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城市的房價漲到什麼時候可以停?

手機用戶5597100055


家族財富密碼評論員山石:

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最大驅動因素是最近幾年各地政府都在搞的“棚戶區改造”和“舊城改造”,這使得當地的房地產市場發生了變化。

棚戶區改造和舊城改造的過程中拆遷了很多房子,這部分人本來是不打算近期買房的,但是由於政策造成短期內釋放了大量的需求,供需關係發生了變化,造成價格上漲。

這種需求是不可持續的,甚至透支了未來的一部分需求,一旦需求滿足之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本地的需求將大幅度的回落,甚至還要低於棚改之前的需求量,那時價格也必將大幅度的回落。

具體上漲什麼時候會停這個要看當地的棚改計劃,去年國家已經叫停了部分地區的“棚改貨幣化”政策,一些地區的棚改一旦接近尾聲那麼也就是價格的拐點將要到來之時,開發商會把手裡擠壓的房子變現回籠資金。從全國來看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很有可能在2020年前後出現拐點,如果是想在三四線城市炒房發家致富的趁早大小這個念頭,你現在買了可能還能漲點,但是新房5年不能交易等到你能夠交易了可能就已經賣不出去了。不論是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房產都已經不是最好的投資品了。




家族財富密碼


在房地產調控政策下,全國城市的房價普遍出現回調。《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10月142個樣本城市房價平均環比下跌0.296%。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為58個,比6月減少61個,佔樣本數的40.8%,房地產市場整體比較平穩。但是作為三四線這種縣級城市的房價,未來還將繼續承壓。

庫存比例依然較高

三四線城市房價在去庫存的背景下,庫存週期明顯縮短。華創證券數據顯示,三線城市房地產庫存去化月數從14年下半年的37個月下滑到17年底的14.7個月,下滑幅度達到了22.3個月。不過,相比一二線來說,三四線城市的庫存依然高於前者4-5個月,也就意味著在未來仍有較大的下行壓力。

土地成交低迷,供給較大

數據顯示,在2016年限購之前,三四線城市的土地成交就一直很低迷,等到開始限購限售後,成交反而迎來了高峰,每月累計同比增速均在30%以上,這側面反映出三四線的需求本身並沒有多少,基本都是調控以後一二線溢出的或棚改刺激出來的購房需求。

此外,隨著碧桂園這種大型房企進軍三四線,大量拿地,一定程度上增加大量的潛在土地供應量,造成房價上漲壓力。

人口流出

由於一二線城市的馬太效應,大量的人口、資源都在向中心地區集中,縣市以及三四線城市的購房需求要麼就是中心城市溢出的,要麼就是返鄉置業的。

而這些需求使得本來沒有動力上漲的三四線房價在短期內飆升,透支了很大的未來增長空間。筆者親身經歷的,前幾年1000出頭的樓盤,2年過去了現在到了近20000。但現在基本處於一個高位區間,上不上下不下,而這種價位也不可能靠溢出需求來支撐。

房貸利率上行

三四線的剛需不足,因此這些購房需求受利率的影響最敏感。數據顯示,2017-2018年貸款基準利率上浮合計從52.7%一度上升到68.7%,貸款加權利率從5.3%達到最高時的5.8%。而三四線城市絕大多數都屬於當地人,居民本身就持有房產,甚至還存在賣房去一線付首付的現象。

棚改貨幣化比例減少

一般棚改貨幣化比例高的都是熱點三四線城市,因為它們去庫存化進展比較好,而對於絕大多數普通的地級、縣級市來說,基本人人都有房住,如果維持高比例貨幣化安置,無法刺激購房需求。因此,實物化安置是未來三四線的主流,這同時也會加大房屋供給。

總結一下。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在未來上漲動能嚴重不足。首先是人口的持續流出,其次則是由中心城市馬太效應、棚改貨幣化等被動刺激出的購房需求,無法長期維持三四線的高房價。當然,那些靠近上海、深圳和北京等地周邊的地級和縣級市,房價的支撐仍在,至少溢出效應可以支撐需求面,但如果考慮到長期性的話,仍待看政策面的變數。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作者的今日頭條號:小白讀財經,訂閱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


小白讀財經


縣城房價什麼時候才會停?

我預測普遍房價應該在4000-6000之間。6000以上那應該是縣城的高檔小區,繁華地段了。畢竟住房也有層次的,一部分富人追求的就是優越感。

當然我說的普遍房價在4000-6000之間也僅僅指內地大部分縣城【不包過少數偏遠山區的貧困縣,也不包括近二線熱門或者一線的那些縣城,不包括沿海旅遊資源豐富的縣城】。

大多數縣城房價在3000元左右已經停留了很長一段時間了,自2016年去庫存以來房價都在往上漲,很大程度是還因為上面那些一二三等城市房價飛漲帶動的,在大環境下小城市的開發商不甘寂寞就借勢造勢,慢慢提高房價試水。

到了2017年,全國出臺限購政策,一二線以及熱門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都降了溫,下面的小城市正因為上面限購再次火了一把。當然我說的這些只是一部分原因,多數還是城市的城鎮化化推進提高了購房需求。

在內地的縣城,只要不是鄰近熱門的二線或者一線城市或者有其他可炒作的噱頭。房價上漲的空間不會很大。大多數縣城十幾萬常住人口,能有多大的購房需求,想想都知道。所以我預測房價在4000-5000是比較多的。

關注一下唄☞


谷樸若一


說實在的,我看東西看的挺準,但唯一沒看對的就是我們的房價。何止是不可思議,都不知道房價已經扭曲成什麼樣了?

從前面眼看快跌了,梆梆邦幾萬億砸出來推起來了。

後面又過了好幾年,眼看許多人手中的房子賣都賣不出去了,房價終於開始下行,叮呤咣啷,大規模改造拆遷又出來了,好嗎,房價又飛了。

真不知為什麼不好好管管,這東西可是加槓桿的一旦爆起來,一堆人哭鼻子的……

不說別的地方,每個人可以看看自己的周圍,手上有兩套房子以上的人有多少?把自己的房子賣了又換另一個房子的人有多少?炒房價的又有多少?

每個人都可以在夜晚出去走走,看看小區裡亮燈的到底有多少?

我就在想,難道鋼筋水泥可以吃嗎?想想都嚇人啊!

不過最為一個老投資者,我始終相信那一句話,沒有什麼能漲到天上去,該來的還是要來。

縱觀人類歷史, 世界上就沒出過個只漲不跌的東西…



骨灰級作手


縣級城市的房價,未來兩年內應該會陷於停滯狀態,然後處於一個穩定期,接著再進入隨形勢變化而變化的階段。

原因如下。

第一,縣城的末端影響。

房價的影響,是按照城市的“層級”逐步延伸的,即由一線城市到二線城市再到三線城市,以此類推。而縣一級城市,應該是最末一級。

換句話說,縣級城市,是受房價上漲最晚的那一級。

第二,縣城上漲剛開始不久。

目前,縣級城市房價的大規模上漲,剛剛起步。之前大城市的上漲風潮,剛剛波及到縣級城市。

第三,這個上漲,還需要一個過程。

這個過程,是這樣的:從剛剛上漲到人心惶惶,到瘋狂搶購,再到二手房瘋漲,再到二手房無人接手,最後漲價潮平息。

第四,漲價過程之後,歸於平淡。

如果該縣城的經濟實力、購買力、人口新引力足以支撐這個房價水平,那麼,未來會以這個為基礎緩慢的上漲。反之,則歸於平淡。如果經濟實力很差的地區,則有可能會下降。

與大中型城市相比,縣城的潛力還是有限。由以上四點看,縣級城市的房價,會在兩年內有一個分曉。


靜觀財經


這個真不好說,但短期內有需求。

全國的基本情況

目前,全國的房價都很高。這波始於2015年末的房價上漲潮是從北上廣深颳起的,逐漸蔓延到二三四等城市。2016年十月全國相繼颳起了各種調控風,直到如今全國發布的各類調控政策數不勝數,至於效果:目前一線城市基本是摁住了上漲勢頭,因為房價上去後首套房和改善房的首付成本和貸款利率成本太高,不是不想買,是強行壓下去了,根本買不動,基本價穩了;一些熱點二線城市在一線城市熄火後馬上接力,瞬間房價拉高,出臺調控後收斂些,但很多地方仍然是一片火熱;一線城市周圍的三四線城市在一線城市購買力外溢的情況下房價也瞬間拉高,並且購買需求仍比較旺盛,其他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也不同程度的漲;其他城市也基本有不同程度的上漲。直接結果就是,目前很多地方的房價已遠超當地的工資水平,讓生活在那裡的人們在購房這件事上心塞。

縣城的去庫存仍在繼續,城市化仍在繼續,短期估計要漲一些。

縣級城市的需求,相對來說炒房的成分小一些,因為相對來說房價便宜一些,本地人很多均有房子,外來的需求又不多,所以總體來說縣城炒房的成分要少於其他城市。但,今年縣城的去庫存政策仍在繼續,這也就意味著縣城如果有庫存,今後在供地方面會減少一些,讓市場不至於供過於求,甚至略微偏少一些,反映到市場上應該是可買的房源比較少一些。目前的城市化仍在推進,農村戶口進城買房也在逐漸增加。比如很多農村結婚會在至少縣城置辦一套婚房;外出打工的人在打工地、大城市買不起,也會傾向於至少買在縣城一級的城市裡;縣城本地居民的一些需求;縣城周圍鄉鎮等的需求。這些都可能會消耗縣城的房子,所以在供應可能收緊,需求又客觀存在的情況下縣城的房價很難說會漲到什麼程度。但,即便是目前樓說說的從3000到4000,也令很多本地人直搖頭,畢竟縣城的工資水平在那裡放著,雖然相對大城市仍然低,但對於本地人來說可能就不低了。


逆風飄零


我的老家在一個小縣城,離哈爾濱市區不到50公里,雖然在2016年已經劃歸哈爾濱市的一個轄區,但說實話,相關的優惠政策(比如工資,醫保,社保,交通等)一時半會兒還覆蓋不到那裡,老家縣城的房價近幾年也在慢慢攀升,不過漲幅不大,每年漲兩三個點的樣子;炒房的不敢來,百姓囤第二套房的也有,但肯定是不多,因為子女教育的費用在家庭支出中佔比較高;現在,老家縣城的房價主要靠農民進城,購買婚房和每年的些許棚改支撐著,基本沒什麼泡沫.個人覺得是典型的東北小縣城樣本.


及格的小廚


目前來看,縣級市的房價幾乎都在5000左右,這與客觀環境的關係很大。

首先縣級市基本都是土著,外來人口主要來自於下面的鄉鎮村,這群人只是外來務工,本身並沒有什麼資金基礎。而能買房的是子女單獨建立家庭,而買的居住之所。

其次縣級市的工資基本都較低,3000左右,一般縣級市的房價是工資的3倍左右,有些繁華的一線城市房價可以做到5-10倍。所以當房價是工資的3倍左右的時候,並不存在房價漲停一說,而是會一直以這個比例浮動。

綜上所述,縣級市的房價漲幅是沒有終點的,主要看外部大環境如何。


銷冠學院


今天拍的全部是2013年左右交付的!當時價格6000到7000 圖5是去年價格11500交付的!2017年到現在附近裡又蓋了6000套新房銷售均價13000!賣出去80%了!說是明年交付!年底還有一個900套容積率1.35的小區開盤說是樓面價8400最少要賣16000!50萬人口的小縣城!不是衛星城市也沒有大的什麼產業!也沒什麼外來人口!大家好多人都說未來鐵定兩三萬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六七年前交付的小區入住率不到40%!明年一年就有幾千套新房要交付!未來會怎樣?











意清寒


我說說所在城市的情況:縣級市,房價最高的樓盤已經到8000,小產權房最低也3000多。目前還看不到有爛尾的樓盤,碧桂園去年又拍下了兩塊地,開發商拿地比較積極,小城市的調控是比較小的,信貸上有收緊跡象,公積金貸款也調低了額度。但開發商並沒有停止推盤,短期看樓價有高位盤整態勢;中長期來看,樓價上漲因素繼續存在:大城市高房價溢出效應繼續存在,大城市生存壓力增大,更多外來人返鄉置業,農村回不去(不想回),小城市自然是唯一選擇。以前很多人(城裡人)都是住在自建房或單位房,隨著破舊和改善性住房的需求,會有一部分的購買力,調控過後,小城市(縣級市)房價依然上漲,目前看不到停下來的腳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