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考高中比上大學都難?

小兔子的小心願


在我們的印象中,高考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其難度和競爭程度不言而喻。但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的更加重視,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考一所理想的高中要比考上大學難上好幾倍。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可以說,中考和高考,哪個考試的家長壓力更大?這三點分析,猛戳淚點。

一.初中要比高中科目更加繁多。

初中,雖然不需要有太大的壓力,但面對功課的繁多,會讓好多孩子迷失學習的方向。初中要學九門功課,雖分主次,但都要一視同仁。而高中只需學六門課就可以參加全國性的考試。初中的學習生活是瑣碎的,凌亂的,高中的學習生活是有條理性的,有規劃性的。初中是更好的為高中打基礎,要是能夠進入重點高中,起碼我們會離夢想的大學更進一步,這無疑不給孩子增加了無形的壓力。

二.重點高中數量少,招生少。

進入初中,好多父母就會讓孩子為了進入重點高中而努力奮鬥。隨著中考人數的增加,社會就業壓力的增加,進入重點高中的要求也隨著升之又升。如果你是一塊金子,重點高中就會用心栽培,反之,就會錯失進入高中的機會,以至於好多學生沒法上高中。他們不能參加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高考,只能選擇去職業學校,學一門技術,來養家餬口。

但對於高考,我們可以進行沙子裡挑石頭。成績好了重點大學就在等你,就算成績不好,也有好多的專科大學可以就讀。

三.中考只有一次,高考可以選擇重頭再來。

由於本科大學的擴建和私家大學的增加,好多高中生在高中這個階段,可所謂是過著神仙般的生活。面對七百多的總分,學生只要能考上四百分就能上一所本科大學;更有甚者,會有學生在高三結束後再來一年高四。

但對於初中生來說呢?中考機會只有一次。我們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階段中,不論學習成績有多差,學校都會給予畢業,不給任何留級,跳級的機會。這種情況真的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要是不能好好把握,就會有一大批的學生與重點高中失之交臂。

初中是高中的地基,只有打好基礎,一棟樓房才能長久的聳立。以上就是我認為考高中要比上大學難的原因,希望大家一起加油。

總之,中考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以上這三點分析,戳中家長淚點。


學法與應試研究院


中考和高考都是改變孩子命運的兩次重要的考試,可是為什麼大家都說中考比高考還要難呢?初中三年怎樣做才能考上高中呢?接下來就這個問題進行詳細的闡述

第一個原因:中考之所以比高考難根本的原因主要因為中考只給了孩子一次機會

眾所周知高考允許復讀,可以給高中生很多次機會,而中考則不允許,根據《義務教育法》的相關規定,一年級到九年級之間,沒有特殊情況,不允許留級,哪怕這個學生好多門功課不及格也不允許留級也只能被動升級,直至初三參加中考,考上高中就上,考不上高中不允許留級復讀,這就意味著無論這個孩子學習成績怎麼樣都得從初中畢業,詳細內容下圖所示


第二個原因:中考錄取名額有限,所以競爭激烈,因為大家都想上高中考大學

目前中考錄取維持在百分之五十左右的錄取比例,按照擇優錄取的原則班級排名1~5名左右的學生會被重點高中重點班錄取,5~10名左右的學生會被重點高中普通班錄取,10~15名左右的學生會被普通高中重點班錄取,15~25名左右的學生會被普通高中普通班錄取,這就意味著如果一個班有50個學生,只能有一半學生被錄取,面對如此有限的下校指標,競爭激烈也就成為了必然,因為經過我多年的調研,幾乎所有的初中生都想初中畢業以後上高中去考大學,下圖所示即為我與初中生關於上高中的對話


由此可見面對競爭激烈有限的下校指標,一目瞭然這就需要孩子初中三年一定要把自己的成績排名保持在班級的中游狀態,不能有不及格的科目不能出現嚴重的偏科,這樣的話才能確保孩子在中考的時候即使考不上重點高中也能考入一所普通高中,詳細內容下圖所示
由上圖可知尤其是在初一初二階段絕不能讓孩子落下太多,如果落下太多
進入初三以後僅靠初三一年的時間想要趕上來就會很難很難

第三個原因:初中的科目雖然多但是難度並不大,沒有考上高中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初中三年沒有主動學習錯失良機造成的

同一個時間上學,同一個教室,同一個老師教的同樣的知識,中考考的同樣的試卷,卻考出了不同的成績,別人考上了重點高中,自己的孩子卻連普通高中都沒有考上,也許有人會說這是由於智商的差距造成的,其實不然歸根結底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些孩子學習態度出現了問題,始終沒有做到主動學習,而是把心思都放在了玩遊戲看電視等等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上,比如下圖所示中的這位初中生面對中考還要玩耍我們能說這些玩遊戲看電視不學習的孩子就沒有成績優秀的孩子聰明嗎?顯然不是!


前面講了初中階段不允許留級,而一個初中生一旦貪圖玩耍不好好學習,比如初一學生貪玩不學習成績差那麼他就只能被動升級到初二,被動升級帶來的後果就是這個學生越來越學不懂初二初三越來越難的知識,所以成績也只能是越來越低,最後無奈的被動參加中考,一目瞭然這樣的學生中考失敗也就成為了必然,這就是每年中考過後很多學生沒能考上高中的主要原因!因此孩子進入初中以後家長一定要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點燃孩子學習的這臺發動機,讓孩子在初一階段就能夠進入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詳細內容下圖所示

綜上所述想要考上高中,需要的是孩子在初一學期早早進入學習狀態主動學習,萬丈高樓平地起,屹立不倒靠地基,學習需要的是無縫對接一環緊扣一環,初一的基礎打好了,孩子才能紮紮實實的進入初二學懂初二更難的知識,初二的知識都掌握了,孩子才能在初三衝刺的時候考出好成績通過中考考上高中!

以上內容和圖片選摘自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贏在終點家庭教育實操手冊》,新書推介我就是這本書的作者,由於上傳篇幅有限,只能上傳一小部分,希望上述回答能為各位家長教育孩子帶來幫助,同時警戒那些進入小學,初中,高中以後仍然沒有好好學習的孩子,警鐘長鳴,引以為戒!並且在頭條中回答了很多教育孩子的問題。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閱讀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家長和孩子,感謝今日頭條給我們交流的平臺!最後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考入理想的高中!最後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學,讓您的孩子學業有成,贏在終點!!


家庭教育感悟


中考高考誰更難?

校園生活隨筆 2017-04-28 10:01

有人會說,小編是個標題黨,高考能決定一個人的一生,難道還不如中考難嗎?今天我們就來說道說道:

先說高考,以山東為例,2016年山東夏季高考考生71萬,本專科總招生計劃為53.62萬人,本科21.62萬人,高職32萬人。高考滿分750分.本科一批 文科530 理科537,本科二批文科474理科451 ,可以看到學生只需要考到450分即可上個普通二本,退一步講,即使第一年沒有考上,仍然可以復讀,來年再戰。

再說中考,第一,中考不一樣,中考不能重來。因為初中屬於義務教育,是不能復讀的。初中的孩子們太可憐了,小小年紀心智尚未成熟就可能稀裡糊塗的被淘汰了,把一些大器晚成的學生拒之門外。從這個角度來說,中考對初中學生太殘酷,中考只有一次,不允許學生犯錯。

第二,高中和高中不一樣。我所在的縣,每年中考考生大約12000人,全縣只有一所靠譜的高中(其他高中的升本率不足10%),只招收4000多人, 剩餘學生要麼進入垃圾高中去掙扎,要麼自我拋棄去職高混日子。大部分孩子(近8000人)從此很大可能就沒有升入高等學府學習學的機會了。從這個角度來說,中考比高考更“重要”!

第三中考政策的變化導致中考難度增加。現在的中考,因為高考一直的在改革,波及了初中,很多地方的中考政策朝令夕改,無形之中增加了學生備考的難度。

所以千萬不要再說中考是小考,尤其是我們初中的孩子年級還小,可能體會不到中考的重要性,這就需要老師家長的足夠重視了,不要讓我們的孩子稀裡糊塗的被淘汰了!

你所在地區中考難還是高考難 (單選)
A.中考難 447人 54%
B.高考難 87人 11%
C.中高考都難 186人 22%
D.認真學習都不難 107人 13%

泰安中考物理


第一,中考屬於義務教育階段。很多小學生考零分都可以上來讀。生源素質極差。高中就不一樣。都是通過選拔考進來的。至少智力沒有多大問題。

第二。國家花了非常大的投入建設中專。強制性的一比一。一半進高中,一半進中專。但是這兩年或者說這十幾年。中專地位越來越低。最後成了完全是騙國家補貼的部門。

第三。大學錄取嚴重的擴招。導致很多很差的高中都可以百分之百升入大學,導致大學的品質越來越差。考上二流的大學,都不好意思說。更別說八流大學了。

另外。很多初中的家長。到目前為止還有抱著20年前的想法,考不上留級。最後,含著眼淚十四五歲就走入社會。打工去了。這樣的人一旦邁入社會95%一輩子地位已經定型了。


WMWWW


我們來看一張圖,全國初中階段在校人數統計,以2012年為例,大約有4800萬初中階段的在校生,簡單以三個年級平均一下,則2012年能夠參加中\n考的考生有1600多萬,而我國2015年參加全國高考的只有942萬,粗略計算高中升學率只有942/1600=58.8%,這個是全國大致的平均水平,各個地方還有很大的差異,經濟不發達的地方,高中錄取比例更低。

而同期,我國高中參考人數和錄取比例分別是多少呢?

以2016年高考為例,總考生有939萬,錄取700萬,錄取比例為74.5%

可見這個比例要高出初中非常多。所以高中升一般大學遠比初中升高中容易。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第一個原因,大學擴招。從上的錄取比例看,1998年到1999年,我國高考錄取比例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由34%直接提升到56%,1999年國家教育部公佈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提出,力求到2010年實現大學毛入學率15%(即在校人數與適齡人口之比),“十五”計劃將這一目標的實現提前到2005年,2005年之後,高考升學率一直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第二個,個人認為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個過程。我國現在實行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新中國建國初期,我國提出普及初等小學教育(三年到四年)的目標,後來提出普及小學教育的目標,大躍進的時候曾經提出普及初中甚至高中教育的目標。一時間村村辦小學,隊隊辦初中,社社辦高中,甚至小學都沒有畢業的老師教起了初中和高中,熱情代替了科學,數量淹沒了質量,後來花了很大的力氣進行收縮和消化。所以普及什麼層次教育、普及到什麼程度是要依據歷史條件決定的。當前我國的經濟水平決定了普及9年義務教育,而不能普及高中教育。

在部分地方,在政府的大力投入下,已經實現了高中義務教育。在一些中國特區、民族地區、浙江、廣東、河北多地都嘗試了高中免費教育,取得很好反響。但主要還集中在民族地區、沿海等發達地區,沒有大範圍普及。2017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代表熱議十二年義務教育。有政協委員提議要在全國普及十二年義務教育,對此,社會各方意見不一,有學者認為時機尚不成熟,有學者認為中國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所以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高中義務教育一會慢慢開展。

第三,假設我們盲目擴建高中,提升高中升學率,那麼如果大學沒有進行擴招,依然會有很多人上了高中卻不能上大學,如果大學進一步擴招,很多的大學生會找不到對應的工作,無論對個人,還是對社會都是一種資源的浪費。所以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高中升學也會變得相對容易,人們對高中教育,職業教育的理解和選擇也會更趨於理性

第四,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和人才結構調整的要求,也為了不斷提高青年就業水平,我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出了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大體相當的目標。同時不斷增加職業教育經費,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提高職業教育質量,職業教育吸引力不斷增強。所以國家在控制高中升學率的同時,也在加大職業教育的投入力度,讓沒有考上高中的孩子走職業技術發展的路子,一樣為社會做貢獻,一樣能創造價值。這些人才同樣是不可或缺的。

當然現在這一切,會苦了我們想上卻不一定能上高中的孩子和家長!


數學科學派


其實說到高中比大學更難上我卻不這麼認為。在我認識的大學是不包括大專的,因為我們這初中上完有一個3+4或3+3的出來就是本科生或大專生,但是後面的4或3也是要考的,不努力學,也上不了,並且那都是在技校中,學風本不就是特別好,環境不好的情況下根本學不了什麼!

我當時本來是想選3+4的,但是老師強烈反對,就還是上了一個普通高中!

我是江蘇揚州的,我們這裡的中學抓的都比較緊,只要跟著老師走,就可以上高中,自己努力一點就可以上四星高中,而那些不學的的就只能到技校或商校!可能我們班抓的特別緊,大部分同學都上課高中,我在我們班拍倒數,我也上了普通高中!

當時我聽家長說上高中比上大學還那難,我卻不以為然,畢竟高中三年還是很辛苦的!

上了高中之後,發現大學更難考,其實上高中的人還是比較多的,一個年級十幾個班,一個班四五十個人,一個學校七八百個學生,我們揚州討論的比較多的就有6個學校,這樣的下來就有四五千個學生,可揚州憑文化上大學(不包括大專)的就兩三千人,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

並且初中老師和高中老師不一樣,初中老師負責,會把能上的和可能上高中的同學死抓著,可高中老師隨你,你想學就學,不想學就拉倒,老師不會管,除了幾個特別好的學校,高中一放鬆,學生就沒有自學能力,成績也就不會那麼好了,上大學的可能性也就更小了!

所以我個人認為高中還是比大學好上的!


一抹時光18


人的一生都是學習的過程,一個人從生下來開始,可以過三年的父母教育的學習時光,然後開始幼兒園小學初中,牛逼的中考,高中,更牛逼的高考,大學,痛苦的考研……其中經歷了中考和高考的成績檢閱,最後是社會的成績檢驗,成績不好確實是一種痛……考高中沒那麼難,考個好高中難,新疆從今年開始實行12年免費教育了,真好


戲曲小敏


這是什麼邏輯?考高中怎麼可能比考大學更難?這明顯是偷換概念。因為基數不同啊,一個是以全部初中人口為基數,一個是以普通高中人口為基數。這個哪有可比性?

如果按此邏輯,讀幼兒園小班比考大學更難,因為幼兒園不是義務教育,小班人數又是限定的 ,所以好多人都沒得讀。

如果再往前推,讀託班比考大學更難,因為讀託班的比例肯定少於82%。

說著說著我自己都笑了。神邏輯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沒有惡意的。😃😃😃😃😘


知常容


因為高級中學和初級中學是重要的分水嶺!

初級中學的主要任務是掃盲,培養“可以馴化的勞動人口”,以避免滿大街都是蠻族混混,維護社會治安和穩定!

高級中學知識量巨大,學習任務艱鉅,主要任務是培養“具備完整知識體系的健全人格”,為社會各個職業提供良好的儲備勞動力!

不信,去調查下各個職業中,中專學歷往往有很大的人格缺陷,三觀有所偏差,正是因為知識體系不全,比如衛校畢業的護士和大專畢業的護士責任意識是天壤之別,發錯藥打錯針態度惡劣的基本都是衛校生,因為缺乏關鍵的一個教育歷程:以人為本和真善美!

而經歷過高中的大專和本科則比較健全!

——%——


中國的國情依然需要大量的普通工人,農業從業者,低端餐飲服務業等許多行業需要大量吃苦耐勞的勞動者。卻給不出高工資和良好工作環境!

因此不能讓太多人讀高中,一旦知識體系完備就不願意從事機械重複勞動,不願意做社會主義的一塊磚了,擠破腦袋拼了老命也要去做“他\她認為有發展的工作”~~大家都去讀了高中,請問誰來搬磚??

同理,凡是讀了高中的,都要讓他\她去讀大學,不然既不願意搬磚又被學歷限制不得不搬磚,將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所以高考升學率幾乎百分之百!


初溫的海豚音


考高中比上大學難,也就是中考比高考難,不一定吧。例如,考清華附中難道比考清華大學難嗎?初中屬於九年義務教育,學生人數多而且學習成績相差很大,中考是學生參加的第一次選拔考試,而且選擇面也比較多,可以上普通高中、上中專、上技校、上職業高中,也可以上3+2大專學習。經過中考已經淘汰了一批學生,參加高考是學生的第二次選拔考試,目標就是要上個好大學。目前來說,通過中考讀一所普通的高中不難,想要讀一所省重點高中,甚至全國重點高中,還是挺難的。參加高考,上一所普通的大學讀個大專還是不難的,要想上211大學,甚至985大學讀個好專業也不容易啊!實際上,高考的卷子要比中考難不少,但是隻有讀了一所重點高中,以後讀重點大學的機率還會高。總之,中考是人生的第一次大考,基本上每個人都會經歷。高考是人生的第二次大考,不是所有人都經歷過,但是對於高考的重視程度要遠高於中考,高考是全國統一考試,而中考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