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文學痞子


1、鼓勵孩子大量閱讀

要想提高閱讀能力必須有閱讀量,不拓展閱讀量,再怎麼用力,語文素養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閱讀量達不到,詞彙量不豐富,孩子的語言思維就不會清晰。先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讓孩子覺得一天不讀書就像少了什麼似的,讓書成為孩子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2、養成“不動筆墨不看書”的習慣

也就是孩子在讀書時要養成“圈圈畫畫”的習慣,主要是指孩子平時閱讀課文或其它課外書時,要邊讀邊想邊動筆,用符號在書上圈、點、勾、畫。比如用符號標出段落、重點詞語、中心句等。這個過程即讀書的過程,是讀、思、記的有機結合,能夠促進孩子對課文的閱讀理解。

3、養成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平時在初讀課文後要畫出不理解的字詞句,然後聯繫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在具體的語境中加以理解。對仍不理解的字詞句不能棄之不管,要用查工具書的方法來加以解決。日積月累,孩子的詞彙量、詞語理解能力就會增強。

4、養成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

課文後的“想一想”等思考題,是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訓練的主要形式,是培養學生認真閱讀課文的有效形式。因此,應根據具體課文,採取勾畫、填空、批註、讀後說說等方法,把“想一想”這一抽象思維過程變為摸得著、看得見的具體操作。孩子一旦養成了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就會提高其閱讀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5、養成善問質疑的習慣

孩子在平時閱讀課文時,遇到不懂的詞語和句子,要大膽提問、質疑,做到會提問題和思考問題。但提問須建立在多思的基礎上,有疑問如自己不去想便去問,即使得到正確的答案,其印象也未必深刻。

總之,培養閱讀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只有持之以恆,愛上閱讀,多動腦多思考多練習,閱讀能力就會提高。

(更多小學知識,敬請關注頭條號@憶夢月華)


憶夢月華


有研究表明說“學習能力其實就是閱讀能力。”就拿學習語文來說,打個比方,假如把語文比做一個人,那麼閱讀就是他的心臟。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它對孩子學習語文、學好語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閱讀還是孩子感知世界、獲得知識最簡單也最重要的途徑。我家小女剛上三年級,正是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的關鍵時期,就題主的問題有一點自己的想法想和大家共同探討分享一下。 一、博覽群書。 所謂“博覽群書”即大量的、廣泛的閱讀。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就要慢慢著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從最簡單的繪本開始,然後再慢慢根據孩子的成長階段及興趣愛好來拓展孩子的閱讀面,增加孩子的閱讀量。尤其是小學階段,正是培養孩子海量閱讀的關鍵時期。

二、學會巧妙使用學習工具。 閱讀前必須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除了安靜的閱讀環境以外,筆、字詞典也是必不可少的。看書時千萬別光顧著看,還要學會做記號,從最基礎的標自然段開始,除此之外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一定要第一時間勾畫出來並藉助字詞典一一弄清並標明批註。“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千萬別偷懶,留下批註不僅可以加深印象還可以方便下次閱讀。
三、解疑答惑。


當你拿到一篇文章開始閱讀這三步可千萬別少:一,大致瀏覽,圈圈畫畫(圈出不理解的詞、不認識的字);二,二次閱讀,藉助工具完成批註;三,在理解的基礎上再次閱讀。多思考勤動腦,遇到理解不了的千萬別不懂裝懂,要學會不恥下問直到理解為止。

四、學會寫閱讀筆記。 好的東西不光要學會欣賞還要學會運用。當我們碰到一本好書,遇到 一篇好的文章,這時不妨動動我們的雙手,用筆去記錄下來,再次熟悉的同時還可以為我們平時的寫作積累做準備。除此之外還可以留下自己的感想,證明你讀懂了,理解了,這樣不僅活躍了我們的思維也鍛鍊了我們的寫作水平,何樂而不為呢。

以上是我在經過幾年陪伴閨女閱讀後的一點小小的經驗和體會,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嘟媽貝貝


閱讀,是學習文化知識的基礎。它對孩子的學習興趣養成,起到至關重要作用。那麼怎樣可以培養孩子的閱讀和理解能力,我覺得應該先從識字開始。

把要閱讀的內容,比如課文或者課外讀物裡的生字找出來,一個一個去學會,熟讀,單字要一個一個的過關,然後再一句一句的讀,熟讀後,在一段一段的讀,最後再整篇的讀。

整篇的課文或者故事都熟讀後,要對課文或者故事進行理解,先讓孩子按自己想法,把課文或者故事的中心思想解說一下,不正確的地方老師或者家長給予糾正,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也可以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可以先從小故事,小文章讀起。循序漸進,要及時表揚和鼓勵孩子,多看多讀,時間久了,自然而然的理解能力也在增強,這對孩子今後的成長和興趣的開發,都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