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帶金銷售無法避免?因為什麼樣的產品決定什麼樣的銷售模式

其實產品銷售模式從產品生產出來的那天就註定了。和其他藥品的學術營銷臨床推廣模式不同,一大批神藥,中藥注射劑,事實上臨床沒有那麼明確效果,用還是不用根本無所謂。因此這類產品為了增加銷量和銷售額,只能通過回扣的銷售模式,做不了做學術推廣。因為這類產品沒有治療價值,做學術營銷推廣就沒有意義。

所以這類產品的處方銷售,只能通過給醫生利益驅動,回扣、紅包的方式,人為的擴大產品的適應症範圍,增加產品使用和銷量。

為什麼帶金銷售無法避免?因為什麼樣的產品決定什麼樣的銷售模式

去年12月國家衛健委發佈《關於做好輔助用藥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之後,近日,一份《關於徵求開展藥品使用監測和臨床綜合評價工作通知(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在業內流傳,同時流出了一張73個輔助用藥初選品種情況表。

國家衛健委發佈的通知,重點之一制定全國輔助用藥的目錄。那麼,全國輔助用藥如何確定?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彙總轄區內醫療機構上報的輔助用藥目錄,將前20個品種信息上報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衛生健康委據此制訂全國輔助用藥目錄並公佈。

對此國家衛健委在文件中做出以下要求:

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組織轄區內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將本機構輔助用藥以通用名並按照年度使用金額(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由多到少排序,形成輔助用藥目錄,並上報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每個醫療機構輔助用藥品種原則上不少於20個。

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於2018年12月31日前,將彙總的輔助用藥目錄報送我委,並在我委公佈全國輔助用藥目錄後10個工作日內,公佈省級輔助用藥目錄。我委將定期對全國輔助用藥目錄進行調整,調整時間間隔原則上不短於1年。

輔助用藥都是一些耗資巨大又沒有明確療效的所謂神藥、輔助用藥。或者確實有一定效果,但藥物經濟學投入產出比很低,患者無法獲益。

73個輔助用藥初選品種情況表

為什麼帶金銷售無法避免?因為什麼樣的產品決定什麼樣的銷售模式

既然療效不明,為什麼生產廠家對輔助用藥趨之若鶩?輔助類用藥,以使用廣、用量大、價格高為特徵,市場銷售風光無限。根據公開財報數據,多家公司生產的上述品種的年銷售額均突破10億元,超過50億,甚至高達79億,堪稱神藥。

為什麼帶金銷售無法避免?因為什麼樣的產品決定什麼樣的銷售模式

學術營銷不是為了把神藥產品營銷的更好,而是為了讓學術促進治療領域的進步,讓醫生有更好的武器,讓患者獲益,這才是學術營銷的根本意義所在。

關於藥企合規學術營銷推廣與數字營銷的具體問題與商務合作,可以與作者Dr.2聯繫(微信號:medicool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