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能循序漸進又快速的使書法獲得進步?

普天同樂16


有人問我,學習書法很久了,但是感覺成效很慢,總也寫不好,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

在循序漸進的學習同時,又可以快速進步。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

循序漸進和快速進步,這兩個要求看似是矛盾的,但是這兩者又是統一的,是可以同時做到的。循序漸進是學習書法的方向問題,而快速進步是學習書法成長速度的問題。

有一句勵志語句說的很好:

慢慢來,比較快。

但是,究竟如何慢才算好,才算快呢?難道真的是像蝸牛一樣爬才算好麼?

其實,這句話不是說我們成長的速度應該慢下來,應該降下來才算好,而是說,我們不應該急於求成,不應該過分的要求,不應該急躁冒進,要紮紮實實,穩紮穩打。如果我們能夠做到腳踏實地,踏踏實實的去進行一件事情,這件事情雖然看起來進步比較慢,而且需要耗費我們大量的實踐,但是他的確是適合我們去做的,是值得我們去研究,這樣的一種“慢”,實際上就是“快”的表現,就是快。

因此,我們學習書法其實也應該這樣,如果我們能夠做到在書寫書法的時候,堅持不懈,打好基本功,那麼我們自然就能獲得更加快速的成長,在一開始,我們這樣的堅持或許並不是見效最快的,但絕對是可以走的最遠、做到長久的。

很多人都在問我,練習書法真的有用麼?堅持寫書法一年,會給我的人生帶來多大改變?

說實話,我對這些問題沒辦法做到百分之百的保證,但是隻要你用心、下功夫去寫,踏踏實實的去練,總有一天,你的書法、甚至你的人生或許都會因此而改變。

但是一年時間又談何容易?很多時候,很多人連一個星期都堅持不下來,這樣的人想讓他去好好的學習書法、堅持學習,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書法的進步成長,很大一部分是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就是你的方法對不對,你才用的技巧好不好,第二個因素在於你是否肯用心、下功夫去練,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的技巧和秘密了。

我想這也是很多人都懂的道理,但是有些人能做到,有些人是做不到的。

方法對不對,技巧掌握準確沒有,這是關係到書法學習者書法水平的關鍵因素。如果你走得是錯誤的道路、是歪路、邪路,那麼,你將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甚至迷失自己。

但如果你走的是正確的道路,再加上自己堅持不懈,那麼自然可以獲得更加快速的成長。

很多時候,學習一門東西,根本沒有訣竅可言,你能做到不走邪路、不走彎路,就已經很厲害了,這其實就是最好的狀態。

因此,我們說,循序漸進的學習書法,是要我們掌握好正確的書法學習方向,保證一個好的書法學習心態,而做到了這一點,自然書法就容易進步了。只要我們相信自己,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松風閣書法日講


學習書法最慘的莫過於卡在瓶頸裡無法自拔的狀況了。那麼學習書法的瓶頸是啥呢?


一、找不到突破口,每次練習都看不到進步。

二、對自己的作品始終不滿意,又沒有老師做點評。


記得在中學時期,樓下的鄰居是名老師,對書法頗有研究,每逢週末在茶餘飯後上樓來,坐在涼蓆上聊天。每次到家裡來,我都會拿出書法練習本給他看,他都會指出在練習當中的優缺點,同時,會講一些當地的書法名流軼事,不同字體和章法的特點等等。


那時的我汲取了很多書法方面的營養,書藝也突飛猛進。後來隨著工作的繁忙,很少有書法方面的交流了。現在回憶起來,熱鬧的討論場面、墨香和茶香依然歷歷在目。


不同的書法練習時期有不同的進階標準,因此,在書法方面達到循序漸進的效果,要設立不同的可見可量化的目標。比如:臨摹要達到70%以上相仿,在一定時期內要有什麼等級的獲獎,在哪年前開一場書展等等。

獲得快速進步,少走彎路的應對措施,則要創造進步的條件。比如:加入同類的書藝交流圈子,結識有一定名望的導師,每天堅持1-3小時的練習……


你在哪裡傾注努力,必然收穫回報!


關注我,最小成本獲取書法學習進步,頭條視頻有助書法學習!

--------------------------------

秀墨齋--中小學硬筆書法啟蒙者


成功從調整開始


第一步多看理論文章,提高審美意識。讀書是豐富知識,提高書法認識的有效途徑。

第二步要練手、練眼和練腦是為了搞清字該怎樣寫。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寫出這種最好效果,因為腦不一定能指揮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揮得了筆。練手就是要達到心手一致,手筆一致的境界,所以練手也是至關重要的。練手主要是練指力、練腕力、練手感。

第三步要選好帖,在自己勤加練習的同時,還要學會定期請教前輩,以便發現不足之處及時做出改正。只有反覆的練習與請教相結合,經常改進弊端,對於不斷提高毛筆書法水平,會帶來很大的幫助。




頭條書法


古之書家皆因得法。學書須知筆法、字法、章法、墨法。四法兼具便可成家。

筆法為先,先練點劃,搞懂基本的組字結構,就像學習五筆字根一樣,趙孟頫就是這個觀點。初學有既便結構不好,點劃有形也是入了門檻的。

其次字法,即字的間架結構,大體方塊中寓梯形,筆劃平直方正,中宮緊縮,上緊下松,左緊右松。實在想不起,參照一下人的結構,是不是頭緊,身密,四肢開合,造字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其三章法,即字與字的關糸,行與行的關糸。一般說上字的結筆收尾儘量與下字起筆筆意銜接,形成貫氣,好比一人跳舞走路,雖有停頓但節奏脈絡分明。行與行則注意停勻舒適。多看帖。

其四墨法,筆墨的乾溼濃淡變化,要求則極高,到這一階段也是習書自然能感悟的階段。基本也不會問這些問題了!








丹青硯遇


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必須始終把對運筆,或雲用筆置於第一位。這就需要研究並且掌握最佳的執筆姿勢,進而學會用筆。

這是古代大書法家的經驗之談。宋黃庭堅雲,心能御手,手能御筆,法在其中。晉鍾繇雲,用筆者天也,流美者地也。就強調了用筆在習書過程中的支配作用。這是鍾繇精思習書三十年後的感悟和經驗。

所以臨摹字帖並非目的,而是要通過臨習讓手中的筆聽話,輕重疾徐,頓挫使轉皆能得心應手,進而心手相忘,進入自由之境。這便可達清人周星蓮所云之一了百了,也即老子所謂為道日損,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之至高境界。

當然,此過程於書之美質,書之辨證之法,與己之學養皆須同進。如此,古人所謂坐進千里或可達也。


黃澤銑


循序漸進,是由基礎學起,打好基礎方能起萬丈高樓,打基礎需要時間,不能急燥,都說練書法是以年為計時單位的,勤練加苦學,遵循古人學書之路,就會有書法根基了。

有了基礎方能說快速,熟能生巧之下,可以加快參悟更多字體,進步肯定神速。不多說,還是時間證明一切。





三春楊柳故人遲


我認為,科學、系統、正規、專業的訓練模式,是解決若干書法技術問題的最佳途徑。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習書者都想進步快一點,但各人的秉賦、經歷等相差甚大,習書進步快慢差異必定很大,因此不必苛責自己,以一顆平常心處之。書法既是一項技巧,也是一門藝術,更是精神修煉,只有積有時日,才能獲取較高的成就。少一點功利心,反倒會進步快一點。





象196244160


方法對頭,慢就是快麼。


文鼎胡寶岐


多觀摩些被世人認可的好帖,優秀作品,最好是古貼。因為古貼是經過歲月的認可的。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眼界,再結合練習。如果眼界沒提高做再多的練習都是徒勞的,無非是重複錯誤,繞彎路而已。提高了眼界,就要勤練習 否則就會造成眼高手低的現象。希望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