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的初中畢業生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水平?

123青山綠水690


78年的教育水平跟現在的教育水平完全不能相比,所以也就不存在著78年的初中畢業生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水平。如果真的要比,那我下面說的話可能就要得罪人了。78年的初中畢業生可能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小學生吧。

那個時候小學只有五年,初中只有兩年,初中畢業也才13歲。在校的學習期限比現在的要少兩年,論起基礎比肯定沒有現在的紮實。說起全面發展,當年的初中生更是不能比,除了學習課本上的東西,學校開設的科目以外就沒別的了。

現在的小學生都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78年的初中生應該還是處於學習ABC26個字母的階段吧,更不要說學音標講英文了。而且那個時候一個學校裡都沒有幾個英語老師,要麼英語課就直接不上。

在那個年代,吃飽才是最重要的,關於讀書學習很多人都還處於一個茫然的狀態,不知道讀書有什麼用,讀書出來能幹嘛。更多的人想的是什麼時候能夠出去掙錢,為家裡面分擔重擔,那個時候的人窮怕了,苦怕了,只有填飽肚子才能讓他們有安全感。讀書都是次要的,只有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不為每天吃什麼而擔心的人才有心思讀書。

並且那個時候說是上課,但其實更多的時候都是參加勞動或者處於一個放養的狀態。根本就沒有辦法保證每週五天,一節課四十分鐘的學習時間。開會,勞動,聽演講佔據了學生和老師們的大部分時間,哪裡還有時間學習?

再說說那個時候的老師真的有當老師的能力和資質嗎,真的可以教書育人嗎?恐怕大多數都是不行的,那個時候的知識分子本來就很缺乏,所以就導致了學校的老師根本就不夠用。老師從哪裡來就不得而知了,老師的能力怎麼樣不說也知道了。

在這樣的年代,這樣的環境下,當時的初中生真的也就相當於現在小學生的水平了。不過值得敬佩的是還是有很多人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還保持著一顆上進的心,進入高中,升入大學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樑之材。


大三老學長


我父親的單位有一位退休的領導,經常來看望我父親。他原本是支部書記。他就是普高畢業,是1980年初期不久畢業的。這位領導很有才華,很擅長文學創作,在各種大小報刊上發表了無數作品。他還參加了地方市志的編纂工作。別小看高中畢業生,那個年代高中畢業生就是大知識分子了。據他說,他小學升初中的時候,全班50個人,就錄取1個人。而他被錄取了。也就是說,在他的那個年代,絕大多數人都只有機會念到小學。

我曾經看過一篇報道,說50年代有一個高小畢業生自願到農村工作,結果被樹立為“知識分子下鄉”的典型,毛主席還親自接見了她。高小畢業,在那個年代,已經算知識分子了。那麼初中畢業,已經算相當可以了,相當於今天的中等知識分子。

而這位領導,不但唸完了50取1的初中,還繼續唸了高中。高中生在60~80年代,絕對算是上等知識分子。中專和高中差不多層次,中專生出來都可以評工程師。現在沒有本科學歷,不可能評工程師。

當然,他畢竟是過去的高中生,很多知識都落後了,今天大學生知道的,他未必知道。但是,如果要比素質和學習能力,他肯定佔優。那年代,至少100個人才能出一個高中生,他的能力屬於“百裡挑一”。而現在由於大規模擴招,大學生的平均質量沒有以前的高。


懷疑探索者


我是79年初中畢業的,生在農村,要說當時的初中畢業相當於現在的什麼水平,那真是無法可比,不知其他地區或城市是咋樣,反正我們當時情況是這樣:學制是小學5年,初、高中是各2年,我們老師是代理老師(連民辦都算不上,都是些幹部子女初中畢業、高中畢業走關係做的老師,反正沒一個是正式老師)我們初一和初二兩個班級就4個代理老師,共4個學期,從初一開始就學英語了,4個學期共1一一4冊,連第1冊都沒學完,請向諸位我的文化相當於現在的幾年級?再次說明:比我大不了幾歲的初、高中生任教,沒一個是真正的是老師。


異鄉他客7


哎!別討論了,那時國家傷了原氣還沒緩過來那,不過比我們72屆可好多了。我們那時候,造反,看黑幫,拖磚坯,挖防空洞,寫大字報,夏鋤勞動,住工廠勞動,跟工廠工人一同上白班,夜班。每天拿著紅寶書,木頭槍,工宣隊帶著我們天天喊造反有理!打倒這個打倒那個。這麼多年過去了,工宣隊那個女的用桌子腿,大巴掌煽所謂的黑幫,我們正,副校長的情景瀝瀝在目。大家想想,校長都那樣了,學生能啥樣?可恨的十年那,耗去了我們小學及中學!剝奪了我們美好的時光!!!


阿珠379


本人也是七八屆初中畢業生。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那年好像多上了一學期。大家想想,是不是呀?原來我記得好像是應該年前畢業的,最後畢業時好像在六七月時。

不知別人學得怎樣,反正我是沒學到東西,真的不能和現在的初中生相提並論。

初中頭兩年,好像每週都要勞動。我們學校還建了醬湖廠、磚窯廠等等。

其實,那個時候的我們,真的很聽話,老師叫做什麼就幹什麼,哪像現在的孩子,一句話不好就跳樓、離家出走。

不管是否能和現在的初中生相比,我還是很懷念那個時代。


春花秋月4780


我不知道別的地方什麼樣,我說說我的經歷吧,也不知道是什麼水平,但記得學習的東西。

我不記得什麼時候上的小學,但我記得那時小學是5年制,初中是2年制,(記憶最深刻),1978年我13週歲初中畢業考入縣重點高中,那時高中也是2年制(79屆就是3年制),入學費是15塊(家長借來的),自帶糧食和乾糧,每月有2塊的助學金,扣除學雜費還能領到1.2塊,初中沒有英語,進入高中,第一學年就是英語1-10冊,現在我的課本還都存著一部分(有的被別人借去了沒還),記得聽說那時是把大一的課程壓到了高中,僅僅是聽別人說,我只上了1年,但高二的課本我領到了,因為窮輟學了(所以現在我還是農民),我只記得學過的東西,數學學到了數列矩陣代數,函數對數,立體幾何(具體記不清了),物理到了核物理(核裂變聚變)光物理(光的波粒二象性),化學到了有機化學,電化學,我不喜歡文科,沒記得多少。

初中階段隱約記得就是牛頓力學,電學物理,化學就是無機化學,數學就是平面幾何,三角函數,問題是我不知道現在的課本是什麼樣,學生麼,就是學習理論知識,用不用那是走入社會以後的事,對我來說我倒感覺現在的初中課程不一定比那時的有深度,其實水平代表不了什麼,一個人一個樣,學得好的水平就高,不喜歡學的任何年代都一樣,我不知道這個問題到底指得是什麼,是文化水平還是地位水平還是能力水平,有心的人不妨找出現在的課本和那年代的課本比較一下,我就是覺得那時的含金量更高。


驛動星期六


頂多也就是現在初中畢業水平。學識水平肯定不能比現在高,但當時社會狀態下在社會人口中佔比會高不少。我父親是五十年代末初中畢業,解放初期大躍進時代,初中畢業就可以直接安排去一個小村子當會計了,沒幾個識字人嗎!但當年的初中畢業學識水平相比現在的初中生,那可真差遠了!擱現在,估計能比肩小學生就不錯了!

我就是1978年初中畢業,還是在一個戴帽子小學上的初中,改春季招生為秋季招生,多上了半年。我數理化競賽都是全區前三,但當時學習的內容、練習的題型跟現在初中都沒法比。現在初中課本內容太豐富了,撇開奧數,那些題型複雜程度也很高!

現在小學初中學習氛圍學習質量還是不錯的;相比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現在大學生學習過程基本是在遊戲麻將中混過去的(考研的例外)。


一個人的橋頭1


我們六六年文革時高小畢業,就是六年級,停課一年,山東農村一個縣原只有六七個初中,到六七年下半年聯中普及遍地開花,一個公社就有初中十多個,我們兩個村還辦了聯中,三個年級湊了一個班,師資緊缺,小學教師當初中教師,課本沒有,一個班只有幾本借來的人老課木,主要做筆記,二年後,六九年每公社一座高中招六六年高小畢生,學生已所剩無幾,兩個班也沒招夠。上了二年畢業,全分配當了老師,有的公社留下當了下鄉工作隊。文化底子只有停留在六年級水平上,.數理化一竊不通,文學還是有大專文化,偉人四卷精讀數遍,閒了幾年,文學經典沒少讀,蘇聯書讀了一些,陝西那幾位作家,莫言就是那個時代的人。


老俠客79557916


七三年底畢業,初中高中一起四年,剛進校時五個排(軍事化管理,連排),約270人,到畢業時就三個班,中途退學很多。在校期間,學工學農學軍,挑燈夜戰挖防空洞,到磚瓦廠拖運紅磚,到體校訓練,到農村雙搶平整土地,到工廠學翻砂。印象很深的一件事,在學工的時候,上班中途休息,班裡組織學習,師傅要我讀報,將矽字讀成砂,一個被排擠的師傅(估計是技術員一類知識分子)私下裡悄悄告訴我正確讀音。

八三年市裡組織青工文化摸底考試,按照現在的文化等級劃分,試卷的水平就是初中的,一塊去的三四十人,合格的含我在內就五六個。


平安1355451250567


78年初中畢業生可能連現在小學五年都不如,因為是文革時期,學校上課基本不太正規,學生用的教科書都用的是暫用課本,或是試用課本,小升初根本不用考試,老師留的作業學生愛做就做,不愛做也沒人管,我75年參加工作,在基層做幹事,看到當時一些初高中畢業生連年終總結都不會寫,甚至有的連漢字都不會寫,也有人連報紙都不會讀,因為有好多字不認識,當然也不是都這樣,但多數人都這樣。當時國家還沒恢復高考,對當時學生動力不大也有關係,學生畢業就上山下鄉,使一些學生不愛學習。所以我說78年的初中畢業生,有的還不如現在的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現在60歲左右的人就是那時初中畢業的,不信你可以測試下,讓他寫一篇小學作文就知道了。

感謝回答被推薦到頭條首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