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懷舊和重聚,是人們永遠津津樂道的話題。


90後早已成年,可還是常常被“童年殺”騙走眼淚。

前幾天綜藝《王牌對王牌》,邀請了《還珠格格》的幾位原班人馬——

飾演晴兒的王豔正和令妃對著戲,突然從屏風背後傳來一聲熟悉的“晴兒”。


回頭一看,是“老佛爺”。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20年後,晴兒和老佛要再次重逢/ 《王牌對王牌》

晴兒瞬間跪下。


好像一切都沒有變,她還是和二十年前一樣,拉著老佛爺的手,相擁而泣。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20年後,晴兒向老佛爺請安/ 《王牌對王牌》

人們恍惚:這部當年火遍神州大地的神劇,原來已經陪伴了我們整整20年。


並且,二十年後,還是能輕易讓人感動落淚。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晴兒和老佛爺上熱搜/ 微博

在很多人眼中,《還珠格格》中的晴格格是一個完美角色:

她美麗溫柔,寬容大度;智商情商雙在線,沉穩懂事有義氣;對人心摸得準,對人生活看得透。


也是無數人心目中的“白月光”:


小燕子任性愛鬧,紫薇敏感脆弱,金鎖缺少個性,只有晴兒,不爭不搶不吵不鬧,卻沒人會忽視她的美好。


可是,多年後重看《還珠格格》,小編髮現,我們好像被晴兒騙了。

她的懂事周全、小心翼翼裡,不是沒有委屈和壓抑。


晴兒,才是《還珠》裡,最累的那個女孩。

​01


事事周全的背後,是疲憊

憑藉一顆善良的心,與渾身的機靈勁兒,晴兒與身邊的任何一個人,都能夠友好相處。

她“太懂事”了,與她在一起時,你只有一種感覺:

舒服。

宮中不怒自威的老佛爺,主角團每次對上都心驚膽顫,不敢隨意招惹。

可是,只要看到晴兒,老佛爺就會笑容滿面。

甚至,她的生活,幾乎離不開晴兒。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老佛爺剛從五臺山回宮,恰好小燕子在御花園大鬧。

盛怒之下,老佛爺立刻下命令嚴懲小燕子。

雖然皇上對小燕子有所偏愛,極力勸說老佛爺手下留情,卻不起作用。

關鍵時刻,晴兒站了出來。


如何化解長輩和小輩之間的矛盾?


晴兒深諳其道:要低姿態、惹憐愛、投其所好。

她並不著急讓老佛爺饒過小燕子,而是先說:

“您才一回宮,就鬧個人仰馬翻的,您累不累呀?”


先告訴老人,她的身體永遠是最要緊的,再大的亂子,也不能氣壞身體。

此話一出,老佛爺的氣便消了不少。

晴兒接著說,還珠格格挺好玩的,把她的舉動作為歡迎您回來、逗您開心的方式,大家樂一樂不好嗎?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在長輩面前,我們小輩幹什麼,都是“逗您開心”。


緊接著,晴兒又話鋒一轉:


“您一生氣,整個皇宮都不安。”

先是誇讚了一波老佛爺在宮中的權勢,又可憐巴巴:

“您怎麼忍心讓我們都跟著您難過呢?”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她深知,如何能讓老佛爺心軟,讓皇帝寬心,又讓朋友安心。


許多人誇讚晴兒的高情商,可這種做事周全的功夫,不可能是一天兩天練出來的。


從小生活在皇宮裡的晴兒,要經歷多少這樣“命懸一線”的時刻,才能時時刻刻一個人也不得罪,一句話也不出錯?

所以她對肆意張揚的小燕子滿心羨慕:


“她們兩個做了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過了我渴望而沒有的生活,是她們喚起了我心底最深的那份熱情,燃起了我蠢蠢欲動的‘叛逆’。


那種膽大妄為和不顧一切,正是我心底的呼喚。”


可是她始終無法活成那個肆意張揚的樣子。


某種程度上,晴兒的周到懂事,是用犧牲自我為代價換來的。


她自己也說:平日裡的生活,沒有自我,都是圍著老佛爺轉。


長輩要關心,朋友也要幫助。


想要把對所有的人都照顧全面,就只能委屈自己。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像晴兒這樣的“懂事女孩”,其實隨處可見:


在長輩面前是孝順懂事的好孩子,從不出格、忤逆;在朋友面前,是“知心姐姐”,幫朋友搞定麻煩,聽朋友傾訴苦悶。


她們總是周旋在幾方“勢力”之間,每件小事都反覆斟酌,每個身份都做到最好,到頭來,只有自己筋疲力盡。


旁人看在眼裡,絲毫挑不出錯,可難免會想問一句:你累嗎?


大學時候認識一位很優秀的學姐,有著三重的身份壓力:


初為人母、職場女性、在職研究生。


在家,要當合格母親和孝順的兒媳,明明自己身體不好,還要堅持按時間餵奶;


學業上,雖然是在職讀書,但該寫的論文、該看的書一點不少;


在職場,多少名牌大學畢業的應屆生在等著她那個職位,所以一點不敢放鬆警惕;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學姐吐槽生活艱難/ 微博

多重身份轉換,事事周全的背後,是無盡的疲憊感。



02


晴兒的不爭,是壓抑

晴兒另一個讓人喜歡的點是,身在深宮,低調懂事,從不搶風頭;


深得老佛爺喜愛,卻從不以此為資本,恃寵而驕。


在愛情上,她更是懂事、大度得讓人嘆惋。

晴兒與爾康青梅竹馬,早已對他芳心暗許。


只是感情中沒有先來後到。


晴兒從五臺山回宮之後,發現爾康和紫薇兩情相悅。

看似嬌弱的紫薇,面對感情熱烈真摯,她敢和爾康立下“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海誓山盟。


晴兒不敢。


哪怕她曾經和爾康“一起看星星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學”,但對她而言,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她連爭一爭的想法都沒有。


再見面,她也只能壓抑自己所有感情,感嘆一句:


“在五臺山呆了幾日,感覺世上已千年,什麼都變了。”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再後來,爾康希望晴兒能夠伸出援手,幫助陷入困境中的紫薇和小燕子。


曾經最喜歡的人,用近乎“道德綁架”的方式,讓她去救自己的心上人:


“你熱心、善良、好心、富有正義感、正直,你一定不會眼睜睜看著她們受委屈。”


及至後來,包括爾康父母在內的所有人都認定一件事:“有麻煩,找晴兒。”

可誰來問一句,晴兒是否委屈?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晴兒終於按捺不住,詢問爾康:“你是不是好喜歡紫薇?喜歡到什麼地步?”


一句“生死相許”,讓晴兒瞬間懂了爾康的感情。


她最終還是答應了爾康的請求,把自己的感情藏起來,化為大度和成全。


但爾康永遠也不會知道,晴兒轉身之後的眼淚,有多少難過和委屈。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她的大方和懂事,讓人心疼。


而這些,與她的身世同樣有關。


她是親王之女、名門之後,卻小小年紀便失去雙親,老佛爺是她唯一的親人。


沒有強大的家族父母做靠山,小小年紀待在皇宮,怎能不戰戰兢兢、小心翼翼。


她人生唯一一次出格,是遇上蕭劍。


她終於想要大膽做一次自己、追求自己的愛情。


可長久以來的“為他人考慮”,讓她還是必須顧慮老佛爺的想法。


她想要蕭劍考取功名,這樣才能給老佛爺一個交代: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只是,身負仇恨的蕭劍不願屈膝於權勢。

他選擇了離開,還在生著病的晴兒,冒著大雨跑出來。

她既不能對不起老佛爺,也不想讓愛人獨自離開。

“蕭劍……我選擇你,你不要走,我什麼都不要了!“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一面,是養育自己多年的親人,一面,是赤誠相待的戀人。

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誰都不想委屈,便委屈了自己。

後來,她和蕭劍“私奔”未果,回到宮裡時,發現老佛爺身邊多了個知畫。


老佛爺對待知畫的好,讓晴兒心裡的自卑暴露無遺。


她下意識覺得,自己在老佛爺心目中地位不保。

其實,老佛爺早就把懂事又貼心的晴兒,當做自己的親孫女。


在她決定和蕭劍去雲南共度餘生後,老佛爺拿出戴了一輩子的翠玉項鍊給她:


“這條翠玉項鍊,是我額娘給的。翠玉保平安,珠子保團圓。這九十九顆珠子象徵著長長久久。


我祝你一生平平安安,祝你和蕭劍團圓美滿。”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面對這樣的愛和付出,晴兒的第一反應只有:“我不配。”


“老佛爺,我這樣辜負你,最後還狠心的離開你。你一定氣壞了,早就不喜歡我了。 ”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在感情面前,晴兒總是自卑和壓抑的。


明明內心有一團火,卻硬生生壓住,小心翼翼地藏起了所有感情。


只為了保持那個大家心目中“晴兒”的完美模樣。


不爭搶,不是不想要,而是因為不自信。


小時候,最想成為的人是晴兒,智商情商都在線,有老佛爺寵愛,被朋友們依賴,還有一份雖然坎坷,但最終美滿的愛情。


而現在,最不想成為的就是晴兒,明明是該笑該鬧的年紀,卻要小心地處處周旋;


明明該大膽說愛的時刻,卻不得不藏起自己的委屈和為難。


這樣的懂事,我寧願不要。



03


我們都在被生活逼成懂事的晴兒


可是回頭想想,現實中的我們,何嘗不是在一步步被逼成“懂事”的晴兒呢?


畢業之後,把頭髮梳成大人模樣,逼著自己迅速成長,做好工作、處理好同事領導關係。


成家立業後,明明覺得自己還是一個小孩,要處理好婆媳關係、照顧孩子。


不能任性,只能事事思慮周全。


和朋友聊天時,她說起自己一個單身多年的好友。

二十多歲,長相、性格、經濟狀況都不錯,但總是交不到男朋友。遇到喜歡的人,她也從來不敢嘗試,害怕自己配不上。

原來,她是家裡最大的孩子,父母又在外工作,自幼便承擔起了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

從小,“哭鬧、任性”彷彿和她絕緣,她像個“小大人”一樣照顧別人。

父母很高興孩子的成熟懂事,她也逐漸習慣了照顧別人、忽略自己。

這樣的懂事,更像是一種絕望的防禦。

心理學上有個現象,叫“小大人症候群”:當人們“被照顧”的需求被一次次剝奪,為了不用再體驗這種被拋棄的感受,他們索性不再表達自己需要照顧,也開始否認自己需要照顧的需求。

不開口就不會被拒絕,不想要就不會被拋棄,漸漸的喪失了表達自我需求的能力。

在綜藝節目《少年說》中,有個女孩站在高臺上,對著父母訴說這十幾年來的壓抑:


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害怕父母對自己失望,藏起自己的小情緒、小任性。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女孩因懂事藏起小情緒/ 《少年說》

擦了擦眼淚,她又對弟弟說:

“姐姐希望你能做一個單純快樂的孩子,可以不那麼懂事、不那麼乖,勇於索取、能被拒絕。”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女孩希望弟弟不用那麼懂事/ 《少年說》


有多少“乖孩子”,其實都藏著一點對叛逆的嚮往:“哪一天,我也可以完全聽從內心做一次選擇?”


晴兒說,她袒護紫薇和小燕子是“因為她們,這個宮裡才多了份人情味兒。”

這份人情味兒,來源於紫薇和小燕子願意暴露軟弱和需求,展示一個真實的自我。


而不是像她一樣,活得像個完美的“木偶”。



《還珠》劇組20年後重聚,我們都被晴兒騙了



蔡康永曾說:真正的高情商,不是一味地去容忍照顧別人,而是在好好和自己相處的同時,也能把別人放心上。

懂事像一張面具,擋住背後的難過和眼淚。


但在愛我們的人面前,摘掉這個面具,用最真實的自己去接受愛,才能真正放鬆和舒心。

希望每個來看小編的你,都不必懂事得這樣艱難,有一點“攻擊性”,並不是壞事。


這一生,你最需要盡全力滿足的,只有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