醫院。在路上的時候半天又不疼,心想不會又咋胡吧,才說完宮縮就來了得抓著扶手才能緩解。到醫院3點,辦好住院做完檢查大概4點吧,內檢一指,那時候還是5分鐘一次,才一指想著一胎沒那麼快讓老公回去拿之前的檢查單順便休息下早上再來,然後5點多感覺間隔不到一分鐘陣痛一次,那時候就很疼了,疼了幾次後一起身羊水把褲子都打溼了,我就知道肯定開3指了,只想著打無痛,我媽叫護士叫了半天都不過來讓我媽拿測羊水的試紙測,我都無語了,還用測嗎,之後基本都是間隔不到1分鐘疼,等半天醫生來了果然內檢3指了,我要打無痛,她說等到產房再說,然後又是半天才有人推我進產房,進產房大概6點,進了產房又等醫生半天,我說可以打無痛了吧,然後她內檢說6,7指了,要去樓上打還要等麻醉師,開宮口這麼快,估計生路上了,不建議打,我當時心裡都不相信怎麼可能開這麼快想著她肯定不想我打騙我的,生之前本來是打算宮口開的快就不打無痛開的慢就打,事實上是我開這麼快還想打,哪怕讓我休息10分鐘給我緩口氣。之後醫生又不管我了,只讓我深呼吸慢吐氣。再然後就是宮縮來了特別想用力跟之前疼不一樣,我當時就想是不是宮口開全了,但是並不是傳說中的大便感,跟醫生說了,她過我不可能那麼快宮頸條件也不算很好,醫生讓我不要使勁說宮口會腫,這段才是我的噩夢,明明特別想用力使勁,我硬生生的用呼吸法憋著,後面又流羊水出來了,感覺不太妙跟醫生說她還來句正常,這之後的宮縮沒那麼頻繁間隙的時候我還會眯會,憋了好幾次宮縮,醫生才來內檢說開全了。然後等我生的時候已經使不上力了,生不出來,當時的想法是要剖我也沒法了。說羊水少胎兒危險,會窒息,後來來了幾個醫生,最後是兩個人按我肚子一個人側切,一個人把寶寶拉出來的。8點生的。只能說我碰到一個不負責的醫生,她跟我都沒想到我會開那麼快,流了那麼多羊水也不管後面又說羊水少,如果她能早點過來給我內檢,我的力氣沒有白花在憋住不用力上,我想我這次生產會相當順利,說不定都不用側切,我們家寶寶頭本來也小。後面來的主任比她強多了,沒後面來的主任醫生我都不知道我們家寶寶會怎樣。

建議大家相信醫生也相信自己的感覺,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不要完全照搬別人的症狀,我宮口開全也沒大便感,很明顯想用力的地方不是肛門,孩子生出來我也沒有肚子一空的感覺,都沒覺得自己生了,我都31了生孩子還可以這麼快,所以年齡不是問題。

產後一定要多做提肛運動 ,躺著、坐著,隨時隨地都可以做此項運動,一來有助於促進擴約肌的收縮,二來能夠早日恢復陰道的緊緻。我產後一段時間覺得有陰吹現象,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現在已經好了很多了。其次是一定要束縛,我每天都保持穿八個小時,這樣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出月子我的肚子就已經和產前差不多了,我並不會節食,因為我也餵母乳,只是加上簡單的運動,我覺得這樣對我而言是很有效的,所以一直堅持著。


諺慧神


自然分娩,是指順產,這個自己沒法確定具體時間,醫學上現在把滿37周的妊娠成為足月。

事實上,37-41周,都有自然分娩(順產)的可能,因為預產期只是一個預估而已。

保險起見,一定要在孕37周之前,做好產前準備。

足月後,對孕婦的護理,可以做好以下幾點:

1. 如果此時待產包還未準備妥當,那麼要抓緊儘快準備好,這樣,可以讓孕婦安心。

嬰兒和孕婦的物品,分兩個包裹放好,將來在醫院使用時會方便很多。

臨產時,有一個舒緩的情緒,很重要。

2.此時,胎頭下降,對胃和腸的壓迫消失。對膀胱的壓迫卻增大了,尿頻達到極點。有時孕婦還會感到不規則的腹脹、腹痛和假性陣痛(肚皮發緊發硬)

這時,孕婦身邊最好有人陪伴,說話聊天逗樂,分散孕婦注意力,保持良好心情,消除緊張感。

3. 這個階段,容易食慾大增,一不小心就吃多。儘量控制一下飲食。

因為即使孕期生活快結束,也容易患妊娠高血壓綜合徵,因此一定要將控制飲食堅持到最後。

4.例行孕檢,一定要認真做,這時候醫生一般會讓三天或隔天一次或一天一次了,多問問醫生和助產士一些生產知識,有疑問就多問問她們。

5. 出現分娩先兆,不要慌張,有私家車最好,沒有也彆著急,趕緊預約打車,實在不行還可以聯繫救護車。

萬一羊水先破,一定讓孕婦平躺,以免發生危險。

祝福生產順利(^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