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這座古鎮,200多棟古民居像一條巨龍,村民把扁擔當傳家寶

導語:四川有一座古鎮,是川黔交通要道,至今保留著200多棟古民居,一家挨著一家,屋脊連在一起,高低起伏,遠看就像一條巨龍,匍匐在群山之中。這裡的村民都很淳樸,因為曾經用扁擔挑東西,討生活,至今保留著一根有兩百年曆史的扁擔,當作傳家寶。

四川這座古鎮,200多棟古民居像一條巨龍,村民把扁擔當傳家寶

這座古鎮就是堯壩鎮,因為地處川黔交通要道,過往商人、行人,都在此歇息,漸漸地形成了繁榮的集市。既是交通要道,有了人,便會熱鬧,當地人也做一些小生意,售賣很多有特色的東西。所以,當時流傳著一句話:“在別處買不到的東西,在堯壩都買得到。”

四川這座古鎮,200多棟古民居像一條巨龍,村民把扁擔當傳家寶

可以想象,歷史上的堯壩古鎮有多繁榮,商旅往來,熙熙攘攘,人們臉上的笑容淳樸自然。如今,堯壩古鎮仍然保留著明清時期的格局,老房子錯落有致,老街道滄桑寧靜,佈局合理,走在古鎮裡,依然可以尋到歷史的痕跡。

四川這座古鎮,200多棟古民居像一條巨龍,村民把扁擔當傳家寶

堯壩古鎮的面積不大,但卻有一條一千米的青石板老街,這條老街穿鎮而過,兩邊是保留完好的商鋪、古民居,雕花木門形成的樓宇,小青瓦房屋高低起伏,錯落有致。頗具特色的東嶽廟、大鴻米店、進士牌坊等,這裡原汁原味地保存了川南古民居的風貌。

因為堯壩古鎮地處川黔交通要道,過往的人多了,在代步工具不發達的年代,有了挑夫這個職業。一根扁擔,兩根麻繩,挑夫們日復一日地穿行在川南黔北的大山之間,無論狂風暴雨還是嚴寒酷暑,他們都不曾放下肩上的重擔。

四川這座古鎮,200多棟古民居像一條巨龍,村民把扁擔當傳家寶

人們將堯壩古鎮稱作“挑夫們挑出來的古鎮”,直到今天,仍然很多人記得,在這條古道上,挑夫們一趟趟往返,用一根扁擔挑起一個家的希望。

如今交通發達了,有了更便捷的運貨方式,不再需要人力挑東西,但人們並沒有忘本。堯壩古鎮一位姓龍的人家,保存著一根有兩百多年曆史的扁擔,他說,這根扁擔挑了八九代人。在他小時候,父親拿著這根扁擔對他說:你已經成年,這根扁擔傳給你,它挑起的不只是貨物,更是一個家的擔子,一個社會的責任。

四川這座古鎮,200多棟古民居像一條巨龍,村民把扁擔當傳家寶

在農村,扁擔是很尋常的用具,家家戶戶都有,村民們每天開工,都離不開扁擔。一開始還疑惑,為何會將一根再平常不過的扁擔當傳家寶呢?原來有這樣的故事在裡面。其實,祖祖輩輩傳下來的不是一根扁擔,而是一份承擔責任的勇氣,與不忘本的珍貴品質。

四川這座古鎮,200多棟古民居像一條巨龍,村民把扁擔當傳家寶

如今,堯壩古鎮的人,過著愜意的慢生活,喝茶、打牌、吃紅湯羊肉、啃黃粑、擺龍門陣……走在青磚綠瓦間,看見光陰一幕幕落下。曾經的繁華與喧鬧,變成了如今的怡然自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